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古代怎樣記錄時間
擴展閱讀
怎樣才能玩好吃雞四指 2024-09-28 16:53:28

古代怎樣記錄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2-07 17:47:50

❶ 古代時期和時間如何記錄的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鍾表的普及,人們將「大時」忘淡,而「小時」沿用至今。

古時的時(大時)不以一二三四來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標,又分別用鼠牛虎兔等動物作代,以為易記。具體劃分如下:子(鼠)時是十一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丑(牛)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寅(虎)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卯(兔)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辰(龍)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巳(蛇)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午(馬)時是十一點到一點,以十二點為正點;未(羊)時是一點到三點,以兩點為正點;申(猴)時是三點到五點,以四點為正點;酉(雞)時是五點到七點,以六點為正點;戌(狗)時是七點到九點,以八點為正點;亥(豬)時是九點到十一點,以十點為正點。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鍾」,黑夜說「更」或「鼓」。又有「晨鍾暮鼓」之說,古時城鎮多設鍾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撞鍾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鍾」;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鼓報時,故夜晚又說是幾鼓天。夜晚說時間又有用「更」的,這是由於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說。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鍾。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鍾(差十五分鍾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陰陽家說的陽氣最盛,與現代天文學的說法不同,並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時三刻。古代行斬刑是分時辰開斬的,亦即是斬刑有輕重。一般斬刑是正午開刀,讓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惡不赦之犯,必選午時三刻開刀,不讓其做鬼。皇城的午門陽氣也最盛,不計時間,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門斬首者,也無鬼做。

刻以下為「字」,關於「字」,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和福建廣東的閩南語地區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點十個字」,其意即「十五點五十分」。據語言學家分析,粵語中所保留的「古漢語」特別多,究其原因,蓋因古中原漢人流落嶺南,與中原人久離,其語言沒有與留在中原的人「與時俱進」。「字」以下的分法不詳,據《隋書

律歷志》載,秒為古時間單位,秒以下為「忽」;如何換算,書上沒說清楚,只說:「『秒』如芒這樣細;『忽』如最細的蜘蛛絲」。

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不用說了,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里和觀象台上見過。詩詞中所常用的漏壺,即刻漏制記時法,最早出現於西漢,將一晝夜平分為一百個等分,也稱百刻記時制。晝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從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組合。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晝夜共有二十四份,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鍾,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更」是一種在晚上以擊點報時的名稱。從酉時(今之晚上七點)起,巡夜人打擊手持的梆子或鼓,此稱為「打更」。七點至九點一擊,為一更;九點至十一點兩擊,為二更;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三擊,為三更;一點至三點四擊,為四更;三點至五點五擊,為五更;此時天亮了,不再打更。夜半或半夜之說一般是泛指,如《夜半歌聲》,沒有實指某點時唱,而是一段時間唱。若要實指,就得在半夜之前後加字,那就有實指了,如三更半夜,實指了三更。又如過了半夜,實指「過了」,這時就有說法了;夜的一半在何時點,在正三更處,即子時四刻,現之零點正。另外,在古軍隊營寨里也有打更的,不過擊打的,不是木製的梆子,而是金質的,叫做「金柝」。

附歷代記時制:
殷武丁時12段記時:白天:夙、旦、明(大采)、占、食日(大食)、日中、昃、小食、小采(上半段);
夜間:小采(下半段)、會、(木+凡)、夕。

殷稟辛至文丁時16段記時:白天:夙、旦、朝(大采)、食日(大食)、日中、昃、郭兮(郭)、小食、萌小采、莫
夜間:會、昏、(木+凡)、夕、寤。

秦16段記時:平旦、日出、食時、莫食、東中、日中、西中、日昳、哺時、下市、黃昏、人定、夜半、雞鳴

秦12段記時: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❷ 中國古代怎麼記載年份

中國古代記載年份的方法:

一、干支紀年,這是中國歷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乾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符號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符號叫地支。

二、典籍記載北宋時女真族記年齡用自己看過幾度草青為標志。這種以草木枯榮為一年的習慣很多民族都有。不過漢民族很早就發現了白天用立木測日影的方法。

古人用這樣簡單的方法發現了冬至和夏至這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由此延伸出春分和秋分。在兩分兩至之上,又發展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最後發展成二十四節氣。

三、中國古人認識一年的另一個途徑來自於夜晚對於星星的觀察。經過精密的觀測,古人發現了頭頂的星空上,北極星永遠安定地掛在北方,而北斗七星按照季節不斷地旋轉,斗勺柄春天指東,夏天指南,秋天指西,冬天指北。

聰明的古人於是把星空分成了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個星區,又在每個星區選出代表性的七顆星,這就是二十八星宿。如果把一年的時間比喻為一個鍾表表盤,那麼北極星就是鍾表的表芯,北斗七星就是指針,而二十八星宿則是周圍的時間刻度。

四、年號是我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用年號紀年,是從漢武帝開始的。漢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個年號,但前面的五個年號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都是後來才追加的,他本人親自定的第一個年號是「元封」。

公元前111年,即他即位30年的夏天封禪泰山後,下詔將第二年定為「元封元年」。從此以後,新皇帝即位,都要確定自己的年號。元代以前,一個皇帝一般有多個年號。明清時期,一個皇帝基本就用一個年號,即一世一元。年號紀年不僅是我國的一種紀年法,而且還影響到朝鮮、日本等國。

(2)古代怎樣記錄時間擴展閱讀:

古代人最早發明的時間刻度單位

循環是時間生活最重要的特徵。晝往夜來,月升月落,春夏秋冬,時間的腳步循環往復永不停歇。而先民們對時間的認識,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最早被發現的時間刻度單位應當是「日」。太陽是全世界人認識時間的第一個標志物。先秦時代的《擊壤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的升與落是一日勞作和休息的標志。由晝與夜組成的一天,則是一年的基本單位。

漢字中,「旦」字表示太陽剛剛升起,把「旦」倒過來就是古體字的「昏」。隨著先民們認識的深入,白天和黑夜又被細分。《左傳》記載「日之數十,故有十時」,這種劃分一日為十時的方法,應當和古代傳說羲和生了十個太陽相關。

但後來普遍流行的是一日為十二時辰的分法。一日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兩個小時。比日大一號的刻度是月。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月亮定期的循環變化。

王國維在釋讀殷商時代青銅器上的文字後指出,殷商時代已經分一月為四:自一日至七八日曰初吉,自八九日已降至十四五日曰既生霸,自十五六日以後至二十二三日曰既望,自二十三日以後至於晦日曰既死霸。可知當時已經對月亮的變化周期有了非常清楚的認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干支紀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年號紀年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古代人怎樣發現了時間的秘密?

❸ 我們怎樣記錄時間,中國古代怎樣記錄時間,古今怎樣記錄時間

目前在用的計時方法採取的是二十四小時制計時法,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有幾種:干支計時法,十二時段計時法,更點計時法,漏刻計時法等方法。

干支計時法: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每一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這十二時辰與現今計時法的關系是:子時--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以下依此類推,亥時是現時的21點至23點。

十二時段計時法:這種方法是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夜半」相當於「子時」,就是23點至1點;「雞鳴」就是1點至3點;「平旦」就是3點至5點;「日出」就是5點至7點……依次類推。

更點計時法: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它是專用計夜間時間的。「更」與「點」是兩種計時單位。先說「更」。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

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依次類推。再說「點」。「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點」本來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形狀頗似小銅鍾。中間突起,兩邊有孔,孔可以穿上繩把「點」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

古時習慣是報更時敲鍾鼓,報點時則擊打「點」,「點」便成為計時單位了。古時為計時准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鍾,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

(3)古代怎樣記錄時間擴展閱讀

漏刻計時法:漏刻是古代的計時方法,「漏」是盛水計時器具,一般用銅制。把一晝夜分一百份,每份即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課文中出現的「漏刻」時間詞語已非本意,只要「更點」的代名詞而已。

二十四小時制:在二十四小時之中的時間書寫的格式為「小時:分鍾」,或者為「小時:分鍾:秒鍾」。不足10的數字前面要補充一個零。這個零在小時部分並不是必須的,但卻非常廣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有很多具體規定的計算機應用中。

在精確度高於秒的環境下,秒後可使用十進制來表示,小數點後面的部分跟在小數點或者點符號的後面。在二十四小時之中,一天開始於早子時,每天的最後一分鍾開始於夜子時之初而結束於夜子時之末24:00。

某一天的24:00等於下一天的00:00。數字時鍾顯示從00:00到23:59,它從不會顯示出24:00。這樣,從23:59:59.999到00:00:00.000就可以精確的確定新一天的開始。但是,24:00的表示方法更能明確的確定一天的結束時間。

❹ 古代晚上是怎麼記錄時間的

中國古代計時儀器(1)----圭表
中國古代計時儀器(2)----日晷
中國古代計時儀器(3)----漏刻
中國古代計時儀器(4)----渾儀
中國古代計時儀器(5)----天體儀
中國古代計時儀器(6)----水運儀象台

❺ 中國古代的時間是怎麼記的

古代中國怎樣計時?

中午的央視10套講北京鍾鼓樓復制的碑漏,很有意思。碑漏是計時工具,唐朝發明,元朝失傳。在它計時的基礎上,由鍾鼓樓和更梆系統對外授時。也就是說,計時授時是政府行為,老百姓不用自己計算時間,自然有人報道,這是指城市裡。農村生活沒有必要那麼精確。

西周時代,出現了天乾地支計時。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2個時辰,用12地支表示,每個時辰等於現代的二個小時。古時與現時對照:子時從夜間十一點到次日凌晨一點,丑時從一點到三點,寅時從三點到五點,依此類推,每隔兩小時分別為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戊時、亥時。也有百刻制,一晝夜等分為100刻,一刻合現在的14分24秒。古語中的「頃刻」、「少頃」,均指很短的時間。但百刻制的出現時間尚不可考,只知道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提到了晝夜百刻,馬融註解說晝長夜短,晝60刻,夜40刻,或反過來晝短夜長,晝40刻,夜60刻,或二者相等,這要看什麼季節。一般認為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百刻制的。12地支和百刻制是配合使用的,從漢朝開始。

古人將夜裡的時間還分為更和點。一夜等分為五更,一更也等於現在的二個小時,從晚上七時開始起更,一更指七時至九時,二更指九時至十一時,三更指十一時至次日凌晨一時,四更指一時至三時,五更指三時至五時。又將一更分為五點,古代的1點合現代24分鍾。例如古代人說的「三更二點」,就是指夜間11時48分。通過敲梆子報更就是授時。白天的授時,則是先鼓樓敲鼓,鍾樓再敲鍾,鍾聲要比鼓聲傳得更遠。為了照顧到城市最廣的區域,鍾鼓樓都建築在城市中軸線。西方的教堂也有鍾樓授時制度。後來還有放午炮報時的制度。在農村,就只有靠雄雞報曉了。

關鍵在於計時的准確性。在白天主要是日晷計時 ,特別是中午時段,日晷計時是很准確的。直立的標桿影長可以精確的反映太陽的運動。西漢時開始採用赤道式日晷。日晷的投影角度是隨著太陽的移動而不斷移動的,跟鍾表的時針差不多。這種日晷儀器同時採用了12地支和百刻制。它在白天用來校正沙漏儀器很有用。但是日晷在陰雨天和夜晚就不能發揮作用,必須要有其他工具。那就是流量計時,最早是沙漏,後來是水漏,利用了重力即萬有引力原理。還有以油燈耗油量計算時刻的燈鍾。現存最早的沙漏儀器是西漢時期的。現存最早的滴漏儀器則是公元前十四世紀的埃及水鍾。水漏有個問題,就是水的揮發、水道生銹、結冰都會影響計時的准確性,為了保持水平面,要專人不斷加水。沙漏也是一樣,要不斷在平面加沙。後來在唐朝,有個僧人文誥發明了碑漏。

碑漏的外廓是木質的,形似石碑。中間是幾根銅管,平行交叉,使銅球在銅管鍾不斷滾動下落,一個流程就是24秒。第一個銅球需人工控制投球開關,其餘則自動滾行,第一個金屬球與第二個金屬球的間隔時間為24秒。36個金屬球滾完需用14.4分鍾即一古刻,依此類推3600個金屬球滾動完畢正好為24小時。

由於碑漏失傳了,去年有個蘇州的研究愛好者陳凱歌專門復制了這個東西。現存於北京鍾鼓樓。

❻ 古代人如何記錄時間,怎麼表達時間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 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
晝夜時辰
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稱為「太陽日」,晝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陽之地面為晝
,背陽地面則為夜.春分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晝長,南半球則相反
;秋分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乃相反.

❼ 古代沒有鍾表人們是如何記錄時間的

古代計時制度 中國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上古時代,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規律,以日出、日入為作息的標准時間,就相當於把一天分為兩部分,這是天然的不等時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對白晝各個不同時刻定有專門名稱,例如旦、大采、大蝕、中日、昃、小蝕、小采、莫(暮)、夕等。後來,在夜間有五更五點剖狽īo即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並形成敲梆報時的習慣。等時法:西周時代,為了計量時間,根據太陽的周日視運動,把一天分為十二個等長的時段,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來表示。

另一種等時制是把一天均分為一百等分,即百刻制,這是中國古代特有的計時法,其產生年代尚無定論,但關於百刻計時的資料,既有文字記載,也有出土文物印證。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就指出「晝夜百刻」,東漢馬融註解《堯典》時說:「古制刻漏晝長六十刻,夜短氖泰r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晝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這里所講古制,當指春秋戰國時代或更早。漢以後歷代都將十二辰和百刻配合使用。但一百和十二不可通約,因此,各個朝代的配合方案常有改變。

今往古來認為在古埃及、巴比倫的計時制度 不等時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把晝夜各分為12時。他們以日出為晝始,正午為晝6時;日沒為夜始,子夜為夜6時。因為一年四季晝夜長短不等,不同季節每小時的實際長度也是不相等的。這種計時法傳至歐洲,一直使用到公元十四世紀(見埃及古代天文學)。等時法:公元前八世紀,為了滿足天文學的需要,古代巴比倫人制定了等時法。他們把一天分為24個等長的時段,即24時制。等時制後來由喜帕恰斯和托勒密繼承下來,並規定以正午作為一天的開始。這種計時法常應用於天文學,也稱「天文時」。由於它對日常生活不太方便,從1925年起改為以子夜為一天的開始。

❽ 古代人記錄時間的方法

日晷標記時間,滴漏計時,觀日月星計時。

❾ 古代人如何記錄時間、怎麼表達時間

古代十二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於一個時辰。

(9)古代怎樣記錄時間擴展閱讀:

古人對白天與晚上的稱謂是不同的。白天說「鍾」,晚上說「更」或「鼓」。那時候城鎮里都設有鍾鼓樓,晨起(辰時,7點)撞鍾報時,所以白天說「幾點鍾」,傍晚(酉時,19點)鼓報時,所以晚上又說「幾鼓天」。

晚上說時間用「更」,是有巡夜人邊巡邏邊打梆子,以點數報時。全夜分五個更,第三更是子時,所以有「三更半夜」的說法。一更又分五點,一點差不多等於現在的24分鍾。其實很多稱謂也流傳了下來,活躍在今人的口頭,但我們往往不知道這么說的原因是什麼。

再比如,現在我們一個晝夜是24小時,但在古代,一晝夜是12個時辰。12個時辰也不是用一二三四來計算,而是用「子丑寅卯……」來表示,這叫干支紀日法。

干支紀日法是古代漢族民間使用天乾地支記錄日序的方法,是農歷的一部分。干支是天干與地支的合稱,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將干支相配的六十個單位,每個單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為甲子日,那麼甲子以後的日子依次順推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為癸亥、壬戌、辛酉等。

據說干支紀日法是從商朝開始的。從春秋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來,其順序從未間斷或錯亂過。

中國傳統上使用的是干支紀年和王朝紀年,在幾千年的漫長歲月中,曾出現數百個年號用於紀元。清朝帝王統治瓦解之後,1912年1月2日,孫中山通電全國,開始使用公歷紀元法,同時使用中華民國紀年。

1949年,新中國成立,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歷紀年法。不過,民間歷書上,依然在使用干支紀日法。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等,仍然沿用傳統農歷推算。

干支紀日法是商朝歷法的最大成就,這是現今已知世界最長的紀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