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學習狀態的不穩定,鬥志時漲時落,學業上患得患失,注意力水平忽高忽低確實也是學生們每天都在頭疼的問題,下面本著自己的情況給出具體建議。
1)堅持每天運動,比如可以每天起床或者晚上繞校園跑兩三圈。
運動的重要性我曾經反復強調過,但很多同學不是很在意。在這里把它放在第一條,也是希望能引起同學們足夠的重視。
運動後,我們的心肺功能得到鍛煉;我們的大腦分泌內啡肽可以幫助我們減壓並且保持心情愉悅;我們的腎上會分泌腎上腺素來讓我們更加精神亢奮;運動還可以增加我們的大腦海馬體神經元和神經元連接的數量,提高我們的記憶力水平。
2)每天規律作息,睡夠覺。
這一點前置,也是因為同學們常常不以為意。甚至有同學把「每天晚上睡得少、熬夜學習」視作一種優秀的品質,以此為榮。這是十分滑稽且病態的:「睡眠時間被學習擠壓」只能說明你的學習節奏出了問題,需要想想怎麼調整了。
我的個人經驗來說,平時在學校里按照正常作息洗漱睡覺是高效學習的基礎,而假期時如果能保持上課時間的作息,則是可以極大程度上幫助自己自律。
3)注意飲食,避免飯後睏倦,避免慢性炎症
很多同學會發現,吃完飯後的幾個小時會很困,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超低,非常想睡覺——這就是不當飲食招致的「飯後睏倦」了。
亞洲的飲食有「主食」的說法:「主食」多為高糖的食物,如米面類。這些高糖的食物的大量攝入容易使我們血糖陡升,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誘發一系列反應,最終產生大量褪黑素,誘發睏倦——這就是很多同學吃完飯就會困幾個小時的原因!
以上就是本人在遇到對學習疲倦時的做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㈡ 怎樣才能快速學好英語
1、學習英語的首要理念:要努力去了解「是什麼」,而盡量少去了解「為什麼」。
因為英語是語言,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交流的媒介。很多語匯和句型的用法沒有道理可講,沒有「為什麼」可言,人們就是這樣用的,就是這樣說的,記住就好。當然了,仔細分析起來或許可以找到語法上的解釋,但實在不是學習英語的宗旨。
2、學習英語的最好方法:背誦課文。
因為英語是我們的後天語言,所以必須將人家現成的東西反復在腦海里形成神經反射,不用關心為什麼這樣說)。套用中醫里的理論「扶正才能驅邪」。
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說明我們對於英語的「正」還很不夠,「邪」占優勢。如果我們經過了長期的經典課文背誦,長期接受了「正」的刺激,這個時候一旦遇到「邪」,自然會一眼看透,不會再在幾個迷惑選項中犯糊塗。
3、學習英語需要多種形式的神經刺激。
語言學習是沒有捷徑可尋的,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將學英語說的很簡單,可以速成,在短期內閃電掌握。其實這些都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說法。真正學好英語,不經歷背誦大量文章,寫大量東西,聽大量文章,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因為學習語言需要對我們的各種感觀進行刺激。
4、學習英語要善於利用零碎時間。
英語學習的進步不像數理化,努力一段時間可以馬上在分數上立桿見影。英語學習的成效往往在於:無意間發覺自己能聽懂以前一直當「天書」聽的英文歌曲的歌詞了,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可以用更為妥帖的詞彙表達了。
平時聽著僅有催眠效果的英語新聞竟然聽懂了大部分……這些「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才是感覺到自己英語學習進步了的表現。那些所謂的「拚命念了一段時間英語,考試成績馬上上去了」的現象,只能說在英語應試方面有暫時的能力提高。
(2)怎樣利用騎自行車的時間學語言擴展閱讀:
學習英語的原則
1、重復原則: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重復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在剛開始學習英語口語時,重復原則就更為重要。
2、模仿原則: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並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並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徵的語言方式。
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你可以盡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通過對比你的模仿錄音找到你的不足並不斷完善。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模仿得越像越好,這是英語學習最基本的常識。
3、突擊原則:若想學好英語,需要採取一個個"速戰速決"策略,找到"快速進入角色"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和興趣把學習堅持到底。
4、興趣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興趣並努力發展這一興趣。如果你對英語沒有興趣,那就不會有持續的干勁和動力,英語學習將很難堅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對英語有了興趣並努力地發展這一興,那麼,你就會不知不覺地去做,帶著強烈的慾望去讀英語,聽英語,說英語,寫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