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快速修福
擴展閱讀
怎樣選適合自己顏色 2024-10-04 19:31:42
怎樣在谷歌商店購買軟體 2024-10-04 19:14:40
word中怎樣把圖片轉文字 2024-10-04 19:08:47

怎樣快速修福

發布時間: 2023-05-09 23:08:19

① 車門磕掉米粒大小的漆怎麼修福

使用補漆筆修復即可。

普通的刮擦閉豎在需要做漆的情況下,如果是在4S店做漆基本上普通漆要600-800元,在外面的汽修店做漆一般要400-600元。但具體的賠償費用還是得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畢竟不同價值的車子維修的費用不同,不同漆面材料也有差別,珍珠漆、金屬漆的費用比普通漆要更貴一些,而且實際的刮擦程度也不一定如此,以咨詢4S店或者汽車維修店為准。

(1)怎樣快速修福擴展閱讀:

汽車修復注意事項:

汽車在太陽紫外線的照射下,漆膜培態敬不斷地向空氣中蒸發油分達到保護自身的作用。時間長了會使漆面的油分過分散失。漆面的亮度和深度都大大降低,使漆面慢慢發白,形成氧化層,縮短車漆的壽命。肉眼可觀察到車漆發烏、發白、無光澤配慎現象。氧化嚴重可以通過研磨和拋光處理。

由於使用中摩擦及日常護理不當,久而久之車漆面出現輕微劃痕,並未露出底漆,這種劃痕在陽光下大為明顯。一般採用專業的拋光方法可以去除。

② 如何福慧雙修。如何快速明心見性

1、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四部《阿含經》、《凈土諸經》、《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圓覺經》、《楞伽經》等。
(千萬不要以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經,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經過修行,和沒有修行的,對佛經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習修行佛法,要去多看佛經,要進行修行。佛法兩千多年了,佛經浩瀚,不論你修行到什麼程度,幾乎你們所有的疑問,佛經上都有答案。)

2、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凈土宗和藏區的大圓滿法。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的。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罩雀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
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是修習大圓滿法的好去處。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念佛心要恭敬虔誠,從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最能去妄,妄念無處著腳,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久當自得耳。大勢至菩薩謂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碼野)
(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物模早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印光法師)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4、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③ 如何福慧雙修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想很多人都願意知道的。修福,就是斷惡修善;在斷惡修善裡面不執著,就是修慧胡派,不著相。佛教菩薩,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教菩薩修六個法門。布施是修福,持戒也是修雹老福,忍辱也是修福,精進、禪定都是修福,般若是修慧。什麼是「般若」?其實般若如果離開前面五種,般若就不能存在,般若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起作用了;般若一定在前面五種修福褲肆賀當中。布施不著布施的相,布施裡面有般若,就是有智慧了,這就福慧雙修。持戒不著持戒的相,這也是福慧雙修。由此你就知道,忍辱、禪定、精進,只要不分別、不執著,那就是慧,這樣才能夠福慧雙修。 我們學佛應當把修福這樁事看作最重要的。修福能不著相,就是修慧,由此可知,福慧可以雙修。福慧本來就不離的,福在慧中,慧在福中,福慧是一樁事。如果著相,就只有福,沒有慧,而這種福就是有漏的福報。「有漏」就是修福的心不清凈。修福的心有煩惱、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佛教導菩薩要「離相修福」。這正是《金剛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行布施」。經上講得很多,我們要細心體會。如果真正能體會佛的意思,世間任何一個人,無論在什麼環境中,都能修很大的福慧。如果不明了道理,不知道事實真相,說實在話,現在許多學佛的人不知道什麼是「福」,這就是愚痴。也就是說,他沒有能力辨別「罪」、「福」,把造罪業當作修福。相信諸位稍微細心一點,應該能體會我所講的話,這種現象在在處處都能見得。修福的范圍非常廣,但有個總原則,只要掌握此原則,就不至於有大錯處。這原則就是佛菩薩為我們所示現的,佛菩薩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無論私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為一切眾生作好樣子。我們能明白這樁事、曉得這個道理,自己從早到晚,時時刻刻想一想,自己這個樣子可不可以作為一切眾生的榜樣?能有此念頭就是佛菩薩,佛心、佛願。

④ 命格不好如何化解

算命不如改命

一、修福

供養孝順父母師長或扮凳賀公婆,關心妻兒或敬重丈夫,令一切供具皆不缺少。使我們能改變運氣,得證天倫之樂的命運。

捐贈錢財物品給急需和貧窮的人,使我們能改變不得富貴的命運。

捐贈錢財、葯品給急需的病人或能護理病人,這樣能令我們改變常病不健康的命運。

修橋、造路、建涼亭、建佛廳派塔寺,親人、友人乃至大眾所求之事,只要是如法的,我們要給以幫助,使我們能改變運氣,得到各種福報的命運。

若貧窮難以布施,可以參照《貧窮的人有七種布施》,使我們能改變貧窮的命運。一切善事,我們應該盡力去做,一切造惡的事,我們要遠離粗兆,使我們能改變諸事不順利的命運。我們要為他人宣揚行善積德的好處,修學善法的妙用,使我們更能快速改變命運。

⑤ 如何給兒女積德修福

可憐天下父母心!

一、

自己去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好事,幫助他人,或者幫助眾生,如給路邊的流浪狗食物等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靈,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二、

不要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

既然您講到積德修福,那必然和佛家有所關聯,佛家裡面所講的方法有:放生,施食,讀誦大乘經典等等,這些都是有功德的,做完扒租這些事情並把做這些事情的功德迴向給自己的兒女。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仁清法師:佛教並不主張「福蔭子孫」說

佛教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因果報應豎徹三際」。由於很多人並不完全正確了解因和果的這一特性,致使產生了錯誤的理念,比如有人認為:家中有信佛的就行了,我本人不去修行也無所謂,佛祖照常保佑我……如此種種。這是非常愚痴的,因為:「佛教並不主張福蔭子孫說」。

所謂「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就是「未作不得,已作不失」,也是「種何因,得何果」,也即是「自作業,自受果」。這跟其他人沒有關系,即使父母子孫也不相干……

《涅槃經》說:「父有過惡,子不獲殃,子有過惡,父不獲殃。各自之死,善惡殃咎,各隨其身。」

《無量壽經》說:「善惡報應,福禍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泥犁經》說:「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受福,惡自受殃。」

《地藏經》說:「畝升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可見,因果報應是自己的事,即怨不得、也靠不得、更等不得。明乎此,那你對「修行人家中還會有不測之事發生」,就會正確認識了。

修行人通過一定的修行方法,經過一定的修行時段,確實會改變很多東西,比如:家庭更和睦,身體更 健康 ,生活更富裕等等。那怎樣看待一個修行者與其它家庭成員的因緣關系呢?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迅此老修行者向佛菩薩祈求一個孩子,「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或「生端莊有相之女」。這孩子的福報,也並不是父母的賜予,而是過去世修行的結果,只是因緣成熟,今生到有緣有福之人家投胎而已。一家人共同享受的歡樂和富足,則是過去世他們的「共業」所致。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遠報兒女,近在己身。

多做善事,增福增壽。

日行一善,行善積德。

⑥ 菩薩命的女人怎樣修福

懷善念,行善舉,必得福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做個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修菩提心,做好人,說好話,行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慈,萬物皆慶。心懷慈悲,是度人也是度己做漏數。遠離邪惡,心存善念做善事,必能改命、修福、避禍
印光法師語錄(民國四大高僧,大勢至菩薩化身)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純首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已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搜拆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叫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矜自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⑦ 什麼是修福我自己如何修福

沈家楨居士講述: 之前,我以「願力」為題,作了一次講演,引用了《了凡四訓》中袁了凡所發的「要做三千件善事求中舉人」的願。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信,他說:「袁了凡的許願,只是為了他自己想中舉人,何以福報能有如此之大?」他覺得我這個例子舉得不恰當,遠不如第二個例子,就是我為已經去世的妻子每天早晨念《金剛經》,那才是真心大願,應該感得大的福報。 這位朋友自有他的見地,我很欽佩,也因此引起我想對佛學中的幾個術語:福、求福、修福、福德、功德作一些研究,希望對通常所謂的「修福」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以幫助我們修持。 凡是學佛的人,都想修福,所以究竟怎樣才是修福,應該是我們都希望明白的課題。我今天並不想追究高深的理論,而是想尋找出一般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到的修福方法,使我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符合了佛陀所指示的做福德、功德的正知正見。 求福、修福、做福德、做功德都是佛教中所提倡的事,但是這些「因」所能結出來的「果」,卻有程度深淺的不同,及究竟和不夠究竟的差別。所以求福並不是修福,做福德也並不是做功德。 今天我想分為三個段落來和各位研究: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麼不同?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麼不同? 三、我們應該怎樣修福?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麼不同? 在說明什麼是求福,什麼是修福之前,我先舉幾個例子請各位來評定: 第一個例子:在庄嚴寺觀音殿的正中,有一尊五彩的觀世音菩薩聖像,旁邊是一尊笑容滿面的童子像。有一天我正好在殿上,看見有一對年輕男女,很虔誠地跪在觀世音菩薩前面祈求。這位年輕的太太看見我在邊上,很自然的問我:「請問你曉得這里的簽筒在那裡?」我答:「這里並沒有求簽設備。」她問:「那我們怎麼知道觀世音菩薩答應或不答應呢?」我說:「你不妨拋一個硬幣,如果看見花紋在上面,不就可以表示觀世音菩薩已答應了你們嗎?」他們馬上拿出一個硬幣,又祈求了一回,往上一拋,落地是花紋朝天,他們非常高興。向菩薩又拜了一拜,便歡歡喜喜回家去了。 各位覺得這對年輕男女是在求福呢?還是修福? (所有的回答幾乎都是求福。) 第二個例子:中國唐朝時代,有一位高僧玄奘大師,他千辛萬苦,冒著生命的危險,經過沙漠地區,遠去印度,奉請回許多佛經,然後以他一生的精力,將很多經典譯成中文,各位常念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他所翻譯的。各位,玄奘大師的取經譯經,是求福呢?還是修福? (幾乎一致的回答是修福。) 第三個例:大約兩攔迅年前,我收到一封簡訊,是一位女士寫的。她說她讀了我講述的《金剛經的研究》,看到我妻子十八年如一日,每天早晨念一遍《金剛經》,後來安然往生的記載,覺得念《金剛經》有這樣的福報,實在太好了,不但生前有一個好丈夫,死後還造圖書館紀念她,很受感動。現在她也開始每天早晨念一遍《金剛經》。各位,她是為了求福呢?還是在修福?(回答頗不一致。) 第四個例子:就拿《了凡四訓》中袁了凡的第三個願──做三千件和衡橡善事,求中進士為例。袁了凡中了進士之後,派去四川做縣官。明朝時代,縣官的權很大,他可以不必請示上司就決定更變老百姓應繳納的糧稅。袁了凡做了縣官後,體喚旁恤農民的艱苦,下令減稅,萬民騰歡,感得神明托夢,說他這件減稅善舉,已滿足了他做一萬件 善事的誓願。各位,袁了凡減稅這一個決定,是為了求福呢?還是在修福? (有的答:袁了凡是在還他求中進士的願,應該是求福。有的答:袁了凡的減稅,是為萬民著想,心中甚至於並不一定有還願的想法,因此他這一舉動,應該是修福。) 各位,你們都答得很好。 求福似乎比較簡單明了,所以讓我們先來研究修福。因為我近年來讀誦研習,都以《金剛經》為中心,所以想以《金剛經》中對「修福」的觀念,和各位加以研究。 各位所常念的《金剛經》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在他所譯的《金剛經》中有這么一段:佛說後世「有持戒、修福者」,於佛所說的教理,「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里鳩摩羅什用了「持戒、修福」四個字。在《金剛經》的另一種譯本中,即玄奘大師的《大般若波羅密經》第五七七卷,玄奘大師將這四個字譯成「具足屍羅,具德具慧。」屍羅是「戒」字的梵文音譯,所以「具足屍羅」即是「持戒」;而「具德、具慧」即是「修福」。換句話說,要具備德及慧兩個條件,方是修福。 什麼是「德」?佛書中有一句經文叫「善滿稱德」。通俗些講,就是說你善事做到家了,稱為有德。德又有「福德」和「功德」之分別,這其間相差很遠。這里玄奘大師所用的「具德」,應該說是福德和功德兩種都具備。換句話說:修福的人不是單做福德,也須做功德。 什麼是「慧」呢?慧即是智慧,大智慧在佛經中就叫般若,這是梵文的音譯,讀作「缽弱」。 所以修福的人,不但是修德──修福德,修功德;還得修慧,六波羅密中的禪定、般若都包括在內。 因為修功德又修智慧,所以修福的人必定心胸廣大,我執輕微,以眾生為對象,以普渡為願力,這就和求福的只為了小我的幸福、財富、名望、權勢等有了極大的不同。 不過話得說回來,「修福」固然是我們學佛的應該致力學習的法門,但「求福」還是值得提倡的。能求福總遠比不知求福的好,而且在這個時代,高談修福,怕有拒人千里的流弊。所以一切善事,不論為己為人,不論是大是小,我們都要贊揚稱頌。對十善道行之有素的人,自會慢慢的懂得「不住相布施」及做功德的優勝嚮往,這是修菩薩行的同修們所應該特別注意的善巧方便。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麼不同? 禪宗里有一個很出名的典故,那是達摩祖師初到中國和梁武帝的一段不相投機的對話。 梁武帝聽說西天有一位大德來臨,就興致很高的接見他,並問達摩祖師:「我一生造廟度僧,布施設齋不計其數,請問我的功德大不大啊?」達摩祖師回答:「實無功德。」這一來話就講不下去,很可能梁武帝就此拂袖下殿,徑回後宮去了,自此不再見達摩大師。 在《六祖壇經》中韋刺史以這件掌故請教六祖慧能。六祖的回答是:「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講了很多道理,他的結論是:「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不是我祖師有錯。」六祖所講的道理,恐怕不是我們完全能聽得懂,各位有興趣研究,不妨請看《六祖壇經》的疑問品。我現在只選出其中一二點,相信是我們可以逐漸做得到的,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做真功德。 六祖說:「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吾我自大,常輕一切,即自無德。」又說:「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即不輕」就是說不輕視別人,「常行普敬」就是普遍的尊敬別人。 所以功德這件事,說它容易,卻又很艱難,像梁武帝造了這么多寺廟,做了無數的供齋、布施,可是達摩祖師說他並無功德;說它難做,卻又似乎人人都能做得到,因為只要內心謙下,常能尊敬別人(重視別人的意見,對人有禮貌),不自己以為了不起,即是功德,各位聽了覺得如何? 現在我們對「功德」已有了一個約略的概念,我想和各位再研究一下《金剛經》中對「福德」和「功德」是怎樣區別?使我們可以更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我在研究《金剛經》的時候,曾有過一個有趣的問題:鳩摩羅什大師有時用「福德」,有時用「功德」,他是不是隨便使用這兩個術語呢?今天我就不會有這樣幼稚的問題了,因為幾年來我覺得鳩摩羅什大師對於字眼的選擇,是十分認真和嚴格的。 所以我們如果能研究出,他在什麼情況下用「福德」,又在什麼情況下用「功德」,則對這兩個術語的了解,一定更能清楚。 我於是做了一番統計的工作,發覺他在全文中一共享了十八個「福德」,用了八個「功德」。分析下來,概括的說,凡是提到眾生的布施,都用「福德」(有十五處),凡是說到對《金剛經》,信心清凈,受持讀誦,則用「功德」(有六處)。 各位也許會問,還有三處「福德」,及二處「功德」是指什麼呢? 這二處「功德」,一是佛說他自己曾供養了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供養諸佛,是有極大功德。一是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佛也說有功德,但不及另一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所得的功德大。這里請各位注意,佛說的是菩薩的布施,並不是我們凡夫的布施。佛在《金剛經》一開始即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 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又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梁武帝所布施的,大都是得人天福德的果,而菩薩的恆沙世界七寶布施,則在無量福德之外,更有功德。為什麼呢?佛說:「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不貪著,故說不受,廣行布施而若無其事,所以有無量功德。希望各位細心體會。 還有那三處「福德」呢?那是聞《金剛經》經義而生凈信,受持讀誦及至四句偈等,都有福德。換句話說,布施固然有福德,誦經也有福德。 根據上面分析,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佛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 一、福德是由布施(包括持戒、忍辱、精進)的因所產生的果。 二、功德是對般若經典信心清凈,受持讀誦的因而產生的果。也可以說,功德是智慧(包括禪定)的結晶,而功德中也包含了福德。 三、我們應該怎樣修福? 我希望各位不曾被我講了一大堆的福德、功德、求福、修福而弄得頭昏腦脹。讓我來說一個掌故,各位也許可以輕松一下。 據傳說在中國蘇州有一條自鄉間通到城市的要道,每天有很多鄉下人進出。這條街只有六尺寬,名叫六尺巷。這條巷在兩家大園宅之中間,至於這條巷的由來,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 不知道是在那一個年代,其中一家園宅的主人是在京中做丞相。有一天他收到家鄉管家的一封緊急報告,說隔壁鄰居無理,硬說兩家之間的園地劃界不清,照鄰居的意思,我們得退三尺,損失很多土地,請示主人應該如何處理?這位丞相,看了管家的報告後,在他的報告後面寫了一首詩:「千里修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他的家人自動退了三尺,鄰居知道以後很慚愧,也退了三尺,這樣一共有六尺,形成了一條通道,便利了很多鄉人,不必再繞道進城。這條通道就叫「六尺巷」。 現在言歸正傳,我們應該怎樣修福呢?各位自己及各位所熟悉的大德親友,修福修得很多,我多少有些班門弄斧,不過盡我所想到的,提供各位三個半方法,以供作各位的參考,歡迎大家來信批評討論。 (一)不要批評人。這說說容易,但做起來並不容易。一個值得介紹的心得,是盡量發掘對方的長處,欣賞他的長處,學習他的長處,贊美他的長處。當我們注意對方的長處時,自會減少批評。又千萬避免在許多人面前批評一個人,或搬弄是非。這是修福,是修功德。 (二)實踐普賢十大行願。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每一行願都在修福,其中對一般學佛來講,懺悔業障及恆順眾生最易引您走上修功德的正路。 (三)受持讀誦《金剛經》。勸您每天至少念一遍。這是出於我親身的經驗,體會到《金剛經》實在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也是頂容易做得到的修福,而其功德無量。 至於什麼是半個方法呢? 如果您和人爭吵生氣,或被人欺辱時,倘能生起「讓他三分亦無妨」的心,往往可以堵造業之途,開修福之門。這是半個修福的法門,供各位一笑。祝各位福慧雙修,謝謝各位。

⑧ 如何修福報與智慧求解答

有慧沒有福,雖然日子過得很清苦、很艱難,但不造罪業。往往還有往生成佛的可能,因為他生活太苦了,他對這個世間厭倦,反而生起道心。由此可知,福報不是好事情,佛教導出家弟子要修福決定不享福,依舊過清苦的日子,要以苦為師,道理就在此地,怕你享福造罪業。
2.福報與智慧
「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福報大的人如果沒有智慧,他所用的全部就都落空了;有智慧的人,福報雖小,但他每一分錢都能修得很大的福報,所謂是「舍財修福」。由此可知,沒有智慧的人,想修福也修不到。
實際上以因地上講,智慧比福報更重要,因為有智慧的人不會造罪業,會將自己的過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沒有智慧的人,造作了罪業,還以為在修福。這樣的情形,在我們現前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他真正有錢,也真正發心,可是他造作的是罪業,不是修福,而自以為是在修福,這實在是非常的可惜。
3.修福與修慧
「修福與修慧」,福、慧是修學佛法所要求的兩大目標。我們在傳授三皈時,所念的誓詞:「皈依佛,二足尊」,「二」就是福與慧,「足」就是滿足、圓滿。由此可知,成佛就是福與慧的修學圓滿,所以得為世、出世間之所尊敬。
二障要怎樣除?這就要靠修德。福慧原本是性德,如果沒有修德,自性的福慧就不能現前,磨配襲所以要修行。修要怎麼修法呢?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教人要先修學三福。我們真正能相信,真正能明白這個道理,肯發心去修學,這個知見就是真實的智慧;肯認真去做,此人就有福。 「三福」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認識不夠,認識不夠就是沒有智慧。我們有一分的認識,就認真做到一分;有二分認識,自然做到二分;完全不肯做的人,就是沒有福慧。由此可知,在修德上來說,修福跟修慧是相輔相成的。
佛在經典里常說:「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些皆是教人真正修賣芹行。特別是「為人演說」,「演」是表演,是教我們要做出來給別人看;「說」是為人講解、勸人學佛,所以「演」是身教,「說」是言教。
4.修清福「禍福」實在是系於大眾的一念之間。一念善就是福,一念惡就是災禍。佛教導眾生福慧雙修,福慧圓滿了,就稱為二足尊,所以修福、修慧都非常重要。福報當中,尤其難得的是「清福」。在清福裡面有高度的智慧,所以他不造罪業。在世間的福報裡面,福報愈大,造罪就瞎兄愈容易,所以副作用也大,這是我們要記取的。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清福、明了清福、享受清福,那這個福報真的是無量無邊,智能也一定是隨著增長。我們自己要認真努力修福,也要勸導一切人修福,大家都有福報了,這個地區就不會遭難。假如只有我們個人有福,大家沒有福,我們還是無法躲過共業的,所以勸化眾生修福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5.離相修福舍財是福,但是更要緊的是要不著相。

⑨ 學佛要知道怎樣來修福修慧

修學佛法差閉,積累福慧資糧,其實很簡單。念經念佛,聽經聞法,就是修福修慧;勤修布施、持畝纖戒、精進、忍辱、禪定、般若六波羅蜜,就是修福修慧。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是修福,離一切相,一心念佛就是修慧。
每天都持誦《金剛經》,是修福慧的很好方便門,你可迅慶仿以修一修。

⑩ 學佛要知道怎樣來修福修慧

印光大師說一切從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報和智慧。學佛要知道怎樣來修福修慧,這就要從恭敬開始學。恭敬,落實到生活當中表現為敬人、敬事、敬物。這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這樣一種體會:當我們來到佛前,要想生起來一種恭敬心,這是很容易的;當我們來到一位領導的面前,好像就會有一種畏懼感,自然不敢亂動亂說;當我們在路上見到一個乞丐的時候,作為佛教徒,我們看到他很可憐,就會對他行布施。但此時能不能恭恭敬敬地去布施他?我們只能生起來一種憐憫心,把錢隨便給了他,而不能恭恭敬敬地來布施他。

文殊菩薩講:「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這是說恭敬是讓我們培養一種平等心。不管對尊貴的人也好,不管對一個普通人也好,都能生起來一種恭敬心。

不僅對人要恭敬,我們做事情也是要恭恭敬敬的禪廳,乃至於對一個無情的東西,也是要恭恭敬敬的。弘一律師告訴我們:對佛像要作真佛想。到了佛像面前,要謹守威儀。凡是供佛之處,不可以嘻笑、躺卧、乃至伸腳向佛坐等等。大師打譬喻說,在世間領導面前一般都不敢放逸,更何況在佛前呢?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出自於一個恭敬心。正物就是要正心。恭敬心要從處理一切事當中來培養,要從對待一切人當中來培養。

在《法華經》里有位常不輕菩薩,他對任何人都是用一顆恭敬心。他不敢輕視任何人,常常去給人頂禮。別人有時候投石子打他或者罵他,他卻說:「汝是未來之佛,我不敢輕視汝等。」

從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約佛法來講,雖然我們現在坐在這里,你是你,我是我,但追究到理體上面,我們每個人都有相同的佛性。約佛性來講,我們是人人平等。核襲稿不僅人人平等,狗也好,貓也好,乃至於一切有情識的都有佛性。貓的佛性,狗的佛性和我們人的佛性,都是一模一樣的。

在古老的輪回里,我們雖然流轉了不知幾生幾世,甚至幾百生幾百世,但不管是下地獄還是當畜生,我們的佛性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的。所以說眾生都有一個平等的佛性,透過眾生的相來觀其本質,眾生都是平等的。

眾生為什麼形成了不同的相?是因為起惑造業不同,所以即使人和人也是有差別的。在講五戒的時候,我們也曾說過,得一個人身,如果能夠持圓滿的五戒,那這個人身是很尊貴的,又有財富又有地位。受五戒可以受滿分的五戒,也可以只受其中的一條戒。一條戒也是做人的因,但相對持滿分五戒的人來講,這個人身是很劣等的。所以人也有差別,這種差別相是每個人在過去的因地當中,自己人為造成的。「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做者是。」

此外,透過這些現象,我們還要看到它的本質。既然都是未來佛,我們為什麼不能恭敬那些動物呢?也就是說,不要看它現在是個小貓、小狗,可能它這一生業報盡再轉生為人時,修行比我們還要快,可能會在我們之前成佛。

所以見改孝了任何人,乃至於見了一切小動物都要能夠用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去對待,但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