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再怎樣寫才好看
擴展閱讀
微信錢怎樣往支付寶轉 2025-02-01 12:46:40
昕銳怎樣關閉自動啟停 2025-02-01 12:37:52

再怎樣寫才好看

發布時間: 2023-09-14 13:35:17

㈠ 如何寫字漂亮又快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中學生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練字的注意事項
下面我再談談練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書寫工具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墨色太淺,難以辯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
第二個問題: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學生使用的是圓珠筆,我就以圓珠筆為例談談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鋼筆寫字還應注意筆尖在外,筆舌在里,讓筆尖的中縫接觸紙面,以保證出水均勻,線條流暢。
第三個問題: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不苟,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有人練字的時候,喜歡在結束前亂畫一氣,這種亂畫是練字的大忌,不但有損筆尖的壽命,而且讓練了半天,剛剛取得的進步化為烏有。
第四個問題:不要輕易變換字體。練字要有恆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實在基本功。練字要堅持經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須知: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在掌握了字體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堅持不懈的練下去,輕易不要變換字體。因為一旦變換字體,又得從頭練起。
第五個問題: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的象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第六個問題:各科教師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師要寫規範字,其次還要鼓勵學生練字。對作業書寫潦草的學生要批評教育,讓其改正。督促學生練字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每個教師都有責任。
5.練字有三種境界。
大家都看過金庸的長篇小說《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對練劍的精闢論述:初學乍練之時,以手使劍,有時劍不聽使喚,甚至會傷及自己。練過一段時間之後手劍合一,以心使劍,劍隨心走,劍術就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劍術的最高層次是心劍合一,無劍無我。舉手投足即是劍著,飛花摘葉,皆是利劍,一枚細細的綉花針也能抵擋三個劍術高手,這樣的劍術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練字也是這樣,我們練字的最初階段同樣是以手使筆。筆由不聽手的使喚到逐漸熟練有一個過程,進一步可以發展到筆手合一的境界。這時寫字的時候感覺筆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筆寫,而是在用手寫。只要我們認真練習,是可以達到這一境界的。
練字的第二個境界是以心使筆,心筆合一,心動則筆動。筆下所寫的就是心中所想,達到了這一境界,書法水平可以說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內的我們大家都要努力向這一目標邁進。
練字的第三個境界是師法造化,無我無筆。古代許多著名的大書法家都是這樣的。如王羲之見白鵝游水之姿,悟出「浮鵝鉤」的筆勢;張旭見擔夫爭路,公孫大娘舞劍,從中悟到結構點畫的爭讓穿插關系和用筆的疾徐、節奏,大大豐富了其狂草的寫法;懷素觀夏雲海濤,領悟到草書的大氣磅礴、翻江倒海之勢;顏真卿觀屋漏痕、錐畫沙,理解了用筆的遲澀和力度。這是我們練字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境界,無論有筆無筆,軟筆硬筆,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寫出絕妙的書法作品。
讓我們用心寫字,而不僅僅是用手寫字,努力向這一理想的境界邁進吧!
下面談談第四個問題:我是怎樣練字的。
開始時我用毛筆臨《顏勤禮碑》,後來我找到一本《99天鋼筆字速成字帖》,該帖精選99個具有代表性的漢字,要求練習者每天練習一個,記住一個,學會一個。練完99天,99個漢字都會寫了,觸類旁通,其它的漢字也都會寫了。我從《顏勤禮碑》中找出這些漢字,每天一個,刻苦練習,不到一個月,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後來,有同學說,我寫的顏體很有「顏」味,只是軟而無力,原因是我在運筆的時候做不到「中鋒行筆」,很多情況下都是拖筆。這個同學是一個眼高手低的人,發現了我的毛病,卻不能幫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認真觀察別人如何寫字,終於發現了這一訣竅:原來,別人寫字的時候常常捻動筆桿,讓筆尖隨著運筆轉動,始終處於筆畫的中間,這樣就做到了「中鋒行筆」。
後來,我的另一個同學對我說:「你的字筆畫很規范,但組合到一塊後並不美觀,主要原因是結構不對。要想掌握字的結構,你不如跟著我學寫黑體字,筆畫象火柴棍一樣的黑體字,只有結構對了才美觀。」於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著報紙新聞的黑體字標題在地板上練習。很快我就掌握了黑體字的寫法,並為一些班級書寫了大字標語。我發現,在學會黑體字後,許多從未練習過的字體,只要對其基本筆畫稍加練習就能寫成。這也是我今天建議同學們從黑體字練起的原因。1993年,我參加石家莊市教委組織的書畫比賽獲三等獎,如今我經常幫助同事們出壁報,寫大字,既鞏固了練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寫字的水平,既幫助了別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們談了練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大家按我說的去做,我想你一定會取得進步的,因為我指導學生練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後我就談談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但要自己寫好字,還要指導學生寫一手好字。為了讓學生寫好字,我曾經讓學生寫過「每日一字」,經過練習,98屆學生李超學習龐中華體鋼筆字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鯤鵬的鋼筆字方正謹嚴自成一體。我還為學生搞過多次書法講座,並多次組織學生參加書法比賽。2001屆學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筆書法作品曾在「世紀之星」書法比賽中獲獎。如今,我在學生中開展評比「星級書寫能手」的活動,學生練字的熱情很高。「三星級書寫能手」孫瑞靜同學不但書寫工整清楚,而且達到了每分鍾50多字的書寫速度。
最後我還想告訴大家: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練用心寫總會成功的。當你看到一個個端莊秀麗的漢字從你的筆下流淌而出的時候,當你看到一頁頁整潔清楚的作業在你的筆下誕生的時候,當你看到作業本上的紅對鉤和「優」的時候,你不覺得寫好漢字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嗎?讓我們走進漢字書法的藝術世界,盡情的揮毫潑墨吧!

㈡ 怎麼把字寫得更好看

1. 怎樣才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看
如何把字寫得又快又好看呢?我們主要從下面兩點來闡述:

書寫習慣

1. 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坐姿和握筆姿勢是否規范不僅僅會影響孩子乃至大人的骨骼和視力,錯誤的姿勢也容易讓人疲勞哦!

2. 堅持養成每天堅持練字的習慣,乃至養成了「提筆便是練字時」的習慣性條件反射,即把堅持寫好字融入到了日常書寫中。而隨著持續性練習,我們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肌肉記憶,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定型。

書寫方法和掌握寫字要領

3. 書寫方法和掌握寫字要領

1. 基礎筆畫是構成每一個字的基本組件,因此要寫好字自然要掌握好基礎筆畫的書寫,從最基礎的橫平豎直到鉤提要出鋒等等都是寫好字的基礎;

2. 字形結構:打好基礎之後,字形結構就是把字些好看的必經之路。字每個偏旁部首的高矮胖瘦、傾斜的角度以及書寫的落筆點都決定著字的美觀程度。

最後龜小兔寫字的老師想對你說的是,字寫得好與壞關繫到了給人的第一印象,都說見字如面也是如此。此外,寫好規範字還能在考試過程中少被扣冤枉分。在中高考甚至還慎攔飢有幾十分的加分政策喲!
2. 怎樣才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
要想把字寫得又快又好,一開始就別管字寫得漂亮不漂亮,只要橫平豎直寫大、寫滿格就行。對保護眼睛有利,寫字是一種手腦並用的精細活動,對大腦小腦都有一定的開發功能,還有利於培養做事有條理的習慣,可能還對記憶字形有利,如抄果筆劃不清楚,考試冤枉丟分。

練字只求對、快、清。小學生練字不必像書法那麼講究。學書法練字有三步曲----蒙帖、臨帖、背帖,也就是先在字帖上蒙上薄紙去照著寫,然後襲看著字帖寫,最後脫離字帖憑記憶背著寫。

但小學生練字的目的大都不是出書法作品,用不著這么講究,蒙一段時間的帖之後,就可以脫離字帖,憑記憶的感覺去寫了。美不zd美觀,像不像某種體,通通不重要,只看是否寫得對,寫得快,寫得清楚。除非孩子熱愛書法,才另當別論。

練字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事,不能急,需要時間和下功夫,貴在堅持!
3. 怎麼把字寫好看
我和你一樣,呵呵!

參加工作後總覺的自己的字太難看!

來說說我的做法吧!

1、首先要學習基本的字體結構的原理,就是那一筆畫應該長還是短,和字的結構是來怎樣搭配才好看!2、練習基本筆畫的要單一的練習,我一個筆畫寫過一個練習本,和枯燥的這個要克服,練習中找個寫字好的給點評,以免誤入歧途?3、筆畫練好後多臨帖,再後來練習讀貼或背貼。4、要把練習的字和筆畫運用的實際的寫字中,不能練字的時候認真,平時寫字又是潦草敷衍,這樣不好!5、練字的時候不寬返要寫太快,不要只求數量不求質量。6、建議先聯系楷書,然後聯系行楷,我感覺行楷最實用,練好楷書多練習行楷!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呵呵!

祝你早日成功!(這可是我耗時10分鍾給你打出來的)
4. 怎樣才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看
如何把字寫得又快又好看呢?我們主要從下面兩點來闡述: 書寫習慣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坐姿和握筆姿勢是否規范不僅僅會影響孩子乃至大人的骨骼和視力,錯誤的姿勢也容易讓人疲勞哦!堅持養成每天堅持練字的習慣,乃至養成了「提筆便是練字時」的習慣性條件反射,即把堅持寫好字融入到了日常書寫中。

而隨著持續性練習,我們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肌肉記憶,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定型。 書寫方衡運法和掌握寫字要領 書寫方法和掌握寫字要領基礎筆畫是構成每一個字的基本組件,因此要寫好字自然要掌握好基礎筆畫的書寫,從最基礎的橫平豎直到鉤提要出鋒等等都是寫好字的基礎;字形結構:打好基礎之後,字形結構就是把字些好看的必經之路。

字每個偏旁部首的高矮胖瘦、傾斜的角度以及書寫的落筆點都決定著字的美觀程度。最後龜小兔寫字的老師想對你說的是,字寫得好與壞關繫到了給人的第一印象,都說見字如面也是如此。

此外,寫好規範字還能在考試過程中少被扣冤枉分。在中高考甚至還有幾十分的加分政策喲。
5. 怎樣才能把字寫得更好看.有型什麼的.
古人雲:「字是心畫,言為心聲」,「書畫一家」。我個人理解,字是「畫」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為什麼這么說呢?漢字,歷史久遠。從最早時期殷商的甲骨文、金文開始,歷經周、春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元、明、清,迄今一直在使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華民族,一直在用蒼頡老祖發明的「象形」符號,「畫」自己的心聲。

悠悠兩千年,滄海桑田。有多少個王朝,興衰隆替?又有多少個風雲人物,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惟有漢字亘古至今。

閑話少敘。說正經的。

寫好漢字,首先必須「繼往」。然後才能「開來」。

你自己說:「寫字不好看,四四方方的。」這主要是你自己沒有「繼往」,也就是不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以「甲骨文」、「金文」為權輿。(夏朝有無文字,自今考古沒有發現)經歷周、春秋、秦漢而逐步演變為籀、篆、隸。這個時期,相對於「甲骨文」,「金文」是「甲骨文」的楷書。「籀書」又是「金文」的行書。「篆書」是「籀書」的楷體。「隸書」又是「篆書」的行書。大約到了三國時期,書法家王羲之發明了現代意義上的「楷書」。既「隸書」的「楷書」。

以上從漢字字體的大致演變過程分析,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漢字書寫,印刷(標準的,官方的)用「楷」,手寫用「行」。

所以,我們要寫好漢字,選字體,肯定用「行書」。

字體選定了,怎樣寫好?答案只有「繼往開來」。只有「繼往」才能「開來」。書寫漢字的「繼往」就是對古文字要有所了解。漢字不是無水之源。它的「源」就是「象形」,就是「畫」。而「畫」又講究的是「布白」,即俗話布局。會布局又講究結構,司空見貫的結構是建築結構。建築結構又講究陰陽協調。陰陽協調又體現和諧。和諧者,《左傳》有:「如五音之和,無不諧也」。

由此而知道:要想寫好漢字,你必須要懂五藝:古文字、美術、建築、陰陽、音律。

技藝掌握了。還要知道漢字是用手寫的,手腕的用運要靈活自如,手腕要有力 ,要剛柔相濟。怎樣練手腕的力?篆刻最有用、見效。因為篆刻用刀講究「穩」「准」「狠」。要知道漢字的最初書寫,不是用毛筆、鋼筆、鉛筆,用的是刀,刻在龜甲、器皿、竹簡上的。這就是過去的文人官吏為什麼叫「刀筆吏」的原因。

掌握了「五藝」,手腕的力量嫻熟了。你的字,自然就寫的「鐵畫銀鉤」「龍飛鳳舞」了。
6. 怎樣才能把字寫得又好又快
首先必須使他們完全忘掉以前的字體,從零開始,從最基本的點劃練起。

然後再練結構。對鋼筆字來說,最重要的是結構問題,結體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字的美觀。

所以要寫好鋼筆字結體最重要。但現在有一個很不好解決的問題,就是很難把以前的字體忘掉,在臨帖過程中常常把舊習慣帶入新字體。

要改變這種狀況,最好的辦法首先是選擇與自己以前的字體載然不同的正楷字進行摹寫。練正楷是為了正形,練上一兩個星期或更長的時間,就可以正形。

當形正了以後,也應選擇與本人原字體截然不同的,並且是自己認為美觀的行書字帖進行臨摹。如以前的字體拘謹則選擇奔放的字帖;如字體散漫則選擇嚴謹的字帖;如字體呆板則選擇瀟灑的字帖;如字體軟滑則選擇堅挺的字帖,若字體臃腫則選擇清秀的字帖。

這樣練上二到三個月,就可以學會新的字體。

在學習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在剛開始幾天進步還快,但過一個時期反到覺得越寫越差,這是正常現象。這時要沉住氣,繼續練下去,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上軌道。

臨摹的目的是將以前的字忘掉,將字帖上的字記住,加以應用。在這以後,就要安排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所謂的章法布白。

對一般只想把字寫得好看些,而不想在這方面有所成就的人來說,能做到以上所說的就足夠了。這是我在學習中得到的經驗,也曾將這些經驗介紹給別人,效果都不錯。
7. 有什麼方法可以把字寫得好看些
下面是我自己總結的練字方法,你看能不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先看你有沒有下面四樣東西,其他的字帖呀什麼的都不是重要的部分.以下四點才是最重要的部分:第一.你有沒有興趣第二.你有沒有耐心第三.你悟性高不高第四.你能不能堅持上面四項中只有"第三"可以不高,但是其他三項必須有.沒有這三項別指望能很快的練好字.如果有了上面四項,那你練字就變的很容易了.具體方法很多.下面我以最常見的練字方式講:1.選本好的字帖(我個人認為司馬彥\司馬東父子的字可以選擇,字體不錯,最重要的是練起來容易上手.推薦你買那種8元/本的中間夾有白紙的字帖練習,方便使用,並且經濟實惠)2.每天印著白紙寫1~2頁,不需要寫太多(重要的是一定要慢,一筆一畫寫到位,用心細細的體會,琢磨字的運筆方式,可以記成順口溜「一筆一畫寫到位,用心琢磨細體會」).3.寫完了開始讀帖(看字帖上的字,一類字的偏旁的布局怎樣,怎樣擺放?體會它的運筆方向,在腦子里寫)說到讀帖再說一下.你除了看字帖,在大街上或者是其他什麼地方,看到有些店鋪的招牌,牌匾什麼的,只要覺得那字好就可以看一看.很有效果。「周末無聊沒事干,走到街上轉一轉,有事沒事看牌匾,不用動筆把字練」4.這個時候是你已經寫完字帖中的白紙的時候,你自我評價一下,感覺自己的字有沒有長進,長進大不大,是否能讓自己滿意,如果長進不大那你可以買點薄白紙裁小再印著字帖寫一段時間.如果已經很有效果了,你這時候就沒必要再印著字帖寫了.可以照著字帖模仿.照著字帖上的字寫.這個時侯應該很熟練了,可以加快速度,加大書寫量.5.這個時期你的字已經很有長進了,就可以扔開字帖了.呵呵.當然不能把字帖也扔了哦.有興趣的話還要看看,矯正你寫的字.以上是我總結的一些練習硬筆書法的經驗,有興趣可以借鑒一下,希望能對你書法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㈢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點

漢語如同滿園的鮮花,五彩紛呈,香氣各異,只要精心選用,恰當布局,就能充分表達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輝。下面和我一起來看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點,希望有所幫助!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點 篇1

怎樣把字寫好看點?

總體上講:

一、態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視寫字,認為字寫得好不好無所謂,只要答案正確,考試就能得滿分,其實不然,把字寫好,終身受益。

二、寫字的姿勢要端正,姿勢不正,寫出的字也不會端正;眼睛離作業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視眼;做作業時彎腰駝背,寫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練,只有通過勤奮的練習。

一、寫字的字體已經成形,能不能改,怎樣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

很多同志認為:寫字已經成形,年齡已經漸大了,不能改了……,這種看法不對。

要知道,寫好字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極其好學,只要你方法對頭,改正舊的寫字習慣。

具體地說,在你練寫的時候,必須端正寫字的姿勢和執筆方法,這是首要條件。

現在列舉先人練字二例,現結合本身體會,談談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中國書聖王羲之,他先從衛鑠學書,之後又多見先代名家鍾繇等名著,遂改變初學。

正是他,繼往開來,把古樸的書體變成嬌美流暢的今體,對楷、行、草書均有創造性的貢獻,這就是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歷史功績。

再說顏真卿,他初學褚遂良,後從張旭得法。

他參用了篆書筆意,寫出了端莊雄偉的楷書。

是他開創了二王以外的新風格。

我本身先從鍾紹京的楷書摹法,後又從歐陽詢、黃自元的楷書得法,在行書上追學黃若舟的筆法,自感距離尚遠,自己仍須努力。

但不論你寫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寫鋼筆字摹仿毛筆字帖行嗎?實踐證明,可以,其效果一樣。

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不論年齡大小,不論你寫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當頭,下定決心,認識到對工作對前途有著相關的重要性,經過一番努力,是能寫好的。

起步雖晚猶可追,古往今來,有許多三十而立後學成才的名師。

宋朝的梁顥,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他詠道:「也知少年登科好,爭奪龍頭屬老成。

明朝李贄,棄官就學,立志著書的時候已是五十四歲了,他的名著《焚書》,《藏書》先後在六十四歲和七十三歲時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於年齡大小,關鍵在於志向和恆心。

二、寫字應當從何學起?

答: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律。

這叫「意在字先」,然後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後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

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寫字的姿勢和執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

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

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

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

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

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筆上有絕對關系。

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

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

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

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

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

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

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四、為什麼說學字必先練楷書?

答: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後跑起來。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

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

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五、先學楷書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恆,兩個月就可以收效。

至於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後臨摹,然後對照找差距。

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

當你練有成效的時候,你就自然產生了興趣:越寫越愛寫,越看越高興!這就是你成功的開始。

六、寫行書已經習慣,再練楷書能成嗎?

答:沒問題,而且還快呢。

因為你對字形的結構已有一定的印象,在書寫上也有一定的基礎,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養,只要方法改變一下,糾正你原來拿筆和運筆姿勢,按著楷書的基本體系,堅持練下去,那麼,在半年的時間就可收效。

七、要想寫好每個字,其重點應當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

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

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

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

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說,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難寫,是這樣嗎?

答: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後,就有基礎功底了。

所說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

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弄清這六個區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律去掌握。

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例如:「好」「媽」屬於左右結構;「幸」「素」屬於上下結構;「常」「掌」屬於上中下結構;「匠」「醫」屬於半包結構;區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九、有人說,要想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

毛筆字才行,是這樣嗎?

答:不是。

實踐證明,那樣要多走彎路。

為什麼?道理很清楚:因為漢字的結構規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於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

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

不客氣地說,毛筆字我只練了兩年。

當我把兩年後寫的字聯拿給一位書法編輯看時,所得到第一句評語是:「你的字起碼有十年的功夫」。

這位編輯問我:「你都跟誰學過?」我說:「沒跟誰學過」。

事過三個月之後,我寫的字聯在一本雜志上選登了。

此事使我聯想到,多少人和書法資料都一再聲稱:要想寫好字,沒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頭是練不成的……。

又說,寫好字是天才等等。

這些論斷是不符合實際的。

事實上,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恆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請同學們試試看。

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十、怎樣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國漢字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不論用毛筆或鋼筆,寫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樣,我們管它叫「參差有序」。

具體要求:筆畫多的寫細稍收縮,筆畫少的寫粗稍擴散。

要寫得大小勻稱,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

例如:「騰」字同「小」字;「口」字同「國」字;「工」字同「騫」字。

十一、寫字講究呼應,這指什麼說的?

答: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

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象。

我們經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書筏》中說:起筆為呼,收筆為承。

反之,如果寫完一筆再考慮下一筆,中斷筆間勢能,那就是《續書譜》所批評的:「圖寫其形,末能涵容,皆支離而不貫,其結果多成珠子,字形當然活不起來」。

所以要使字寫得生動活潑,情趣誘人,呼應二字是不能忽視的。

十二、據說橫豎有原則寫法,是這樣嗎?

答:是的,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

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

不要低於5度。

不要高於7度。

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麼,由於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漢字的「豎」畫比較重要,在一字當中起著棟梁作用。

虞世南在《筆隨論釋行》(引王羲之語)說:「為豎必弩,貴戰而雄。

故寫豎畫要剛勁有力。

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練字用什麼樣紙好?應注意些什麼?

答:用方格本較好,因為它有一定的方格,對你練寫的字形在規范上有一定的約束。

在練寫時要按行按序進行,每寫完一頁,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寫完一本,也要留存起來,以鑒別對照,衡量進步的程度。

在練寫時,切不能無規律地東寫一個,西寫兩個,這樣的練字會影響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著次序練寫,一能練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會幫你養成寫好行序的好習慣。

如果任意亂寫一通,那你在正式寫作時,雖然字形本身寫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規整,這是個大事。

十四、寫字在快慢上有關系嗎?

答:關系很大。

寫字在行筆快慢上有極大關系,字形的優美,線條的神韻,大部在快速行筆中體現出來。

呼應的連貫筆勢也是在快速運筆中體現。

慢筆寫出的字是沒有神韻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筆的人寫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氣勢!這就是他們運用了「一氣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筆,達到滿意的效果,除了要對字形本身結構具有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執筆要正,並盡量往上些。

書寫每個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義去構思,信指而書,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飾。

「筆勁洞達美而韻,書貴瘦硬方有神」。

這就是寫字在快慢上應當體現的一面。

十五、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哪些?

答:(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2)寫「橫」要稍斜。

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4)「撇」之發筆利,「捺」之發筆揚;

(5)「折」的發筆緩,「鉤」之發筆沖。

初練稍慢,循序漸進。

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十六、學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體嗎?

答:是的,這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

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鍾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一體」。

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王羲之變隸法為行楷後稱「書聖」;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聖」。

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展。

脫其窠臼,創出新貌,沒有個性創新,就等於失去其生命力了。

這是兩種書法在發展上的必然趨勢。

十七、怎樣選擇字帖?

答:這要看你對哪種字體感興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種,然後就可定下來。

如果選不到理想的鋼筆字帖,也可選毛筆的字帖。

如「靈飛經小楷字帖」,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黃自元的「九十二法」,這些秀麗端莊,遒媚勁健的楷書雖屬毛筆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學習鋼筆字的範本。

十八、衡量一個字、一篇文章應從哪些方面來評價?

答:第一要看字的「筆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間架結構規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筆力」分布怎樣,結構相間的疏密程度是否適當,字間、行間、開頭、結尾等,條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書法功底還要注重在挺拔雄勁的楷書上面。

十九、 怎樣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書寫文章時,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應當看準一句,接連不停地寫下去。

這樣的寫法,能使字序整齊,氣韻豐滿。

如果看一個寫一個會產生字間、行間以致整個篇幅的不規則現象,這雖然是個小事,但對衡量作品的整個格調是很主要的。

鋼筆字橫寫居多,要邊寫邊向左方看齊,豎寫時邊寫邊向上部看齊。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寬高度,字間的距離應佔一個字的一半,行間距離應佔一個字的寬度。

字形寫得雖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當,是要降價三分的。

因此必須重視對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寫作時養成好的習慣。

二十、怎樣體現書法藝術美感?這種美感從何而來?

答:書法藝術是運用聯想來喚起人們內心情感的萌發,其中包括「形、神」兩方面。

書法「形」的`美主要運用點線、結構、疏密、輕重、行筆的緩急組成形象的「字形」,以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結構的美喚起人們的情趣和美感!

書法「神」的美,指的是線條組合後總體的外貌。

它不是象幾何學里那樣機械式的配合,而是書家以唯物的、運動著的氣勢和本能,發自熱愛生活的審美理想。

「壯則雄健以嵑嶫,麗則綺靡以清遒」。

這就是書法「神」美的應有體現。

古人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它體現在書者的廣闊胸懷中。

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憤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

書者內心蘊含著生命激發的意念,洋溢於字里行間震撼著欣賞者的心靈,從而引起共鳴。

我國書法藝術「形神」兼備,氣勢生動!正是這種美,中國的書法藝術價值已被世界所重視。

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書學史討論會上,就有《中國書法對現代畫家的影響》的論文。

具有典型東方美並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書法藝術,其影響之大,可窺一斑了。

二十一、今後在寫字上應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識、簡、連、美」四個方面,這是原副省長,遼寧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同志提倡的,這四個字,對今後硬筆書法規范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識」指的是寫出的字要准確,清晰易辨。

既然文字是代表無聲語言的符號,表達一個人的心意和行動,那麼,這個符號寫出來就得叫人認識。

如果寫得七扭八歪,誰也不認識,日子久了,連自己也不認識了,這種字還有什麼用處呢?

「簡」指的是按國家規定的簡化字去寫。

要知道,漢字由繁向簡發展、不斷輾轉演變已不是現在的事。

從秦始皇統一文字並做了規范以後,小篆變隸書,草書變楷書,漢末的草書又變成楷書的草體。

字體的不斷簡化是漢字發展的規律。

今天,我們正在建設物資文明和精神文明,人們對漢字書寫效率要求更高。

因此簡寫漢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

但提倡寫簡化漢字,不是亂來的。

「連」指的是用連寫的筆勢寫出的字,簡單地說,就是快寫的連筆字。

不論行書或草書,都必須有規范性的約束,不是無規律地亂來。

重復地說,寫出的字,必須叫人看得懂,領會其意,不給別人為難才行。

「美」是指一個字寫出後的最高要求。

書法美的表現形式是以線條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寫個「魚」字,欣賞者如果根據這個「魚」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魚」而判斷它美不美,這就混淆了美的含義。

評價字形美不美,應摒棄漢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線條造型所體現的「形、神」為依據。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漢字象形性的古老寫法已不被人們所重視。

如果有人認為象形性強的甲骨文是美的,那麼,沒有象形性的楷書就不美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書法史的實際情況。

線條本身的美,來源於造型。

毛筆字表現在「筋、骨、血、肉、神、氣、韻、味」(語)上,鋼筆亦如此。

這種美不是牽絲拖沓或牽強做作,而是線條整體自然美,它通過「形、神」的具體化所表現出來的。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點 篇2

一、正確的學習之路

1、臨帖

從古到今,臨帖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沒有一個書法家是沒有臨過帖的。

2、專注

專注學一個書法家的字,專心致志,認真臨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持之以恆,怎樣才能把字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好?直到形同神似。

3、博採眾長

臨帖達到形同神似後,也可以汲取其他字帖的營養,慢慢消化吸收,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自成一家。

4、堅持

說到堅持,臣妾做不到呀,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跟其他書友交流時,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每天都練字,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二、科學的練字方法

1、臨帖和摹帖

臨帖和摹帖是學字正確之路,是學字方法中的跟本點,這里有臨帖的方法不用怕自己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不好字,就怕用這種方法練,書法老師大力推薦學習。

2、每天定量

說到每天的學習量,就是增加肌肉記憶的一個過程,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到一定量的時候,手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的每一個字都是下意識的動作,字怎麼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可能你說不出來怎麼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但手就很隨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出來了,而且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的非常漂亮。

3、循序漸進

在勤學苦練的基礎上,還應懂得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先正楷,後行草。楷、行、草書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是一回事,如果沒有楷書做基礎,直接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行書或草書,就會疏於法度,流於輕滑飄浮,行書、草書是楷書的流、便、疏、散,學好楷書後,增加用筆的流動呼應,這樣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行、草書很容易上手,把楷書學熟練後,在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行、草書時,可以悟到兩者是相鋪相成,互相促進的。

2、先學習點畫,後結構,然後再章法。書法是線條藝術,也就是以基本點畫為基礎的藝術,點畫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不好,怎樣才能把字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好?字的藝術性就無從談起。

改變筆順,是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行書常用的筆法,其目的就是加快書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速度,便於筆畫的連接,從而改變楷書固有的書教學反思怎麼寫(教師如何寫好教學反思)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寫順序,使運筆更加快速,字形更趨於草意變化。

㈣ 怎麼樣寫字好看有竅門

要說成為書法家和寫字高手,可能有些難度,但要是讓自己的字變得漂亮一些,其實不難,有的時候則很簡單。

能寫漂亮字的人,其實有意識無意識地在運用某些妙法,有的妙法,簡單又管事,用上立竿見影,避免苦練浪費時間。

漂亮字,有它的規律所在,只要掌握了某些特殊的技巧,就能快速寫得一手好字。

我們練字,大多數都是為了實用、應用,不是追求成名成家,或者什麼風格流派,那些都不現實。平時寫字,要求漂亮、整齊,易於識別才行。

那麼,怎麼用一些妙法,快速改善之前的丑字呢?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妙法非常多,這里列舉最最重要的、實用的,或者說速成的方法。

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楷連筆字,要想漂亮,一定要明白並掌握以下5大妙法。

第一:節奏之點。

為何要把它放在第一位呢,其實很多人的字之所以丑,很大程度上就是看起來沒勁,為何看著沒勁,很大原因就是缺少「節奏點」,特別是用中性筆書寫,節奏點尤為重要。因為中性筆不像是毛筆和鋼筆那樣容易寫出筆鋒,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寫成直來直去一樣粗細的面條一樣的線。

這個時候,需要刻意點出「節奏點」。節奏點聽起來很深奧,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讓每一個筆畫都有個「停頓點」,有的筆畫的停頓點是在開頭,有的是在中部,有的則是在最後。比如,撇的停頓點就是在一開始,需要點一下再行筆。捺的停頓點是在後部停頓再出捺尖。右點的停頓點則是在最後。

每一個筆畫都有停頓點,這樣就顯得有節奏感。

但是平時寫字不可能都寫一筆一劃的楷書,再說楷書也寫得太慢,有時候需要快寫,要用到行楷連筆字,這個時候,不可能面面俱到都要寫出每個筆畫的停頓點,怎麼辦,其實只要記住這幾個筆畫一定要點出停頓點,其餘的筆畫可有可無,需要停頓點的是這些筆畫:撇、豎、橫折。這幾個只要點出節奏點,字就顯得有勁,其餘的筆畫因為快寫,沒時間點就算了。寫撇的時候,記住一開始別忘了點一下,再行筆逐漸變細。豎,或者類似豎筆的筆畫,一定要一開始點出停頓點。橫折,注意在轉折之處需要稍微摁一下使其變粗,就顯得有節奏感,也讓整個字感覺很有勁。

第二:找出主筆。

要想寫字精神瀟灑,必須將「主筆」找出來,很多人寫字不好看,就是因為不懂得主筆,更不知道把主筆放開寫,同時將「次筆」次要筆畫收斂著寫。往往不分主次,整個字看不出主筆是哪一個。

有的朋友也知道主筆,但是寫得不夠灑脫、飄逸。主筆,既然是為主的,就要放開寫,使其舒展大方,比如,「其」字,橫比較多,主筆是下面的長橫,要寫得夠長,其比例要超過其他的橫很多。同時注意,長橫的彎曲程度與短橫是不一樣的,短橫要寫得短、扛肩(右端抬高)、直。長橫則是寫得長、稍平(但不是水平,右端也要扛肩一點點)、稍微彎曲。

再比如:「成」字,主筆是斜鉤(戈鉤),其餘的筆畫都是次要筆畫,要寫得緊湊,使其中間的空隙變小,而讓主筆斜鉤放開,非常醒目。這樣寫出的字才能精神活潑漂亮。

關於怎麼找字的主筆,可以參考下面的這個課程:

第三:內緊外松。

這是說的結構。都知道,硬筆字是著重看結構的,毛筆字寫得可以松鬆散散還不要緊,但是硬筆字要是寫得鬆散,就沒法看了。很多人毛筆字寫得很棒,但是硬筆字卻寫得拿不出手,很大原因就是字的結構出了問題。

這里重點說的是整個字的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分布態勢。如果內部和外部空間平均分布,或者內部空間大於外部空間,勢必看起來沒有氣勢,顯得呆板散亂不精神。如果讓內部空間小於外部空間,則能變得緊湊精神富有神氣。

所以,寫字的時候,不能一味的看著筆畫,而是要同時注意字的內部空間,要善於「擠著寫」,別讓裡面的空太大,要變得小,有一種密不透風的感覺(當然也不能過於緊貼)。相反,要善於將字的外部空間拓展,可以結合「主筆」,延伸拓寬外圍的空間,與內部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的字才看起來緊湊、精神。

第四:一直二彎。

這個意思是,第一感覺看起來挺直,然後再感到彎曲。但是,很多人寫的字,卻是第一感覺已經彎曲沒勁了,談何挺拔有力?

比如,寫「人」字,左邊的撇,要寫得稍微挺直才好看,第一感覺要直,然後再感覺到稍微彎曲一點,這樣才顯得挺拔有勁,不能將撇寫得彎曲了,那就變成軟綿綿的樣子。

可能有的朋友問,「豎撇」不就是彎曲的么,怎麼能是一直二彎呢?其實,仔細觀察一下,豎撇,仍然可以符合一直二彎的,因為豎撇,一開始先豎著寫,要寫得稍微挺直,然後再拐彎變得彎曲,這仍舊符合一直二彎的道理。如果不這樣寫,而是先彎曲著寫,再變直,那就不好看了。

再舉個例子:寫「及」字,左邊的撇,要寫得直一些,而右邊的撇則是要寫得彎曲一些,才顯得挺拔有勁。這其實也符合一直二彎,或者說先直後彎,也可以說成左直右彎。如果不這樣寫,左邊的撇寫彎了,右邊的撇寫直了,不難看才怪。

第五:重心排線。

平時寫字,不可能寫一個字,而是往往要寫一段,甚至一篇字,那麼,這么多的字怎麼寫,並非只是單個的字的技法,而是章法排布的事情。

這個時候,要用到字的重心點以及排列規律。

字的重心點非常重要,一行字寫得整不整齊、協調不協調,全靠重心點的排列。

要把字的重心點沿著一條虛擬的平行線移動,也就是說,當寫完第一個字,第二個字的位置就得由第一個字的重心點來決定(當然第一個字的位置必須把握正確),同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等等,字的重心點要始終在這條平行線中,這樣排列起來一定是整齊漂亮的。

特別是在空白紙上寫字,更要注重字的重心點的位置排列,否則很有可能寫斜了寫歪了。

這里要強調的一個書寫習慣就是,要善於用眼睛的餘光觀察前面寫過的字,以便保證讓這一行字排列整齊。特別是寫硬筆行楷字體,要想快寫又整齊,必須掌握重心排線這一技巧,才能寫出整齊、瀟灑的一段字或者一篇字。

很多朋友想練練實用的中性筆行楷連筆字,因為平時用得多,這種字體好寫、好看又好用,易於速成。

㈤ 怎樣把字寫好看

  1. 首先要先練習楷書,因為楷書的字體比較規范,比較嚴謹,又不像宋體那樣直板,是非常漂亮的字體。

㈥ 如何練字才能讓字寫的好看

提一點思路吧:看字的結構。寫好漢字是有跡可尋的。

先從端正開始。
要對稱的一定要對稱。
橫平豎直千萬不能歪。

做好這3步,你就成功80%了。
首先要知道什麼叫漂亮,為什麼要這樣寫才漂亮。多將字帖和自己的寫的對照,看多了,就知道該怎麼寫了。心中有字才能筆下有字。2,練字是時時刻刻零打碎敲的活兒。

1、選好字帖。先努力做到橫平豎直,然後反復練習簡單字(比如「白」「人」「可」)同時反復練習偏旁部首,組合練習(將單字與偏旁結合起來練習)。

2、練字一定要用鋼筆,選擇自己順手的筆,以及選用藍黑墨水,碳素墨水寫一段時間會阻滯,稍微有點影響,長期練字的話最好選擇藍黑墨水。

3、記得每練一個,就回過頭對照原帖,看哪一個筆畫沒寫好,然後改進再練,再對照,再練(重復,直到練得和原帖基本重合,做到形似)。否則練再多,也是重復錯誤。每天練三四個就行,貪多嚼不爛。
先練楷書,學會如何正確一筆一劃。
要想字體不生硬,看起來漂亮,那就必須要練習字的布局,部首偏旁等的擺放位置是最容易吸引人的眼球的。也就是說,要常聯系,看看別人都如何規劃一筆一劃的位置,慢慢的你就有了自己的字體。握筆一定要有力,練字最好用鋼筆,鋼筆沒必要用太好的,最低等的仿英雄就行,才七塊錢。練習時一定要注意思考,多想想為什麼要如此布局。這個跟平面設計一個意思,如果你覺得別人的字漂亮,你就多研究為什麼感覺它漂亮。如果你真覺得自己的字要比字帖中的漂亮,那,就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