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養雞要怎麼養
增設保溫和照明設施雞舍周圍加蓋防風障,舍內地面保持清潔,並鋪上墊草,同時將門窗糊好,夜晚放下草簾保溫或點火加溫,使室溫始終保持在10℃以上。如果飼養的土雞數量較少,可以在夜間將其趕回屋內。
加強管理雞舍外要有運動場,雞舍內要設休息棲架,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5隻為宜。早晨放雞前要注意調整舍內外的溫差,可以先打開雞舍的門窗,讓雞群有一個適應外界冷空氣的過程,然後再將其放到運動場去,以防感冒。平時要喂吊食,即將飼料菜等放高,以促其運動,幫助消化,健壯雞體。每天堅持照明13~14個小時,自然光照不足時要打開電燈照明。冬天宜增加飼喂次數,保證每隻雞都採食充分,既利於自身產熱,又利於增重。
用白酒拌料飼喂在每公斤飼料中加入60度左右的白酒30~40克,拌勻後飼喂,可使土雞的產蛋率提高18%左右,同時還能增強其抗病能力。
飼料多樣化土雞的精飼料應以玉米、高粱、麩皮等為主,青飼料應以胡蘿卜、白菜、菠菜等為主。土雞產蛋期還要喂些豆餅、玉米面、貝殼粉、魚骨粉等蛋白和礦物質飼料,並且每天保證充足的飲水。
充分利用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添加0.05%的氯化膽鹼、0.15%的蛋氨酸以及適量的天然酵母素能提高產蛋率3%左右。
搞好消毒防疫經常清掃雞圈的糞便及雜物,定期更換運動場或雞舍內的墊料,保持雞舍乾燥衛生,平時注意經常用來蘇爾溶液消毒並拌喂中草葯,或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飲水。
目前,許多農家飼養本地土雞仍然採用傳統的飼養方法。這種「斗米養斤雞」的方法,所養出的雞雖然肥瘦適當,肉質緊實,味道特佳,價高,好售,但成活率低,飼養周期長,耗料多,見效慢,收入少。若在飼養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幾點,則既可使雞毛色光亮,保證肉質品味,又能使其成活率提高,飼養周期縮短,耗料少,見效快、收入多。
1.雞舍的構造可用舊房改造,也可另建雞舍。小雞舍內安裝彈性塑料網或竹編網,網眼直徑1厘米,網距地面100厘米左右。若是舊房改造,應前後開採光窗和地窗。採光窗距地150厘米,地窗距地20厘米。
2.做好進雛前的准備工作。用舊房改造的雞舍,四壁內及頂上用濃石灰水粉刷1-2次。不論是改建還是新建雞舍,都要嚴格消毒,搞好衛生,驗證舍內調溫和通風設施。
3.雛雞的來源。為減少外來雞帶來病菌和做到品種純正,最好能自留種雞,自繁雛雞。①種雞選擇毛色光亮、健壯、生長速度快的純土雞。母雞體重1.6公斤左右,公雞體重1.6-2.25公斤為宜,公母比為1:10。種雞不宜用兄妹雞。②農家來用母雞孵化出雛方法時,為使雛雞日齡統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勻,按時保質外,對先孵的母雞實行空孵(雞窩內不放蛋),但空孵時間不宜超過7天。中大規模飼養時宜採用孵化器孵化出雛。
4.科學管理。①雛雞進入育雛室,第一周每平方米50隻,且隔開為一群,在彈性塑料網上或竹編網上鋪新鮮干凈的干稻草。鋪草厚度以雛雞糞便能從其空隙中落到地上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隻,撤去鋪草,使雞糞直接通過網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隻,之後為10隻。②按日齡、強弱、大小、公母分群飼養雛雞。③雞舍溫度第一周為32℃,以後每周降2.5℃,至自然溫度21℃時脫溫。④採用1小時光照、3小時黑暗的4小時周期間隙光照法,使雞的活動與休息適量,促進土雞的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節豹電費。光照強度參照白天採光窗的光照強度。⑤雛雞25日齡方可放牧,這是保證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5.防病措施以預防為主,做到每天觀察雞群吃料、飲水情況。中雞、大雞在棲架上過夜,成排成對,各就各位,利於經常查看雞糞,找出相對應的病雞。另外,病雞入舍飛不上棲架;當雞群外出時,有病的雞也不會飛離棲架;病重的雞則會從棲架上摔下來,可以據此查找病雞。發現病雞要立即隔離,清糞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氣嚴禁放牧,以免打濕雞羽,使雞受涼感冒。放牧場地應事先檢查,發現死動物立即遠棄,以防雞群中毒。
近年來,一些地方的養雞專業戶利用荒山林地飼養土雞,由於地勢空氣清新,環境安靜,使雞得到自由活動,曬太陽,泥沙浴,採食天然飼料,從而增加營養,減少疫病感染,降低飼養成本。實踐證明,利用荒山林地規模飼養商品土雞,一戶農民可年養2000--3000隻,公雞賣肉,母雞產蛋,毛收入可達9-14萬元,除去雞苗、補飼精料和防疫成本6--9萬元,凈收入達3-5萬元。一、荒山林地的選擇與雞舍建造。選擇遠離熱鬧區,雞舍建在地勢較高,背風向陽,土地較平坦,易防獸害和疫病的山中。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扛架,兩邊滴水檐高1.5米,頂蓋茅草。四周用竹片間圍,做到冬暖夏涼。雞舍的大、小以養雞數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雞10-15隻。在荒山林地內搭一些供雞防風避雨的遮蔭棚。值班室和倉庫建在雞舍旁。二、雛雞飼養。土雞到40日齡時,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但體溫調節機能尚不健全。在飼養上應做到以下幾點:1、飲水與開食。雛雞入舍12 小時後,開始可喂些溫開水或5%的葡萄糖水,以增強其體質,便於胎糞排出。生長24 小時後,可喂碎米加熟蛋黃(每100隻雞喂3個蛋黃),每2小時喂一次。第3 天開始喂配合飼料。參考配方(%):玉米粉53.2、麩皮8、豆餅粉22、菜籽餅粉6、魚粉6、骨粉2、貝殼粉2、多維素0.5、食鹽0.3。每天喂6次,任其吃飽。2、溫、濕度與光照調節。1-7日齡32-30℃;8-14日齡30-27℃;15-21日齡27-24℃;22-40日齡24-21℃,如舍溫達不到,應人工供溫。舍內相對濕度60%-65%,每天堅持20-23小時光照,15天後減至13-15小時,30天後採用自然光照。三、青年雞飼養。41-120日齡的青年雞應雌雄分養,以便管理。1、小公雞的飼養。小公雞100-120日齡體重達1.25-1.5千克即可上市。為使其按時達到出欄體重,要按雛雞配方,略加調劑供給全價飼料,任其採食。做到吃飽、吃好、少動、多睡,促進催肥長膘。對體型大而偏瘦的雞可添加油渣菜油腳催膘。2、小母雞的飼養。若出售商品雞,可按小公雞的方法飼養。若養成產蛋雞,則採用限制飼養,適當降低熱能量的比例。每天喂料2-3次,早上少喂,讓其在荒山林地多活動、多食天然飼料;中午少喂或不喂;晚上入舍前喂飽。到120日齡時,轉入產蛋雞舍飼養。四、產蛋雞飼養1、增加飼料營養。科學配料,提高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是提高土雞產蛋量的一條重要措施。參考配方(%):玉米粉62、小麥粉17、豆餅粉12、魚粉4、滑石粉1、貝殼粉2.6、生長素0.5、多維素0.5、食鹽0.4。當產蛋率在50-60%時,每天每隻雞喂料105-110克;產蛋率在80% 以上時,應讓雞不限量採食。每天早上少喂,把雞放在荒山林地自由採食;中午在蔭棚盛足料和水;太陽下山將雞收回雞舍喂飽。2、創造適宜環境。土雞在15-25℃時不會影響產蛋性能。夏季要防暑降溫,搞好衛生,提供充足的飲水;冬季要保溫防寒,不飲冷水;光照每天要達14--16小時,亮度以每平方米10瓦即可。飼養環境要保持安靜,尤其要防止鳥、獸等騷擾。此外,每4隻雞要備足1個產蛋箱,以免出現搶窩。3、適時淘汰老雞。土雞一般養一個產蛋年即出售。從早春到春節前已產了一批蛋,可作肉雞出售,這時賣價也好。雞源困難者,可在產蛋一年左右時,實行強制換羽,提前恢復產蛋,繼續到第二個產蛋年再出售。五、防疫滅病。土雞飼養抗病力雖稍強,但仍會感染一些疫病,應採用和一般養雞相似的辦法進行綜合免疫預防效果更好
2. 怎樣養小雞好
雛雞飼養管理的好壞,對雛雞的育成率和整個養雞生產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養雞生產中,必須抓好雛雞的飼養管理,提高雛雞的育成率,增加養雞經濟效益。
一.育雛前的准備及育雛方式
1.育雛前的准備
:在育雛前一周,將雞舍、雞籠、用具等用福爾馬林熏蒸徹底消毒,用百毒殺、120等消毒液對飲水器、料槽消毒後,清洗干凈備用。在育雛前1--2日內,將舍內溫度提升到35℃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70%左右。
2.育雛方式
:
(1)、地面育雛:這種育雛方式一般限於條件差的、規模較小的飼養戶,簡單易行,投資少,但需注意雛雞的糞便要經常清除,否則會使雛雞感染各種疾病,如:白痢、球蟲和各種腸炎等。
(2)、網上育雛:這種育雛方法較易管理、干凈、衛生,可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
(3)、雛雞籠育雛:這種方式是目前比較好的育雛方式,不但便於管理,減少疾病發生,而且可增加育雛數量,提高育雛率。
二.雛雞的飼養與管理
1、雛雞的飼養
:雛雞開食前,先用4/萬的高錳酸鉀液飲水一次,用於消毒和排出胎糞,清理腸道。雛雞開食即雛雞第一次吃食,用雛雞顆粒飼料飼喂,開始每日喂5--6次,對於體質較弱的雞,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後逐漸改喂3--4次/日。雛雞料的營養指標: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纖維3--5%;粗脂肪2.5%;鈣1--1.1%;磷0.45%;蛋氨酸0.45%;賴氨酸1.05%。雛雞的用料量應根據實際飼喂情況而掌握。雛雞飼喂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定質,並要保持清潔飲水。
2、育雛溫度:溫度的高低對雛雞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嚴格掌握育雛溫度。育雛溫度要掌握這樣一個基本原則,育雛初期溫度宜高,弱雛的育雛溫度應稍高,小群飼養比大群飼養高,夜間比白天高,陰雨天比晴天高。在實際飼養過程中,如果溫度適宜時,雛雞分布均勻,活潑好動;溫度過低時,雛雞縮頸,互相擠壓,層層堆疊,尖叫;溫度過高時,雛雞伸舌,張嘴喘氣,飲水增加。
3、育雛濕度:如果室內空氣的濕度過低,雛雞體內的水份會通過呼吸大量散發出去,同時易引起灰塵飛揚,使雛雞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內空氣濕度過大,會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響雛雞的健康發展;因此,育雛室內的濕度應保持在65--70%。
4、保持正常的通風:育雛舍內二氧化碳的含量應控制在0.2%,不應超過0.5%。氨氣含量要求低於10ppm,不應超過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應超過15ppm。在通風換氣時,要嚴防雛雞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風之前,先提高育雛室溫,通風時間最好選擇在中午前後,通風換氣應緩慢進行。
5、光照及飼養密度:1--3日令全天光照,4--5日令15--20小時/日;6--9日令16--18小時/日;10--14日令14--16小時/日;15--28日令12--14小時/日;28--42日令8--10小時/日。
飼養密度:1--2周令30--40隻/平方米,3--4周令25--30隻/平方米,5--6周令20--25隻/平方米。
6、斷喙:雛雞斷喙時間一般是7--10日令,為防止應激,在斷喙前後一天在飲水或飼料中加Vk4(4mg/kg)或加電解多維。
7、雛雞免疫
:為防止雛雞各種傳染病的發生,應根據種雞場提供的雞免疫程序,做好馬立克、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傳染性支、喉氣管炎和雞痘的免疫工作。
3. 怎樣養雞
養雞的時候要根據它的生長階段不同進行飼喂。如果是雛雞,要很好的控制溫度,尤其是前三天,溫度要保證在35度左右,後期再慢慢降低溫度,一個月左右的時候穩定在25度左右。
青年雞則要在舍內喂飼料,建議將公雞和母雞分開飼喂,餵食量控制好,不能過量。此外,還要注意圈舍內的衛生環境,並做好疫苗接種工作。
養雞注意事項:
注意通風措施,通風條件好的雞舍疾病發生的機率比較小;按時清理雞舍,雞舍裡面的排泄物每2天就要進行一次的清理,食槽和水槽裡面的殘留物每天進行清理;及時消毒,食槽和水槽每7天就要進行一次的消毒;控溫措施,夏天在雞舍的上面安裝隔離層來進行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