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到2020年為止已經改革開放了多少年
42年了。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因此到2020年,中國已經改革開放42年了。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召開,人民群眾思安定、謀發展,熱盼生產生活「舊貌換新顏」。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導致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亂難以消除,經濟社會的發展舉步維艱,出現了兩年「在徘徊中前進」局面,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意。
第三次復出的鄧小平同志在不同場合追問: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叫優越性嗎?不優越叫什麼社會主義呢?1978年9月,他在東北三省視察時,走一路講一路,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我們太窮了,太落後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
「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我們一定要根據現在的有利條件加速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
(1)改革開放多少年擴展閱讀:
總的來說,鄧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篇講話,深刻闡述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進行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為隨後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定了基調,實際上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成為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的宣言書。
20年前,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之際,時任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一以貫之——重讀鄧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一文,強調「一以貫之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由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思想法寶」,並指出要做到一以貫之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關鍵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學風」,「重點是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這對於我們今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②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多少周年
改革開放是自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開始實施的經濟改革和措施,可總結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組成部分,於中共十五大被納入黨章,其中「對外開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本國策之一。
此項改革實行混合經濟模式,使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走向富強之路。
政治背景
中共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6月27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回顧了建國以前28年歷史,對建國30年歷史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七年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作了基本估計和評價。
對於「文化大革命」的10年,文件中提到:文革的10年,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歷史證明「文革」的論點不符合中國的實際,不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些論點對中國當時階級形勢以及黨和國家政治狀況的估計是完全錯誤的。實踐證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它根本不是「亂了敵人」而是亂了自己,因而始終沒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歷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1976年10月,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勝利,從危難中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使我們的國家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偉大轉折
1978年12月18日-22日,鄧小平召開了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它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1.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繼往開來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淡化了「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當下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2.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開創未來的會議。全會明確指出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辟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40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會議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
鄧小平說:「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科學技術。」於是他率先提出要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總設計師!
經濟背景
經濟上,至1978年為止,盡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3624億元,比1965年的1716億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遞增率達6.8%,並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人民依然貧苦,技術比較落後,並且經過文革後,中共出現一定程度的執政危機和信任危機。
為盡快加快經濟發展,以鄧小平為首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開始逐一解決這些問題,並試圖改變人民心目中對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根深蒂固的形象,這場改革運動的目的是以維持社會主義制度為前提,改變生產中不適應生產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政策,並建立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體制。這場改革的經濟方面在農村取得了率先突破,並隨之迅速在全國各經濟領域內推行改革。
鄧小平第三度上台,嘗試對當時國內的經濟體制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並試圖將中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移到市場經濟上,鄧小平的付出及其改革嘗試得到了民眾的熱烈擁護。
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曾一度被認為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經濟標志之一,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的計劃經濟雖然曾一度為中國早期的經濟恢復和初步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其弊端日漸明顯:
廣州
1.對國內經濟的控制達到驚人的程度,政府企業職責不分,無視價值規律與市場調節的作用;一切以計劃為綱,無法適應消費群體的需要,制約商品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
2.生產商品的數量都在計劃之中,購買商品還需要相應的商品票(如購買糧食就需要有相應的糧票),造成消費者即使有錢也難以買到需要的商品。
3.工農業生產與商品經營均為強制性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個人不得持有私有財產,一切勞動成就都會被均分,這導致生產者沒有興趣擴大生產,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勞動積極性。只依靠「大鍋飯」過生活,喪失了發展經濟的動力。
必經之路
一、當年國家的現狀需要改變
「文化大革命」給國家留下了嚴重的局面:生產力發展緩慢,人民基本民生沒有解決,科技教育落後等。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二、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國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但新中國成立以後模仿蘇聯建立起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已嚴重阻礙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產力。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三、社會主義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時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和活力。生機和活力哪裡來?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新思路在哪裡?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③ 中國改革開放多少年了
改革開放是一九七八年開始,到現在有三十四年.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起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南巡講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
④ 2021年是改革開放多少年
43周年。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因此到2020年,中國已經改革開放42年了。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召開,人民群眾思安定、謀發展,熱盼生產生活「舊貌換新顏」。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導致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亂難以消除,經濟社會的發展舉步維艱,出現了兩年「在徘徊中前進」局面,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意。
第三次復出的鄧小平同志在不同場合追問: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叫優越性嗎?不優越叫什麼社會主義呢?1978年9月,他在東北三省視察時,走一路講一路,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我們太窮了,太落後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
(4)改革開放多少年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兩段話,高度概括了我們為什麼要改革,我們應當深刻的領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這種高度的理論概括。
改革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在黨領導下的改革,改革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每次重大改革的決策,都是中央通過決定做出的決策,說明黨是主動的推進改革。第二,我們的改革是漸進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國家那樣一步到位的。
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⑤ 2022年改革開放幾年了
好好對自己 你很 喜歡 自己,可是,卻好像不怎麼愛你自己。 該吃飯的時候,你總是忘記; 該睡覺的時候,你又總是熬夜寫 雨天出門,你懶得帶傘;寒風來襲,你又懶得加外衣。 醫生說煙酒和咖啡對你都不好,你卻定時定量補給尼古
⑥ 中國改革開放多少年多少周年了
新中國成立於1949年十月一日!
1978年年底十一屆三種全會後開始改革開放所以今年是改革開放42周年!
⑦ 改革開放至今多少年了
改革開放至今41年了。改革開放是1978年,現在是2019年。
改革開放是鄧小平同志40年前完美的傑作,是有著卓越遠見的計劃。敞開國門,擁抱世界,引進技術,吸引外資,發展國內經濟。40年的時間內建成了成百上千個經濟開發區和經濟特區,如今多成為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多的成為了經濟文化的中心。
(7)改革開放多少年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國家在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分別作出改革開放階段性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從總結近30年改革開放整個歷史進程著眼,緊扣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如何才能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全方位、大力度地總結概括出「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
第一個結合說的是,中國改革開放能夠取得成功,關鍵是既不丟「老祖宗」,又發展「老祖宗」;既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又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新境界。這樣的結合,推動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解放和社會生產力的解放。
第二個結合說的是,中國社會主義能在新時期顯示蓬勃生機和活力,就在於它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健康發展,就在於它是有利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這樣的結合,創造了真正活躍起來的社會主義,創造了進一步造福人民的社會主義。
第三個結合說的是,我們在改革開放中,既依靠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又尊重基層人民群眾特別是地方的改革首創精神。這樣的結合,使中國在改革開放導致利益多元化的情況下,能夠有效的保持國家的和諧統一和社會的整合。
第四個結合說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作為前無古人的創舉,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是緊密相連的。這樣的結合,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成為一種既符合市場經濟一般要求,又符合社會主義本質和方向的制度模式。
第五個結合說的是,我們既重視經濟體制改革,又重視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在內在的上層建築變革;而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又把擴大民主同健全法制結合起來。這樣的結合,創造了兼具民主和集中兩種長處的政治制度模式。
第六個結合說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既重視「物」的發展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又重視「人」的發展即全民文明素質的提高。這樣的結合,把人的全面發展同社會全面進步統一於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之中。
第七個結合說的是,黨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適時地把促進發展、提高效率同注重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結合起來。這樣的結合,使中國社會既持續地充滿創造活力,又有助於避免兩極分化而達到共同富裕。
第八個結合說的是,中國這樣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發展起來,既離不開參與經濟全球化,更離不開獨立自主。這樣的結合,使我們能同時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趨利避害的平等競爭中達到互利、普惠、共贏。
第九個結合說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中,注意協調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關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這三者關系的重要結合點。這樣的結合,既避免了不少轉型國家出現過的經濟嚴重衰退和社會劇烈震盪,又使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全體人民。
第十個結合說的是,我們黨把對客觀世界的改造同主觀世界的改造結合起來,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和組織保證。這樣的結合,既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又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從而不斷提高了黨的領導水平、執政水平和拒腐防變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改革開放
⑧ 改革開放到多少年了
法律分析:2021是改革開放到第40年。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法律依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黨內常用法規解讀》 我們黨建黨90多年,黨內頒布的法規是一個整體系統,但是有些法規隨著時光推移和歷史的進步,已經顯示它的局限性,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黨內常用法規解讀》的所取時間段是「改革開放以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黨內常用法規解讀》黨內法規涉及面廣,內容豐富,有規范黨的各級組織包括黨的紀律檢察機關的法規,有規定黨的各方面制度的法規,法規內容很多,我們從「常用性」角度出發,只選編了有關「黨員」、「黨的幹部」、「黨的紀律」這三方面內容的法規。
⑨ 改革開放是誰提出來的至今多少年了
法律分析:中國的改革開放是由鄧小平於1978年12月提出的,至今已經四十二年。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首先從農村開始,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的企業,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它們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保護。
⑩ 改革開放多少年了2021
改革開放,是我國在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到2021年,改革開放43年了。201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迎來4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從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促使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獲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經驗,可以探知能夠繼續指導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向前推進的重要啟示。改革開放40年,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開放推動了以階級斗爭為綱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變、改革開放推動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改革開放推動中國全方位開放、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改革開放極大地改變了我國人民生活圖景。
(10)改革開放多少年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是我國在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