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生算時間的公式
小學生算時間的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歷的時間。先用整點相減,再用分相減,如分鍾數不夠就在小時中拿出一小時作60分加上原來的再減。對應分鍾後者小於前者的應向後者的小時借1小時,即60分鍾。
一般的數學都是10進制,也就是到10就進一位,但時間中小時-分-秒都是60進制,也就是60進一位。結束時間和開始時間必須是用24時計時法。時間換算關系如下:1小時hr(h)=60分鍾min(m)=3600秒sec(s)。
時間換算公式:
1、1世紀=100年;
2、1年=12個月;
3、1月=30天;
4、1天=24小時;
5、1小時=60分鍾;
6、1分鍾=60秒;
7、1秒=1000毫秒;
8、1毫秒=1000微秒;
9、1微秒=1000納秒;
10、1納秒=1000皮秒。
Ⅱ 一年級加減法計算竅門是什麼
內容如下:
方法一:做減法,想加法。利用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關系,用加法來思考。如,12-8,想8+()=12。
方法二:破十法。如13-7用「破十法」可以這樣想:10-7+3=6。
方法三:連減法(平時法),如13-7用『連減法』可以這樣想:13-3-4=6,也就是把7分成3和4。
方法四:加補法。如13-7還可以這樣想:13-10+3=6。
口算方法比較多,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是提高口算速度及正確率的關鍵。練習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復習多種口算方法,讓學生通過比較,得出最佳的方法。
孩子在口算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總結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學生感知事件是比較籠統的,不夠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獨立的事物,不能覺察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及特徵,因而缺乏對事物間的整體認識。有時在進行口算練習時,有些學生還沒看清數或運算符號,就將答案脫口而出了。
比如將算式中的「0看成 6」,「+」看成「-」等。另外,學生在計算一些算式接龍等這樣外形過繁的題型時,學生就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極不耐煩,不認真審題,不細心計算,從而導致口算錯誤。
2、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一年級學生太小,不能認識正確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對口算缺乏興趣,加上機械重復的訓練更是嫌麻煩,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亂說。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寫作業時邊做邊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書寫時不規范、字寫得很馬虎,算後又不安心檢查計算,都是計算錯誤的原因。
Ⅲ 時間加減法怎麼算
時間加減法:
時間是60進制
例:
16:30-10:45 = 5小時45分鍾
講解,當30分鍾不夠減去45分鍾時,要向前借1當60;那麼就成了30+60-45=45分鍾
16被借走了1,剩下15-10=5小時;所以答案為:5小時45分。
(3)小學1年級時間加減怎樣計算擴展閱讀:
時間加減法應用:
一輛車從早上9時35分出發,一直開到目的地時是21時10分,問它開了多少時間?算經過時間就用減法做,10分-35分不夠減,就是1小借來21時10分=20時70分;70-35=35分,時減時,20-9=11時,所以車開了是11時35分。
一輛車從早上9時35分出發,一直開,開了2小時45分到達目的地,到目的地是幾時?35+45=80分,時加時,9+2=11時,所以是11時80分,但滿60分就進1時,所以是12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