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轉載以下資料,僅供參考,如有具體問題,可以進行探討: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建立、完善質量體系一般要經歷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質量體系的試運行,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干具體步驟。 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階段主要是做好各種准備工作,包括教育培訓,統一認識,組織落實,擬定計劃;確定質量方針,制訂質量目標;現狀調查和分析;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等方面。
教育培訓,統一認識
質量體系建立和完善的過程,是始於教育,終於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和統一認識的過程,教育培訓要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一層次為決策層,包括黨、政、技(術)領導。主要培訓: 1.通過介紹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發展和本單位的經驗教訓,說明建立、完善質量體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通過ISO9000族標準的總體介紹,提高按國家(國際)標准建立質量體系的認識; 3.通過質量體系要素講解(重點應講解「管理職責」等總體要素),明確決策層領導在質量體系建設中的關鍵地位和主導作用。 第二層次為管理層,重點是管理、技術和生產部門的負責人,以及與建立質量體系有關的工作人員。 此層次的人員是建設、完善質量體系的骨幹力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使他們全面接受ISO9000族標准有關內容的培訓,在方法上可採取講解與研討結合。 第三層次為執行層,即與產品質量形成全過程有關的作業人員。對這一層次人員主要培訓與本崗位質量活動有關的內容,包括在質量活動中應承擔的任務,完成任務應賦予的許可權,以及造成質量過失應承擔的責任等。
組織落實,擬定計劃
盡管質量體系建設涉及到一個組織的所有部門和全體職工,但對多數單位來說,成立一個精乾的工作班子可能是需要的,根據一些單位的做法,這個班子也可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廠長、總經理等)為組長,質量主管領導為副組長的質量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或委員會)。其主要任務包括: 1.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 2.制訂質量方針和目標; 3.按職能部門進行質量職能的分解。 第二層次,成立由各職能部門領導(或代表)參加的工作班子。這個工作班子一般由質量部門和計劃部門的領導共同牽頭,其主要任務是按照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具體組織實施。 第三層次,成立要素工作小組。根據各職能部門的分工明確質量體系要素的責任單位,例如,「設計控制」一般應由設計部門負責,「采購」要素由物資采購部門負責。組織和責任落實後,按不同層次分別制定工作計劃,在制定工作計劃時應注意: 1.目標要明確。要完成什麼任務,要解決哪些主要問題,要達到什麼目的? 2.要控制進程。建立質量體系的主要階段要規定完成任務的時間表、主要負責人和參與人員、以及他們的職責分工及相互協作關系。 3.要突出重點。重點主要是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及關鍵的少數。這少數可能是某個或某幾個要素,也可能是要素中的一些活動。
確定質量方針,制定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體現了一個組織對質量的追求,對顧客的承諾,是職工質量行為的准則和質量工作的方向。制定質量方針的要求是: 1.與總方針相協調; 2.應包含質量目標; 3.結合組織的特點; 4.確保各級人員都能理解和堅持執行。
現狀調查和分析
現狀調查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合理地選擇體系要素,內容包括: 1.體系情況分析。即分析本組織的質量體系情況,以便根據所處的質量體系情況選擇質量體系要素的要求。 2.產品特點分析。即分析產品的技術密集程度、使用對象、產品安全特性等,以確定要素的採用程度。 3.組織結構分析。組織的管理機構設置是否適應質量體系的需要。應建立與質量體系相適應的組織結構並確立各機構間隸屬關系、聯系方法。 4.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能否適應質量體系的有關要求。 5.技術、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組成、結構及水平狀況的分析。 6.管理基礎工作情況分析。即標准化、計量、質量責任制、質量教育和質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對以上內容可採取與標准中規定的質量體系要素要求進行對比性分析。
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
因為在一個組織中除質量管理外,還有其他各種管理。組織機構設置由於歷史沿革多數並不是按質量形成客觀規律來設置相應的職能部門的,所以在完成落實質量體系要素並展開成對應的質量活動以後,必須將活動中相應的工作職責和許可權分配到各職能部門。一方面是客觀展開的質量活動,一方面是人為的現有的職能部門,兩者之間的關系處理,一般地講,一個質量職能部門可以負責或參與多個質量活動,但不要讓一項質量活動由多個職能部門來負責。目前我國企業現有職能部門對質量管理活動所承擔的職責、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夠理想總的來說應該加強。在活動展開的過程中,必須涉及相應的硬體、軟體和人員配備,根據需要應進行適當的調配和充實。
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
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內容和要求,從質量體系的建設角度講,應強調幾個問題: 1.體系文件一般應在第一階段工作完成後才正式制訂,必要時也可交叉進行。如果前期工作不做,直接編制體系文件就容易產生系統性、整體性不強,以及脫離實際等弊病; 2.除質量手冊需統一組織制訂外,其它體系文件應按分工由歸口職能部門分別制訂,先提出草案,再組織審核,這樣做有利於今後文件的執行; 3.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應結合本單位的質量職能分配進行。按所選擇的質量體系要求,逐個展開為各項質量活動(包括直接質量活動和間接質量活動),將質量職能分配落實到各職能部門。質量活動項目和分配可採用矩陣圖的形式表述,質量職能矩陣圖也可作為附件附於質量手冊之後; 4.為了使所編制的質量體系文件做到協調、統一,在編制前應制訂「質量體系文件明細表」,將現行的質量手冊(如果已編制)、企業標准、規章制度、管理辦法以及記錄表式收集在一起,與質量體系要素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新編、增編或修訂質量體系文件項目; 5.為了提高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效率,減少返工,在文件編制過程中要加強文件的層次間、文件與文件間的協調。盡管如此,一套質量好的質量體系文件也要經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復; 6.編制質量體系文件的關鍵是講求實效,不走形式。既要從總體上和原則上滿足 ISO9000族標准,又要在方法上和具體做法上符合本單位的實際。
質量體系的試運行
質量體系文件編制完成後,質量體系將進入試運行階段。其目的,是通過試運行,考驗質量體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協調性,並對暴露出的問題,採取改進措施和糾正措施,以達到進一步完善質量體系文件的目的。在質量體系試運行過程中,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有針對性地宣貫質量體系文件。使全體職工認識到新建立或完善的質量體系是對過去質量體系的變革,是為了向國際標准接軌,要適應這種變革就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質量體系文件;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體系文件通過試運行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全體職工立將從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改進意見如實反映給有關部門,以便採取糾正措施; 3.將體系試運行中暴露出的問題,如體系設計不周、項目不全等進行協調、改進; 4.加強信息管理,不僅是體系試運行本身的需要,也是保證試運行成功的關鍵。所有與質量活動有關的人員都應按體系文件要求,做好質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傳遞、反饋、處理和歸檔等工作。
質量體系的審核與評審
質量體系審核在體系建立的初始階段往往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質量體系審核的重點,主要是驗證和確認體系文件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1.審核與評審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 (1)規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是否可行; (2)體系文件是否覆蓋了所有主要質量活動,各文件之間的介面是否清楚; (3)組織結構能否滿足質量體系運行的需要,各部門、各崗位的質量職責是否明確; (4)質量體系要素的選擇是否合理; (5)規定的質量記錄是否能起到見證作用; (6)所有職工是否養成了按體系文件操作或工作的習慣,執行情況如何。 2.該階段體系審核的特點是: (1)體系正常運行時的體系審核,重點在符合性,在試運行階段,通常是將符合性與適用性結合起來進行; (2)為使問題盡可能地在試運行階段暴露無遺,除組織審核組進行正式審核外,還應有廣大職工的參與,鼓勵他們通過試運行的實踐,發現和提出問題; (3)在試運行的每一階段結束後,一般應正式安排一次審核,以便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對一些重大問題也可根據需要,適時地組織審核; (4)在試運行中要對所有要素審核覆蓋一遍; (5)充分考慮對產品的保證作用; (6)在內部審核的基礎上,由最高管理者組織一次體系評審。 應當強調,質量體系是在不斷改進中行以完善的,質量體系進入正常運行後,仍然要採取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各種手段以使質量體系能夠保持和不斷完善。
Ⅱ 質量管理體系怎麼建設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是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展的動態系統。每個組織,無論其是否有正式的計劃,都有質量管理活動,ISO9000標准為這些質量管理活動組成體系提供了指南。ISO9000標准能夠幫助組織確認現存的的活動及其適宜的環境,並且管理這些質量活動。ISO9000可以幫助組織建立一個有凝聚力的質量管理體系。
其次,要明白正規的質量管理體系的框架。
正規的質量管理體系以策劃、執行、監視和改進質量管理活動為基本的框架。質量管理體系並沒有大多數人想像中的復雜,也不需要這么的復雜,它只是能夠需要准確地反映組織的需求即可。在建設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ISO9000中給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以作為活動的指南。
質量管理體系的策劃不是一件單獨的事情,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策劃隨著組織對標準的學習和環境的變化而逐漸形成。這個策劃要考慮組織的所有質量活動,並確保覆蓋ISO9000的全部指南和ISO9001的要求,該策劃要經過批准後才可以實施。
質量管理體系的執行是整個組織的行為,要把策劃的活動分解成一個個單獨又有關聯的活動讓全員實施。對於組織來說,只有策劃沒有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定期監視和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的計劃制定情況和績效情況,對組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應該考慮這些指標的情況,以便於策劃的活動可以順利的展開。
審核是一種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識別風險和確定滿足要求的方法。為了有效地進行審核,需要收集有形和無形的證據。在對所收集證據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採取糾正和改進措施。知識的增長可能會導致創新,使質量管理體系的績效達到更高的水平。
最後,具體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方法的步驟。
質量管理體系方法是為幫助組織建立一個協調而能有效運行的體系來展開質量管理活動,以實現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而提出的。這種方法有一套系統而嚴謹的邏輯步驟和運行程序,它是將質量管理基本原則之一的「過程方法」應用於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成果。
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的步驟如下:
1) 分析組織的環境及識別風險和機會;
2) 確定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的需求和期盼;
3) 建立組織的質量方針和目標;
4) 確定實現質量目標必需的過程、職責和提供必要的資源;
5) 規定監視、測量每個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6) 應用適宜方法分析和評價每個過程的績效和效率;
7) 確定控制不合格的措施及防止不合格,並消除產生原因的措施;
8) 建立和應用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
由上述步驟可知,質量管理體系方法是「過程方法」原則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具體應用,它為質量管理體系標准提供了總體框架。這種方法充分地體現了PDCA的循序漸進、邏輯性和系統性的思路。
Ⅲ 一文讀懂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管理體系,無論是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還是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或者是其他管理體系,一般來說,流程相似,但不同的管理體系還是略有區別。下面僅以建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為例,說明建立管理體系的流程。
1 總體流程劃分
建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流程,依據PDCA原理(PLAN:策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改進),通常包括四個階段。通俗一點,也就是包括人們通常所說的「寫我所做,做我所寫,記我所做,持續改進」的內容。這四個階段為:准備階段、策劃 質量管理體系階段、體系運行階段和認證審核階段。總體完成時間大約需要四個月左右。不同的管理體系時間要求上略有差別。
1.1准備階段 :
體系策劃 時間:一周左右。
企業成立貫標小組,通常由企業最高管理者擔任組長,組員包括由最高管理者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各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貫標小組與咨詢顧問討論、擬定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計劃草案。
1.2體系策劃階段
時間:一個月左右。
本階段包括企業調研、診斷,標准培訓,體系文件的編寫、修訂,文件發布等過程。
1.3體系運行階段
時間:一般管理體系標准都要求運行三個月以上。
本階段包括:文件培訓,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指導,內部審核培訓、指導,管理評審培訓、指導等過程。
1.4認證審核階段
時間:半個月左右
本階段包括:符合性審核(模擬審核),認證前准備,認證機構現場審核,指導關閉不符合項,獲得證書等過程。
現場審核由獨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實施,評價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與標 準的符合程度,以確定是否頒發認證證書。
2 各階段工作重點
2.1成立貫標小組
貫標小組最好由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 ,最大限度地發揮體系建立所需的領導作用,實現「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管理者代表的主要作用是 代表總經理全權負責 ISO9001相關事宜,最好由 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擔任,一方面,其對組織內各個部門的運作較為熟悉,另一方面,在進行管理決策時,有足夠的權力和影響力。
2.2調研
時間:1~2天,部門多、流程復雜的企業需要的時間會相應多一些。
調研是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其目的在於:了解企業的管理現狀,並與標准對照,找出差距,修訂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計劃草案,形成最終的實施計劃。
調研前企業應收集與以上內容有關的資料,包括企業的組織機構說明(圖)、工作制度、操作規程、檢驗規程、在用的工作記錄種類清單及記錄表格樣式、技術手冊、設備台帳、計量儀器清單、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國標等。
調研工作由咨詢顧問小組全面細致地調查了解企業的組織結構、職責許可權、管理過程、生產過程、質量管理現狀、設備管理現狀、員工素質現狀等,在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後,與公司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溝通,明確公司發展的方向和思路、組織機構的設置、管理體系的策劃結構等。
調研工作根據企業的情況,一般需要 1~2天的時間,部門多、流程復雜的企業需要的時間會多一些。
2.3培訓
培訓分三次進行: A、標准培訓 B、文件培訓 C、內審及管理評審培訓
2.3.1 標准培訓
時間:大約需要二到三天。
本次培訓是針對 ISO9001標准所做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ISO9000系列標準的發展歷史、質量管理八項原則、ISO9001標准等,目的在於使企業領導者、各級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對標準的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並在此基礎之上靈活運用,結合企業實際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實施並改進之,充分發揮其作用。
培訓前,企業應制定培訓計劃,確定培訓時間、地點、參加人等內容。基於培訓的目的,參與人員至少包括中層以上領導(最高管理者必須參加),最好是全體員工參加。
2.3.2 文件培訓
本次培訓是在體系文件發布後,由咨詢顧問針對體系文件所做的培訓,目的在於讓內審員熟悉體系文件的內容,知道自己在體系中有哪些具體工作,指導內審員如何按照這些文件去做,需要形成哪些記錄,以及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然後通過內審員對所在部門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使有關人員都清楚體系文件的要求,使體系文件落到實處。此類培訓可由企業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地點進行。
2.3.3 內審及管理評審培訓
本次培訓一般是在體系文件發布運行一個半月左右時間進行,是針對內審員進行的培訓。通過培訓,內審員應掌握內部審核的技巧和方法,能夠發現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針對問題如何處理。
內審員對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其主要職責是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以期發現體系所涉及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評價體系的執行與策劃的符合程度,確定所改進的內容,實現質量管理體系的自我完善功能。
2.4 體系文件編寫、修訂、發布
時間:一個月左右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系統化的、遵循PDCA管理模式並以文件支持的管理體系。形成文件不是目的,它是一項增值活動,其價值在於溝通思想、統一行動。
文件編寫前需要做必要的准備活動,包括小組成員分工,按分工收集現有的各類管理文件、工藝、標准、法律法規等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由咨詢顧問小組指導編寫體系文件。
文件初稿完成後,咨詢顧問小組會同公司各部門管理人員一起,對文件內容進行討論,使文件更具可操作性。修訂後的體系文件經公司領導批准後頒布實施,進行體系實際運行階段。
2.5內部審核:
時間:體系運行一個半月左右時進行,大約需要二到三天。
內部審核由咨詢顧問小組指導內審員實施。通過內部審核,使內審員熟練掌握內審技巧、方法,為公司培養質量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通過內部審核,尋找和發現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所涉及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漏洞,有針對性地採取糾正 /預防措施,使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
2.6管理評審:
時間:內部審核結束後二十天左右進行。
管理評審通常由總經理主持。其目的在於,依據內審結果報告、各部門工作報告、顧客反饋、過程的業績、糾正 /預防措施的狀況、改進的建議等內容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充分性、適宜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找出薄弱環節,採取糾正、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使質量管理體系得以不斷完善和改進。
2.7符合性審核(模擬審核 ):
咨詢顧問在認證機構審核前將組織一次模擬審核,按照認證機構的審核程序,對企業進行認證前的全面審核,針對審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通過符合性審核,使企業員工熟悉審核程序,感受審核氣氛,避免因緊張而出現的的問題,爭取一次性順利通過現場認證審核。
2.8認證准備:
此工作包括選擇第三方認證機構,擬定迎審計劃,做好迎審動員,講解審核注意事項,確保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審核。
2.9現場審核
按認證審核組制定的計劃,積極配合審核組的審核工作,做好後勤安排,配備陪同人員,確保認證審核的順利進行。
2.10關閉不符合項
作為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的專業審核員,審核組成員總會發現體系運行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這些問題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是有幫助的,這也是第三方審核的意義所在。審核組所發現的不符合項,需要企業進行糾正,並根據原因採取必要的糾正措施,防止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在所採取的措施完成後,企業需要向審核組提供相關證據,證明措施的合理性和完成情況,以此表明不符合項得到關閉。審核組只有在不符合項關閉後,才能向認證中心遞交審核材料。
2.11 獲取證書
審核組的審核結果經認證中心的技術專家委員會審議通過後,認證中心將向企業頒發證書,證明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得到了建立、實施和改進。
以上是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階段和重點過程,這些階段和過程的制定是遵循管理學上的 PDCA原理制定的,非常科學。它能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將ISO900管理思想和理論灌輸到企業實際的質量管理工作當中,深入到每個人的思想當中。相對於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來說,每一個階段和過程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個階段和過程都是一個台階。如果每個台階都有所悟、有所體會,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走,最終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企業如果能夠本著腳踏實地的態度,扎扎實實地按照每一個過程的要求去做,所獲得的收益將是不可估量的。相反,如果只是輕描淡寫地、走過場一樣地去做,為追求速度甚至省略一些階段或步驟,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嚴重者會產生負面影響。
在此還要說明一點,通過認證審核,取得認證證書不是目的。將管理體系長期保持下去,並通過內審、管理評審等多種檢查工具,不斷發現問題,堅持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管理體系,與時俱進,才是企業永恆的目標。
Ⅳ 怎麼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體系建立的步驟
建立、完善質量體系一般要經歷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質量體系的試運行,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干具體步驟。
一、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
該階段主要是做好各種准備工作,包括教育培訓,統一認識,組織落實,擬定計劃;確定質量方針,制訂質量目標;現狀調查和分析;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等方面。
(一)教育培訓,統一認識
質量體系建立和完善的過程,是始於教育,終於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和統一認識的過程,教育培訓要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一層次為決策層,包括黨、政、技(術)領導。主要培訓:
1.通過介紹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發展和本單位的經驗教訓,說明建立、完善質量體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通過ISO9000族標準的總體介紹,提高按國家(國際)標准建立質量體系的認識。
3.通過質量體系要素講解(重點應講解「管理職責」等總體要素),明確決策層領導在質量體系建設中的關鍵地位和主導作用。
第二層次為管理層,重點是管理、技術和生產部門的負責人,以及與建立質量體系有關的工作人員。
這二層次的人員是建設、完善質量體系的骨幹力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使他們全面接受ISO9000族標准有關內容的培訓,在方法上可採取講解與研討結合。
第三層次為執行層,即與產品質量形成全過程有關的作業人員。對這一層次人員主要培訓與本崗位質量活動有關的內容,包括在質量活動中應承擔的任務,完成任務應賦予的許可權,以及造成質量過失應承擔的責任等。
(二)組織落實,擬定計劃
盡管質量體系建設涉及到一個組織的所有部門和全體職工,但對多數單位來說,成立一個精乾的工作班子可能是需要的,根據一些單位的做法,這個班子也可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廠長、總經理等)為組長,質量主管領導為副組長的質量本系建設領導小組(或委員會)。其主要任務包括:
1.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
2.制訂質量方針和目標;
3.按職能部門進行質量職能的分解。
第二層次,成立由各職能部門領導(或代表)參加的工作班子。這個工作班子一般由質量部門和計劃部門的領導共同牽頭,其主要任務是按照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具體組織實施。
第三層次:成立要素工作小組。根據各職能部門的分工明確質量體系要素的責任單位,例如,「設計控制」一般應由設計部門負責,「采購」要素由物資采購部門負責。
組織和責任落實後,按不同層次分別制定工作計劃,在制定工作計劃時應注意:
1.目標要明確。要完成什麼任務,要解決哪些主要問題,要達到什麼目的?
2.要控制進程。建立質量體系的主要階段要規定完成任務的時間表、主要負責人和參與人員、以及他們的職責分工及相互協作關系。
3.要突出重點。重點主要是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及關鍵的少數。這少數可能是某個或某幾個要素,也可能是要素中的一些活動。
(三)確定質量方針,制定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體現了一個組織對質量的追求,對顧客的承諾,是職工質量行為的准則和質量工作的方向。
制定質量方針的要求是:
1.與總方針相協調;
2.應包含質量目標;
3.結合組織的特點;
4.確保各級人員都能理解和堅持執行。
(四)現狀調查和分析
現狀調查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合理地選擇體系要素,內容包括:
1.體系情況分析。即分析本組織的質量體系情況,以便根據所處的質量體系情況選擇質量體系要素的要求。
2.產品特點分析。即分析產品的技術密集程度、使用對象、產品安全特性等,以確定要素的採用程度。
3.組織結構分析。組織的管理機構設置是否適應質量體系的需要。應建立與質量體系相適應的組織結構並確立各機構間隸屬關系、聯系方法。
4.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能否適應質量體系的有關要求。
5.技術、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組成、結構及水平狀況的分析。
6.管理基礎工作情況分析。即標准化、計量、質量責任制、質量教育和質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對以上內容可採取與標准中規定的質量體系要素要求進行對比性分析。
(五)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
因為在一個組織中除質量管理外,還有其他各種管理。組織機構設置由於歷史沿革多數並不是按質量形成客觀規律來設置相應的職能部門的,所以在完成落實質量體系要素並展開成對應的質量活動以後,必須將活動中相應的工作職責和許可權分配到各職能部門。一方面是客觀展開的質量活動,一方面是人為的現有的職能部門,兩者之間的關系處理,一般地講,一個質量職能部門可以負責或參與多個質量活動,但不要讓一項質量活動由多個職能部門來負責。
目前我國企業現有職能部門對質量管理活動所承擔的職責、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夠理想總的來說應該加強。
在活動展開的過程中,必須涉及相應的硬體、軟體和人員配備,根據需要應進行適當的調配和充實。
Ⅳ 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
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
建立一個質量管理體系,首先應確定組成質量管理體系的各個要素,並構造一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結構。無論是結構的構造還是要素的選取,都要緊密結合組織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產品類型和對產品實現過程的要求。以下是我帶來的詳細內容,歡迎參考查看。
一、質量管理體系的各個要素
1.質量管理體系由質量管理體系要素組成。對於一個企業,其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中所有與質量有關的要素即質量管理體系要素,如各類質量管理(質量計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活動及內容、為實施質量管理所建立的組織機構、面向質量形成過程和質量管理活動的各種作業程序以及對質量形成過程中所需的種種資源的管理活動和程序等,為著確保產品質量滿足顧客需要這一共同目的而構成的企業質量管理工作的整體。
2.實施質量管理,必須首先建立質量方針並制訂質量目標。對於任何一個組織,要實施質量管理,必須首先建立質量方針,制訂質量目標,並且要在質量方針的指導下,為所制訂的質量目標,對組織中所有與質量有關的活動和工作內容進行有效管理。所有這些面向質量的管理活動和內容構成了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要素。
3.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實施質量管理,必須設置組織機構,明確隸屬關系和管理職責,以理順從事各種質量活動的渠道;必須對產品形成過程要用到的所有的資源進行有效控制和科學管理,以為形成高質量的產品提供積極支持;而且,要通過程序的制定以給出從事各種質量活動的工作方式,使各項質量活動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從而經濟、有效、協調地進行。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管理職責、資源管理活動及內容、產品壽命周期各環節的質量活動,以及制定出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模式、形成的質量文件,都是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基本要素。它們共同組成的有機整體就是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
除此之外,為實現質量的持續改進和不斷提高,應對各項與質量有關的活動和行為進行監測、控制和分析,以確保其符合性和實現改進。組織對其質量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任何組織都應定期對其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內部審核和評審,以查明各項質量活動是否按規定程序進行及其有效性。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改進,使體系得以不斷改進和完善,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二、質量管理體系的目標
1.目標的理論依據和來源。ISO9000:2000標准對“質量目標”的定義是:“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從質量管理學的理論來說,質量目標的理論依據是行為科學和系統理論。作為企業的員工,希望自己得到企業的認同和接受,能夠勝任所擔負的工作並有所成就和建樹,希望獲得一定的名譽和成績。因此,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調動和激勵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必須引導全體員工通過質量目標的成功實現而使其高層次需求得到滿足。質量目標就是以行為科學中的“激勵理論”為基礎而產生,又藉助系統理論向前發展的。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一個企業是一個目的性的系統,它包括若干個帶有目的性的子系統,子系統又包括若干個帶有目的性的子系統一如此循環無窮盡也。
以此為指導,從實現企業總的質量目標為出發點,協調企業各個部門乃至每個人的活動,就是質量目標的核心思想。當然,質量目標的理想境界是“橫到邊、縱到底”,即每個職能部門和每個層次(企業最高管理層、部門管理層、車間、班組乃至每個人)均有質量目標。
2.目標的實質內容。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出發點和終結點均為質量目標,沒有目標的質量管理不能稱之為“管理”,沒有績效的質量管理不能稱之為“有效’的質量管理。
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其目的是確保產品質量,使顧客滿意。為此,企業必須確立質量方針,提出具體的質量目標,並對影響產品質量和實現企業質量目標的主導因素—技術、管理和人員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預防、減少和消除質量缺陷,用最為經濟的手段為用戶提供滿意的產品。圍繞產品質量形成的全過程,通過對實施質量管理所需要的組織管理、資源、過程和程序的積極而有效的運作,把質量環的各個階段的工作過程加以有效控制,這也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最主要任務。
三、通過質量管理活動如何有效運行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活動中重要的就是發揮全員的作用,企業的.人力資源是企業之本。企業質量經營成敗的關鍵在於企業整個員工素質的提高。應充分重視人力資源的構建,提高各級人員的質量意識、業務素質、職業道德以及適應本職工作的能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對企業員工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在:員工從相互競爭變為密切合作;對員工的工作紀律和工作活動有更高的要求;員工的工作范圍加寬,企業內部信息溝通要在不同部門和層次之間進行,溝通的方式應是雙向或多向的,並保證信息溝通渠道的暢通。
為確保達到以上要求,企業應創建學習型組織,使員工能自由地分享知識和經驗,快速學習所需的知識與技能,並將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不斷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
綜上所述,質量管理是一個企業根據國際通用的標准體系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本企業特點的、科學的管理方法,只要大家按照這個體系標准要求去做,那麼,這個公司的管理一定是完善的,它不單指產品的質量管理,它包括了公司上下整個工作環節的標准運作程序,不管這個環節與產品質量有沒有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在質量管理體系中,每個部門及每個部門內的員工,都是公司其他部門或員工的客戶,不管是上下級也好,同級也好。每個人的工作都要滿足公司其他部門(不管是同級還是上下級、或是公司的客戶)的要求,這個體系是全方位的規范了公司的所有行為,只要嚴格按照這個體系標准執行,公司的管理就會效地運行。
;Ⅵ 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
這個有點復雜,總體來說,首先,需要成立一個以組織(即公司或工廠)負責人為首的團隊,編寫公司以質量手冊為主的一系列管理程序文件,在該程序文件運行半年或一年時間之後,以程序文件留下的記錄向質量認證組織申請認證,認證組織認證完成之後,持之以恆地堅持實行該程序,並持續進行改善,這樣就建立好了。
Ⅶ 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
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和運行是通過建立貫徹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來實現的。通過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貫徹質量方針;當情況改變時,保持質量管理體系及其要求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作為組織開展質量活動的依據,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為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提供證據;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可用以展示質量管理體系,證明其與顧客及第三方要求相符合。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一般由四個部分組成: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質量記錄表格等。首先應對文件編寫組成員進行培訓,接著制定編寫計劃,收集有關資料,編寫組討論文件間的介面,然後將文件初稿交咨詢專家審核;咨詢專家向編寫組反饋,並共同討論修改意見之後,由編寫組修改文件直至文件符合要求。
2、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審核、批准、發布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應分級審批。質量手冊應由最高管理者審批;程序文件應由管理者代表批准,作業指導書一般由該文件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審批,跨部門/多專業的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審批。文件審批後,需正式發布,並規定實施日期。以宣傳和培訓的形式,使組織中所有人員理解質量方針和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規定的有關內容,在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前,可以通過考試檢察員工對有關內容的了解和理解情況。
(四)質量管理體系試運行階段
1、質量管理體系試運行
完成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後,要經過一段試運行,檢驗這些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適用性和有效性。組織通過不斷協調、質量監控、信息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和管理評審,實現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影響質量活動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例如舊的習慣、傳統思想、缺乏認識、對文件理解偏差等。所以,對程序、方法、資源、人員、過程、記錄、產品(服務)連續監控是非常必要的。發現偏離標準的情況,應及時採取糾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