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蛙泳換氣很累,游不了50米。請問大家在水裡是鼻子吐氣,還是嘴吐氣頭出水面是用什麼吸氣的
嘴吐氣。
呼吸方式
1、在游泳完整配合練習時,兩臂開始做動作前,人體、尤其是頭部在水中所處的位置,對於初學者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時(滑行中),若身體位置較高,口部距水面較近,則完成呼吸時,練習者的口部就能比較容易地露出水面,可以在水面上獲得相對較長的時間來完成吸氣過程。這樣,對初學者心理上會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有利於完成吸氣過程。反之,此時若身體位置相對較低時,口部露出水面時所需的時間就較長,那麼,口部在水面上停留的時間也就會相應地減少。這樣,對初學者的心理上從吸氣動作的完成上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2、在游泳完整配合教學初期,強調:「慢頻率、低游速、小劃臂,有明顯的滑行與滑下動作。」據有關資料顯示,人體在水中深吸氣時的比重約為0.96至0.99,呼氣時增至1.02至1.05。因此,滑行時閉氣有利於身體上浮,而滑行時呼氣,則可能造成身體下沉,不利於吸氣動作的完成。
3、對於初學游泳者來講,一般情況下,由於學習游泳的時間有限,或因身體協調性較差等其他原因,教學中有時會在初學者腿部動作掌握得不太熟練時,為了趕進度就進行了蛙泳的完整配合練習。此時,由於初學者蛙泳蹬夾水的效果不甚理想,滑行時身體在水中的位置更容易偏低,完成吸氣也將更加困難。綜上所述,練習者在完成呼吸配合時,身體在水中所處的位置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其心理及完成呼吸的質量。同時,在游泳呼吸配合練習中就應充分重視這一點。
❷ 游泳時怎樣憋氣憋得時間長
練習方法:
憋氣游對於心肺功能要求較高,初級運動員或心肺功能水平低的運動員慎用。要提高憋氣游的能力,須在加強身體素質訓練的基礎上,先採用閉氣游的方法逐步鍛煉提高,可用雙動(臂腿配合兩個動作循環)一呼吸,或三個動作一呼吸開始進行練習,然後過渡到四個動作、五個動作一呼吸來提高閉氣的能力,為憋氣游打下耐缺氧能力基礎。
技術應用:
憋氣和閉氣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力量加大,特別是憋氣能大大地加強肌肉力量,憋氣游一般應用於決勝的關鍵時刻,如比賽的最後沖刺階段和短距離游比賽。
憋氣時間的長短和肺活量有關,要更好的增加肺活量,還需要多進行運動,例如跑步等。
(2)人怎樣在水裡游很長時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憋氣游的憋氣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導致靜脈回心血流減少,心輸出量降低,心肌負擔驟增,心臟和大腦出現暫時性缺血,嚴重者可能發生暈厥和休克現象。
把所有空氣吸入肺部開始憋氣以後,從肺部呼出一部分氣體留在口腔中,隔一段時間後把口腔中的空氣吸入肺部,再從肺部重新呼出一部分氣體留在口腔中,如此反復。這樣做是為了肺泡能充分的與吸入肺部的空氣接觸,使空氣中氧氣的利用率最大化。
❸ 電影里看見老外吸一口氣就可以在水裡潛游很遠,不管男女老少,老外真的潛水那麼厲害嗎
你好!這和種族沒有直接關系,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像電影中那樣,可以吸一口氣然後就能潛很遠的距離或很深的深度,那畢竟是因劇情需要,藝術化了而已。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潛水大概都是從十幾秒到2分鍾之間。但我們說的「潛水」是指游動的,還有一種是靜止的叫「水下憋氣」,但不論是潛水還是水下憋氣,它們的時間長短與人的肺活量和對氧的消耗量都是有最直接的關系的,憋氣時間越長的人相對肺活量也就越大。
據說目前關於徒手潛水(游動)的最長記錄有兩種,一種是說打破吉尼斯紀錄的,是水下潛了200米,時間大約2分半鍾左右。另一種是說是八分六秒 , 最長距離是192.5m (淺入之前吸氧的,血液里的氧濃度很大的情況下)。
那麼,水下憋氣的最長記錄又是多少呢?也有兩種說法:
一是說美國著名的魔術師大衛·布萊恩曾一口氣在水下憋了足足17分4秒,成功創造了水中憋氣最長時間的世界新紀錄。另一個說法是說一個瑞士人在聖加侖度假展覽會上在水中靜止停留了16分32秒,從而打破了吉尼斯紀錄。而上一個紀錄是德國人Tom Sietas創造的15分鍾16秒的紀錄。
所以,綜合以上資料就可看出,像影視劇中那樣的情景,現實中普通人是很難實現的,不論老外還是國人。
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滿意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