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時間是怎麼產生的
時間是地球(其他天體理論上也可以)上的所有其他物體(物質)三維運動(位移)對人的感官影響形成的一種量。
從廣義上講:當一個點相對於某坐標系運動時,其運動所形成的直線或線段或曲線就是相對於該坐標系靜止的點的時間之一。每個點對應多個時間。相對於某一個時間,靜止的點開始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當速度與該時間中運動的點一樣時時間停止,速度超越該點時相當於正回到過去。
時間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時間概念包含時刻和時段兩個概念。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
時間有一個起始點,由大爆炸開始,在此之前的時間是毫無意義的。而物質與時空必須一起並存,沒有物質存在,時間也無意義。
(1)時間怎麼來的又是怎樣去的擴展閱讀
時間其實是用利用周期運動對事物運動的衡量
這些其實都是一些規律性的運動。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是以規律性的周期性的運動作為標准,來衡量其他規律性及周期性不那麼明顯的事物的運動的。
鍾表本身的運動,是典型的周期性的運動。所以,時間單位其實都是循環運動的周期而已。因此,實質上我們在談論多少時間的時候,其實是在談論對應有多少的標准作為時間基本周期的運動周期。
因此,時間並不神秘:時間是我們在用一些設定為單位標準的周期運動作為基本數量來衡量其他運動變化快慢的數量時體驗到的差別性。與周期性基本的差別進行比較而體現出的差別在數量上的大小,被我們稱為速率。
② 結合實際生活寫出時間是怎樣從你身邊過去的!
該去的就這樣離去,該來的就這樣到來,在這些無數的來來去去之間,又是多麼的匆匆。每一天都只是地板上的粒粒灰塵,時光的掃帚只需輕輕一揮,眨眼間幾個日子已經沒了蹤影。早上我睜開眼睛時,太陽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步子邁到了半空中。那步子不快不慢,不過很穩定。揉揉迷糊的眼睛時,日子就從我的手指間繞過去。發呆時,日子就從我那恍惚的臉頰旁蹭過。運動時,日子隨著我跑起步來帶起的風擦肩而過。躺床上時,太陽滑下山坡,我閉上眼睛。當再次睜開它,太陽又向空中邁步。希望將自己屏蔽在世界之外,但始終騙不了自己,時光只因如此而流逝的越發迅速。
③ 時間的由來是怎樣的
時間的由來
簡單說,十二時辰是我國古代的計時方式,一天平均分為12時段。24小時制是西方時間的計時方法,把每天分為24個階段。12小時制是我國利用24小時制後的簡便用法,分為白天12小時,晚上12小時,以利於區分12小時制鍾表的白天夜晚之分。具體的如下:
(中國篇)古時沒有時鍾,先民們過著「晨光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農耕生活。在年復一
年辛勤勞作中,先民們從自然現象的變化中窺測到時辰的規律。據《史記》記載,黃帝
使羲和占日(測日影),臾區占星氣(觀星宿)。從而開始有了時間的觀念。
中國的十二時,自上古以來,就有著它悠久的歷史,《周易》系辭中有:「古者
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神話故事《山海經?海外東經》
中也有「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羿射九日》郵票內容,講的就是帝後妻子羲和
生了十個太陽,每天一個太陽在天上輪流值日,十日為一旬,後運行紊亂成災,被後羿
射掉九個。這是十乾的來歷。關於月的來歷也出自此書《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成為十二地支的來歷。神話故事是無所考的,
但每天十二等分的時辰,在殷朝以前就已使用。殷朝後期還把十二等分化為十六個時段
,白天十段:日出、食時、莫食……晚上六段:日人、黃昏、人定……到秦朝後期,星
官們根據北斗星的斗柄所指定的方向,又把天劃成十二等分,每月斗柄指一辰,每年一
個周天的特點所指的辰位為月健,規定冬至月為子月(陰歷的十一月),就把十六時段
定為十二時段,即至今所用的十二個月。
古時敲梆巡夜,以防範盜賊,故有梆敲漏點勤報更之說。漏,是漏壺,也叫漏刻
,把一晝夜分成100刻度。更,乃是一夜分五更(約一個時辰),一更分五點,每進入
更初時報更,每隔約24分鍾報一次點。記更的始末是以「西見長庚始記更,東見啟明為
更盡」,就是日落後,從西方天空能見到長庚星開始記更,第二天天亮在東方能見到啟
明星為五更。到了宋代又出香篆、更香、輥彈等,記時方法就更多了。《中國古鍾》郵
票「唐代景雲鍾」也是專供擊鍾報時用的。但不管哪一種,都是非常辛苦,非常認真地
敬授人時,無論晴天雨夜,一年四季晝夜不停,從不漏報。王安石有詩曰:「占星昏曉
中,寒暑已不疑。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汗與水俱滴,身隨陰屢移。誰當哀此勞,
往往奪其時」。特別是白天因地域和四季造成晝夜長短不一,就得以兩分制定出日落日
出和晝夜長短的准確時刻,同時還得參照星宿。如《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
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古人以此來定出天亮後,馬上再觀日出,就這樣
連續不斷,時刻推算,直到清代出現機械鍾才逐一簡化下來。
(外) 幾十個世紀以來,宗教的教條和僧侶都參與時間
計算,在歷法史上有關科學和宗教的頭緒,都起自於
人類預期未來和為之准備的需要。有些觀察家相信,
月亮是人類第一個用以記載時節的工具。然而,大多
數天文歷史學家不同意這個看法。研究殘存的原始社
會證明,以星辰估計時序比以月球估計者為普遍。與太陽同時起落的星球
出現於地平線附近--是個很好的指標。原始的農業民族尤其依賴星辰。例
如,巴西西北部的突堪諾印地安人 ,觀察昂星團(Pleiades)而估計季節
時序。
許多原始部落,由天體移轉可指示季節輪換的觀念,轉而
到天體的移轉控制了季節變遷。同時,他們更認為,若是部落
想要興旺,非先得寵於天體不可。今日仍有極多人相信占星術
。即使在最原始的社會,時序估計仍是一項繁復的工作。婆羅
洲的肯亞族以觀察太陽的高度來計時,他們的方法非常復雜,
需要一群專家才能完成。一旦計時的方法與需要祭天的古老信
仰攀上關系,有個人物就出現:一位祭司天文家,他觀察天體
,並向次重要的人們解釋,他可循由念咒和祭祀而使得天體對
部落會有善意的影響。 最早這樣的社會,太約出現於在五千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
幼發拉底河流域,屬於撒馬利亞人 ,他們有制定歷法的專家:
祭司書記,他們無疑是職業化的計時者。
在撒馬利亞的每個小城邦中,祭司就代表了諸神和神的地面代理的職權,負起統
治領土的責任。由推算時序的觀點來看,最重要的是,灌溉的小麥和大麥田、洋蔥和
黃瓜圃,必需在每年的固定時間耕種、照料和收割。撒馬利亞祭司的歷制是以月亮為
依據,將一年分十二個陰歷月份,每月各有30天。這種方法,必需面對幾千年來一直
困擾制歷者之天文問題。主要的問題是由於:年、月、日衍生的天文周期,不互相吻
合。年來自地球繞日旋轉,約為365 1/4 天。月當然是以月亮的盈虧為准,其一周期
比29 1/2天多一點。結果,一年並不由12個相等的月組成,而是由大約 12 1/3 月組
成。除非作適當的修正,否則一個月30天的巴比倫歷法就不能和月亮及太陽一直同步
。撒馬利亞的祭司必定修正過這種歷法,但他們真正所用的方法已失傳了。只是我們
可以知道,巴比倫人能使各月份和月亮的行動保持同步,他們所採取的辦法是拿30天
一月和29天一月交替輪換,另再加入30天的一個月以彌補剩餘的日數。同樣地,他們
大約每隔三年就加進額外的一個月,使得年和太陽保持同步。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甚至早在史前時期,人類循著往日的足跡,已經可以知道
何時可以獵獲遷移的野獸,何時可為即將來到的冬季尋找疪護
所。但就在底格里斯- 幼發拉底河谷的高度文明尚未顯現之前
,由於決定該種植何種作物或預備洪水期的需要所激,真正的
歷制即首次應運而生。
在大約紀元前兩千年,巴比倫人設計了一個以兩朔月29 1/2天平均周期為基本的歷
制。在這個歷制中,一年分為十二個陰歷月,總計354 日。由於這套演算法比太陽日少了
11天,不久後收獲祭典舉行的季節不對了。為了保證祭典和季節之間的正確關系,祭司
忽然想出一套仍在使用的辦法--閏法,將額外的日或月加入,以修正不吻合的天文周期
,而使得歷制和自然節期調和。起初,月的添加是憑祭司的高興,但不久則在一定程式
出現:將七個額外的月散布地置入19年的周期,使得月和年同步。巴比倫歷制是希伯來
歷和回歷的模型,但這兩種歷制都已有了一個重大的改變:猶太人採用七日周--一個相
當於四分之一陰歷月的時間單位;但使用回歷的回教徒則摒棄修正歷,純粹使用陰歷,
至今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