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紙箱玩教具 讓紙箱「玩」起來
我們隨處可見的紙箱看似普通平常而無大用,但在平日的活動中,紙箱可以作為不錯的教育教學工具。幼兒在不同情境中面對紙箱,常常會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情緒不好的寶寶面對一個大紙箱,最常見的動作是用腳去踢,用雙手不停地無規律地擊打;而情緒較好的寶寶經常會將紙箱平放於地面,下蹲或雙膝跪於地面雙手推著紙箱向前行駛;情緒波動較小的寶寶會嘗試將紙箱疊高或是用紙箱載物。簡單、安全的紙箱是寶寶喜歡的玩具。從他們的表情中,我們知道,寶寶們最起碼是能夠接納紙箱的。
剛入園的九月,寶寶們的哭聲給了我啟示。從他們絕望、無助的哭聲中,我聽出了他們的不良情緒需要得到宣洩。於是,我向全班共投放了十個質地較好的紙箱。我發了瘋似地用力地寶寶們面前擊打紙箱,哭成一團的寶寶們見狀也蜂擁上來,一個勁兒地敲擊紙箱。不一會兒,,哭聲小了,慢慢地,寶寶們停止了抽泣……那一刻,我的心裡也有一種無以言表的喜悅。
對於寶寶情緒波動大,易暴跌,很容易與同伴發生爭執和抓扯,常常會因此大哭不止。那麼,對於個別喜歡大哭的寶寶而言,給予他們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是必不可少的。這時,大大的紙箱就變馬了絕佳的私密空間,寶寶們可以將自己藏進去,狹小的空間會給他們安全感,會讓他們的心情快速平靜下來。這甚至比老師的擁抱、親吻和安撫還來得有效。
進入中班以後,我們為幼兒提供了色彩、大小不同的紙箱。在游戲過程中我發現,幼兒一旦興奮起來,就拿著小紙箱用力地搖。於是,我用紙箱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每個小動物的嘴巴是大小不一的,我把這些「紙箱小動物」投放在娃娃家。讓我驚訝的是,幼兒們先是好奇地用手摸,
而後嘗試將玩具逐一放進紙箱的「嘴巴」里,放進去之後會開心興奮不已,抱起紙箱不停搖晃,仔細傾聽紙箱內的各種聲音。幼兒們的行為是強烈探索慾望的表現。
經過這兩個時期對紙箱的玩耍,這一階段紙箱的投放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色彩、大小更加豐富,另外我們還投放了重量不同的紙箱。幼兒們喜歡用較大的紙箱一個接一個,讓紙箱延長,並坐在紙箱上,雙手不停地轉動,嘴裡發出「轟隆隆、轟隆隆」的聲音,快樂地開著長長的「火車」,玩得不亦樂乎。他們還喜歡將自己心愛的毛絨玩具放在自己喜歡的紙箱上,不停地向前推動,進行「開汽車」游戲。在他們游戲的同時,我會為他們播放歡快、富有童趣的歌曲,在游戲場上設置一些推行障礙物,大大激發他們推箱前行的慾望。
在開始游戲時,我們讓幼兒們在寬敞的活動室自由地「開汽車」,也就是推紙箱;玩了一會兒,我們利用兩張長條桌或兩個長方體紙箱擺放成足夠寬度的「通道」,讓「汽車」能順利通過;再玩一會兒後,我們把通道的寬度變窄,這時「汽車」就不能過去了,此時我們引導個別需要幫助的幼兒想一想怎樣才能通過「通道」,比如變換紙箱的角度;當幼兒們找出方法再次通過「通道」時,臉上都露出了成功的喜悅。這樣,幼兒們在快樂推紙箱的游戲過程中感知了寬窄,鍛煉了思維,也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幼兒們的興趣逐漸減弱,於是我在紙箱上加一條繩,使他們又對「拉紙箱」產生了興趣。隨後,我又在紙箱的四角加上輪子,幼兒們更是興奮,輕輕一推,箱子「跑」得更遠。這時,他們又沉浸在追箱子的快樂中。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的大肌肉得發了很好的鍛煉,同時在不經意間感知了大小、長短、輕重、色彩、寬窄等概念。
看,將紙箱這一安全、廉價、易搜集且環保的材料變成幼兒最好的玩具,何樂而不為呢?
Ⅱ 紙盒可以做什麼簡單的手工製作
紙盒可以做很多簡單的手工製作,比如各種玩具,動物植物,筆筒等文具,各種收納,卡通形象等等。
變廢為寶,手工製作。即使是那些再平常不過的物品,經過手工製作高手的一系列簡單的拼接和粘貼處理等,變成了另外一個嶄新的東西:蔬菜做的小動物,雞蛋和紙片做成的卡通人偶……奇跡正不斷地發生,直到它們點亮你頭腦里那盞想像的明燈。
你會在手藝網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只要准備一把剪刀、一些膠水、雙面膠條等工具,你就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奇跡。
手工製作的興起源於人們對兒時的懷舊和美好生活的嚮往,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手工製作、創意DIY與其相關的周邊產業正日益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如何讓手工製作DIY融入生活。
一些中國傳統的手工製作項目如剪紙、手工布藝等深受外國人喜歡,也因此催生了國內手工行業的日益繁榮,一些手工製作小作坊不斷壯大,很多做起了進出口生意,為提高國內就業率,和促進經濟的發展做出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