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怎樣記時間
古人將一夜劃分為五更,每更等於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晚上7時稱為定更,又稱起更;9時稱為二更;11時稱為三更,俗語「三更半夜」或說「子夜」指的就是這個時辰;次日凌晨1時稱為四更;3時稱為五更;5時稱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u)中、日中、日?i(die)、晡(bu)時、日入、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系見附表。
天色紀時
地支紀時
現化紀時
夜半
子
23-1點
雞鳴
丑
1-3點
平旦
寅
3-5點
日出
卯
5-7點
食時
辰
7-9點
隅中
巳
9-11點
日中
午
11-13點
日?i
未
13-15點
晡時
申
15-17點
日入
酉
17-19點
黃昏
戌
19-21點
人定
亥
21-23點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群英會蔣干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
夜間時辰:黃昏人定夜半雞鳴平旦
五
更:一更
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五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
五夜:甲夜
乙夜丙夜丁夜戊夜
現代時間:19-21點
21-23點23-1點
1-3點3-5點
⑵ 怎樣把歷史時間記牢
很簡單,多看看歷史書,尤其是關於年份,日期的部分多看幾遍,我就這樣看的,考歷史時間的題,我從來沒有錯過。
⑶ 歷史時間怎麼記住
這個方法很多的:1,可以按照歷史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來記憶,這樣做記憶會更加深刻的。2,還可以參照歷史人物出現的先後順序來記憶。3用歷史上你感興趣的事物來記憶,比如說對文化感興趣,就可以按照各朝各代在文化上的發展和措施,以此類推就可以了
科學研究表明:聯想是記憶的基礎。世界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記憶要依靠聯想,而聯想則是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的產物。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記憶的秘訣就是根據我們想記住的各種資料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就成了各種資料的釣鉤,萬一資料沉沒腦海,我們就
可以通過聯想這樣的釣鉤將資料釣出來。
"奇特聯想法是聯想記憶的進一步運用和發展。它是指學習者展開積極豐富的想像力,使所要記憶的知識生動、形象化,通過聯想在新舊知識(如英語熟詞詞義與生詞詞義)
之間建立起一種荒誕誇張、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牽強附會的聯系,令人印象深刻難以磨滅,從而達到以舊帶新、快速記憶的目的。
⑷ 怎樣記歷史時間
取諧音,組成順口溜,例如我記1835年6月3日虎門銷煙時我是這么記的。183,563,虎門來硝煙,
⑸ 怎樣記住歷史時間
可以利用時間軸,學習復習的時候,利用時間的發展順序來記住,1840年鴉片戰爭,然後1842年等等
⑹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時間和事件
按時間順序串聯歷史知識。因為歷史學科是一部以時間為主線的大事記,掌握了時間的走向,按照時間來記憶對應的事件和相關知識,就很容易掌握整個歷史知識。而且很多歷史事件之間都具有內在的聯系,如果你記住了一個歷史事件,就可以推導出另一個歷史事件的相關內容。比如某某年發生了什麼,因為什麼事情,兩年後又發生了什麼......找到事件之間的聯系點記起來就很容易了。
建立一套自己的數字編碼。數字編碼就是通過諧音、形象轉化、意義轉化等方法,把枯燥難記的數字轉化成幽默詼諧、輕松有趣的漢字或話語,這既活躍了思維,又記憶了知識。在我用過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的數字編碼記憶,對數字「0到9「」和「00到99」共計110個進行了編碼,我們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自己另外想一些。
對具體零散的知識要學會分類整合。①歷史上有許多事件發生在同一年、同一月中,這樣記住一個事件,就能夠連帶記住其他幾個事件的時間。②很多歷史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原因、經過、結果,性質、影響等,多進行分類整合,比較和區別記憶,必能提高記憶效率。③有時間的話甚至可以整理出歷史專題。如古代經濟發展史、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國古代教育史等多個歷史專題。整理完成後,再進行細化填充內容。這樣肯定能把書本上的知識熟記於心。
還可以通過提問來記憶。在復習時,建議一邊寫下或者設計出可以幫助自己回憶的問題。若問題和書上的某些內容相關的話,也可以直接寫上頁碼,方便查找。
⑺ 背歷史時 時間怎樣巧記
有的時候可以用諧音,逼入明朝1368年建國定都應天府,有人記「朱元璋搖扇遛馬(1368)建明朝是應天意」。
而且可以先記住一些你印象十分深刻的歷史事件的年代,然後順著記住它前後發生的事件順序,那大概時間就差不多了
⑻ 怎樣記歷史時間最有效
掌握歷史時間六法 歷史時間是構成歷史知識的基本要素。可以這么說,離開歷史時間也就不存在歷史,更談不上歷史思維以及歷史教學了。唯其如此,歷史時間的教學就有了不可低估的價值。然而,實際教學中歷史時間的教學往往疏於指導和設計,學生的死記硬背即發此一端. 1.揭示歷史時間的順序性特徵. 所謂順序性是指歷史活動時間的先後更替承接。如中國近代史上的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時間先後順序更替的。在這一更替過程中,外國侵略的逐步擴大加深以及與之相聯系的中國人民反抗斗爭的前赴後繼,脈絡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性。按照時間順序學習歷史既與人們的生活經驗及學習心理相貼近,也符合秩序漸進性教學原則. 2、揭示歷史時間的連續性特徵.所謂連續性是指歷史發展的起止。持續時間的長短。歷史時間的連續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歷史發展進程的快慢,有助於人們從現象入手探明歷史本質。如我國封建社會從公元前475年開始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結束,長達2000多年之久,這就促使人們思考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為什麼這么緩慢?美國從1783年獲得獨立至今,也不過200多年的歷史,是什麼原因使其發展為一個政治、經濟強國的呢. 3、分析歷史發展的階段性時間特徵.歷史是一個呈階段性發展的曲折的變動過程,在不同階段上歷史發展表現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迴的趨勢。在歷史教學中以時間劃分歷史階段是基本的教學手段。如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可劃分為1919─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戰爭、1945─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四個階段,在對四個不同階段進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艱難曲折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規律。可見,只有分析歷史時間的階段性,才能對歷史進行較為周詳的學習,進而總結歷史深層的內容 4、培養同期性時間觀念.同一歷史活動的不同側面或不同歷史事物處於同一時期,這便是歷史的同期性特徵,如:第二次鴉片戰爭處於太平天國運動期間;1919年的歷史事件有「五四」運動、朝鮮「三一」運動,巴黎和會召開、共產國際成立等,歷史教學中由於教材編排的不足(同期性內容排出先後次序)或教師的疏忽。學生心理上習慣性障礙(在時間經驗上人們更多地習慣於順序性推演),影響時空觀念的形成,應引以重視. 5、時間運算.具體來說. (1)計算時間長短,如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從1624─1662年,長達38年之久;新民主主義革命比舊民主主義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導:(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較、體會距今時間遠近。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個年代距今較近等 (3)進行時間轉換。這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不同紀年方法間的轉換,如民國元年是1912年。甲午戰爭中的「甲午」是公歷1894年。貞觀元年是公歷627年;一類是具體歷史時間與世紀、年代、前期、中期、後期等模糊時間概念間的轉換,如618年是七世紀前期,1868年是十九世紀中葉,再如下列選擇題,也是考查的這種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五世紀初,②公元前六世紀初,③公元前五世紀末,④公元前六世紀末 6、記憶時間 記憶時間也遵循著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的規律,但實際教學中要嚴格地把兩者區分開來是很困難的。具體學習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時間特徵,組織記憶材料,激發記憶興趣。一是揭示單個時間數字的特點促進記憶。如揭示時間數字的結構特點的有數位特點(單位數時間如公元8年。雙位數時間如公元之年。三位數時間如220年、四位數時間如:1940年)、雙數重疊特點(如1616年、1919年)。對稱數字特點(如1881年)、自然數字遞增特點(如1234年)等不一而足;一是揭示不同時間之間相互關系特點促進記憶。如年代間隔記憶法(如1911年、1913年、1915年、1917年、1919年、1921年等)、公元前後對稱記憶(如公元前221年與公元221年)等。揪錯┆評論1┆舉報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恩,謝謝
⑼ 怎樣記住歷史重大事件的時間
我這么搞:把那些個要背的要記的,列成一張表,或像提綱,就有這個表可以參考的哦,拿出來,拚命念,那樣你會發現你念的很順口。睡覺躺床上過一遍卡了起來看,冬天易感冒;考試前看一遍;巧記法其實易混前車之鑒啊
⑽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事件時間
答:
以中國近代史為例,也就是從鴉片戰爭(1840)開始,鴉片戰爭大家都知道目的,英帝開拓市場的結果,但是就開放了沿海4個城市,所以很容易推理出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肯定要打!在這里給大家一個小心得,近代史事件一般來說有一個20年左右一次跨度的有趣現象(看吧理科生才會總結20年現象這種東西)。根據20年現象,於是乎推理出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大約20年後,然後沿著20年現象再推理1880年左右,中法戰爭(1883~1885),好的大家再推20年,八國聯軍入侵(1900),再推20年五四運動(1919)和共黨成立(1921),再推20年抗日戰爭(1937)那麼近代史第一條線出來了,第二條線是以洋務運動(1861)為開端,但是這里注意洋務運動是發展所以有個所謂的爭論期大約10年,那麼開始20年現象推理(這里以1871開始推),中日甲午戰爭(1894).再推20年辛亥革命(1911),再推20年日本侵佔東三省(1931),再來20年新中國成立(1949)至此中國近代史串聯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