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胰腺癌還能治療好嗎
胰腺癌的治療選擇取決於癌症的分期和類型。可用的治療手段包括局部治療(手術、放療、消融介入)和系統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手術
胰腺癌主要的手術包含以下幾類:
腹腔鏡分期:對於胰腺癌,醫生可能通過腹腔鏡明確癌細胞轉移情況,進行分期。
根治性手術:即通過手術切除全部的胰腺癌病灶,這是唯一能夠治癒胰腺癌的治療選擇。但這種手術只適合早期胰腺癌。在明確診斷的胰腺癌中,只有不到1/5的胰腺癌局限在胰腺內,這些胰腺癌中也只有一部分能進行根治性手術。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
Whipple手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這是胰頭癌最常使用的手術方式。這種手術方式比較復雜,需要有經驗的醫生開展。
胰遠端切除術:這種手術主要適合用於胰尾癌。進行該手術時,醫生可能會同時切除脾臟。
全胰切除術:如果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整個胰腺,可採用該手術。手術過程需切除整個胰腺、膽囊、部分胃和小腸,以及脾臟。
姑息性手術:當癌症病灶難以完全切除時,如果癌症病灶堵塞腸道形成腸梗阻,或堵塞膽管造成嚴重黃疸等情況,醫生可以通過姑息性手術緩解症狀。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
放置支架:緩解膽管堵塞,減輕黃疸症狀。
旁路手術:這是緩解膽管阻塞的另一種選擇,手術將膽汁從總膽管直接移到小腸,繞過胰腺。
消融和栓塞(介入)治療
消融治療能「燙死」或「凍死」癌細胞。常用的消融手段包括:
射頻消融:這種治療時通過高能射線「燙死」癌細胞,是肝癌治療中最常用的消融方式。
微波消融:這種治療使用電磁波產生的能量來殺死癌細胞。
冷凍消融:這種治療通過液氮等氣體「凍死」癌細胞。
酒精消融:這種治療時,醫生將酒精(乙醇)直接注入腫瘤病灶殺死癌細胞。
栓塞治療屬於介入治療,是將葯物直接注射進腫瘤血管,減少或阻斷癌症病灶的血供,或是將化療葯物導入腫瘤病灶,直接殺死癌細胞。常用的栓塞治療包括:
動脈栓塞(TAE):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通過導管向動脈注入葯物,堵塞為腫瘤提供氧氣和營養的動脈。
動脈化療栓塞(TACE):這種治療過程與TAE相似,導入的葯物為化療葯物,不僅能堵塞為腫瘤提供氧氣和營養的動脈,還能將化療葯物直接導入腫瘤殺死癌細胞。
葯物洗脫珠化療栓塞(DEB-TACE):葯物洗脫珠是一種特殊結構的小珠子(俗稱微球),裡面含有化療葯物,可通過導管輸送,進入癌症病灶處進行治療。
放射性栓塞(RE):這種栓塞治療時,使用的是放射性葯物。
需要注意的是,單靠消融和栓塞治療並不能治癒腫瘤,通常需要和其他療法聯合。
放療
放療通過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在胰腺癌治療中,主要是要外放射,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術後放療:對於手術沒能完全切干凈病灶的患者,可在術後放療進一步殺死癌細胞。
術前放療:對於病灶較大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也可以在術前放療縮小病灶,爭取手術機會。
轉移灶的放療:如果胰腺癌發生了肝轉移、腦轉移、骨轉移等,可通過放療治療轉移灶。
止痛:放療還可以用於骨轉移患者的止痛。
化療
化療葯物可以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可以口服或者通過靜脈使用。在胰腺癌治療中,化療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術前化療(新輔助化療):對於病灶較大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也可以在術前化療縮小病灶,爭取手術機會,並提高手術成功率。
術後化療(輔助化療):對於手術沒能完全切干凈病灶的患者,可在術後化療進一步殺死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
轉移性胰腺癌:對於已經發生轉移的晚期胰腺癌,通常使用化療進行系統治療。
根據治療目的的不同,胰腺癌可用的化療葯物也有所不同,常用的為:
新輔助/輔助化療:吉西他濱、5-氟尿嘧啶(5-FU)、奧沙利鉑、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卡培他濱、順鉑、伊立替康等。
晚期胰腺癌的化療:吉西他濱、5-氟尿嘧啶(5-FU)或卡培他濱、伊立替康或脂質體伊立替康、鉑類(順鉑和奧沙利鉑)、紫杉烷類(紫杉醇、多西他賽、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等。
靶向治療
靶向葯物能夠針對致癌突變進行治療。胰腺癌中可用的靶向葯物包括以下幾類:
厄洛替尼:這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靶向葯,醫生通常會將厄洛替尼與化療葯吉西他濱聯合治療。
奧拉帕利:胰腺癌中約5%存在BRCA突變,針對BRCA突變的靶向葯奧拉帕利已被證明對胰腺癌有效。
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能夠影響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從而更有效地識別和殺死癌細胞。目前在胰腺癌治療中,主要的免疫治療葯物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免疫系統不攻擊人體自身是因為有一類「開關」存在,它們被稱作免疫檢查點。癌細胞「聰明」地利用這類開關,逃脫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能針對這類「開關」起作用,主要用於化療失敗後的患者。目前胰腺癌治療中,可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為帕博利珠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