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孩初學跳繩的教程
關於小孩初學跳繩的教程分享如下:
第一,有節奏地跳躍。第一個動作原地並腳跳,孩子可以雙手叉腰進行原地並腳跳練習,孩子從2歲就可以開始練習,從0-1是最難的,這個時候需要經歷2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原地起跳。
原地雙手搖繩:將繩子中段放在脖子上,一隻手握住繩子的一端,距離手柄有一段距離,雙手同時進行搖繩練習,鍛煉協調統一性。
第三,跳躍與搖繩的結合。第一步,原地單手搖繩與跳躍的結合,原地單手搖繩的時候,在繩子打地的時候,快速起跳,重復進行。
第二步,原地雙手搖繩與跳躍的結合,在搖繩的基礎上,進行跳躍,在手柄轉動一圈的時候,進行跳躍,鍛煉節奏感。
第三步,將繩子放在身後,從身後向前進行搖繩,嚴格按照之前學習的動作進行練習,先把繩子搖到身前,然後跳過去,重復進行,先慢後快,循序漸進,不斷強化練習。爭取快速做到連續的、有節奏的、協調的跳繩。
Ⅱ 小孩學跳繩怎麼學學的快
跳繩不但需要身體各部位動作的協調配合,還需要良好的節奏感。如果孩子沒有掌握節奏,就可能出現跳繩時,不是繩到了腳邊還沒起跳,就是繩還沒到腳邊就先起跳了。
訓練節奏,三步學會跳繩
可以用分步訓練的方法。分解動作可以降低孩子學跳繩的難度,強化跳繩時的節奏感,孩子學習跳繩就容易多了。
第一步:徒手練習搖臂甩繩
先來說一下跳繩的准備姿勢:身體直立,平視前方,雙腳前後錯開並緊,這樣可以防止膝蓋扭傷,同時腰腹收緊,大臂夾緊貼合身體兩側,小臂自然向兩側打開。
首先,練習搖繩,手腕用力甩繩,在身體兩側畫圓,注意大臂夾緊,控制小臂不要向身體兩側分開太多。如果分開太多甚至變成「直臂搖繩」(大臂小臂完全伸開)會影響跳繩速度,尤其是如果形成這個習慣,孩子練到後面想要突破成績就很難。
一開始可以只練習雙臂搖繩動作,熟練以後配合雙腳彈動練習。一邊搖一邊跳,一邊在心裡默數:1,2,3……
要點:大臂夾緊,前腳掌著地,手腕用力。
以上練習遵循先慢後快原則,漸漸加快節奏。
第二步:雙手拿繩練習搖臂甩繩
雙手各拿一條繩子(可以將每條繩子對折),手腕用力,將繩子甩圓,向前打地。
上肢動作熟悉後,轉為:繩子向前打地的同時,將雙腳跳起,注意雙臂夾緊,屈膝緩沖,一邊甩繩子一邊跳,一邊在心裡默數:1,2,3……先慢後快,漸漸加快節奏。
要點:雙手甩圓,屈膝緩沖,手腕用力,前腳掌著地。
第三步:練習跳與甩繩子結合起來
一開始嘗試慢跳2下。手腕連續甩繩。跳的時候要求孩子聽到繩子打地的聲音,就跳一下。
熟練後,可以嘗試連跳3下、4下、5下。
這樣反復練習就可以了,直到協調為止。
要點:連續甩繩,手腕不能停,數量由少增多。
總的來說,秘訣是:按照動作分解,先易後難,堅持練習。
寫在最後:
跳繩怎麼選,也是有講究的——
跳繩的選擇,主要原則就是:長短合適,輕重適宜,長度可調節。
如何判斷繩子長短是否合適——
用一隻腳踩住繩子,雙手握住繩子手柄往上拉至腋下,這個長度就是比較合適的。
最後還是要說,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學會跳繩,多練是關鍵,媽媽們千萬別焦慮。
1
提高記憶力
兒童在跳繩過程中不斷地數數,使其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抽象記憶轉化為形象記憶,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
2
對大腦活動有很好地推動
跳繩需要四肢、手腳、腕、肩有規律、有節奏地相互配合,所以能促進孩子左半腦和右半腦的共同進步,培養孩子身體的平衡感、協調性、敏捷度、節奏感、耐力和爆發力。
3
鍛煉心肺功能,強身健體
從運動角度來說跳繩也是相當有強度。跳繩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環、提升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統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新陳代謝,身體各主要部分的肌肉也可以得到鍛煉,幫助骨骼快速生長。另外,如果孩子體重超標,跳繩能幫ta輕松燃燒掉身上多餘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