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造紙術的製作過程
古代造紙術的製作過程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步,斬竹漂塘,工匠們上山砍伐竹子後,將竹子浸泡在水塘中,經過長達100天的浸泡,再將竹子取出,用力捶洗,以去除青殼和樹皮,使竹材軟化。
第二步,煮徨足火,將軟化的竹料拌入石灰水中,放入木桶中蒸煮八天,去除原料中的木質素、樹膠、樹脂等雜質。然後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內漂洗,再放入鍋中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復進行十幾天。
第三步,湯料入簾,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入石臼中搗成泥狀,再用水調配成紙纖維的懸浮液,倒入紙槽中。使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紙纖維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紙膜。
第四步,覆簾壓紙,將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板上,移開竹簾,使紙膜落在板上。然後逐漸堆疊起一層層的紙頁,用重物擠壓,排出紙膜中的水分。在重物擠壓下,紙膜逐漸成形,成為一張張四四方方的紙張。
第五步,透火焙乾,將紙張攤放在土磚砌成的磚牆上,然後在夾巷內生火,利用熱氣使紙張慢慢乾燥。待紙張干透後,揭起來就是一張可使用的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