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箏不用時怎麼放
古箏應置於乾燥、陰涼通風處,避免潮濕、雨淋和陽光直接曝曬(北方地區冬季不能靠近散熱的暖氣片,以免曝烈或變形),不要放在廚房內或容易接觸油煙的地方。不用時最好用箏罩罩上,以減少灰塵、光線或潮濕空氣等對古箏侵蝕。
如短時間不彈箏,也不要將弦子鬆掉或將箏柱下掉,只要防潮、防曬、防灰即可,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掛在潮濕的牆上。濕氣較重時,將古箏放入盒內,並在盒內放入乾燥劑。
其他使用注意事項
1、古箏使用的場合最佳溫度為20℃,最佳濕度為50%。一般情況下,溫度保持在16-28℃、濕度在50~70%之間的空間內使用古箏對樂器振動和發音都較有利。
2、古箏在使用時應輕拿輕放,避免碰撞或劇烈震動。
3、古箏使用後可用干軟布拭抹去琴弦上的汗漬等,以防琴弦生銹。
(1)怎樣放古箏包里正確圖片擴展閱讀
古箏的構造
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
1、面板
一台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陽面中段為最佳,陽面是指整株桐木置於水中,露出水面的一面為陽面,去頭斬尾為中段。
2、琴弦
早期的琴弦以馬尾、鹿筋為原料,到了當下這段時期以尼龍鋼絲弦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韻味,琴弦以德國進口鋼絲為主,含碳量均勻,壽命長,手感好。
3、箏碼
一般來說紅木古箏配套紅木箏碼,楠木古箏配套雞翅木箏碼,紫檀古箏配套紫檀箏碼,箏碼要求紋理垂直向下為最佳,上嵌牛骨,擱弦槽一般為對應琴弦的1/3深度為最佳。
Ⅱ 古箏的箏碼怎麼標准擺放
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確擺放箏碼
口訣:一擺二貼三找碼,四取五定六撫弦,七放八調九成形。
1.擺——擺放好琴頭和琴尾巴,固定好支架。
2.貼——拿出古箏琴面上面的琴碼定位條,並貼在古箏箏面上。
3.找——打開琴盒找出所有箏碼(共21個)。
4.取——按照箏碼的數字表示取出依次取出箏碼,箏碼上面有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