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計算潮起潮落時間
擴展閱讀
升級怎樣切換賬號 2024-11-15 09:12:48

怎樣計算潮起潮落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1-10 08:42:52

㈠ 潮漲潮落的時間是如何計算

月相,因為潮汐是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造成的。。根據月球的位置,計算,我覺得是這樣的

㈡ 潮水的時間則么計算

漁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漲八退八,關鍵時刻」,指的是漲退於半潮時是魚類最活躍的黃金時段。海水潮起潮落每天24小時有兩次,天天變化受月亮引力的支配是非常有規律的,我國屬於東半球,二十世紀中葉,相對比較穩定,到了二十世紀末隨著地球受溫室效應,地球變暖,南極冰山融化,海洋的水位提高,但平潮的時間仍然不變,漲潮與平潮大約相差四個小時,劃分四個時段,大約在第二個時段正是平潮前的一小時和平潮後兩小時為漲八退八。為此就要掌握平潮的時間,為了便於記憶,今將平潮口訣介紹如下:
初三、十八是大潮,
平潮十一點零幾分;
前後一天只早半點鍾,
初一、卅各早40分;
往後四天最好記,
每天各慢四十分;
初八開始水落小,
平潮推遲50分,
初九仍然按初八,
平潮又遲50分,
初十、十一水最小,
平潮各慢一點一十分,
十二又遲一小時,
餘下三天各慢50分。
以上述口訣中不難看出,只要記住幾個重要時段,對上下流的每天平潮就了如指掌。第一,大潮上弦初三下弦十八,平潮時間為11點,這樣就便於展開,前一天為初二(半小時為10點30分,那麼初一、卅各提前40分,分別為9點50分與9點10分;第二,大潮往後四天是初四、初五、初六、初七(下弦的十九、廿、廿一、廿二)各慢40分,初七是大潮往後第四天,4x40=160分,是2點40分,11.00+2.40=13.40,就是1點40分;第三:初八和初九(下弦的廿三、廿四)各慢50分,分別為2點30分;第四:初十、十一(下弦的廿五、廿六)水最小,每天各慢1點10分,分別為4點30分和5點40分;第五:十二(下弦的廿七)只慢一小時,正好是6點40分,餘下三天十三、十四、十五(下弦的廿八、廿九、卅)分別是7點30分,8點20分和9點10分,月小隻有廿九天,下一個月的上弦初一仍然是9點50分,俗稱尾水,相差正好是1點30分。 :*j PGfmX
X@Y*a
另外以平潮的相差時間細作分析,每天相差40分為大潮期,相差50分為小潮期。大潮和小潮枯水性況有很大差異,海邊有些地段(包括暗礁)在大潮退至最低水位能見底或露出海面。小潮就不見底、露礁。這樣的水情釣者務必認真掌握。特殊的水性:例如帶著生活垃圾的出海口、潮起的漩渦,洄流處;枯水時仍為深潭以及暗礁,這些都是魚類喜歡匯集的地段,這些特殊的水情是垂釣難覓的好去處。還有一種水情即天蒙蒙亮以及黃昏只要開始漲潮、海里的水略有動態、各種魚類都比較活躍,是海釣的黃金時段,也是難尋的一種水情務必引起注意

㈢ 如何查潮起潮落的時間

查潮起潮落的時間——在部分沿海城市的氣象預報會同時預報當地的潮起潮落的時間,比如香港、深圳。

㈣ 漲潮、落潮的時間是怎麼算的

計算公式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

漲潮是一種自然現象。海水有漲潮和落潮現象,漲潮時,海水上漲,波浪滾滾,景色十分壯觀;退潮時,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灘。漲潮和落潮一般一天有兩次。

(4)怎樣計算潮起潮落時間擴展閱讀:

由於海水的漲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地理現象,因此漲潮退潮是有規律可循,15天輪回一次。

規則半日潮漲退時間為每12個小時潮水漲退一個周期。簡易的潮水時間計算方式為:最高潮時間=農歷×0.8,最低潮時間=最高潮時間+/-6。

假設:今天為農歷15,最高潮時間=15×0.8=12,即中午12點和午夜零點;最低潮時間為早上6點和晚上6點。近距離觀察的時間為早上的4點—8點以及下午4點到8點。

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具體測算方法是:按照農歷算,如天數少於15,則天數直接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如天數大於15。

則天數先要減去15後得出的數字再乘以0.8,得出的數字即是當天最高潮時間。同時,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凡是一天之中兩個潮的潮差不等,漲潮時和落潮時也不等,這種不規則現象稱為潮汐的日不等現象。高潮中比較高的一個叫高高潮,比較低的叫低高潮;低潮中比較低的叫低低潮,比較高的叫高低潮。

㈤ 如何計算潮起潮落的時間

潮水一般一天之內都有兩次的。一日之內,地球上除南北兩極及個別地區外,各處的潮汐均有兩次漲落,每次周期12小時25分,一日兩次,共24小時50分,所以潮汐漲落的時間每天都要推後50分鍾。

㈥ 誰知道大海潮起潮落的規律和每天漲、退潮的時間表,請詳細介紹下.

和太陽和月亮的引力有關

海水隨著地球自轉也在旋轉,而旋轉的物體都受到離心力的作用,使它們有離開旋轉中心的傾向,這就好象旋轉張開的雨傘,雨傘上水珠將要被甩出去一樣。同時海水還受到月球、太陽和其它天體的吸引力,因為月球離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較大。這樣海水在這兩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於地球、月球在不斷運動,地球、月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在發生周期性變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變化,這就使潮汐現象周期性地發生。

遙遠的太陽對於海水的引力雖然趕不上月亮,但是照樣能夠影響潮汐的大小。
事情是這樣的:月亮繞著地球運動,地球和月亮又繞著太陽運動,它們的相對位置經常在變化。當滿月(也就是「望」,在農歷的十五到十七)和新月(也就是「朔」,在農歷的初一)的時候,地球、月亮和太陽的位置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和月亮聯合起來吸引海水, 結果就形成「大潮」;到了上弦(農歷初七或初八)和下弦(農歷二十二或二十三),月亮對地球的引潮力和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互相垂直,互相牽扯,太陽幫了月亮的倒忙,這時候就出 現「小潮」。在農歷的一個月里,這樣的大潮和小潮要出現兩次。當然,由於受地形、地理位置等影響,大小潮的出現時間會有些變化。比如錢塘江大潮,就要推遲一些,一般發生在農歷每月十八 。 至於每天的話 早上漲 黃昏就退了 具體時間 變數太多了

㈦ 我國古人是如何計算潮漲潮落的時間的

古人對於月球與潮汐的關系,理解不如現在這么清楚,但是潮汐的周期是觀測得很精確的,月亮繞地球一周是24小時48分鍾,潮汐的周期也是24小時48分鍾,一晝夜之間大部分海水有一次面象月亮,一次背對月亮,海水自然有兩次漲落。
根據這個周期,就可以推算出每天潮汐的時間,而對於天文大潮的推算是這樣:
天文大潮是太陽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時期(即朔和望時)之潮。由於海洋的滯後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後一天半左右,即農歷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朔、望如遇月近地點,其引起的潮汐振幅則更大。
我國古代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圖序》一書中說:「潮之漲落,海非增減,蓋月之所臨,則之往從之」。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寫道:「濤之起也,隨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關系。

㈧ 法國和中國的潮起潮落的時間差怎麼算

按東1區計算加7小時就好,不過可以直接用本地時間,和中國看潮的本地時間基本一致。 但遺憾的是中低緯度河流朝東的三角形入海口才出涌潮,法國有海潮,但沒有涌潮的。

㈨ 怎樣計算海水潮起潮落的時間

海水潮起潮落(潮汐)是指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漲落與進退。其中由太陽引起的大氣潮汐稱太陽潮,由月球引起的稱太陰潮。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陽近,月球與太陽引潮力之比為11:5,對海洋而言,太陰潮比太陽潮顯著。

古代稱白天的潮汐為「潮」,晚上的稱為「汐」,合稱為「潮汐。在農歷每月的初一即朔點時刻處太陽和月球在地球的一側,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會引起「大潮」,在農歷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陽和月亮在地球的兩側,太陽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會引起「大潮」;在月相為上弦和下弦時,即農歷的初八和二十三時,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發生了「小潮」,故農諺中有「初一十五漲大潮,初八二十三到處見海灘」之說。另外在第天也有漲潮發生,由於月球每天在天球上東移13度多,合計為50分鍾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時刻(為1太陰日=24時50分)約推遲50分鍾左右,(下中天也會發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兩次潮水)故每天漲潮的時刻也推遲50分鍾左右。

㈩ 怎麼算漲潮退潮的時間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計算公式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例子來說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沖動之旅:農歷日期是初六,因此漲潮時間是6*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4點48分,

2)2001/10/28:農歷日期是十二,因此漲潮時間是12*0.8=9.6,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9點36分,

3) 2002/1/1,農歷是十八,漲潮時間是(18-15)*0.8=2.4,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2點24分, (注:此公式是根據道聽途說及本人的一些經驗整理,尚有待進一步證實,尤其是高潮時間到底的維持多長,確實很難觀察判斷。)

還有另外一種演算法,就是農歷十五和農歷三十都是12:00的水時,其他時候就都是40分鍾的倍數(以初八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鍾,就是12:00加上320分鍾,也就是5小時20分鍾,就是5:20和17:20)演算法比較煩瑣,夏天水時都會推後一些。

(10)怎樣計算潮起潮落時間擴展閱讀

潮水類型

在一個潮汐周期(約24小時50分鍾,天文學上稱一個太陰日,即月球連續兩次經過上中天所需的時間)里,各地潮水漲落的次數、時刻、持續時間也均不相同。潮汐現象盡管很復雜,但大致說來不外三種基本類型。

半日潮型

一個太陰日內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與後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幾乎相等(6小時12.5分)。中國渤海、東海、黃海的多數地點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島、廈門等。

全日潮型

一個太陽日內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頭、渤海秦皇島等。南海的北部灣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區。

混合潮型

一月內有些日子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兩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較大,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則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中國南海多數地點屬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現全日潮,其餘日子為不規則的半日潮,潮差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