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人怎麼知道時間
一天的時間太簡單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畢竟一天的變化肉眼可見。古代人計日期才厲害,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可是每天和每天變化很小,清明這天是怎麼計算和記錄出來的?在沒有高科技的古代,這絕對算高科技了。
Ⅱ 古代人怎麼看時間
太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太陽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的看時間方式了,這也形成了古時候人們的勞作規律。太陽升起了,該起床了,開始一天的勞作,日中,就到中午了,待到日落,就該歇息了。
但是,看太陽始終是一種粗略的看時間工具,很多情況下不可行,所以我們需要更精確的看時間工具。
日冕
日晷,又稱「日規」,是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並劃分時刻,說白了就是用石頭雕一個帶刻度的圓盤,刻上不同的時辰,中間樹一個木棍,太陽照射木棍的影子到哪兒了,就是幾點了(有點鍾表的感覺)。
日冕的出現,就比單純的看太陽精確多了。
圭表
和日冕不同,圭表則是利用太陽影子的長度來判斷時間的。我們經常說「立竿測影」,就是把一根桿子放在地上,在正午的時候去測量它的影長,從而確定方向、時間、節氣。
Ⅲ 古代怎樣看時間
在古代,為了適應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根據晝夜的交替,逐步形成各種計時的方法。
古代計時制度 中國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上古時代,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規律,以日出、日入為作息的標准時間,就相當於把一天分為兩部分,這是天然的不等時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對白晝各個不同時刻定有專門名稱,例如旦、大采、大蝕、中日、昃、小蝕、小采、莫(暮)、夕等。後來,在夜間有五更五點剖狽īo即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並形成敲梆報時的習慣。等時法:西周時代,為了計量時間,根據太陽的周日視運動,把一天分為十二個等長的時段,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來表示。另一種等時制是把一天均分為一百等分,即百刻制,這是中國古代特有的計時法,其產生年代尚無定論,但關於百刻計時的資料,既有文字記載,也有出土文物印證。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指出「晝夜百刻」,東漢馬融註解《堯典》時說:「古制刻漏晝長六十刻,夜短氖�泰r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晝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這里所講古制,當指春秋戰國時代或更早。漢以後歷代都將十二辰和百刻配合使用。但一百和十二不可通約,因此,各個朝代的配合方案常有改變。
古埃及、巴比倫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晝夜各分為12時。他們以日出為晝始,正午為晝6時;日沒為夜始,子夜為夜6時。因為一年四季晝夜長短不等,不同季節每小時的實際長度也是不相等的。這種計時法傳至歐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紀(見埃及古代天文學)。等時法:公元前八世紀,為了滿足天文學的需要,古代巴比倫人制定了等時法。他們把一天分為24個等長的時段,即24時制。等時制後來由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繼承下來,並規定以正午作為一天的開始。這種計時法常應用於天文學,也稱「天文時」。由於它對日常生活不太方便,從1925年起改為以子夜為一天的開始。
古代守時工具 其發展大致經過三個階段:
流量計時 最古老的守時工具無疑是泄水型漏壺。後來有以沙代水的沙漏,有以油燈耗油量多少來計時的燈鍾,也有燃香的香篆鍾(香火在金屬盒內沿篆字式的溝槽蜿蜒前進)等等。中國現存最古的漏壺是西漢時代的。世界上現存最古的滴漏是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埃及水鍾。
機械鍾 中國漢代天文學家張衡作水運渾象(見漏水轉渾天儀),能顯示恆星出沒、中天等天象,與室外天象完全相符。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推動的機械鍾。唐代天文儀器製造家梁令瓚所制的水運渾象,除能符合天象外,另立兩個木人每刻自動擊鼓,每辰自動擊鍾。這是張衡水運渾象的改良型機械鍾。宋元佑年間,蘇頌和韓公廉等共同創造水運儀象台。元代有郭守敬制的大明殿燈漏。明代詹希元造五輪沙漏。這些機械鍾具有完整的齒輪系、凸輪和擒縱機構。歐洲的機械鍾開始於十四世紀,此後盛行了約四百年。
擺鍾 1582年,伽利略發現了擺的等時性。1656~1657年,荷蘭惠更斯把擺引入機械鍾,從而創立了擺鍾。1673年,惠更斯採用擺輪-油絲系統,造出一種便於攜帶的鍾表。1735年,英國哈里森首次製造出航海鍾,解決了當時資本主義發展中急待解決的航海定位問題。1896年,法國吉堯姆研製低膨脹系數的合金鋼,造出精度極高的天文擺鍾。如果把鍾裝入真空牟Aд幟謳o存放在地下室,保持恆溫,即為天文擺鍾,每天的誤差不超過千分之幾秒(見天文時計)。
古代測時工具 桿影測時 古人很早就知道,直立的標桿影長不斷地隨太陽在天上的位置的不同而變化。看桿影比直接觀測太陽要方便,但測時結果是不等時的。《史記·司馬穰苴列傳》中就有春秋時代「立表下漏」測時的記載。用桿影測時法測定中午的時刻精度很高,是中國古代用來校正漏壺計時的主要方法之一。
日晷 在西漢時,中國就已使用日晷測時,中國通用的是赤道式日晷。它是根據針影的方向來測量真太陽所轉過的角度。晷盤的刻度分成子、丑、寅、卯……,或分為100刻。北京故宮交泰殿前陳列有赤道式日晷。
古代授時 中國古代許多城市建有鍾樓和鼓樓,靠擊鍾敲鼓向居民報告時間。在夜晚廣泛流行的是打梆報時,用間斷的梆聲告訴人們更點。西方的教堂也有敲鍾報時的制度。後來,也有用放午炮報時的。
Ⅳ 古時候沒有鍾表看時間,他們是如何知道具體時間的
一、古代人們是沒有鍾表來看時間的,所以他們看時間是也有他們的一套辦法,那麼所看時間就選用日來看時間,日晷是一個圓形的實盤,實盤中間有一個特別長的針,實盤的表面刻上12個時辰的名稱,通過不同時間太陽照射的不同位置來計算時間。
三、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點燃時辰香,也就是我們在影視作品看到的,裡面的香就是計算時辰的香,然後點完後下來的時間就是計算時辰的,所以沒有日晷和漏壺的時候用來是最方便的。
在古代根本沒有像我們所使用的手錶和鬧鍾之類的時間的東西,所以在看時間的時候就要想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判斷時間,有的人還可以根據太陽的影子來判斷時間。
Ⅳ 古代的時間是怎樣的
子時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 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 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 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 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 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 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 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5)古代怎樣看時間擴展閱讀
古人確定時間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Ⅵ 古時候時間怎麼表示
古時候時間的表示方式如下:
1、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時辰的起點是午夜。
2、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3、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6)古代怎樣看時間擴展閱讀:
1、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周期變化的規律。
2、半夜11點到凌晨1點的時候叫子時,,這個時候是一天當中太極生命鍾的陰極,按照陰陽消長的規律,這個時候陰氣是最重的,而陰是主睡眠的,那麼我們就要遵從這個陰陽的消長規律,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處於熟睡的狀態。
3、午時11點到下午1點的時候,是心經值班。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心經值班的時候我們要吃午飯、睡午覺,因為按照太極陰陽氣化規律,這個時候陽氣最旺。
4、亥時就是晚上的9點到11點,這時候應該休息,准備睡覺,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這都是最佳時間。
Ⅶ 古代人如何表示時間
中國古代時間意識的核心概念是「時」。 「時」字在甲骨文中從「日」,從「之」,而「之」字雖為聲符,卻兼具表意功能,有「適」、「往」的含義,於是,「時」字就是示意太陽在運行——太陽的運行是中國先民最初的計時方法。《說文解字》在解說「時」字時也認為:「時,四時也,從日。」 太陽是初民時間意識 的喚起者。例如日:本義為「太陽」。日出到日落為一個白天,於是,「日」引申出「白晝」的含義。 「懸象著明,莫大於日月。」(《易·系辭》)月亮作為「夜光」,也是先民時間觀念的觸媒。 甲骨卜辭「月」、「夕」不分,「正表明了在先民心目中『月亮』這一天體同『夜晚』這一時間的密切聯系,故先民便以『月』的形象來記『夜』這個詞」。朔:從月,從屰。「月初之名也」(《釋名》),本義:農歷每月初一。「屰」在甲骨文里「象倒人之形」,表示月亮初生,描繪了最初的上弦月景色。 日升月落是常態,但是,日月同輝也是經常出現的景象—— 朝:「會意。甲骨文字形,從日在草中,從月。字象太陽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隱沒形。本義:早晨。」(《高級漢語大詞典》) 由於日月是先民時間意識的觸媒,後世的漢字便多以日、月的偏旁來表示時間概念,例如「早」、「昧」、「晚」等。 日升月落還僅僅只是日夜輪轉的第一時間感覺。 至於「宇宙」里的「宙」表示往古今來的一切抽象時間,更多出現在純學術和純文學的文本里。據查,《佩文韻府》只有13個以「宙」為韻腳的詞,遠遠少於「時」的韻腳詞。 「歲時」是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時間概念。 「歲時」的概念就超越了「時」,表現一種時間組合的概念系統,歲指一年的時間周期,時指一歲之中的時令季節。一個輪回的時令季節組成年度時間,即古人所說的「四時成歲」,「歲時,謂每歲依時。」([宋]衛湜:《禮記集說》卷一百十二) 不過,「商代和周代只實行著二時制,四時制當發生於西周末葉」。(於省吾:《歲、時起源初考》,《歷史研究》1961年第4期) 歲時的概念是時間意識的進步,是農耕文明的計時成果。 「歲」的重要價值使得古代存在過如下詞彙——歲祲:一年到頭妖氣彌漫。歲臘:年終祭祀祖先。歲事:諸侯每年秋季朝見天子之事。歲惡:歲凶,指收成不好。「時令」是中國古代時間意識的成熟形態。時令,就是來自大自然不同歲時的律令。 古人在觀察自然物候變化的經驗基礎上,還發現大地的萬物生長與天空的日月星辰有一定的對應關系,於是產生了時間-空間-人事(農事)相互配五、對應的時令意識,也叫「月令」。 「月令」強調的是人們要順應天象和自然,叫做「順時而動」。 為了更好地順時而動,人們又開始劃分「四時」為「八節」和「二十四節氣」。 八節:相傳黃帝時代的少皞氏「以鳥名官」:玄鳥氏司分(春分、秋分),趙伯氏司至(夏至、冬至),青鳥氏司啟(立春、立夏),丹鳥氏司閉(立秋、立冬)。玄鳥是燕子,大抵春分來秋分去;趙伯是伯勞,大抵夏至來冬至去;青鳥是鶬鴳,大抵立春鳴立夏止;丹鳥是鷩雉,大抵立秋來立冬去。 從戰國時代開始,人們就對八節進行了更細密的劃分,一年四季就有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是重要的自然節點,也便成為標準的自然時間,為古代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氣象服務,成為農事活動的指南。 春天是主生的季節,天子要禁止人民砍伐森林,傾覆鳥巢,殺害幼蟲。 如果春令、夏令、秋令、冬令沒有按照自然的時序來從事,就會發生各種災害。 「歲時」是夏、商、周時期人們對時間的感受以及對時間進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記,是人們依據自然變化的規律提煉出來的時間系統,而「月令」則是歲時概念的人性化、倫理化、社會化。 「月令」作為古代中國人總結出來的一套自然律令,也是帝王頒布政令的根本依據,千百年來一直主宰著人們的觀念和行為,造成了一系列合理的科學的時間意識、行為模式和國家政策。 與時偕行——《周易》「文言」在解《周易·乾卦》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時說:「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即君子終日勤勉,與時並進不息之意。《損卦》的《彖傳》說:「損益盈虛,與時偕行。」《益卦》的《彖傳》說:「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人事或損或益,或進或退,都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符合時機提供的條件。「與時偕行」與現代人的「與時俱進」思想有淵源關系。 奉天之時——《周易》「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事與時並——《禮記》:「事與時並,名與功偕。」《禮記註疏》認為,「事與時並」是「為事在其時也」,「堯授舜,舜授禹,湯放桀,武王伐紂,時也」。 不奪民時——「不奪民時,不蔑民功……國有班事,縣有序民。」(《國語·周語(中)》)這里談到了一個執政理念:不要耽誤農時,也不要輕視農事,都城和郊縣的農人要輪流休息或服役。 不違農時——謂「王道」即政令不違背農作物耕作的時間。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強調「王政」要給穀物、魚鱉、林木以休養生息的時機,這是「仁政」的主要內容之一。
Ⅷ 古代沒有鍾表,那人們是如何看時間的
在現在我們看時間很方便,可以看手錶,也可以看手機,古代人沒有這些智能的東西,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妙招。
一開始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都是看太陽來判斷時間點的。在古代一炷香大概就是兩刻鍾,而且非常容易操作,並且便宜,所以他們經常用這種方式簡單計算時間。
是由渾儀和渾象兩部分組成,前者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後者是用來演示天象的。其實就是利用齒輪和水力帶動渾象繞軸旋轉,這樣渾象每轉一圈就相當於天體自轉一圈,也就是一天過去了,而渾儀則有日和月兩個環,同樣使用水力轉動渾象,渾象每轉一周,日環就會轉1/365周,也就是說等日環轉了一周也就是一年,這樣不僅可以判斷一天是否結束了,還可以判斷一年是否結束了。可以說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博大精深,簡直是太佩服古人了。
Ⅸ 中國古代怎麼看時間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並劃分時刻。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
漏壺是中國最古老的計時器。根據史書記載,周代時已有漏壺,到春秋時期,漏壺的使用已相當普遍。初期的漏壺只有一隻壺,人們在壺中裝上一枝有刻度的木箭。當水從壺底的小孔漏出時,壺中水位下降,木箭會隨之下沉,觀測刻箭上的水位,便知道是什麼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