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現在麥田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給照片上加上數字 2024-11-20 14:04:17

現在麥田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2-04 03:35:11

1. 秋冬麥田怎麼管理

中國生物有機肥交易網:華北雨養冬麥區。包括江蘇及安徽兩省的淮河以北地區,河南東南部。1.施肥原則針對華北雨養冬麥區,土壤以砂姜黑土為主,土壤肥力不高,有效磷相對偏低,鋅、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現象時有發生,土壤耕層淺、保水保肥能力差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1)依據測土配方施肥結果,適當降低氮肥用量,增加磷肥用量;(2)秸稈粉碎還田,增施有機肥,提倡有機無機配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3)重視鋅、硼、錳等微量元素的施用;(4)對於出現酸化、鹽漬化、板結等問題的土壤要通過科學施肥和耕作措施進行改良;(5)肥料施用與綠色增產增效栽培技術相結合。
2.施肥建議
2.1基追結合施肥方案推薦配方
18-15-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350~450公斤/畝,配方肥推薦用量28~36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9~12公斤/畝;(2)產量水平450~600公斤/畝,配方肥推薦用量36~47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2~16公斤/畝;(3)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配方肥推薦用量47~55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6~19公斤/畝;(4)產量水平350公斤/畝以下,配方肥推薦用量20~28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7~9公斤/畝。
2.2一次性施肥方案推薦配方
25-12-8(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350~450公斤/畝,配方肥推薦用量39~50公斤/畝,作為基肥一次性施用;(2)產量水平450~600公斤/畝,配方肥推薦用量50~67公斤/畝,作為基肥一次性施用;(3)產量水平600公斤/畝以上,配方肥推薦用量67~78公斤/畝,作為基肥一次性施用;(4)產量水平350公斤/畝以下,配方肥推薦用量28~39公斤/畝,作為基肥一次性施用。
在缺鋅或缺錳地區可以基施硫酸鋅或硫酸錳1~2公斤/畝,缺硼地區可酌情基施硼砂0.5~1公斤/畝。提倡結合「一噴三防」,在小麥灌漿期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或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和0.5~1公斤尿素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灑。若基肥施用了有機肥,可酌情減少化肥用量。

2. 南方冰雪天氣後怎樣管理麥田

南方冬小麥一般沒有越冬期,冬末初春部分地區小麥已拔節、開花,如遇冰雪災害,可能對小麥的生長有影響。可採取如下管理措施減輕危害:

(1)積雪融化後,如田間積水,應及時清溝排水,防止漬害。

(2)麥田積雪融化土壤解凍之後,麥苗開始恢復生長時,迅速組織人力進行田間追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凍害嚴重、苗情差、土壤肥力較低的麥田應多施,反之應適當減少。

(3)冰雪天氣後麥苗受雪、凍害,機體抵抗力下降,要及時做好病蟲監測與防治工作。

3. 麥田房產管理模式怎麼樣啊

還蠻好的,我也是剛進來的新人,原來在別的地方做的,喜歡這種管理方式,要具體的可以自己進來感受下,不管你最後是否選擇麥田,但你絕對不會後悔來過一趟``````

4. 小麥如何越冬管理

小麥越冬前麥田管理目標是:培育壯苗,確保小麥安全越冬。因此越冬前麥田管理重點
1、防治麥田雜草,特別是野燕麥。因為燕麥和小麥相似,其出苗時間和小麥基本一致,冬前已經出齊,越冬前打葯草小,防治效果好,而年後再用葯時燕麥已經長大,防治效果差,因此防治燕麥要在冬前打葯。
2、防治病蟲害。冬前麥田發生的主要病蟲害是紋枯病、全蝕病和蚜蟲,尤其是紋枯病、全蝕病,這兩種病菌常年存在於土壤中,小麥出苗後土壤墒情好時就會侵染麥苗,導致小麥得病但外表不表現症狀,隨著病菌危害加重,小麥抽穗後麥田就會出現大面積白穗和死穗,造成小麥嚴重減產。今年麥田墒情好,預計小麥後期死穗將會很嚴重。防治紋枯病、全蝕病,最好是葯劑拌種。沒有拌種的,要在小麥出齊苗後,每7-10天一次,連續噴施2-3次,噴苯甲丙環唑+磷酸二氫鉀,噴葯時把葯噴在小麥基部,盡量減輕病害發生。
3.現在雨水多,要做好內外三溝暢通,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小麥漬害。

5. 麥田前期氮肥過多怎樣管理

只要冬季小麥苗不旺長,不瘋長,可以不管。如果出現了旺長現象,一,減少冬灌澆水次數,二,老辦法,進行冬或春碾工作,以降低小麥生長速度。

6. 一塊麥田同樣管理一邊好一邊不好是怎麼回事

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有可能是因為土壤的問題,又要看到因為種子或者是葯物的問題。

7. 想讓小麥的畝產達到800公斤以上,該如何管理麥地

許多地方已經開始使小麥重新施用綠色肥料。由於今年冬天變暖,小麥在某些地區蓬勃發展,返回田間的稻草質量很差。小麥播種後,沒有採取澆水措施來抑制土壤。土壤松動,土壤受到嚴重破壞,並有乾旱和低溫。有凍傷的危險。另外,由於某些麥田沒有進行冬季前的化學除草和病蟲害防治,鞘枯病,秸稈腐爛,地下害蟲和雜草的發生相對嚴重,害蟲的越冬基礎高,病蟲害和雜草發生在春天。隱藏的危險更大。

三種類型的麥田應採取以下措施:

這三種類型的麥田通常每英畝不足450,000,大多數屬於晚播弱種。春季的現場管理應以晉升為基礎。通常,在早春表土厚度為2 cm時開始,並在接合前努力st 2至3次以提高溫度以促進早發。同時,在早春土壤結冰後應盡快施用氮肥和磷肥,以促進根系生長並增加分to,以保護耳朵的數量。只要水分含量可以接受,就應盡可能避免在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土壤通透性並延緩小麥幼苗的生長發育。

在旱麥田應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由於旱地麥田沒有灌溉條件,因此有必要在早春土壤融化後立即進行抑制,耙等措施,以增加水分含量並保護水分。對於幼苗較弱的麥田,在將土壤重新打漿後,應施氮肥以促進幼苗的早期出苗。對於壯苗的麥田,從小麥生長到拔節期間,應在雨水落下後進行追肥。通常,每畝追施12-15公斤尿素。對於不含磷肥的基肥,應將氮肥與磷酸氫二銨結合使用,以促進根部刺穿和提高抗旱性。

8. 小麥苗期怎樣管理

一、查苗、補種與間苗

小麥播種出苗後要及時查苗,缺苗斷壟處應及時補種,補種前最好浸種催芽。播種量大的地方應間苗,特別是田邊地頭縱橫交織種植處,最易出現一簇一堆馬鬃式的過稠。防止因密度過大、個體發育細弱造成越冬死苗.

六、冬前主要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灰飛虱和蚜蟲及傳播的病毒病,還有麥蜘蛛。地下害蟲主要有金針蟲等危害。可噴施葯物,對地下害蟲可葯劑灌根處理.

9. 冬小麥三類麥田如何管理促進升級轉化

冬小麥是分櫱作物,每畝總莖數是產量的構成因素,總莖數過低,不能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潛力,但總莖數過高,或密度過大,會導致成穗率、穗粒數和粒重降低,倒伏風險增加。單位面積總莖數與作物品種、播種期、播種量、土壤肥力、基肥施用、土壤墒情有密切關系,播種早、播種量大、土壤肥力高或水肥充足,有助於分櫱增加,反之對分櫱不利。因此要根據田塊的土壤肥力、墒情、苗情和前期施肥情況等,分別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河北邯鄲趙先生問:怎樣根據苗情分別進行肥水管理? 答:苗情是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播種情況等的綜合反應。一類苗是群體結構合理的壯苗,可採取通常的施肥措施;二類、三類苗是不同程度的弱苗,肥水管理應以促為主;旺苗是群體過大的旺長苗,肥水管理應以控為主。具體建議是: 一類苗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在60~80萬之間,群體結構合理,葉色正常,植株健壯,可在拔節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2~15公斤。 二類苗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在45萬~60萬之間,群體偏小,應在小麥起身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其中麥苗偏弱群體不足的麥田,可在起身初期至起身中期追肥澆水,群體適宜的麥田應在起身後期追肥澆水。 三類苗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小於45萬,葉色較淡、長勢較差,應及時進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隨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節期隨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 旺苗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大於80萬,葉色濃綠而下披,有旺長趨勢,應採取中耕鎮壓,減少氮肥施用,控制群體旺長,預防倒伏和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節後期每畝施尿素8~10公斤。 山東聊城的岳女士問:對受旱和無灌水條件的小麥應該怎樣進行肥水管理? 答:對於受旱嚴重,出現點片黃苗、死苗的麥田,應在早春土壤解凍後立即澆水保苗,同時畝施尿素7~10公斤,以促進麥苗返青早發;在起身拔節期結合澆水,每畝再追施尿素10~15公斤。對無灌水條件的旱地麥田,要通過鎮壓和劃鋤提墒及保墒,提高小麥的抗旱能力;趁早春土壤返漿或降雨,用化肥耬或開溝畝施尿素5~7公斤,如果中後期遇到降雨,每畝再追施尿素5~10公斤。此外,對沒施磷肥或缺磷的田塊,要在追施氮肥時配施適量的磷酸二銨;對沒有灌溉條件或缺乏有效降水的田塊,可葉面噴施濃度為0.3%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 (中化化肥高級顧問、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興仁)

10. 小麥怎樣管理

小麥管理的技術原理及春季麥田管理要點
一、小麥管理的技術原理
(一)小麥產量形成的三個階段 從栽培角度看,小麥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過程及生長發育的特點可以劃分為營養生長、營養與生殖生長並進和生殖生長三個階段。自種子萌發到幼穗開始分化之前,是以生根、長葉、分櫱為中心的營養生長階段;從幼穗分化到抽穗,一方面繼續生長根、葉、櫱和莖稈伸長、充實,另一方面進行穗分化和發育,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階段;抽穗以後,根莖葉的生長基本停止,是開花結實和成熟的時期,稱為生殖生長階段。這三個階段決定著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穗數、粒數、粒重)的形成,標志著小麥的一生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我們研究小麥生產管理措施,就是要掌握各個過程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綜合考慮,力爭穗足、粒多、粒重,達到高產、優質、低成本的目的。
(二)每畝穗數的關鍵調控時期與途徑 每畝地有充足的穗數是高產的基礎。每畝穗數是由主莖穗和分櫱穗共同組成。所以,要每畝穗數足夠必須有適宜的每畝分櫱數。山東小麥的分櫱包括冬前分櫱和春季分櫱,冬前分櫱從播種後半個月開始(10月下旬),冬前停止生長結束(12月上、中旬)。春季分櫱從返青開始(2月底、3月初),拔節前結束(4月初)。一般說來,冬前分櫱比春季分櫱成穗率高。適期播種的麥田冬前分櫱足夠(每畝總莖數60萬以上),春季返青後要適當抑制春季分櫱,避免春季分櫱增生過多,造成拔節期因群體過大,田間郁蔽,後期招致小麥倒伏。這類麥田春季要晚施肥水,一般視地力水平和群體大小,在起身期(3月中旬)或拔節期(4月初)開始。由於播種期偏晚,冬前分櫱少、群體不足的麥田,早春要適當早施肥水,促進春季分櫱成穗,一般在返青後(3月初)開始。
(三)每穗粒數的關鍵調控時期與途徑 山東小麥一般返青後(2月底、3月初)開始穗分化。一般說來,冬小麥決定每穗粒數的時期是從小麥穗分化的單棱期開始,至開花期(5月上旬)這段時間。增加每穗粒數的途徑是:保證每個麥穗有較多的小花數的基礎上,提高小花結實率。主要措施是通過適宜的播種量、播種時期及肥水措施調控植株群體結構適宜,群體內光照充足,營養狀況良好。田間管理措施是要有促有控,氮素營養和碳素營養協調,土壤肥力高、群體適宜麥田要防止肥水運用過早過多,宜在拔節期(4月初、4月中旬)追肥澆水,以防氮代謝過旺,碳代謝過弱,;中低產田要和群體不足麥田,宜在返青中期(3月上旬)和起身期(3月中旬)追肥澆水,防止肥水不足碳代謝過強而氮代謝過弱,造成早衰。所以,因地因苗施用春季肥水是非常重要的。 近幾年來,春季「倒春寒」凍死部分幼穗的現象,成為影響山東小麥產量的重要氣象災害,生產中應注意防禦,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四)粒重的關鍵調控時期與途徑 小麥開花(5月上旬)至成熟(6月上、中旬)階段是決定粒重的時期。小麥的粒重有1/3是開花前貯存在莖稈和葉鞘中的光合產物,開花後轉移到籽粒中的;2/3是開花後光合器官製造的。所以,保證小麥開花至成熟階段有較長時間的光合高值持續期,延緩小麥早衰是提高小麥粒重的途徑。措施有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小麥生育後期適時灌溉,防治病蟲害等。
二、春季麥田管理六要點:
1、及時澆好返青、拔節、孕穗水
凡是未冬灌的二、三類麥田和凍害嚴重的麥田,應早澆返青水。澆水時,防止大水漫灌,特別是晚播弱苗,一定要小水淺澆,防止淤苗。
2、及時劃鋤鬆土 劃鋤是促進麥苗提早返青、健壯生長的重要措施。一般從返青起至拔節共劃鋤2~3次,松士先淺,而後逐次加深。對弱苗要淺中耕,促進生長;對旺長和群體較大麥田要深中耕,耕斷根系,限制養分供應和春櫱滋生,達到控旺轉壯的目的。
3、返青肥要因苗追施 對凍害麥田和弱苗應及時追肥,可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墒追施,使小麥盡快恢復生長。對壯苗和強筋優質小麥則不需施返青肥,控制無效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畝穗數。
4、適時防治病蟲害春季是防治小麥病蟲害的關鍵時期。春季主要病害有銹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主要蟲害是麥蜘蛛、麥蚜和螻蛄等。要加強預測預報,備好葯械,注意管理,及時防治。
5、預防晚霜凍害 春季,我國北緯30度以北地區常有晚霜發生,小麥起身到拔節期易遭受霜凍襲擊。根據天氣預報,在霜凍來臨前兩天內澆水,有預防和減輕霜凍危害的效果。
6、防除雜草 化學除草最佳時間為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一般噴葯時間在返青後至拔節前,選晴朗天氣,無風、無露,氣溫較高的上午9時至下午4時噴葯較好,噴施要一次噴勻,不可重復噴施。二是劃鋤除草,這是也最常用的一種清除雜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