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管理方法有哪些
小學管理方法一:
(一)“平等式”管理策略
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對班級管理的理念也應該隨之轉變,摒棄教師的領導權,進行平等地師生交流,純化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樹立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發展的管理思想,建構科學的班級管理模式。
(二)“開放式”管理策略
在班級管理中,一開始我的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一大堆班務工作上,把著力點落在“管”字上。我認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時間,就能工作到位。因此我忙於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把大量經理耗費在處理各種問題上。可是,一段時間以後,我感到身心疲憊。原來,靠“管”已經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了。
(三)“激勵式”管理策略
何謂激勵?前蘇聯學者斯拉斯捷認為,激勵就是激發學生思想、情感和動力,給以活力,喚起願望。它似催化劑,使優秀者更為完善,使自卑者自強,使盲目者清醒,使整個班集體積極向上,團結進步。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級管理的效能體現為人的發展。因而,班級管理的過程實質上是為了實現人的.發展而引導人的行為活動的過程。
小學管理方法二:
一、激勵為主題
激勵之下出好學生,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學習上需要激勵,班級管理上也同樣如此。長期的批評和高壓政策只能產生兩種後果:要麼自信心徹底喪失,破罐子破摔;要麼表面上屈從,實際孕育著強烈的憤懣和反抗。所以,對班級的激勵應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題。“我們是一個很不錯的班級。”“我為自己能成為你們的老師感到驕傲”。這些用第一人稱表達出來的話語,既讓學生和我融合在了一起,更讓學生的自信心高漲,榮譽感倍增,班級工作開展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
二、訓練為根基
在激勵這個主題下,唱的是訓練的戲。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畢竟還不強。因此,常規訓練是班級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復抓的重頭戲。常規要求是什麼,要一條一條明確地講給學生聽。講要精,練要多而廣。大的方面要練習,如早操、路隊,小的方面也要練,如課前准備,課間倒純凈水等。告訴每個學生我們要做到什麼,為什麼要這么做,再教給學生我們應該怎麼做,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一定會讓學生終生受益的。常規管理做到了細、實,班級秩序自然就井井有條,學生的活動和學習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證。
三、活動為抓手
活動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的最佳方式。在班級管理中,多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活動。本學期班級就開展了許多活動例如:每雙周必有的班隊會,全校的折紙比賽,隊列隊形比賽,唱紅歌比賽,以“我們最真摯的朋友——書”為主題的班會。以學年為單位的讀書匯報活動,在一次次活動中,學生逐漸成長起來,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級也在活動中逐步凝聚成一個團結的集體。
四、幫教為輔助
世界上沒有兩張相同的樹葉,在集體這棵大樹上,也總有那麼幾張葉子承受不住蟲咬風侵。小學生正如那渴望長大卻依然嬌嫩的綠葉,需要園丁精心呵護。在與學生朝夕相處中,應努力做到觀察細微,及時發現學生的變化。對於學生思想上的問題抓住時機疏導。
五、放手為目標
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讓學生養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和習慣是我的大理想,也是教育的最終目標。
班主任工作是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但是,看到學生在良好的集體中從幼稚的孩童成長為有思想,有能力的少年,一切的苦都變成了甜。一個班主任是教育這片海洋中的一粒粟,但只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即使是小小的一粟也能開花結果。我願繼續做這樣的滄海一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