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管理農村小學
導語: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們的校長。”事實上,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校長不多見,提高學校工作效率的關鍵不在於校長是一個全才全能者,而在於他能全面了解每一位教師有什麼樣的能力,根據他們的特長,合理地安排任務,用其所長,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如何管理農村小學
一、依法治校立章
農村小學規模小,教職工和學生都很少,因此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疏漏之處,甚至有缺失,所以首先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且所有的制度和辦法都必須堅持執行國家有關學校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校是學校科學發展之路,也是當今依法治國的時代要求。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都具有法律觀念,依法行事的意識強,學校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能有效化解不必要的管理矛盾。
二、制度要系統科學
學校制度是否系統科學,直接影響到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激情,因此校領導要勇於更新觀念,著力建立一套有利於教師專業成長的`管理制度。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修訂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如《班主任工作職責》《教師工作實績考核細則》《教學教研成果獎勵辦法》等,激發教師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而且還要建立有效的學習制度,提高教師素質,如樹立教師終身學習觀、建立學刊用刊制度、建立有效的評價制度等,完善學校內部管理制度。
依法治校除了堅持國家和政府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外,學校也要結合自己的辦學傳統和辦學實際,制訂符合本校實際、適合當地情況的、詳細的管理辦法和工作制度,用各項工作制度規范人、管理人,使教師和學生的行為做到有章可循,獎優罰劣。
三、管理要以人為本
制度規范人、管理人的同時更要關懷人,體現制度的人文化。換言之,學校管理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精神,以提高人的認識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為前提。學校是教育人的園地,是廣大師生身心得以健康發展的地方,因此學校管理要體現育人為先。對學生,一切管理在於鼓勵學生學做真人,樹立崇高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對教師,學校管理要激發教師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理念,要有獻身教育事業的進取心和責任感。可見,只有人性化的制度才能真正地育人。
四、管理要關注環境
教育在於言傳身教,其實和諧優美的學校環境也能感化人,因此學校管理要關注校園環境,創造一個充滿豐厚的文化底蘊與文化內涵的校園環境,引導感染師生,使師生的情操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作用,而學校環境的創設離不開教師整體氛圍、學校氛圍、班級風貌和師資力量等教學硬體。良好的師生關系體現了和諧的學校氛圍,教學樓的過道內和教室牆面上可以懸掛與教育有關的名人畫像、學校活動剪影、師生作品等,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這里的主人,要愛護自己的學校和教室;校園內的草坪,通過溫馨提示語,讓學生做一個文明使者。
五、管理重在教學
學校管理的重心工作是教學,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管理的核心,教學管理就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狠抓課堂教學,向課堂教學要質量。(1)教師要採取措施,增進師生交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師生在認識和感情上緊密聯系起來,通過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2)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交替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思考,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3)建立科學的教學信息反饋制度,使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
2.建立健全教師教學工作的考核機制,形成競爭機制,使教師自覺地為提高教學質量嘔心瀝血,勤耕不輟,在競爭中增長才幹,在崗位上提高素質,同時要關注年輕教師的成長,制訂年輕教師的培養計劃,注重培養過程,通過傳、幫、帶,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教學競賽,舉行公開課、優質課評比等教學活動,形成教學研究的氛圍,這樣教師的整體素養才能得以提升,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六、管理要全員參與
學校管理和其他管理模式一樣,應該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因此學校管理的主體應該是多元化的。
1.動員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管理
農村小學規模雖小,但學校管理不是校長一個人的事情,也不單單是幾個學校領導的事情,要動員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參與管理,建立全員參與管理機制,學校的決策要充分聽取全體教師或全體學生的意見,這樣才能實現民主集中,而民主集中的管理才是真正高效的管理。
2.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管理
學校是社會的學校,因此辦學要開放,建立社會力量參與管理的機制,動員社會多種力量,比如家長、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在校外設有教師、家長及社會有關成員的聯合組織,讓社會參與小學的管理和監督,讓社會力量參與學校管理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在學校發展過程中,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困難,大家共同商量對策,使學校由以往單純向政府負責轉型為向學生、社會負責,優化社會資源,促進小學管理的科學化發展。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管理要與時俱進,依法辦學,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同時關注學校的環境建設,以教學管理為核心,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實施多元化民主管理,從而提升辦學質量。
Ⅱ 如何加強農村小學管理
導語: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們的校長。”事實上,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校長不多見,提高學校工作效率的關鍵不在於校長是一個全才全能者,而在於他能全面了解每一位教師有什麼樣的能力,根據他們的特長,合理地安排任務,用其所長,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如何加強農村小學管理
一、加強學校管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當下學生擇校的主要原因,是認為當地學校的辦學條件差,教學質量低。對此,要想改變這種傾向,鞏固和發展農村小學教育,必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從上到下,從地方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從政府及村民委員會到校長、師生、家長,都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到農村小學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要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開足開全所有課程,並且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加強對理論和實踐的學習。不斷改革,努力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新方法、新路子,要充分運用好課堂教學這一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採取先進、科學、靈活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為出發點,著眼於未來,作為學校領導應積極主動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科學合理的近、中、長期發展目標。
二、改善辦學條件,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良好的育人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室、辦公室、活動場所等都是育人環境的重要內容。同時,也要搞好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三化”建設,體現校園文化特色。
農村小學條件差,這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校除了以政府投入為主外,還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建立了綜合教室,添置了必須的音樂器材和體育設施、教學儀器、圖書資料,為師生逐步創造理想的教育、教學環境。
三、注重安全教育,加強學校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採取的具體措施是:(1)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目標明確,責任到人。學校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經常檢查,排除隱患。(2)節假日安排專人值班;(3)組織師生學習防火、防電、防盜、防毒、防震等安全防範常識和技能,制定防震、防洪緊急專項預案;(4)強化後勤服務,狠抓清潔衛生整治,以預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學校與鎮衛生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定期對學生進行體檢,以保障學生身體健康;(5)與當地黨委、政府、村委會,公安、工商等執法部門取得聯系,綜合整治學校周邊的外部環境;(6)與家長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7)針對學校的特點,在重點路段、出入口張貼安全警示標語和明顯標識。總之,農村學校的師生安全是學校穩定、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只有群策群力抓落實,才能確保一校平安。
四、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
“以人為本”就是要實行人性化管理,關心師生的疾苦,為他們排憂解難,尊重師生的'人格,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決策學校重大事情要充分發揚民主,傾聽教師心聲,盡量得到教師的支持和理解,以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善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因素。實現學校各個環節充分發展,營造一個嚴肅活潑、穩定有序、上通下暢、包容開放的和諧校園。
五、加強繼教師培工作,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農村小學中、老年教師比重大、學歷低、年齡高、知識舊、思想落後、綜合素質不高。大部分是由民辦教師直轉為公辦教師的。鑒於此,幫助在職、在崗教師盡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從優化培訓機制與途徑入手,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1)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提高綜合素質。培養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關心。(2)健全繼續教育機制。將繼續教育與提高學歷、職稱評定三者掛鉤,促進教師自覺參學習。(3)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戰略,聘請外校優秀師來本校任課,安排優秀教師外出觀摩學習。(4)利用現代計算機遠程網路信息手段,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力圖打造一支“勤奮求實、奉獻敬業、博學愛生、誠信創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六、抓好基礎管理,創新特色教育
要加強日常行為管理,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要教會學生學會“讀書寫字、唱歌跳舞、做操掃地、合作探究”等基本功訓練。在抓好基礎的同時,還要從本校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創新特色教育。結合校情、鄉情,大力宣傳優良革命傳統教育,培養他們愛家鄉、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教育活動。學校指導師生參加各類藝術活動,師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有選擇地參加活動,培養他們動手、動腦能力,開發智力,陶冶情操,發展個性特長。
七、要特別關愛留守兒童
而今,隨著城市進程化的加快,大量務工人員紛紛湧向城市,使得留守兒童成為了農村教育的一個特殊群體。這就要求廣大教職員工,要以十倍的熱情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隨時跟蹤調查,切實關注這些孩子的健康成長,對困難的“留守兒童”的幫助要落到實處。學校要採取開家長會、座談會、來訪、信訪等形式加強家校溝通與交流,使家長懂得黨的教育方針和當前教育政策,明確學校的辦學思路。同時,取得社會支持,實現家庭、社會與學校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現在,我校一直朝著持續健康的軌道穩步前行,不斷優化辦學條件,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高,師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為我校爭得了無數榮譽。現在不僅本村的學生沒有外流,而且外學區的學生也紛紛來我校就讀。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的學校管理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社會共同譜寫,有上級相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全社會的幫助與扶持,有廣大農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無私奉獻,農村的小學教育事業會越來越好。
Ⅲ 農村小學怎麼管理
導語:建設新型農村,更重要的是發展農村教育。現就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的管理,主要從三方面進行闡述:依法治教,民主管理;真正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安全管理,生於泰山。在農村小學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活動的總體目標任務,就是努力把每一所中小學校建成為平安、衛生、文明、和諧的校園,切實保障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農村小學怎麼管理
1堅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1.1 堅持依法治校
對全校師生定期開展法制宣傳和教育。尤其是本行業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讓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規范辦學行為。另外,學校領導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領導的工作就是服務的工作。
要真心實意地把教職工當作學校的主人,有事要多與教師商量,聽取民意,以便正確決策,充分發揮教代會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依法行使審議建設權、審議通過權、審議決定權和對領導幹部的評議監督權,凡是學校內與教職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改革方案、規章制度、教職工獎懲辦法等,都經教代會審議並通過。發揚民主,激發教職工主人翁意識,有利於校長將學校的良好意圖轉化為教職工的意願,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協同力。
1.2 堅持以教師為本,師資是學校教育工作的脊樑
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學永恆的主題。關繫到教學工作的成敗。學校應該成為師資隊伍成長的搖籃,專業技能提高的第一平台。校長最大的貢獻就是能帶出一支思想素質過硬、教學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對此,針對教師不同年齡、不同層次,提出分層要求。如備課,對新參加工作的教師,要求備課重在規范,對中年教師則要求有新意,在教學改革上下功夫。對有經驗的教師則重在總結經驗,整理形成教學理論。
在對教師的全面培養中重點要抓住青年教師的培養,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實際上就是抓住了學校的未來。抓住了教育的未來,為使青年教師盡快成熟起來,成為學校的青年骨幹教師,以致成為名師,學校必須通過三條渠道,落實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一是專家引領。通過建立全方位的帶教網路,層層帶教,使青年教師干有方向、學有榜樣。特別要對一些持續發展有望的青年骨幹教師推行“導師帶教”制。
加大中、青年教師培養力度,要有切實培養計劃,詳細記載培養過程。二是舞台出英雄。千方百計創造機會,搭建大、中、小各種舞台,讓青年教師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和平台,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教學大比武、技能大演練,舉行公開課、優質課評比等教學活動。三是氛圍影響出人才。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合適的校園土壤,豐富的校園養分,讓青年教師在優化的環境里迅速成長。
2深入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
學校工作要切切實實以教學為中心。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課堂教學都是學校育人工作中一項最經常、佔用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大、內容最廣泛的活動。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擾,咬定青山,自始至終,突出教學工作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時,堅決反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形式化,要求教師平時課堂教學要有新意,不要總是老一套。在課堂教學上,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推進研究性學習,建立新型的教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大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引導學生彼此相互討論交流,重視合作方式的學習。
為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提高教學授課水平和教學效率,我們對教學常規檢查、質量檢測、校本研究、骨幹及課改典型教師的培養、教師的基本功、各種教學活動及競賽活動等常規性的內容進行有效實施。校長要“沉”下去,走近教師,走近學生,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要經常深入到教學第一線聽課、評課,指導性評課必須一課一評。
要有指導性意見,經常翻閱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作業,在備課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與自身的知識經驗以及學生實際相結合,教案設計與講課要盡最大努力相符,經常召開不同形式的師生座談會。利用適當場合與教師個別談話,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要傾聽教師對教學管理的意見或建議以及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要求,要經常參加學校里的教研活動。一起研究教材、設計教學方法,商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思想觀念的轉變是根本的轉變,思想觀念的轉變不是自然、自發的過程,也不可能通過一兩次學習就能完成,必須通過科學的管理來實現。
我認為校長要善於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帶有傾向性的問題,通過典型事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幫助教師領悟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同時,校長要保持教師的角色,教好一門課。要經常帶頭上示範課,自加壓力,努力做到學有專長,教有特色,這樣,更有利於指導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突出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
3抓好農村基礎教育,狠抓細節,凸顯學校特色
基礎和特色好比學校的兩個翅膀,只有兩個翅膀都硬了,學校才會騰飛。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提出高、大、遠的要求,必定會拔苗助長。目前,成人寫字水平不高,普通話發音不準,就是因為小學的基礎沒打好,夯實基礎,就要圍繞“身體鍛煉好,行為習慣好,文化基礎好”這三個方面,分解出許多具體目標要求進行訓練。針對目前農村學校班額大,學生浮躁等情況,學校要在學生一日常規中狠下功夫。
尤其要加強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齊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也不能放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更不能放鬆。在任何時候,都要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如果在小學階段,應該讀的沒有讀,應該看的沒有看,應該做的沒有做,那將是學生終身的缺失,終身的遺憾。
我們要為學生的終身負責。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寫字、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唱歌、學會做操、學會掃地:學會負責、學會合作、學會探究”。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講究科學,要按照規律辦學,掌握和遵循教育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教育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相適應的基本規律,從本校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人雲亦雲,不趕時髦,扎扎實實做好基礎。為學校特色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4開辦家長學校
提升學生家長素質,當前,很多農村小學生的家長素質已成為制約學生家庭教育中的瓶頸。農村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開辦好家長學校,定期對學生家長進行有關學校教育思想、學生管理、學習輔導,品德教育等方面進行宣講培訓,盡量減少或避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思想上和方法上的沖突,使學生無所適從。從而讓家庭教育從盲目無序轉向科學有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積極作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基礎教育網路。
Ⅳ 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的方式
導語:提及學校管理,作為學校管理者以往更多注重的是如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去約束教職工。這是有必要的,但隨著傳統教育機制向素質教育機制轉變,規章制度的約束已經不能成為學校管理的重心。人在整個學校管理系統中應處於中心地位,學校管理需要以人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學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的方式
一、更新教育理念,樹立辦學新理念
在實行新的教學改革以來,我們堅持以新觀念、新目標、新方法實施科學辦學。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從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角度出發來研究教育,牢固地樹立“教書是命脈,育人是靈魂”的教育理念,讓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成為一體,讓學生身心發展與社會發展成為一體,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成為一體。
學校以“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為辦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把學生視為朋友,用愛心來啟發學生學習。學校從教育整體改革入手,打破傳統的“管教式”教育,實施“禮儀訓練式”教育,倡導“學生盡最大能力去教”、“教師盡最大努力去做”的教學風氣,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目的,進行“督導式”教學和育人,養成了“為我所學,為社會所用”的責任意識,使學生從小就懂得“塑造自己的角色形象”,為將來參加社會工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注重開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的研究性教學。“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使學校由一個單一實施教學的學校變成一個既實施教學,又開展學習和研究教學的新型農村學校,從而使教師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和發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教學管理中的首要職責
首先,認真抓好教師的學習。要鼓勵教師多讀教育雜志,教學名著,學習現代課堂教學的特點,基本觀點和操作模式,讓廣大教師穿過時空的隧道,進入信息時代,使教師掌握教育思想的動態變化。並做到學以致用、教學相長。
其次,教學管理要“以人為本”。要建立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依法管理教師隊伍。要通過建立激勵機制,改革過去那種“干與不幹一個樣,干好乾壞一個樣”的不良狀況,從而形成爭先創優、後進趕先進的'競爭環境。學校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時對教師聘任條件、聘任程序和辦法、教職工的職責、權利、考核、獎懲等等,都要作出明確而又具體的規定,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這樣才能增強廣大教職工的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工作和教改的積極性才能提高。
第三,採取走出去的辦法。組織教師經常到知名學校參觀學習,要求 教師寫出自己的感想和體會,讓教師感受到新課程的理念,感受到課堂教學的動態變化。學校要經常組織有經驗的教師上觀摩課.組織教師聽公開課、評課.讓大家從中受到啟發,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樣.既促進了全體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又溝通了教育教學改革的信息。
三、管理中要學會集權、分權、抓大事、抓中心
集權、分權是學校在實施教育教學改革中所作出的科學決策,實施民主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集權是指通過調查研究,在廣泛徵求教職工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對學校事務實施科學決策和管理的過程。比方說,對於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重大決策,學校領導班子首先根據學校實際提出方案,共同研究,反復討論,最後交全體教職工討論,讓大家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集思廣益。鼓勵教職工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特別是要鼓勵他們參與學校的重大決策,這樣既可以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滿足他們的需要,更能增強他們對決策的認同感,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學校里的事務很多,如果每一件事情領導都要親自去做,事必躬親,就做不完,也做不好,這就需要分權,也就是所說的分管。這里的“分權”意在突出“權”字上,既要給教導主任、少先隊負責人、年級組長等各部們領導明確職責,又要給他們相應的權利,讓他們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處理好相應的事務,這也就是平時人們常說的“授權”。分管不等於領導就不管,但要講究方法,不能挫傷分管領導的積極性,當出現意見有分歧時,領導不能簡單粗暴地指責,可以讓他們談自己的想法,贊賞和肯定他們的優點,同時也給他們指出不足。
四、要千方百計抓好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的滿意教育
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工作的命脈,是學校最基本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質量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是教出來的,而不是考出來的。我們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課堂教學的管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心。學生、教師、教材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三大因素,其決定因素是教師。
教師的水準和理念,直接體現在教學環節之中。為此,應該從“備、講、批、輔、考、評”等方面提出明確而嚴格的要求,重點放在“備、講、輔、考”四個環節上。備課方面,教師必須精心選擇並用足用好教學實例,加強教材鑽研的深度,掌握教材特點、重點、疑點;暢通教材思路、教學思路、學習思路;構建教法、學法;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問題、備練習,倡導應用多媒體教學;收集優秀教案供教師揣摩、學習、借鑒;加強集體備課的研究,不斷提高備 課質量。上課方面,通過家常課、研究課、匯報課、示範課、觀摩課、擂台賽、評優課等形式和組織集體評課,幫助教師不斷提高對課堂教學的理性認識,引導大家研究學習新的教學策略,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提升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水平。在輔導上,教師應該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傾注熱情與耐心,多給予關愛。 對於每次考試的情況,作出詳盡的統計與分析,並及時地向學生進行反饋,幫助學生總結提高。
總之,農村小學教學管理,它需要的是科學、客觀、理性、扎實、公正、實效、細心、恆心、耐心、精心,一步一個腳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時代的需要,我們只有不失時機的,積極主動的,分階段的,腳踏實地地進行管理變革。在動態中尋找管理辦法,我們的學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競爭中獲勝。才能辦成“人民滿意的教育”。
Ⅳ 如何加強農村小學教育管理
導語:師資是教育的脊樑,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學永恆的主題。教師是推動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一個學校贏得優勢、展現特色、累積綜合實力的關鍵所在,是核心發展力。學校管理必須注重以人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學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如何加強農村小學教育管理
一、提高提高校長的執行力
有人說:有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這一說法主要強調的是校長的辦學思想決定著學校的辦學特色。校長要有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學校管理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只有這樣,校長才能有對教育政策的敏銳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決策並及時調整,以求執行的高效。
校長不僅要學理論,還要善於實踐,深入思考,不斷創新,並在實踐中有所突破。這樣才能使決策的制定更符合實際需要,提高決策的正確性。決策的執行不是校長個人的“獨舞”,“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學校的發展需要廣大師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體教職員工互相配合,勁兒往一處使,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才能使決策落在實處。
因此,校長要明察師生的需要,在執行中凸顯人文關懷;校長要有民主意識,和師生保持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並在執行中及時跟蹤、反饋、調整,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有了決策的正確性和全體員工的團結協作,就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決策才能得到有效執行。“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決策的執行中,校長就是學校中層領導和全體師生行動的楷模。
校長作為教育決策的堅定踐行者,其身上體現出的腳踏實地的工作精神和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對師生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求教師做到的,校長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說空話,身體力行,才有助於提高校長的威信。提高執行力,校長要腳踏實地,以“實幹家”的本色,做好執行的“排頭兵”、“領頭雁”。
二、以人為本、管理學校
學校管理者要善於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軟”管理相結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實現制度管理的三個結合,即科學管理與人本管理相結合,權力經驗管理與學術管理相結合,校內資源管理同校外資源管理相結合,這樣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為收到預期的效果。以人為本,師資是教育的脊樑,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學永恆的主題。學校應該成為師資隊伍成長提高的基地,校長最大的貢獻就是帶出一支好的教師隊伍。
對此,針對不同年齡,提出分層要求。如備課,對新參加工作的教師,要求備課重在規范,對中年教師則要求有新意,在教學改革上下功夫,對有經驗的教師則重在總結經驗,整理形成教學理論。
抓住青年教師的培養,實際上就是抓住了學校的未來,抓住了教育的未來,為使青年教師盡快成熟起來,成為學校的青年骨幹教師,以致成為名師,必須通過三條渠道,落實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學校要尊重教師的想法,尊重教師的人格,並通過會議、座談和交流等多種方式讓教師深化認識:學校是教師的學校,事業是共同的事業,學校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強化“校興我興”“校榮則我榮”意識,只有共同努力學校才能發展壯大。
實行校務公開,讓教師知校情,明校事,激發做主人翁意識和工作責任感,消除工作中的誤解。實施教師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創造條件和組織教師參加學習培訓,以提高教師的能力和學歷,形成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三、抓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突顯教育特色:學校在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發揮自身的優勢所形成的獨具個性的、符合教育規律的、區別於其他學校的辦學模式。它涵蓋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目標、價值取向、辦學風格、學校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諸方面,是學校辦學目標、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一所學校辦學經驗成熟的表現。
學校創建特色教育必須以現代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精神,運用好國家賦與學校自主能動的辦學權力。依據所在地的區域優勢、自身的經濟條件、學校的現有規模、教師的素質結構、學生的現狀,在辦學模式上做出選擇,使自己的辦學目標、價值取向、教育教學方式上形成特色。它是學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改革任務過程中,辦學管理上的一種科學化、主動性的.集中體現。學校在創建特色教育的過程中關鍵是要把握住自己獨特的辦學指導思想,形成自己獨特的辦學模式。
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我們學校堅持各項工作以教育教學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引導和要求學校各層次、各部門的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教育教學工作。
在組織實施教學過程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教育理論學習,轉變教育觀念,圍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深入開展學習教育部倡導的六種教學模式,並安排教研組集中學習討論“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提高辦學效益,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實規范教學過程中的“備、講、輔、批、考”五項基本環節工作,努力改進學生德育工作,更新德育內容,探索德育方法,拓寬德育渠道,增強德育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建立健全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制度,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著鄉,讓學生學會學習,從而達到樂學、好學、善學、會學、學會的目的,並努力在特色教育,特長教育等方面尋求突破。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提出高大遠的要求,必定會拔苗助長。目前,成人寫字水平不高就是因為小時基礎沒打好。夯實基礎,就是圍繞“身體鍛煉好,行為習慣好,文化基礎好”這三個方面,分解出許多具體要求進行訓練。針對學校班容量大,學生浮躁等情況,當今,尤其要加強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齊抓共管,一抓到底。
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不能放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不能放鬆。在任何時候,都要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如果在小學階段,應該讀的沒有讀,應該看的沒有看,應該做的沒有做,那將是學生終身的缺失,終身的遺憾。我們要為學生的終身負責。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寫字、學會讀書、學會唱歌、學會做操、學會掃地、學會負責、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四、強化民主管理,增加學校凝聚力
教職工是學校行政管理的對象,也是學校管理的主體,因此,強調“人”的重要性,全心全意的依靠他們,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是學校科學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民主管理制度要健全,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遇重大問題及時徵求教職工意見。工會是聯系校領導和教職工的是紐帶,工會定期進行合理化建議及評議校領導活動,調動職工參政、議政制度強化他們的主人翁意識。
Ⅵ 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
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策略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拓展素質教育內容,挖掘生動形象的課外活動,如技能展示、朗誦比賽等活動,為學生營造靈活的學習環境,全面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全面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建立科學的評價標准,結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學業績及教案備課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在此基礎上,發現優秀教師,樹立教學典型。
因教育資源配置和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缺失。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對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關鍵。全面提升和改善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從學校、教師、學生層面齊抓共管、突出實效,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是促進學校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更新教育觀念,規范制度建設
1.進一步解放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教學管理,應著重加強傳統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本著“育人為本、全面發展,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安全和諧、充滿活力,依法辦學、科學治理”的重要原則和教育理念,結合小學校的教育目標,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從傳統單一的以課堂教育為主的觀念向以課堂教育和課外實踐雙重教育為主的觀念進行轉變,使得教育過程變得更加科學、有效。
2.規范學校教育教學制度。建設依法辦學、民主管理、有效監督的現代學校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工作制度、教學質量管理、教學工作檢查、教學工作監督、評先評優制度等。注重加強對各制度的統一管理,結合靜態的制度和動態的管理,構建有效監督機制,使學校人人有責權,事事有章程。以制度和規范指導教學活動,實現科學、民主管理,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3.營造和諧適宜的校園氛圍。促進教學環境的創建和完善,一是硬體教學環境,教學設備配置齊全,環境設置應適宜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二是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可立足地域特色,將獨特的辦學風格作為展示學校的一個窗口,創建特色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二、提升教師教學效能感,完善教師隊伍建設
1.增強教師的歸屬感和參與感。首先,近年青年教師的比例逐年升高,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極有可能將第一份工作作為跳板,體現出不穩定性。作為學校管理者,應充分考慮到這個因素對教學的影響,在尊重教師自我實現的需要的同時,引導青年教師堅實的走好每一步。其次,實現民主管理,廣泛徵求教師的意見和建議,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和決策活動,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引進競爭機制,激發教學主觀能動性。在教育實踐的同時,應注重提升教師教育科研的能力。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改項目,及時獲取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掌握和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學校應在制度、時間、經費等方面給與積極的支持,鼓勵教師著重把握校本教研的主線,結合與學校密切相關的教育教學和發展問題進行研究,解決教學一線的實際問題,並將教育科研成果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原則,向教師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學校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組織優秀教師講課觀摩、教學研討會等活動,構建客觀公正的教師評價體系,如自評互評、學生評價等方式,建立科學的評價標准,結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學業績及教案備課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在此基礎上,發現優秀教師,樹立教學典型。
三、關注特殊群體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素養
1.注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比例相對較高,應在實現教育全覆蓋的同時,注重對特殊群體的積極關注。調查和總結發現,留守兒童易出現孤僻、內向,心理情感脆弱、道德認識危機,缺乏自製,學習觀念淡薄等特徵表現。針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應構建聯動機制,加強老師、家長和隔代家長的.聯系,多方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減少關愛缺失感。其次,應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引導留守兒童全面、准確地認識自己,正視生活中的困難,增強對生活的適應能力,從而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自立自強的能力,使他們健康成長。
2.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研究。在教育過程中進行科學的引導,是有效教育的關鍵,教師有責任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並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和有效教育。如:剛就讀一年級的小學生有年齡小、好動、自製力較差等特點,低年級的小學生,想像具有模仿、簡單再現的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中高年級,他們的創造想像開始發展起來,情感從不穩定逐步趨於穩定,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道德情感也初步發展起來,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從表現很弱到逐步增強,其自我評價幾乎完全依賴老師。容易看到自己的優點,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較多地評價他人,不善於客觀地評價自己。但是其性格的可塑性很大。所以,在學習活動中,一般體現出開始勁頭十足,但卻往往虎頭蛇尾,不能持久,教師應充分考慮到該階段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徵,積極探索對應措施,如教學方式方法和教育內容的選擇。
3.關注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積極開拓第二課堂。加強課外實踐教學,針對具體的課程設置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開拓生動有趣的第二課堂,如自然實踐類課程,可以設置實訓課程,提供給學生更多實踐機會,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拓展素質教育內容,挖掘生動形象的課外活動,如技能展示、朗誦比賽等活動,為學生營造靈活的學習環境,全面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全面實施人文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大環境下,農村小學應積極創新教育理念,探索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賈興文,王曉丹.關於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的幾點思考[J].赤子.2015.24:157.
[2]陳國武.淺談鄉鎮小學的管理[J].才智.2013,12:43.
;Ⅶ 農村小學怎樣管理
導語:農村小學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相對落後,學校發展相對緩慢,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也自然而然落後於城鎮,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較快的促進農村小學的發展,校長的教學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農村小學怎樣管理
一、分類要求,重點培養
1.農村小學師資水平現狀:良莠不齊。
師范類優秀的學生畢業後一般都希望可以在城市學校工作,而很多畢業生不願在農村學校任教,現在在農村小學任教的很多都是非師范類的畢業生。同時,因為很多原因,在農村小學中比較有經驗的,也就是說年齡偏大的教師很多都是民辦教師。
民辦教師的學歷不高,原來的教育基礎也不好,再加之他們沒有接觸新環境和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適應現代教育形勢的迅速發展;然而,即使有些教師有著正規的師范教育背景,但因崗位的學習或後續培訓不夠,所以離課程改革新理念的要求越來越遠。
2.改進策略:分類要求,重點培養,努力提高師資水平。
在思想上,應該讓所有的教師都了解而且明確農村小學教師師資構成不平衡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分層管理。對那些比較年老的教師所提出的管理要求比較放鬆,以便很大限度地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作用,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對他們是嚴格而不是苛刻,是關心而不是放任。
而對於那些年輕有干勁的優秀教師,一方面,加強培養優秀年輕教師,讓他們在學校內變得更強,做一個領頭羊,帶領其他老師一起為學校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和其他學校相比,他們都毫不遜色。另一方面,他們在學校中的“強勢效應”還應該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給他們提出更高要求,從而帶動全體教師一起進步。
二、剛性規章,柔性管理
1.農村小學教師生活現狀:比較特殊的生存狀態——生活在農村。
在農村小學,由於教師就生活在村子裡,所以教師交往的圈子不大,而且也很固定,他們交往的感情基礎是親情和鄉情。因此,在教師之間存在著不簡單的社會關系和親情關系,甚至可以說是錯綜復雜的。例如,老師們在學校里可能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又或者是同事關系,而在村子裡、家庭里則可能變成父子、親戚的關系。所以,這種很復雜的.關系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
除了存在復雜的關系之外,某些在農村小學任教的教師有時候還需要親自去完成自己家裡的農活。大家都知道,農村的風俗習慣、日常事務非常多,這樣使得這些教師有時候會遲到早退,無法嚴格地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這也是農村學校管理的一大難題。
因為這些農活、親情往來、婚喪嫁娶,肯定會對學校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學校不能強求教師遵守,因為教師雖然在學校必須完成教育任務,但同時他們又必然會面臨很多社會關系,不能拋棄。因此,作為管理者,在兩者發生沖突時應該權衡兩者,妥善處理好。
2.解決策略:剛性規章,柔性管理。
學校裡面都有管理的規章制度,而在這個層面上看來,管理只是一種制度的要求,強調的是平等,任何人都需要遵守。然而,如果認為管理就是硬邦邦的,是無情的,這是不理解管理的表現。規章制度是剛性的,但是我們,特別在管理農村學校的時候,要做到柔性管理。農村教師關系中,鄉情和親情都顯得比較隱蔽,但這些關系是很重要的,無處不在。
管理農村中心小學,若忽視了這種親情和鄉情的話,將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因為如果學校只是簡單地按制度、規范的要求來嚴格要求教師們,農村教師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特殊情況一概都納入考慮的范圍,“合理”與“合情”之間是失衡的,那麼可能讓我們農村中心小學的管理陷入僵局。如果重視之,在學校管理中,可以使其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校進行管理。
三、家校之間溝通,提高管理實效
1.農村家校之間溝通的現狀:家長不重視教育,新的“讀書無用論”充斥農村社會。
首先,目前農村家長對教育態度已經不同往日,可能人們對農村學校的學生們印象依然停留在:認真、勤奮、刻苦。然而,事情已經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導致農村家長和學生讀書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他們覺得,生活不一定靠讀書才有出頭日,靠農產品、靠出去打工,一樣能行。
其次,這幾年來大學持續擴大的招生,再加上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壓力大大增加:許多大學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找到的工作收入也不如意,有時候甚至工資還比不讀書低,再算一下之前投資在教育的金額在對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是巨大的,巨大的教育投資與就業現實之間存在著矛盾。所以,在農村讀書的積極性再也不像以前那麼高了。他們覺得,孩子讀書並不重要。無形之中,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和家長心裡都降低了不少。
2.改進策略:家校之間加強溝通,轉變家長教育觀念。
首先,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增強他們之間的溝通。影響學生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生想要健康成長,除了接受學校的正規教育之外,社會和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學生越大,受到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的影響程度就越大,並且這種影響是非常深刻,不可忽視的。
同時,如果家長不配合,即使教師多麼的優秀,學校設備多麼先進,那麼學生的教育效果還是很有限的。所以,通過利用家校聯系及時做好和家長的溝通,使雙方都能為孩子的教育齊心協力的話,相信教育的效果會更好,同時學校的管理也會更加順暢。
其次,要採用很多的方法來轉變農村家長的觀念,一般認為家庭教育主要內容就是在家輔導孩子學好功課,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家長關心的重點。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文化不高,無法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但是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通過家庭教育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激發出他們認真學習的動力是家長的主要任務。學校幫助家長轉變錯誤的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從而使學生更加願意學習,配合好老師的工作,與老師的關系越來越和諧,有助於學校整體上的管理,營造和諧校園的氛圍。
Ⅷ 怎麼做好農村小學的教學管理
導語:“教育是靈魂,管理是關鍵”。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管理的重心。作為農村小學的管理者,要結合現實,合理定位,不斷創新教學管理機制,深挖內部潛力,有效地利用當地教育資源,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協調學校、家庭的關系,使之形成合力,實行有效管理,構建新的教學管理文化,促進學校的和諧發展。
怎麼做好農村小學的教學管理
一、加強常規教育教學質量建設是學校教學管理中的核心
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工作的生命,是學校最基本的出發點和歸宿。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從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出發,認真計劃、安排和組織實施。在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農村小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就需要教師站在改革浪潮的前列,不斷加強學習和研究,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制定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基礎
要建立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依法管理教師隊伍。制度管理是依法治教在學校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建立健全制度可以使教師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要通過建立激勵機制,改變過去那種“干與不幹一個樣,干好乾壞一個樣”的不良狀況,從而形成爭先創優、後進趕先進的競爭機制。學校在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時對教師的職稱聘任、教師的職責、權利、考核、獎懲等等,都要作出明確而又具體的規定,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這樣才能增強廣大教職工的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工作和教改的積極性才能提高。
三、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心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中心。學生、教師、教材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三大因素,其決定因素是教師。教師的水準和理念,直接體現在教學環節之中。為此,應該從“備、講、批、輔、考、評”等方面提出明確而嚴格的要求,重點放在“備、講、輔、考”四個環節上。
備課方面,教師必須精心選擇並用足用好教學實例,加強教材鑽研的深度,掌握教材特點、重點、疑點;暢通教材思路、教學思路、學習思路;構建教法、學法;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教具、備提問、備板書、備訓練、備練習,倡導應用多媒體教學;收集優秀教案供教師揣摩、學習、借鑒;加強集體備課的研究,不斷提高備課質量。
上課方面,通過家常課、研究課、匯報課、示範課、觀摩課、擂台賽、評優課等形式和組織集體評課或請專家現場評課指導,幫助教師不斷提高對課堂教學的.理性認識,引導大家研究學習新的教學策略,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提升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水平。
在輔導上,教師應該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傾注熱情與耐心,多給予關愛。除了課堂上表揚優先、參與活動優先、提問優先、批改作業優先外,還要利用可以利用的時間給予輔導,並實行家庭專訪制,爭取家長積極配合和支持,督促學生自覺、主動地進取。
幫助他們找出缺陷與不足,分析形成原因,明確努力方向,確立奮斗目標,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習慣,對他們加強平時的檢查,進行督促和幫助。在考試上,應該強調“淡化期末,重在平時”的評價原則,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引導教師和學生把精力集中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平時加強教學環節的檢查,及時分析反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對於每次考試的情況,作出詳盡的統計與分析,並及時地向學生進行反饋,幫助學生總結提高。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教學管理中的首要職責
學校教學管理的核心是人,即教師和學生。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這說明教師在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針對農村小學教師綜合素養整體水平不高的情況,應該把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作為教學管理的核心,一方面,要抓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學習,要鼓勵中青年教師積極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要求教師學以致用、教學相長。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依法管理教師隊伍,增強廣大教職工的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五、堅持“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管理
人本管理不是一種制度、一種行為,也不是管理工作的另一項任務,而是一種理念、一種思想、一種價值觀、一種方法論。人本管理的本質內涵要求我們只有將人本思想貫穿於小學教師和學生管理的各個環節,才能真正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和教師自身的全面發展。
因此,在學校的教學管理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管理,從發展教師和學生個性的觀點出發,深入實際,結合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學校在對教師的管理上必須照顧到每個能力及其興趣愛好方面的差異,不斷提高溝通技巧,了解教職員工的心理特點,增進教職工之間的理解與信任,促使教職員工積極主動地做好本職工作。
對學生的管理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小學生是發展的個體,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認知能力尚未定型,各方面還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中,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和潛在的發展能力。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環境的影響,而是有自己特定的需要、態度與思想感情,有自己的人格與尊嚴,有與周圍人之間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即個性。以學生為本,就要求學校管理者重視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樹立尊師愛生的良好風氣。教師真正把學生當作一個社會個體,通過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愛贏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和信賴。
一所學校的成敗要靠全校師生的群策群力。因此,培養師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大家參與學校的管理,學校就會得到不斷地完善和發展。
Ⅸ 怎麼管理好農村小學
導語: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們的校長。”事實上,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校長不多見,提高學校工作效率的關鍵不在於校長是一個全才全能者,而在於他能全面了解每一位教師有什麼樣的能力,根據他們的特長,合理地安排任務,用其所長,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怎麼管理好農村小學
1.轉變管理理念,確保治校有法可依
1.1 管理者樹立依法治校觀念,提高依法治校的思想認識
高校管理者能否樹立明確的法治觀念,認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高校實施法制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1.2 以法治精神為指導, 樹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依法制定學校章程規定
學校章程是學校自主管理、自律及接受監督的基本依據,是我國教育法制體系的在學校內部的具體延伸和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參與民主管理的基本依據。學校章程及與其相配套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和各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置於統一規范和要求之下,可以強化學校的科學管理,推進學校自主管理、自我發展運行機制的形成。
1.3 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須做到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推進依法治校的關鍵環節。法律規章制定得再完善,如果在執行的過程中打了折扣,出了問題,工作還是做不好。有法必依其實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依法治校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做到嚴格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處理各種事務;另一方面,學校內部的成員也必須相互配合,以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開展各項工作。
1.4 堅持把依法治校與以德治校結合起來
法律和道德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依託的,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二者缺一不可。
2.加強教學管理,確保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陶行知先生說:"做一個學校校長,談何容易,說的小些,他關系千百人的學業前途;說的大些,他關系國家與學術之興衰……"陶老說的做校長不容易,是指校長抓教育、教學、教研工作的不容易,責任重大。那麼,校長該如何抓好教學這一中心工作呢?
2.1 要端正認識
校長面對兩難選擇,常常身不由己,擺不正這個位置,無法超脫出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不是一時半刻的事,它牽涉到教育的投入機制,教育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教學始終是學校工作的中心,偏離了這個中心,忘記了歷史的教訓,就是我們工作的失職。
2.2 要正確處理教學工作與其他工作的矛盾
中小學校長既是學校的管理者,也是學校的領導者。校長在學校管理中,居於領導地位,校長應善於給自己定位。
有一篇文章是這樣的,標題是:"主任對校長說:讓我們分擔一些你的`工作吧!"文中介紹一個新上任的校長下決心要把學校工作搞上去,因此他事無巨細,事必躲親,為的是怕下屬部門負責人"捅漏子"。德育主任該做的檢查,他要親自督陣;教導主任該召開的會議,他要代替召開;總務處是老師意見最多的地方,他乾脆深入進去,大小事都由自己拍板敲定。學校各項工作像無數條繩索系在這位校長身上,不管拉動哪一根繩子都牽動著校長。別人問他當校長的體會,他苦笑著說只有一個字"忙"。
在學期總結會上,幾位主任語重心長地說:"校長真辛苦啊!下學期讓我們分擔一些你的工作吧!"這篇文章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思考題:這位校長這樣履行職責值得仿效嗎?不值得的話,該怎樣做呢?研究表明:
(1)於擺正自己和班子成員的關系,把事情分給不同的人、不同層次的人去做,不要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抓大放小,抓主要工作,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校長不僅要調動群眾幹事的積極性,還要善於調動群眾謀事的主動性。校長再能幹,能想出幾十個點子,也僅是幾十個點子,如果大家的思維全打開了,都能出主意,就可能是成百上千個。只有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校長對教育理念、辦學特色的追求。校長是集體智慧的代表,也只有這樣,才能處理好抓教學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矛盾。
(3)校長還要善於理順關系。校內與校外、上級與下級各方的關系融洽,工作阻力小了,效率也就會高了,就能騰出時間抓中心工作。什麼是領導藝術?平衡協調就是一種領導藝術,校長要會做平衡協調工作。
3.加強安全管理,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我們常說,評定一所學校的標準是四句話:安全是大事,思德是關鍵,質量是生命,經費作後盾。由此可見,農村小學師生的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加強農村小學安全管理,是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創辦人民滿意教育具有重中之重的作用。
3.1 加強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曾講過:"學生生命不保,何談教育。"故加強農村小學安全管理是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在農村順利實施,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保證,是保證教師教書育人,職工作好工作,學生好學樂學的頭等大事。
3.2 加強學校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
3.2.1 校園校舍、設施的安全保障及課間、重點時段的監管。以上從安全責任的意義和安全管理機制兩個方面談了筆者的一些膚淺的認識,那麼學校安全真正做到萬無一失,校舍、設施安全一定要有保障,要想做到校舍、設施一定有保障,學校校長及分管安全工作的主要領導要做到每日三到,即想到,看到,聽到。
3.2.2 對學生安全常識的教育與培訓,除了以上所述,加強對學生安全常識的教育和培訓我認為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要每個學生對安全常識的學習,提高認識,讓人人知道安全的重要意義,深刻地認識到安全是大事,人人才能自覺按安全常識的要求,每時每刻把安全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中,這樣安全事故的頻發率就能控制到最低限度。
當前,在小學開展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活動的總體目標任務,就是努力把每一所中小學校建成為平安、衛生、文明、和諧的校園,切實保障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對我們農村小學校更是一次機遇和挑戰。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小學校管理工作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Ⅹ 農村小學教學管理怎麼做好
導語:在小學階段,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而有效的管理是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小學教育是重要的基礎性教育,對小學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對發展教育事業尤為重要。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決定了管理的方式和層次,所以,作為一名教育教學的管理者,應該具有正確且先進的管理理念。
農村小學教學管理怎麼做好
1要形成科學的管理模式
學校無論大小同樣都需要適合本校實際的完備制度,制定製度的目的並非是用於管理少數不服從領導的教師,真正的目的在於使學校的管理制度化、科學化、正規化。
有人認為農村小學無需什麼制度,就那麼幾個人,大家都自覺搞好本職工作就行了。其實不然,學校雖小,但如果沒有完備的制度,對學生的教育、學校的工作就會有所疏漏。我校現在辦學最鮮明的特點之一就是管理制度化。通過制度的嚴格執行,學校的教育、教學、教研、後勤、安全、衛生等各項工作都得到了有序開展,並逐步走向正軌。
2建立激發教師能力的工作機制
管理就是要尊重人的發展,貼近人的需要。在課改實施過程中,我們曾對教師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你認為哪種形式的校本培訓對你的成長最有幫助。結果顯示有91.8%的老師認為同伴之間的相互切磋、交流,最有效。
針對教師需求,我們及時調整管理思路,在學校形成了“四式”的同伴互助方式。組合式,由學校將教師結合成對;鬆散式,教師靈活自由接對或臨時接對,誰有一技之長,就拜誰為師;接力式,青年教師成為教學能手後,即成為師傅,交給其帶徒弟的任務;輻射式,把學校的骨幹教師與校外的骨幹教師接對。同伴互助的主要內容,包括集體備課、互助聽課、移位教學等活動,讓教師在互動合作中實現經驗的共享,專業的成長。
3制定科學的考核制度
學校每月都將對教師進行月考核,並把課堂教學情況專設一個版塊,每個教師都有個人電子檔案,記錄每月的考核情況。期末學校將對每個教師進行縱向評價,做出綜合鑒定,校長也將根據每位教師的綜合情況,寫出寄語。並及時將情況反饋於教師,便於教師及時了解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及所佔的優勢。落實表彰激勵機制,學校每年將定期評選校級骨幹教師給予表彰獎勵。
4營造和諧的氛圍
建立和制定規章制度,使學校管理有序、科學,是學校管理應該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師對民主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他們是不喜歡領導盛氣凌人的訓斥和簡單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歡領導不負責,讓教師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們希望和歡迎領導能以民主的作風為學校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環境,使大家心情舒暢,和睦共處,自我約束而又自我完善。據此,我們確定了這樣一個信條;少一點“不準”,多一點自由。這種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識和情感為基礎的,對於主體意識突出的教師們將具有極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5轉變教學管理理念
5.1轉變學校的管理理念
管理的目的在於發展人,在於激活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結合筆者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在課改的實踐中,我們把課堂管理濃縮為“一個目標”:進行高效率教學;“三個走向”,走向服務(相信教師、促進教師、發展教師)、走向過程(重在過程的管理)、走向動態(建立旨在促進人發展的制度、機制)。
5.2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正確的教育思想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價值在於師生間像開發寶藏一樣,將蘊涵在每一個人心裡的美好情感、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多樣的發展需求、潛能挖掘出來。如何實現教師理念的轉變與升華,我們除了通過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科培訓、知識培訓外,還採取“自學——互學——推薦學——集體學”的理論學習模式,“三定三自一尋”的學習要求,促成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理念的升華。
5.3激勵保障——關注發展
“尊重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我們看來,有時候人情的威力要遠遠大於冷冰冰的制度的威力。所以要實現尊重的管理,首先就要落實情感激勵。在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中,我們更多的是走進教師的課堂,在課堂中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另外,學校每年一次的“關注孩子成長”家長開放周,讓家長參與聽、評課,不但增進了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同時對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是一次比較大的促進。今年9月的家長開放周問卷調查中,家長對教師的課堂滿意率達95.7%,基本滿意率4.3%。在我們看來,教師的價值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社會的認同,所以家長的評價,對促進課堂教學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學校的特色建設會遇到很多困難,包括社會的壓力,家長的壓力,也包括我們教師內部的壓力。但是,如果你有這樣一種思想,這個思想又是切合實際的,並能被大家所接受,就能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