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管理理論發展的主要演變
一般教科書會講有三個階段: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鼻祖泰勒。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2. 你認為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的發展規律是怎樣的
管理實踐產生管理理論;管理理論指導管理實踐;管理實踐產生新的管理理論;新的管理理論指導管理實踐。。。。。。
3. 簡述管理理論有哪些新發展
一. 做到優質高效無死角; 二. 弘揚質量信得過——零容忍無差錯工作法; 三. 推廣人工智慧——宏觀排列優化組合細節微調。
4. 管理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管理理論的發展階段:
科學管理:工人是機器,改善工作程序來提高效率
人際關系:工人是人,有需求,要激勵。高效率工作來自好的人際關系
系統理論:企業整體是一個系統,有人、組織結構、技術和環境等因素。分為短板和長板。
權變理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應據當前實際情況,順勢應變。沒有好的管理,只有最合適的管理。
以人為本:管理從人性出發,建立和諧組織和企業。
管理思想:從人類社會產生到18世紀,人類為了謀求生存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管理活動和管理的實踐,其范圍是極其廣泛的,但是人們僅憑經驗去管理,尚未對經驗進行科學的抽象和概括,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理論。
萌芽階段:18世紀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使以機器為主的現代意義上的工廠成為現實,工廠以及公司的管理越來越突出,管理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學開始逐步形成。
(4)管理理論怎樣發展擴展閱讀:
管理理論的作用:
1、促進管理者自身感召權的加強。
2、內部客戶與外部客戶。
3、 兼顧員工的價值與滿意度。
4、企業競爭的價值鏈聯盟。
5、程序重於資源,制度流程。
6、中層管理的核心是程序。
5. 質量管理理論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各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檢驗階段.此階段靠檢驗將不良產品挑撿出去,以求出貨產品質量過關;
二.統計控制階段.此階段利用統計手法,對產品質量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以通過這些數據對產品品質趨勢做控制與改善;
三.預防與防呆/錯階段.著重於在問題發生前預見性進行防呆,以保證過程產出的產品質量優異.
6. 企業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企業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 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階段。從人類社會產生到18世紀,人類為了謀求生存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管理活動和管理的實踐,其范圍是極其廣泛的,但是人們僅憑經驗去管理,尚未對經驗進行科學的抽象和概括,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理論。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見於埃及、中國、希臘、羅馬和義大利等國的史籍和許多宗教文獻之中。
2. 管理理論產生的萌芽階段。18世紀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使以機器為主的現代意義上的工廠成為現實,工廠以及公司的管理越來越突出,管理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學開始逐步形成。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衛•李嘉圖(1772—1823)等。
3. 古典管理理論階段。古典管理理論階段是管理理論最初形成階段,在這一階段,側重於從管理職能、組織方式等方面研究企業的效率問題,對人的心理因素考慮很少或根本不去考慮。其間,在美國、法國、德國分別活躍著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師,即科學管理之父泰羅(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論之父法約爾(H.Fayol,1841-1925)以及組織理論之父馬克斯•韋伯(M.Weber,1864-1920)。
4. 現代管理理論階段。現代管理理論階段主要指行為科學學派及管理理論叢林階段,行為科學學派階段主要研究個體行為、團體行為與組織行為,重視研究人的心理、行為等對高效率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影響作用。行為科學的主要成果有梅奧(Mayo,1880-1949)的人際關系理論、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F.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麥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0)的「X理論-Y理論」等。
5. 當代管理理論階段。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國際環境的劇變,尤其是石油危機對國際環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時的管理理論以戰略管理為主,研究企業組織與環境關系,重點研究企業如何適應充滿危機和動盪的環境的不斷變化。邁克爾•波特(M.E.Porter)所著的《競爭戰略》把戰略管理的理論推向了高峰,他強調通過對產業演進的說明和各種基本產業環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戰略決策。
也有將企業管理的形成和發展分為4個階段的: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4、新世紀管理階段。以人本和企業文化管理為主,嶄露頭角。
7. 誰知道管理理論的發展階段啊
在人類歷史上,管理學的產生與組織活動是密不可分的,有了組織活動就有了管理。隨著人們對管理認識的不斷加深,根據跟中的管理實踐,管理理論應運而生,而管理思想則是管理理論的前提條件。
1 最早的管理理論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那就是古典管理理論。它又分為科學管理理論和組織管理理論。
2 20世紀20年代形成的行為管理理論,也叫組織管理理論。
3 二戰以後的數量管理理論,它主要是來源於這個時期快速發展的科學技術。
4 此外20世紀中後期還先後產生了系統管理理論,權變管理理論和質量管理理論。 答案補充 每一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其特定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環境。18世紀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使以機器為主的現代意義上的工廠成為現實,工廠以及公司的管理越來越突出,20世紀初到30年代,以泰羅(F. W. Taylor)的「科學管理」、法約爾(H. Fayo1)的「一般管理理論」和馬克斯。韋伯(M. Weber)「組織理論」為代表,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論。古典管理理論階段的研究側重於從管理職能、組織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問題,為當時的社會解決企業組織中的勞資關系、管理原理和原則、生產效率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導和科學理論方法。古典管理理論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用科學的方法來探討管理問題,反映了當時歐洲和美國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對管理上的要求。
答案補充 20世紀30年代初,為了解決經濟危機問題,許多管理學者把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引進企業管理的研究領域,提出用調節人際關系、改善勞動條件等辦法來提高勞動生產率。行為科學理論正是由於當時社會矛盾的加劇應運而生的。行為科學理論階段重視研究人的心理、行為等對高效率地實現組織目標(效果)的影響作用。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包括:馬斯洛(A. H. Maslou)的需求層次理論、赫茲伯格(F.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麥克萊蘭(D. C. Macleland)的激勵需求理論、麥格雷戈(D. M. McGregor)的「X理論-Y理論」、波特-勞勒模式。
答案補充 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的程度空前提高,技術更新的周期大為縮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現代管理理論迅速發展,各種各樣的管理學派猶如雨後春筍,滋生蔓延,林立叢生。孔茨(H. Koontz)將之稱為「管理理論叢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有6個學派:管理過程學派、德魯克(P. F. Drucker)為代表的經驗主義(案例)學派、管理科學學派、以巴納德(C.Barnard)為創始人的社會系統學派、西蒙(H.A.Simon)為代表的決策理論學派以及早期的行為科學學派。到20世紀80年代初,又增加了系統理論學派、經理角色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群體行為學派、社會協作系統學派等,發展為十一個學派。這些理論同古典管理學派和行為科學的理論,在歷史淵源和理論內容上互相影響,盤根錯節。
答案補充 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戰略」的概念開始引入管理學界。戰略管理理論有了很大發展。安索夫(Ansoff)《公司戰略》(1965)一書的問世,開了戰略規劃的先河。1980年,邁克爾。波特(M.E.Porter)的《競爭戰略》(1980)與後來的《競爭優勢》(1985年)以及《國家競爭優勢》把戰略管理的理論推向了高峰。波特的5種競爭力、3種基本戰略,價值鏈分析等,在全球范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大企業病『普遍存在。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被用於企業管理,三、四十年代形成的管理理論已經愈來愈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管理學界提出要在企業管理的制度、流程、組織、文化等方方面面進行創新。1993年,邁克爾。哈默(M.Hammer)博士與詹姆斯。錢皮(J.Champy)發表了《再造企業-管理革命的宣言書》一書,提出了企業再造理論。企業再造的的首要任務是BPR-業務流程重組,而 BPR的實施又需兩大基礎,即現代信息技術與高素質的人才。
答案補充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席捲全球,跨國經營也成為大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知識經濟的到來使信息與知識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又為獲取這些資源提供了可能。此外,顧客的個性化、消費的多元化決定了企業只有更好地滿足顧客需要,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獲得生存和發展。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於擁有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好的學習能力。1990年,彼德。聖吉(P.M.Senge)的《第五項修煉》出版,提出了學習型組織的概念。
與此相關的理論還有核心能力理論、虛擬企業理論和知識管理理論。1990年《哈佛商業評論》第6期發表文章《公司核心能力》,作者建議公司將經營的焦點放在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上,由此引發後來的「虛擬組織」熱。1994年出版的由史蒂文。L.戈德曼(S.L.Glodman)、羅傑N.內格爾(R.N.Nagel)及肯尼斯。普瑞斯(K.Preiss)合著的《靈捷競爭者與虛擬組織》是反映虛擬組織理論與實踐的代表作。
答案補充 總體來看,企業管理理論的研究經歷了從局部方法研究到管理職能研究、從企業內部作為一個整體研究到考慮企業外部環境的研究、最終走向面向全球的研究。但迄今為止,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仍然是以美國企業管理理論為主流。
8. 管理理論發展的基本線索是怎樣的
管理活動源遠流長,人類進行有效的管理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從管理實踐到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則是經過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回顧管理學的形成與發展,了解管理先驅對管理理論和實踐所作的貢獻,以及管理活動的演變和歷史,這對每個學習管理學的人來說都是必要的。
一般來說,管理學形成之前可分成兩個階段: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階段(從有了人類集體勞動開始到18世紀)和管理理論產生的萌芽階段(從18世紀到19世紀末)。管理學形成後又分為三個階段:古典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行為科學學派出現前)、現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主要指行為科學學派及管理理論叢林階段)和當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9. 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34.四種趨勢:人本化整體化戰略化網路化人本化:人性假設是企業管理理論的基本出發點。追溯管理理論的發展歷史,關於人性假設經歷了「工具人」、「經濟人」和「社會人」的發展階段。從環境變化和管理實踐的需要出發,一些新興的管理理論對「社會人」假設進行的延伸,產生了「文化人」、「網路人」和「知識人」的認識,進一步豐富發展了人本管理思想。「文化人」人性假設源於企業文化等理論發展。「網路人」:是伴隨網路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種人性假設。「學習人」: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整體化:隨著環境的變化,企業的績效越來越取決於企業組織整體對環境的敏捷性和適應能力。只有整體優化配置企業的全部資源,特別是人力、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讓企業中的各個層次、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以及總公司與分公司、子公司,產品供應商與推銷服務商和相關的合作夥伴協調起來,統一意志,協同行動,才能發揮企業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現代信息技術的集成化趨勢,也為整體管理思想的實現提供了技術保證。核心能力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以及基於信息技術而產生的各種管理模式都印證了這一點。戰略化:戰略化的趨勢是管理理論在管理活動的時間維度上的延伸。戰略化表現為管理理論的重點是由解決眼前的技術性問題轉向解決事關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問題。網路化:從等級管理向網路管理的轉變,也是企業管理理論發展的趨勢之一,我們稱之為網路化。網路化是管理理論的人本化、整體化、戰略化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必然結果。「社會人」、「文化人」、「網路人」和「學習人」充分反映了人的社會性本質得到了普遍實現。管理理論的整體化和戰略化趨勢,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上反映了管理對象的系統整體。現代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已經使網路化管理成為現實。
10. 管理理論發展的主要趨勢是什麼
未來管理理論發展趨勢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企業管理將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重塑企業形象,即表現為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再造理論。
(二)企業管理理論發展的另一趨勢是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