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鄉下的舅公問我為什麼網購汽車零配件比汽車4S店便宜多了,怎麼解釋清楚
不少車主抱怨在4S店修車、保養太貴。「這個問題其實早就普遍存在,我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昨天下午,在市區某汽車4S店工作4年、專門負責客戶維修接待的工作人員張磊(化名)考慮再三,終於接受了我們的采訪,說出了4S店普遍存在的部分消費內幕。
廠家不提供小零件
「車主抱怨維修費太貴,不能只怪我們4S店。」張磊解釋說,4S店的維修零部件都來自汽車廠家,廠家發什麼樣的零部件來,他們沒法控制。
張磊說,他所在的4S店,汽車零部件的報價一般都在該零部件進貨價的基礎上,再上漲30%左右。「不少4S店差不多都是這個標准。」張磊認為,客戶們抱怨在4S店修車太貴,汽車廠家也應該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張磊舉例說,如果一輛汽車的電子風扇系統出現了故障。檢查出來是風扇模塊的問題,其實只用更換一個模塊就可以了。但是,廠家不提供模塊的零部件,只有整套的電子風扇系統。4S店也就只能訂購整套系統,為客戶更換。
「從成本上就已經貴了近一倍,你說怎麼不貴嘛?」張磊又舉了一個更典型的例子。一輛車的下懸臂的膠套破了,出現了漏油的情況,更換一個膠套就可以解決問題。「成本最多幾十塊錢。」張磊說,因為廠家不提供膠套,所以客戶只能更換整個下懸臂,而這個價格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
維修工人「貼心」服務
「客戶有時在4S店裡花了冤枉錢,自己還不知道。」張磊說,4S店裡看上去明碼實價的消費項目,有時也存在一些陷阱。而這些陷阱,一般都是維修工人為客戶「貼心」挖出來的。
張磊透露,4S店維修工人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維修的工時費。他以自己所在的4S店為例,客戶消費的工時費中,維修工人可以分得10%,剩下的則歸4S店。
「工時費越多,維修工人賺得也越多。」張磊說,維修工人在為客戶的愛車進行維修或保養時,有時會給客戶一些「貼心」的提醒。比如,保養時建議客戶增加一些基本項目之外的項目。「說是為了車子好,其實更是為了自己好。」
張磊說,除了這些「明槍」,還有不少的「暗箭」。比如說,發動機故障燈亮了,更換一個電磁閥或者線圈可能問題就可以解決。但是,維修工人往往會增加一個清洗油路的項目,客戶需要消費的工時費一下子就多了200多元。
再比如,客戶反映車子的方向老「跑偏」,有時只需要調整一下方向盤就可以解決。但是維修工人有時會說需要做一次四輪定位才能解決。這樣,工時費又多了不少。「維修工人最愛為客戶『貼心』多做的就是單純只有工時費的項目。」
保險公司不吃這套
張磊說,除了少數比較懂車的客戶,大部分客戶雖然會抱怨消費貴,但是也找不出4S店的問題,只能乖乖地付錢。「因為雙方的信息是不對等的,所以一般都是我們說了算。」張磊說。
「相比之下,保險公司就是『行家』了。」張磊透露,因為保險公司會核價,所以他們給保險公司報的價格也比較「合情合理」。
「如果是保險公司理賠的維修,雙方主要就是在工時費上討價還價。」張磊說,保險公司一般都清楚哪些項目必須做,哪些項目可有可無。所以,同樣的車輛故障維修,保險公司理賠和消費者個人買單存在不小的差異。
張磊還透露說,4S店往往還會和保險公司達成一些協議。按照協議,維修的協議價格就更低了。
明槍不易躲
4S店汽車零部件的報價一般在進貨價基礎上上漲30%左右。車主抱怨太貴,也不能全怪4S店。如果一輛車的電子風扇系統出現了故障。檢查出來是風扇模塊的問題,其實只用更換一個模塊就可以了。但是,廠家不提供模塊的零部件,只有整套的電子風扇系統。所以價格要貴不少。
暗箭也難防
4S店維修工人的收入主要來自維修的工時費。維修工人在為客戶的愛車進行維修或保養時,會給一些「貼心」的提醒,說是為了車子好,其實更是為了自己好。比如客戶反映車子的方向老「跑偏」,有時只需調整一下方向盤,但工人會說需要做一次四輪定位才能解決。這樣,工時費又多了不少。
2月17日,吳先生按動車窗按鍵後,玻璃不停地抖動。 重慶晨報記者 李斌 攝
車窗抖動這個小問題,四次進店沒修好
提醒>
A
故事>
消費項目要看仔細
買了不到一年的愛車,車窗上升時常常出現抖動,這個看似不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吳先生。因為,他去了4次4S店想要維修,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車窗問題時有時無
吳先生的愛車是一輛白色的越野車,車價是23.8萬元,而出現問題的是左前門車窗。幾天前,我們第一次見到吳先生時,車窗抖動的問題一開始並沒有出現。「怪得很,車窗的問題是時有時無的。」
吳先生說,車子剛買來10多天,坐在副駕駛的朋友無意間發現了車窗抖動的情況。「朋友說可能是車窗搖機壞了。」吳先生說,去年10月,他第一次將車開到了金渝大道汽博城的4S店,想要檢查一下究竟是什麼問題。結果在4S店試了好幾次,車窗抖動的問題都沒有出現,工人因此沒有進行維修。
然而,車窗的問題並沒有好轉。「下雨天或洗車後,車窗經常抖動。」春節前,吳先生又把車開去了4S店。
這一次,工人發現了車窗抖動的問題。不過,因為問題只出現一次,維修工人建議吳先生把車留在4S店觀察一下。「我想到春節要用車,就決定春節後再來修。」
春節過後一天,吳先生將車開到4S店想要維修。結果在他之前已經有20多輛車在排隊,工作人員建議他明天再來。第三次,還是沒有維修上。
還得再等上幾天
前天早上8點,重慶晨報記者跟隨吳先生第四次來到4S店。這時,4S店還沒有開門,但已經有車在排隊了。
等了約半個小時,吳先生的車進入了維修車間。這一次,車窗抖動的問題非常明顯。維修工人查看後表示,應該是車窗的搖機壞了,並拿來了一個新的搖機准備更換。
這時,又一名維修工人來查看情況,給出了另一種維修意見:「可能是泥槽的問題,先別忙換搖機。」維修工人說完後,卸掉了車窗的泥槽,結果車窗抖動的問題沒有再次出現。
「換根泥槽就好了。」維修工人告訴吳先生。然而,正當吳先生高興的時候,維修工人又告訴他,泥槽沒貨需要訂貨,還要再等幾天。
4S店的工作人員表示,泥槽到貨後會第一時間通知吳先生來更換。「跑起才累哦。」吳先生希望自己第五次來4S店時,車窗抖動的問題可以徹底解決。
「提醒得太多,4S店就不好賺錢了。」當記者提出給消費者一些提醒時,張磊不願說得太多。他建議消費者在4S店消費時,盡量多問,每個消費項目都要看仔細,特別是單純只有工時費的項目。同時,他也建議消費者可以去同一汽車品牌的其他4S店咨詢消費價格,做個比較。
少給愛車一些關愛
張磊還建議消費者在給自己的愛車進行保養時,不要「關愛」過度,少做一些「沒必要」的內容。「比如發動機保護、燃油促進劑這些,其實都沒什麼用。」張磊說,消費者往往會被誇大的使用效果所吸引,但實際的效果卻很不明顯。
「就像補鈣一樣,三餐吃好了就可以補鈣,但是有人卻偏要吃鈣片才覺得安心。」張磊說,4S店的常規保養其實已經很到位了,沒必要再多花幾百元去做一些推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