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麥怎樣管理
小麥管理的技術原理及春季麥田管理要點
一、小麥管理的技術原理
(一)小麥產量形成的三個階段 從栽培角度看,小麥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過程及生長發育的特點可以劃分為營養生長、營養與生殖生長並進和生殖生長三個階段。自種子萌發到幼穗開始分化之前,是以生根、長葉、分櫱為中心的營養生長階段;從幼穗分化到抽穗,一方面繼續生長根、葉、櫱和莖稈伸長、充實,另一方面進行穗分化和發育,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階段;抽穗以後,根莖葉的生長基本停止,是開花結實和成熟的時期,稱為生殖生長階段。這三個階段決定著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穗數、粒數、粒重)的形成,標志著小麥的一生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我們研究小麥生產管理措施,就是要掌握各個過程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綜合考慮,力爭穗足、粒多、粒重,達到高產、優質、低成本的目的。
(二)每畝穗數的關鍵調控時期與途徑 每畝地有充足的穗數是高產的基礎。每畝穗數是由主莖穗和分櫱穗共同組成。所以,要每畝穗數足夠必須有適宜的每畝分櫱數。山東小麥的分櫱包括冬前分櫱和春季分櫱,冬前分櫱從播種後半個月開始(10月下旬),冬前停止生長結束(12月上、中旬)。春季分櫱從返青開始(2月底、3月初),拔節前結束(4月初)。一般說來,冬前分櫱比春季分櫱成穗率高。適期播種的麥田冬前分櫱足夠(每畝總莖數60萬以上),春季返青後要適當抑制春季分櫱,避免春季分櫱增生過多,造成拔節期因群體過大,田間郁蔽,後期招致小麥倒伏。這類麥田春季要晚施肥水,一般視地力水平和群體大小,在起身期(3月中旬)或拔節期(4月初)開始。由於播種期偏晚,冬前分櫱少、群體不足的麥田,早春要適當早施肥水,促進春季分櫱成穗,一般在返青後(3月初)開始。
(三)每穗粒數的關鍵調控時期與途徑 山東小麥一般返青後(2月底、3月初)開始穗分化。一般說來,冬小麥決定每穗粒數的時期是從小麥穗分化的單棱期開始,至開花期(5月上旬)這段時間。增加每穗粒數的途徑是:保證每個麥穗有較多的小花數的基礎上,提高小花結實率。主要措施是通過適宜的播種量、播種時期及肥水措施調控植株群體結構適宜,群體內光照充足,營養狀況良好。田間管理措施是要有促有控,氮素營養和碳素營養協調,土壤肥力高、群體適宜麥田要防止肥水運用過早過多,宜在拔節期(4月初、4月中旬)追肥澆水,以防氮代謝過旺,碳代謝過弱,;中低產田要和群體不足麥田,宜在返青中期(3月上旬)和起身期(3月中旬)追肥澆水,防止肥水不足碳代謝過強而氮代謝過弱,造成早衰。所以,因地因苗施用春季肥水是非常重要的。 近幾年來,春季「倒春寒」凍死部分幼穗的現象,成為影響山東小麥產量的重要氣象災害,生產中應注意防禦,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四)粒重的關鍵調控時期與途徑 小麥開花(5月上旬)至成熟(6月上、中旬)階段是決定粒重的時期。小麥的粒重有1/3是開花前貯存在莖稈和葉鞘中的光合產物,開花後轉移到籽粒中的;2/3是開花後光合器官製造的。所以,保證小麥開花至成熟階段有較長時間的光合高值持續期,延緩小麥早衰是提高小麥粒重的途徑。措施有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小麥生育後期適時灌溉,防治病蟲害等。
二、春季麥田管理六要點:
1、及時澆好返青、拔節、孕穗水
凡是未冬灌的二、三類麥田和凍害嚴重的麥田,應早澆返青水。澆水時,防止大水漫灌,特別是晚播弱苗,一定要小水淺澆,防止淤苗。
2、及時劃鋤鬆土 劃鋤是促進麥苗提早返青、健壯生長的重要措施。一般從返青起至拔節共劃鋤2~3次,松士先淺,而後逐次加深。對弱苗要淺中耕,促進生長;對旺長和群體較大麥田要深中耕,耕斷根系,限制養分供應和春櫱滋生,達到控旺轉壯的目的。
3、返青肥要因苗追施 對凍害麥田和弱苗應及時追肥,可在地表開始化凍時搶墒追施,使小麥盡快恢復生長。對壯苗和強筋優質小麥則不需施返青肥,控制無效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增加畝穗數。
4、適時防治病蟲害春季是防治小麥病蟲害的關鍵時期。春季主要病害有銹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主要蟲害是麥蜘蛛、麥蚜和螻蛄等。要加強預測預報,備好葯械,注意管理,及時防治。
5、預防晚霜凍害 春季,我國北緯30度以北地區常有晚霜發生,小麥起身到拔節期易遭受霜凍襲擊。根據天氣預報,在霜凍來臨前兩天內澆水,有預防和減輕霜凍危害的效果。
6、防除雜草 化學除草最佳時間為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一般噴葯時間在返青後至拔節前,選晴朗天氣,無風、無露,氣溫較高的上午9時至下午4時噴葯較好,噴施要一次噴勻,不可重復噴施。二是劃鋤除草,這是也最常用的一種清除雜草的方法。
Ⅱ 當前小麥怎樣管理
春季乾旱,氣溫變化起伏異常,倒春寒天氣頻繁發生,對旺長麥田的麥苗適度抑制 其生長,避免過早拔節而降低抗寒能力。要根據天氣預報,在寒流襲擊之前1~3天 進行適時灌水,提高近地面的氣溫,防禦和減輕凍害。灌水防凍以選擇微風或無風 天氣效果顯著。
小麥拔節至抽穗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的時期,一般情況下此期耗水 量佔全生育期的25%~30%,因此,重點澆好小麥拔節水和孕穗水對其正常抽穗非常 重要。如果此時水分供應不足,導致不抽穗、半截穗、大頭穗和啞巴穗等異常抽穗 現象發生。
1、防病治蟲,「一噴三防」
此時期主要發生病蟲害:白粉病、銹病、赤霉病、葉枯病、蚜蟲等病蟲害。這個時 期如果選對正確的葯劑可以及時預防病蟲害,保住小麥旗葉,促進灌漿、增加千粒 重。
2、葉面噴肥,防止早衰
此期葉面追肥,可促進受凍害小麥恢復生長,並能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 ,防病抗倒,減輕乾熱風危害。
3、灌溉與排漬
灌漿期遇旱要適當澆水,好進行噴灌,防止大水漫灌,以防倒伏,並可防禦乾熱 風危害。若遇連陰雨天氣,注意疏通「三溝」,排水降濕,做到雨過田間無積水, 保證小麥正常生長。
如何防治小麥抽穗期的病害
重點抓好小麥赤霉病的防治,兼治麥蚜等其它病蟲。
1、防治時間:於小麥始花期(5-10%麥穗開花時)噴葯,如始花期遇連陰雨天氣, 搶雨隙噴葯,防治後遇持續陰雨天氣,間隔7天左右再補治一次赤霉病。
2、葯劑配方:每畝可選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100-200毫升,或40%戊唑?咪鮮胺水 乳劑25毫升,或25%咪鮮胺乳油50-60毫升,任選一種,對水30-35公斤噴細霧,蚜 蟲發生量大的田塊,每畝另加10%的吡蟲啉10-15克混配兼治,各地應根據病蟲抗性 情況調整用葯量。
Ⅲ 小麥在這個時候該怎樣管理4月13號左右
1、狠抓促控促弱控旺
由於2019年天氣持續乾旱,小麥播種推遲,並且播種時候墒情不好,導致了小麥苗弱,尤其沿淮以南地區的稻茬麥地區,那麼我們考慮施肥時候要進行田間查看,及時補肥促苗,弱苗田塊,抓機會趁下雨及時補返青肥促有效櫱。
由於小麥在2~4℃時,開始分櫱生長,適溫度為13~18℃,高於18℃分櫱生長減慢。對基肥施用不足,尤其是秸稈還田量大、麥苗發黃嚴重的田塊,可畝追施尿素8-12斤左右,促進弱苗迅速轉化升級;一般情況機條播的田塊1尺行長少於80個分櫱,就需要施肥,撒播田塊1平方尺少於90個分櫱也需要施肥。
沿淮以北地區旱旱輪作田塊,還有部分區域採取抗旱造墒播種的小麥,由於播種量偏大,播種偏早就出現了旺長苗。對於部分播種偏早,基本苗過多,群體偏大,有旺長趨勢的田塊,可採取鎮壓或葯劑控旺等措施,可以選擇15%多效唑20-30克。控制旺長,以培育壯苗安全越冬;對於秸稈還田量較大,土壤煊松的麥田,可適度鎮壓,提高保墒防凍能力,防止冬季凍害死苗。
2、重抓除草及時化除
由於小麥遲播以後,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開春後溫度回升,我們要抓住有利時間進行化學防除,因為早春溫度回升雜草看密度大、長勢猛、種類多。同時主要倒春寒的出現,避免出現葯害發生;一般情況日平均溫度5-8度就可以施葯,選擇上午9點後,下午3點前進行噴葯。
但是對於小麥化學除草來說年後可謂「時間段、任務重」,所以小麥年後化學防除工作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選擇的用葯時機、選擇合適的葯劑,進行一次性防治。
Ⅳ 小麥播種苗期怎樣管理比較好為什麼說返青期不宜施肥水
小麥是我區主要農作物之一,其苗期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其分櫱、拔節、成穗、及後續的質量和產量。村民小江認為小麥苗期的管理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播種後的灌水。
到進入秋冬季後,環境溫度漸低。天氣相對乾旱。在小麥播種後應及時進行田間淹(灌)水,但水在田間“滯留”的時間不宜過長,以防爛我腐種(有的做法田間灌透的70%左右,即把水泄掉)。其目的為:
1:促進小麥出芽。田間灌水後,土壤及麥種濕度加大,在環境溫度略高如光照好,午前、午間、午後其雖能蒸發土壤中的部分水今,但其濕度和溫度相結合的情況下,其外部環境更能促進麥芽的長出。
2:壓實土層,使麥種更接“地氣”。對於秸稈還田的地塊,深耕、耙(整)平、覆土、播種、再覆蓋。由於秸稈還田,這其間難免在土層間留有空隙,播下麥種後其不落實,發芽後其根難以扎土。灌水後,上層土壤見水軟化下塌,從而壓實了與秸軒間的間隙,使麥種更好地埋入淺土層。便於後續的出芽紮根。
總結,總之小麥無論是苗期,還是返青期,都得視其長勢及地塊情況來決定施水;除草;施肥;等。凡事都不是籠統的一概而論。
Ⅳ 小麥的管理方法
現就小麥春季管理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因苗管理,運籌肥水
春季在小麥的返青、起身、拔節和挑旗各期,要根據土壤肥力水平和麥苗生育狀況確定肥水的施用。
1、返青期。
返青期是冬小麥進入以根、櫱、葉為生長中心的營養生長時期,對氮素營養的需要雖然不多,但卻是決定小麥產量的氮素反應敏感期,即氮營養臨界期。如果氮營養不足,就會造成根少、苗小、分櫱少,不能形成高產群體;而氮素過多,則葉大,分櫱多,群體過大,營養消耗多,對生殖生長造成影響。因此,返青肥水應根據苗情而定。在底肥充足,冬季已施肥、澆水或土壤肥力水平較高的田塊,可以不施用返青期肥水。在旱地麥田或晚播麥田,麥苗長勢弱,返青期肥水具有促分櫱,提高成穗率的重要作用,可在返青後追施尿素15~25kg或碳銨50~70kg。地力較差的麥田氮肥不應過多,如果基肥磷鉀肥不足還要追施磷、鉀肥。
2、起身期。起身期施用肥水,可以鞏固冬前分櫱,促進春季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特別是對群體較小的壯苗效果最好,可以畝施尿素10~15kg。對冬季未施肥且群體大小適中的田塊,此期肥水也有較好的效果。對返青期經過深中耕控制且群體過大的田塊,此期應少施或不施肥。
3、拔節期。
對苗情好、分櫱多、群體和個體生長適宜的麥田,應促控結合,以提高分櫱成穗率,促穗大粒多為目標,每畝施尿素15kg左右。返青期追肥量不足的麥田,在拔節中期再追施尿素10kg。如果小麥出現微量元素缺素症狀,還要在這個時期有針對性地噴施鋅、錳、鉬等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結實率,促進籽粒飽滿,增加產量。對於強筋小麥,要在揚花期追施一次氮肥,畝施尿素4~5kg。
Ⅵ 小麥苗期怎樣管理
一、查苗、補種與間苗小麥播種出苗後要及時查苗,缺苗斷壟處應及時補種,補種前最好浸種催芽。播種量大的地方應間苗,特別是田邊地頭縱橫交織種植處,最易出現一簇一堆馬鬃式的過稠。防止因密度過大、個體發育細弱造成越冬死苗.
六、冬前主要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灰飛虱和蚜蟲及傳播的病毒病,還有麥蜘蛛。地下害蟲主要有金針蟲等危害。可噴施葯物,對地下害蟲可葯劑灌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