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拍攝鳥類照
野生動物的魅力是無窮的,需要人們不斷挖掘探索,而在空中飛翔的鳥類同樣具有魅力。鳥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動物,當然除了大家最熟悉的燕子、鴿子、麻雀、大雁等等,還有一些稀有的鳥類;只有到它們的生活環境才能夠看到,如丹頂鶴、天鵝等珍貴的鳥類。拍攝鳥類最重要的是有耐心和毅力,因為鳥特別容易受驚飛走,很難掌控和拍攝。
在拍攝時,無論被攝主體是哪種鳥,最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它們的習性和所處的生態環境,這樣在拍攝的時候,就較容易捕捉到一些有趣、生動的鏡頭。比如多數鳥在進巢之前會習慣性地站在鳥嫩巢前瞭望四周,在休憩時會梳理羽毛等等,這些都需要攝影師認真地觀察和等待。
運用光線保證被攝主體亮度
畫面中,白天鵝純色的羽毛與藍藍的湖水有著很大的明暗反差。在曝光時,要對准白天鵝進行測光,以便將其純潔的色彩展現出來;同時適當調整曝光量,保證背景不至於過暗。
㈡ 怎樣拍出飛鳥,單反拍飛鳥的參數設置
飛鳥的特點是飛行速度快,而且運動狀態不規律。於是,用單反相機拍攝飛鳥就需要使用適當的參數設置才能拍好飛鳥。
一般來說,拍攝飛鳥應該用大光圈、高速快門、高感、高速連拍的設置。
之所以要用大光圈,是為了確保足夠的進光量。
之所以要用高感,是為了給高速快門提供條件,避免高速快門狀態下曝光不足的狀態。
這樣的參數設置,可以凝固瞬間,抓拍到飛鳥最漂亮的飛行姿勢。
但是,攝影的魅力就在於不拘一格。
如果大家都用同樣的參數來拍攝,那就沒有意思了。只有用與眾不同的拍攝技法,才能拍出獨具特色的作品。
因此,拍攝飛鳥,可以用另外的參數設置……比如,大光圈、高感、高速連拍,適當慢速的快門。
與一般的參數設置不同,這樣的參數組合使用的並不是高速快門,而是慢速快門……之所以這樣設置,是為了營造出動感效果,在拍清楚飛鳥的前提下,充分展現飛鳥的動感,讓照片更具魅力。
㈢ 拍攝小鳥的技巧
鳥類是非常有趣的動物,但要拍攝卻並不容易。野生鳥類通常不會擺出你希望的造型,甚至難以接近,更別提拍攝有質量的照片了。不過一旦掌握了一些鳥類攝影的基礎,捕捉鳥類生活精彩瞬間就會變得容易多了。
1.充分了解鳥的習性
比如翠鳥喜歡長時間的站立在比水面略高的樹枝或岩石上;鶲類喜歡一次次的起飛撲擊飛蟲然後又落回同一個地方;一些山雀膽子很大,有時候會主動跳進觀察人類,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這些了解十分助於依照不同鳥類的性格,尋找對應的接近辦法。即使對鳥類性格不甚了解,問題也不大。對於絕大部分鳥類,如果已經突然抬頭或者停止全身的動作凝固不動,都是表示已經發現了潛在的危險,隨時准備逃離現場;而很多像灰喜鵲、紅嘴藍鵲之類的群居鳥類,會有站崗的鳥發出報警聲響,表示發現危險。熟悉了鳥類的這些舉動,就了解什麼時候應該前進,什麼時候應該停止前進,等待所要拍攝的鳥類放鬆下來,讓小鳥認為一切都平安無恙。
2.鳥的警惕性不容忽視
鳥類攝影要領中最重要的就是攝影者要了解鳥的心理,要為其著想。說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實際上這是最不易做到的事。對鳥類攝影多少有些經驗的人可能清楚,在 發現「啊,鳥停在那棵樹上」後,雙腳會不自然地奔向鳥所在之處,急於對這個或那個進行拍攝。這樣當到達自己認為適於攝影的地點後,在對焦時,鳥逃之夭夭的 情況時常發生。結果,失去了眼前的攝影機會。這種失敗完全是由攝影者自己造成的。
發現被攝的鳥後,如有可能,首先在自己所處位置拍攝一張照片,然後考慮光線狀態、構圖等再移動位置。此時動作要輕緩,待移動至理想位置後再拍攝一張,然後,再向鳥接近。向鳥接近時,要剋制急躁情緒,緩緩向前移動,此時一定要注意經常確認野鳥的動作。一旦發現鳥有點兒不安的舉動,就要立即停止移動,在原地等待鳥平靜下來或退到遠處等待,再緩慢向鳥接近。在接近移動中不要僅有到自己預定位置後再按快門的意識。
3.相機
在鳥類攝影中,幾乎所有數碼單反相機都可以用。不過,如果計劃拍攝飛行中的鳥,就要留意連拍速度、高感光度及自動對焦系統的精確度。如果沒有單反相機,拍攝工作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但是也不用放棄——相信好的攝影師用手機也能比差勁的攝影師用昂貴的器材拍得更好。相對於大畫幅相機,單反相機畫面尺寸雖小,但機動性好;相對於小型數碼相機,單反相機反應速度快,可應付動作迅速的鳥類攝影。畫面尺寸小,即影像小的問題也沒必要擔心,只要攝影時准確對焦,就可以放大作出大尺寸清晰照片。
4.鏡頭
大多數鳥類都非常瘦小,所以需要至少200mm(300mm更好)的鏡頭。長焦鏡頭不僅令你可以從遠處拍攝,也可以令背景更加虛化。只是更長的焦距(或 更大的光圈)意味著鏡頭會更貴、更大及更重。400mm f/5.6鏡頭是最好的,可以在保證光圈和攜帶性之餘提供盡可能的長焦距。當然,也可以用100mm或更短的鏡頭,只是需要找到非常勇敢的鳥,或者只把鳥作為風光攝影的一部分。想要拍到滿意的大特寫鏡頭還必須准備1.4或2倍的增倍鏡,使鏡頭的焦距擴展,特別是拍攝一些體型較小的鳥類增倍鏡尤為重要。
5.其他附件
大型三腳架的使用對於獲得高清晰度的影像極其重要。此外,還應准備大容量的存儲卡,以防遇到精彩畫面因連續高速拍攝,內存不足而錯失良機。
6.時刻做好拍攝准備
有時最佳的拍攝機會就出現在不經意間,所以一定要時刻做好拍攝准備。當來到野外,要保證長焦鏡頭裝在機身上,而且所有設置都無誤(比如光圈、ISO感光度等等)。這樣,即使突然有鳥落在面前,也能立即開始拍攝。
開始拍攝:
1.光線的把握
一切都是從良好的光線開始的。拍攝的最佳時間是早晨或傍晚,因為此時光線柔和,色調美麗且沒有濃重陰影,高光區和暗部都有不錯的細節。
2.構圖
通常會在鳥飛行的方向留一些空間以表現飛行。三分法則此時也有效。嘗試一些不同的構圖,看看哪種最好。另外,拍攝時要避免照片中出現會令人分心的`東西。最後一點:盡量在鳥類的眼平高度拍攝。
3.快門
在鳥類攝影中,經常會使用長焦鏡頭,所以如果不希望由於機震造成照片模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使用太長時間的快門。法則是快門速度不超過鏡頭焦距。例如,如果鏡頭焦距是400mm,快門就應該在1/400s以內。不過,這個公式在使用全畫幅相機時才有效。如果相機是小尺寸感測器,就需要乘以焦距轉 換系數。此時快門速度限制就是1/640s。
如今多數相機或鏡頭都有防抖功能,在弱光環境中很有幫助。使用防抖,可以使用更長時間的快門,具體資料要看相機或鏡頭的資料。例如,如果400mm鏡頭防抖等級是2級,就可以增加2級快門(1/100s)。當然,如果使用了三腳架,這一條法則就不那麼重要了。如果想定格瞬間,使用1/1000s或更短時間的快門,如果希望表現出動感,就使用1/60s或更長時間的快門。
4.光圈
大多數人可能都知道,光圈決定了景深。也就是說,如果想要更加虛化的背景,就是用最大光圈。不過,使用長焦鏡頭時,鳥身上的某些部位很容易脫焦,所以一定要注意的對焦點(通常是眼睛)。必要時收縮一點光圈。
拍攝鳥類時,有三種曝光模式最佳。如果希望控制光圈(景深),使用光圈優先;希望控制快門(拍攝飛行中的鳥),使用快門優先;如果你能掌握曝光,就用手動模式。如果是在淺色背景中拍深色鳥類,希望得到更多的暗部細節,可以增加一些曝光補償。如果擔心過曝,就減少曝光補償。
5.感光度
鳥類攝影與其他類別一樣,感光度越低越好。不過,使用ISO 800或1600的清晰照片,勝過使用ISO 200的模糊照片。
6.對眼睛對焦
觀眾看照片時會首先看到小鳥的眼睛,所以一定要確保焦點在眼睛上,並且銳利成像。要做到這一點,不要使用自動選擇對焦點,並且最好多利用中央對焦點。
7.使用正確的自動對焦范圍
很多長焦鏡頭都可以切換自動對焦的距離范圍,以減少浪費不必要的對焦時間。在拍鳥時,一般會選擇較遠距離的范圍,這樣有助於進一步減少對焦時間,避免錯過最佳拍攝時機。
8.使用連拍
要捕捉鳥類飛翔的瞬間,需要使用連拍模式來確保「抓」到一張不錯的照片。出門前確認相機已經設為連拍模式,並且存儲卡有足夠的容量。
㈣ 怎樣拍攝飛鳥,有什麼技巧
在拍攝飛鳥的時候快門速度是一定要掌控好的,只有確保快門速度才能抓拍到飛鳥精彩的運動瞬間,讓照片產生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鳥類是一個特殊的拍攝題材,以為被攝主體的特點是運動速度很快。與靜止的時候相比,當它們飛翔在天空或者在嬉戲打鬧時,雖然非常不容易拍攝,但他們的這種動態效果,卻能夠給畫面帶來更強的渲染力。所以在拍攝時,我們要選擇使用快門優先模式,以便於抓取它們的動態瞬間。
高速拍攝飛鳥與水面浪花迸濺的瞬間
飛鳥在平靜的水面上騰空而起,水面盪起層層水花,飛鳥模糊的翅膀,增加了畫面的動感和趣味性。
㈤ 如何拍攝出好的鳥類照片的八個技巧
一般情況下,拍攝鳥類只能用焦距更長的鏡頭拍攝,否則不等人接近鳥,它們就會迅速飛走。
為了提高拍攝鳥類的成功率,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逐漸掌握拍攝鳥類的規律,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在直射的陽光下拍攝。應該在直射的陽光下拍攝的原因有兩個:首先你可以用更高的快門速度,其次太陽可以為鳥類提供均勻的光線。更快的快門有助於你捕捉鳥的瞬間(因為它們不會在那裡靜止很久),而均勻的光線則讓你避免出現濃重陰影隱藏羽毛的細節。
二、 耐心等待它們飛向你。如果你離得太近,它們就會迅速飛走。所以不要主動去靠近它們,而應該等它們向你飛過來。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會經常有機會遇到它們就落在你的附近——只要它們認為你沒有威脅(一般需要你長時間保持靜止不動)。
三、利用汽車做掩護。利用掩護來接近鳥類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而你的汽車正是最佳的掩護之一。當你開車走上一條小路或進入景區時,把相機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一旦看到有拍攝機會,只需搖下窗戶就能拍攝。一般鳥類都不害怕在汽車周圍飛,除非你攻擊過它們。
四、 使用連拍。要捕捉鳥類飛翔的瞬間,需要使用連拍模式來確保「抓」到一張不錯的照片。出門前確認相機已經設為連拍模式,並且存儲卡有足夠的容量。
五、對眼睛對焦。觀眾看照片時會首先看到它們的眼睛,所以一定要確保焦點在眼睛上,並且銳利成像。要做到這一點,不要使用自動選擇對焦點,並且最好多利用中央對焦點。
六、避免突然移動。動物對你的動作非常敏感,所以不要出現突然的移動,以免驚嚇到它們。即使是緩慢且平靜的移動也經常會驚擾到它們,所以,最好的選擇是保持不動,等它們飛向你。
七、 使用正確的自動對焦范圍。很多長焦鏡頭都可以切換自動對焦的距離范圍,以減少浪費不必要的對焦時間。在拍鳥時,一般會選擇較遠距離的范圍,這樣有助於進一步減少對焦時間,避免錯過最佳拍攝時機。
八、 時刻做好拍攝准備。有時最佳的拍攝機會就出現在不經意間,所以一定要時刻做好拍攝准備。當你來到野外,要保證長焦鏡頭裝在機身上,而且所有設置都無誤(比如光圈、ISO感光度等等)。這樣,即使突然有鳥落在面前,你也能立即開始拍攝。
㈥ 拍攝鳥類攝影怎樣設置相機參數
沒有一款可以通用所有鳥類攝影的相機設置參數,每款相機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文中提出幾個鳥類攝影相機的設置方式,給你一些思路上的啟發。
快門可以更寬或更小,重點更多地放在快門速度上。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例如 1/1000 或更快。應該將 ISO 設置得足夠高以支持快速快門。
對於創意飛行模糊,必須進行的主要更改是設置較慢的快門速度。快門優先是此處選擇的最佳模式,將其設置在 1/15 到 1/100 之間的任意位置。在這里,當使用長快門速度拍攝時,可以降低 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