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木耳大棚種植管理
去木耳交易網看看吧!有毛木耳的種植方法。去了解一下吧!
2. 請問栽培毛木耳的方法
毛木耳的高產栽培技術
1、栽培時間
毛木耳的栽培方法有很多,但是現如今主要使用熟料袋栽方式和塑料大棚牆式兩種,這兩種方法既省時省力,還能高產。根據其栽培特性,一般是在2月初制袋發菌,3月底出耳,夏季高溫,不利於菌絲生長,所以在8月中制袋發菌,9月底出耳。
2、栽培基質
毛木耳的栽培原料要求乾燥、干凈、無霉變、無硬雜物等,霉變、潮濕、有硬雜物的原料會影響其產量。可用玉米芯47%、鋸末40%、麩皮10%、過磷酸鈣1%、石灰1%、石膏1%調配栽培原料,由於主要原料玉米芯和鋸末的吸水性較差,所以要提前預濕,然後將所有的原料按比例配齊後,開始充分攪拌,使其濕潤,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然後就可以裝袋了,裝袋前先悶一天,在攪拌一次,使其吸水均勻,裝料要求緊實適中、上下松緊一致。
3、滅菌接種
毛木耳常用常壓蒸汽滅菌,在常壓下維持100度溫度持續12小時。然後停火,利用余溫再燜12小時,即可徹底滅菌,裝鍋時不宜過滿。留有餘地使蒸汽密布整個空間,達到最佳滅菌效果。接種時在無菌環境,防治二次感染,人在接種前要消毒,接入菌絲後及時攏袋口並輕輕壓實,使菌種與栽培基質充分結合。
4、後期管理
為保證出菌良好,大棚內要注意消毒,在地面撒上一層生石灰,抑制其他雜菌的生長和蛇鼠、蚊蟲危害。另外接種後的料袋要碼成牆垛,高度在10個料袋左右,垛與垛之間保持距離,方便通風和管理。毛木耳的以低溫發菌為宜,切忌高溫發菌,避免出現燒菌現象,以20-25度為宜,最高不得超過28攝氏度,在菌絲培育期最好為陰暗環境,盡量不見光。
供參考!
3. 毛木耳棚溫度低怎麼辦
毛木耳棚溫度低的辦法:可以在塑料大棚內套小拱棚,覆蓋地膜,起壟栽培,保持棚膜清潔,增加進光量,這些都可以給大棚增加溫度,使毛木耳棚溫度逐漸提高,促進毛木耳棚的生長。
大棚原是蔬菜生產的專用設備,隨著生產的發展大棚的應用越加廣泛。當前大棚已用於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樹生產用於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業生產用於林木育苗、觀賞樹木的培養等;養殖業用於養蠶、養雞、養牛、養豬、魚及魚苗等。
木耳,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日本。中國大部分是東北木耳和秦嶺木耳。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浪狀,寬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著部固著於基質上。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濕潤時半透明,乾燥時收縮變為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葯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生長習性
寄生於陰濕、腐朽的樹幹上,生長於櫟、楊、榕、槐等120多種闊葉樹的腐木上,單生或群生。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為主,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為基體,潮濕地帶生長比較多。
毛木耳棚溫度低的辦法:可以在塑料大棚內套小拱棚,覆蓋地膜,起壟栽培,保持棚膜清潔,增加進光量,這些都可以給大棚增加溫度,使毛木耳棚溫度逐漸提高,促進毛木耳棚的生長。
4. 毛木耳的人工栽培
①鋸末60%、棉籽殼15%、玉米芯15%、麥麩10%,另加石灰1%、石膏1%、過磷酸鈣1%。
②玉米芯47%、鋸末40%、麩皮10%、過磷酸鈣1%、石灰1%、石膏1%。 排耳袋前,先將擺耳袋的地面鋪上草苫子,兩邊比耳袋寬出10cm,用編織袋鋪地,以防止耳片沾上泥沙,質量下降。鋪完草苫子及編織袋後,用500倍多菌靈或克霉靈噴灑整個大棚消毒。塑料大棚東西中間留1m走道,南北向擺放耳袋,呈牆垛式,高10-12個料袋,行距80cm左右,以便管理和采耳。擺耳袋的地面應比走道高,便於排水。
用消毒過的刀片在耳袋兩端均勻開「V」形出耳口6至8個,口徑1.5-2 cm,深度以不傷菌絲為度。開袋後的前10d,每天噴霧2次保濕,保持地面濕潤,空氣相對濕度80%,有7℃左右的溫差,每天通風換氣1-2次。在保濕、溫差、散射光、通風的刺激下耳芽開始形成。當耳芽出現後,以保濕為主,適當通風換氣,耳芽迅速生長呈漏斗狀或杯狀幼耳,每天噴水2~3次。隨耳片逐漸長大而增大噴水量,在耳片生長後期,要經常觀察棚內溫度,超過30℃、相對濕度高於95%、通風不良時,容易出現「流耳現象」,應加大通風量,降溫降濕。雜菌發生時,勿用農葯,可用石灰澆刷再噴用生物制菌劑,增強通風。 出耳管理的關鍵是耳片濕度控制,要求「少吃多餐」,勤噴、少噴,乾乾濕濕,干濕交替,確保耳片濕潤無積水。一般耳片小時少噴,耳片大時多噴;陰雨天不噴或少噴,晴天乾燥多噴;一般小時ld1-2次,大時1d2-3次,確保相對濕度在85%-95%。以地面或空間噴水為主,噴水最好成霧狀,忌向耳袋直接噴水。 耳片成熟時即可採收。在正常情況下,從出原基到採收一般需15-25d。初生的毛木耳子實體成杯狀,以後逐漸展開,長大成耳狀,許多耳片連在一起呈菊花狀,直徑一般為10-20cm。當耳片充分展開、邊緣開始收縮時可採收。采前應停止噴水ld,讓耳片稍干,採摘時不易破碎,盡量選在晴天采耳,利於曬干。采耳方法是用手捏住耳基將整叢子實體採下。如果出耳不齊,可采大留小,先採上面大的、已成熟的,保留下面小的繼續生長。採收時必須把耳根采盡,以免雜菌感染或蟲害造成爛耳,影響下批耳的生長。耳片採收後,停止噴水3d,讓菌絲恢復生長,又進行出耳管理。以後經過15d左右的水分管理又可採收一次耳,一般可連續采耳3-4次。
5. 毛木耳生物學特徵及生活條件如何
(1)分類地位
毛木耳,學名: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別名粗木耳、白背木耳、黃背木耳、構耳、牛皮木耳。隸屬於擔子菌綱、銀耳目、黑木耳科、黑木耳屬。
(2)形態特徵
毛木耳子實體片大而粗,質地脆硬,日本人譽稱為「樹上海蜇皮」。由於毛木耳與黑木耳兩者系近緣種,形態上略有相似,往往使人混淆不清。為了便於鑒別,這里列表對照(表2)。
表3 溫度對毛木耳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生長的影響
③濕度。毛木耳為喜濕性菌類,生長發育過程需要較多的水分。野生毛木耳往往在雨後大量發生。在菌絲生長階段,木屑、棉籽殼等培養料的含水量,應根據配方的不同,控制在60%~65%之間。如棉籽殼的適宜含水量為60%,20天菌絲生長量達培養料體積的4/5。若培養料的含水量在70%以上,料中含氧不足,料底部有明顯積水,嚴重阻止菌絲的正常代謝,使生長緩慢,嚴重時窒息死亡。子實體發育階段,培養料的含水量要保持在60%左右。菌絲生長階段,培養室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65%~70%之間。相對濕度低於50%,培養料水分易於蒸發;超過70%,易引起雜菌污染。子實體發育階段,空氣相對濕度宜保持在85%~95%,低於70%難於分化發育,若高於95%,通風不良,易腐爛或引起雜菌污染。
④空氣。毛木耳屬好氣性菌類,對環境通氣要求很高。特別是在出耳期間,如果通氣不良,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子實體生長速度減慢,而且呈珊瑚狀。發菌期間對通氣要求不很高,一般每天通風1~2次即可。子實體生長階段需要新鮮空氣。野外耳棚地栽或林地吊栽栽培,自然空氣十分有利於長耳,所以產量高,品質好。
⑤光照。毛木耳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照,子實體生長需要一定的散射光,但品種不同,需光強度也不盡相同。白背毛木耳若光線太弱,耳片黑度不夠,毛面白度好;相反,若光線強,腹面黑度變好,但毛面呈紅棕色。高品質耳片色澤要求光面黑亮,毛面潔白,適宜的光線強度為40~100勒克斯。而乳白毛木耳出耳階段,要求弱光培養,如果光線太強,耳片變淡黃色。因此,多在室內栽培,並實行控光,只需30~40勒克斯光照度即可。
⑥pH。指生長基質中酸鹼度。毛木耳菌絲體同子實體生長最佳的酸鹼度范圍為pH5~7。毛木耳在生長期間會使基質酸化,對子實體生長產生抑製作用。在代料栽培中,氣溫較適宜的季節培養料添加1%~2%碳酸鈣,而有的在氣溫較高季節配料時添加1%~2%生石灰防止酸化過快。
6. 黃背毛木耳何時栽培為好
黃背毛木耳在目前栽培面積較廣,產量佔有量較大,目前國內有21個省、直轄市進行不同規模生產。集約化栽培方式多採用室內栽培或野外耳棚,內設多層架床卧式排袋,立體栽培,大量利用空間,增加生產面積的集約化規模生產。
黃背毛木耳屬中溫偏高型菌類,菌絲生長最適溫度23~28℃,子實體發育溫度18~32℃最適。安排生產時要考慮到出耳期能避過30℃以上的高溫及18℃以下的低溫。根據四川東部氣候,以春、秋兩季栽培,海拔在400米以下的低山地帶,春栽於3月中旬至4月上旬制袋接種為好。秋栽以7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宜。如制袋過遲,采耳延至寒冬將影響產量。海拔在700米左右中山地帶,春栽可延後到4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栽可提早到6月下旬。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1 年只能栽培1次,即5月份制袋接種,9月份採收結束。
7. 毛木耳生長期噴施什麼肥料效果好
毛木耳是一種中高溫型耳類,在春夏至夏秋栽培。毛木耳生活力強,適應性廣,具有較強的抗霉能力。放心毛木耳的生產主要應抓好出耳期的通風降溫工作,防止高溫高濕引起雜菌污染和流耳。此外,毛木耳耐鹼性較強,通過適當調高培養料的PH,可以抑制雜菌生長。生長期可以噴施乾農商城萬稼能達到提高品質及增收的效益。
8. 白背毛木耳出耳階段如何科學管理
白背毛木耳長耳階段管理技術如下:
(1)靈活噴水
集約化生產噴水採用D-36型三缸活塞泵壓力噴霧器供水。開口後至原基形成期間,以向空間和地面噴水保濕為主,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經2~3天手觸料面有粗糙感,可向料面大量噴水,使其無粗糙感為宜。開袋後5~7天,袋口內表面出現大量原基。原基形成後3~5天,基部邊續成片,部分原基長綠豆粒大小時,可用壓力較高的霧化水向料面噴射,每天1~2次,連續5~7天,大的原基分化成耳芽,小的原基萎縮,讓每袋保留2~3個耳芽。當耳芽控制後,停止向耳片表面噴水,改向空間和地面噴水,相對濕度保持90%~95%。如耳棚地勢較高,保濕困難,耳片干硬,可經常向耳片噴少量水,使耳片保持濕潤狀態。若耳片有水滴下落,則為噴水過多。耳片長到6~8厘米大小時,生長速度加快,如噴水不足,易使耳片干硬,應採用向空間噴霧方法,讓霧化水自由飄落在耳片上,保持耳片濕潤狀態,毛面白,有絲光。這一階段不宜噴水過多,以免耳片積水,使毛面變成棕色,造成產品質量下降。
(2)通風增氧
通風關繫到耳片的開展和增厚,影響到病蟲的控制。通風管理通常與噴水結合進行。上午噴水之前,將耳棚兩頭薄膜卷到接近菌牆的高度,噴水1小時後再把薄膜放下。若在陰雨天,空氣濕度大,薄膜可不放;若是刮風、乾燥天氣,可只開耳棚兩頭的門進行通風。下午及晚上噴水時,只開門通風,噴水1小時後再關門。當耳片長至5厘米以後,可階段性停水並加強通風,使耳片邊沿干縮減緩生長速度,有利於耳片增厚。噴水後,若耳基較濕,顏色較深,可增加通風時間。耳棚內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耳片不易展開而形成「雞爪耳」,失去商品值。
(3)適宜光照
白背毛木耳生長期間需要適當散射光,光線強弱會嚴重影響產品的光澤。光線較弱時,耳片黑度不夠,但毛面白度好;反之,若光線較強,耳片黑度良好,但毛面呈紅棕色。適宜的光照強度為400~500勒克斯,才能生產出光面黑亮,毛面潔白,高品位的產品。通常耳棚兩頭由於光線太強,耳片毛面色較深,可採取加蓋草簾適當遮光。
9. 竹林掛栽毛木耳如何操作
利用毛竹林內的空間,掛袋栽培毛木耳,是一種林菌結合的好模式。福建省林業科學院對此做了試驗,獲得成功。每公頃竹林地可掛袋2000袋,每袋收毛木耳干品125克。竹林通過掛栽毛木耳,可增加新竹463株,立竹平均增粗9.4厘米。我國南方有廣闊的竹區,充分利用這個自然條件發展毛木耳生產,不僅增加菇農經濟收入,而且能使竹林更加茂盛,一舉兩得。以下介紹毛竹林掛栽毛木耳技術:
(1)林地選擇
選擇郁閉度為0.8、透光度為10%、水濕條件較好、管理方便的毛竹林,以立竹代樁,在離地1.8~2.0米處橫放木棍或竹竿,以備吊掛毛木耳菌袋。
(2)菌袋吊掛
選擇適應性強、口感好、產量高的台灣白背毛木耳菌株為掛袋栽培菌種,在室內接種、發菌在5~6月份梅雨季節,相對濕度為85%~90%,氣溫升高到18~20℃時,將菌袋吊掛在竹林空間,劃口誘耳,進行林間栽培管理。
(3)出耳管理
耳芽發育至成團時,進入展片期,若遇陰雨氣候,則生長很快;如果不下雨,應進行噴水,每天噴霧3次。在適宜條件下,每天耳片伸展0.5厘米以上。經過10~15天耳片達到生理成熟而變軟,失去彈性,腹部出現白粉層,此時應停水1天,待耳邊收縮時採收。
(4)采後再生
採收時左手按住木耳,右手用鋒利的小刀緊貼塑料袋削下,以免振壞木耳根基。採收後停水2天,使其菌絲恢復。在新耳基沒有形成之前,切勿直接噴水,但空氣濕度仍需維持80%~85%,一般在7~10天內又會重新形成一批幼耳。
10. 我處楊樹多,發現不少死樹上有木耳長出,因此想用楊樹種木耳,但不懂技術,請哪位專家能給詳細指導.q:56589131
毛木耳高產栽培技術
江蘇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 Tel:0516-88939450
毛木耳品種具有口感好的特點,出口外銷有一定市場。毛木耳栽培原料來源廣泛,不受森林資源限制,無論是南方或北方都可以栽培,是廣大農村脫貧致富的一條好途徑。
一、栽培季節
毛木耳屬中溫偏高、穩溫結實性真菌。較耐寒耐熱,菌絲在0℃以下較長時間不會死亡,在37℃時仍能生長。菌絲生長最佳度為23—30℃,子實體生長最佳溫度為20一27℃,由於各地海拔不同,應因地制宜制訂不同的栽培計劃。
二、科學配方
毛木耳袋栽培養基配方有以下幾種。(1)木屑80%,表皮16%,石膏2.5%,糖1.2%,硫酸鎂0.3%,含水量55-60%。(2)木屑55%,棉籽殼30%,麥皮12%,石膏1.6%,糖1%,尿素0.4%,含水量55-60%。(3)甘蔗渣62%,木屑20%,麥皮15%,石膏2.5%,碳酸鈣5%,含水量55-58%。培養基配製方法按常規進行。
三、菌袋製作
把配製好的培養料及時裝袋。常用栽培袋規格17x33 、 15x55厘米。裝料後及時進入常壓滅菌灶內滅菌,100℃後保持14—16小時。滅菌達標後抓緊卸袋,搬入培養室內散熱,冷卻到28℃以下,無菌操作接入菌種。
四、室內管理
接種後的頭3天,溫度可控制在25—28℃,使菌絲迅速生長佔領接種穴,以後溫度可控制在24-27℃。接菌後7天內不準翻動菌袋,以免雜菌感染,菌袋翻動越多污染率越高。10天後菌絲已佔領菌穴,菌絲直徑有5厘米左右,這時開始翻堆檢查雜菌,發現污染的菌袋要及時處理。由於菌絲生長迅速,新陳代謝不斷加強,菌袋袋溫也隨之上升.為此翻袋時要將菌袋排稀,防止高溫燒菌,發菌期50天左右。
五、室外耳場:
毛木耳栽培棚同香菇棚一樣,這里只講四個注意點;(1)作好防治病蟲害和雜菌工作,地要挖20厘米深,曬白後才能整畦。畦上及四周撒些葯物如敵敵畏、辛硫磷、樂果等。(2)溝要留40厘米寬,既做人行道,又作排水水溝。(3)耳棚四周圍密,防止外界風吹入耳棚。(4)排袋架應牢固,木棍直徑大於2厘米,木棍間相距20厘米,並同橫邊垂直。
六、開孔排場
接菌後經50~60天的培養管理,菌袋已布滿潔白的菌絲時即可開孔。開孔用刮鬍須刀片割洞穴。洞穴的形狀有「V」、「∧」、「+」、「O」型四種,以「V」型最佳。一袋一般割12~14個刀口,直徑l厘米。穴與穴之間呈梅花型錯開,菌袋間隔3—5厘米,以傾斜80°放於畦床的排筒架上。
七、出耳
發菌後的菌袋,能否正常出耳,關繫到栽培的成敗。在菌袋未出耳前,通過噴重水,創造高濕、增光、增氧的生態條件。恆溫控制在30℃左右來刺激原基形成和子實體分化。
毛木耳出齊後,轉入生長管理,主要要控制好溫度、濕度、空氣、光線。
1、溫度:溫度控制在28℃左右,日溫差小於8℃時,原基才能正常分化,子實體正常分櫱。高溫時,應加厚菇棚遮蓋物,在空間及薄膜上噴冷水,降低耳棚溫度;低溫時,拉稀遮蓋物,讓陽光熱量進入耳棚,提高耳棚溫度。
2、濕度:指水分和空氣相對濕度。水分指噴水和菌袋的含水量。在水分、濕度條件良好的條件下,耳片不收邊,用手擰時,富有彈性,正反兩面能分開,有膠質,但沒有積水。每天在通風換氣後噴水兩次,即通風兩次噴水兩次。噴水後馬上蓋膜,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即薄膜上有小水珠,但不下滴。在木耳小時,濕度可低些,在生長旺盛期,特別是後期,濕度要大些。溫度低時,少噴水,高溫期加強噴水次數,陰天少噴,晴天多噴,雨天不噴。
3、空氣:毛木耳同人體一樣不斷地吸收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會抑制木耳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生長,引起萎縮或腐爛。在管理中通過掀開薄膜通風換氣,增加新鮮空氣,排出二氧化碳。在生長期每天早晚各通風一次,早上1~2小時,晚上半小時,在高溫季節和生長旺盛季節,可適當增加通風次數,延長通風時間,促進子實體正常生長。
4、光線:光線太暗,毛木耳原基難以分化、耳型小,顏色淡,影響產量和質量。毛木耳正常生長菇棚保持「三分陰七分陽」一定的直射光,促進原基分化,提高新陳代謝活動,加強耳片分櫱,毛木耳朵型大,耳片肥厚,耳面顏色轉黑,且絨毛多,品質好。
溫度:濕度、空氣、光線四者關系十分密切,應相互協調。溫度高,濕度大時。如果少通風,二氧化碳濃度大,會產生流耳、爛耳;溫度、空氣正常、濕度小,毛木耳會收邊變干,產生畸型耳。溫度高時應加大噴水次數,延長通風換氣時間增加通風換氣次數,毛木耳溫度低,可少量噴水,少通風換氣,既可保溫保濕,又能使毛木耳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