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生活小知識,讓美好生活更加便捷
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怎樣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教案
擴展閱讀
怎樣把河蟹存放時間長 2025-05-02 22:36:24
怎樣編寫炒股軟體 2025-05-02 22:31:32

怎樣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教案

發布時間: 2023-04-23 04:50:45

① 家長學校教案《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孩子明白自理能力缺乏的原因和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讓孩子知道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理能力。 重點難點:知道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掌握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從這則故事說明學會生活、明確培養「自理能力」在孩子健康成長過程中的有著重要作用 1.和學生交流:你在家都幫家長做哪些家務勞動?(深入提問:你還會做哪些事?或你會洗衣服或做飯嗎?為什麼?) 2.結合交流過渡到「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的調查報告(課件顯示 3.補充《中國教育報》中的一篇關於一碩士研究生被指定留法而最終休學的故事。 4.小結:由此可見,不會自理就有能獨立生活,不能獨立生活就會影響工作和學習。因此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自理的習慣。 二.互動交流: 1.孩子自理能力缺乏的原因: (1).家長不讓孩子勞動,長期「包、保、抱」。 (2).家長小時候難圓求學夢,想讓孩子無憂無慮地生活。 (3).「望子成龍」心切,想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讀書。 (4).家長怕孩子幹活受傷或有危險。 三.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參加勞動的基本要求「四個做」,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家裡的事情幫著做,集體的事情爭著做。衛生:講究衛生,衣著整潔,早晚刷牙,餐後漱口;勤洗澡,勤換衣,飯前便後要洗手。住宿:未經父母同意不得在外住宿;邀請同學、同伴來家英事先得到父母的許可。能力:學會鋪床,疊被,折疊衣服,洗腳,洗綠領巾、手帕、襪子,理書包,釘鈕扣等。家務勞動:學會揀各種各樣的菜,洗菜,掃地,擦桌椅, 倒垃圾,買簡單的醬油,鹽等。公益勞動:學會打掃教室衛生,掃地,倒垃圾,拖地板,打掃包干區,打掃大樓公共部位等。 四、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應從以下幾點開始: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時起床、自己穿衣、吃飯、自己做作業、收拾書包這些學習和生活中的小事,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去做,做得好時,適當給予表揚,做得不好,要給予正確的指導。 2.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老師做一些工作,收拾課桌、掃地,應該讓學生融入勞動中,體會過去的樂趣,讓學生在幫助老師,得到滿足感。老師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有弄壞了東西,而不讓學生去做。 3. 養成正確的生活及作息習慣。良好的已交費是成功的開始,幫學生打好這個基礎,是每個做老師都應該做的。 4. 及時的鼓勵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注意事項: 1. 一定要放手讓學生獨自做事,不要諸多限制要求。 2. 多鼓勵學生,提高他做事的自信。 五、小結 通過今天的交流探討,大家都認識到了培養自理能力的重要性,知道了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訓練內容、方法,我相信,從今天開始大家一定會改變自己的一些作法。只要大家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家庭情況,以身作則,作孩子的榜樣,並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讓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自理呢? 21世紀是能力的社會,讓我們從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吧。讓我們的孩子以強有力的姿態在充滿競爭的社會激流中勇進!

② 幼兒園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自控能力的教案

[教育目標]1.欣賞故事內容,知道每個人都有幾種常見的情緒和表情,了解不同的情緒對身體影響不同。2.能正確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學著讓自己擁有好心情。3.初步學習疏導不愉快的情緒。[活動准備]1.多媒體、音樂《笑一個吧》2.微笑卡(與幼兒人數相同)[活動過程]一、(播放表情圖)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不當行為。1.出示表情圖,做\"變變臉\"的游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師: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幾種表情圖,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面是什麼表情呀?(生氣、微笑、傷心)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很有意思的變臉小游戲,你們想玩嗎?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在游戲的過程中小朋友要瞪大眼睛,跟著表情圖一起做動作,看哪個小朋友反應得又對又快好嗎?師出示表情圖幼兒一起做動作。2.欣賞故事(老師邊講邊播放多媒體)有一個叫悠悠的小朋友,總是愛發脾氣,於是大家就叫他\"發脾氣大王\"。有一天,幼兒園畫畫比賽,悠悠畫上了藍天、白雲、草地,還在草地上添了兩只小雞,心想:自己一定能拿第一名。比賽結果出來了,悠悠沒有得到第一名。他很生氣,\"哇哇\"地哭了,擦乾眼淚,兩手拽緊,氣鼓鼓的。放學後,悠悠誰也不理,背著書包回家了。在路上,遇到小狗鬧鬧和幾只小狗在玩耍,它們玩得可開心了。鬧鬧看見了悠物賀轎悠,就去叼悠悠的褲子,想和悠悠玩。悠悠還在生氣,\"去去,誰和你玩\",掄起書包,就砸到了鬧鬧的鼻子,鬧鬧疼的\"嗷嗷\"大叫,其它小狗嚇著了,到處亂跑,生怕悠悠也對它們發脾氣。有一隻小花狗撞到了一個西瓜攤,西瓜都被摔碎了。黃狗踩上西瓜皮摔了個臉朝天,灰狗踩上,摔了個嘴啃泥。小象走過來,踩上西瓜皮,\"咕咚\"撞到了水庫的大閘門。發大水了,許多小動物被水沖走了。水退後,大傢伙濕得像落湯雞,鬧鬧游過來朝著悠悠大聲叫,意思是:\"都怪你發脾氣。悠悠低頭紅著臉:\"我以後再也不亂發脾氣了。\"3.提問:(1)故事中有誰?(2)故事中的悠悠為什麼發脾氣?(3)他發脾氣,導致了一件什麼事?知錯嗎?二、在你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是不高興或拍含生氣的的事?可以用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後進行思考)1.幼兒討論:(別人不和你玩;辦法:可以商量一起玩,或輪著玩;發脾氣摔玩具;把想法說出來;不會畫,可以請會畫的教著畫。2.師小結: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那麼保持什麼樣的心情才有利於身體健康呢?(高興,快樂)的心情。3.說說有哪些高興,快樂的事。(讓幼兒暢所欲言)(發獎狀了;媽媽給我了玩具車;和小朋友一起過生日;爸爸媽媽陪我玩;照相;六一節表演;)4.幫助了別人,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師: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己保持高興,愉快的心情,還要想辦法讓別人感到快樂,開心。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的心情怎麼樣,別人會怎麼說?那你的心情呢?三、結束(播放音樂:笑一個吧)小朋友想出這么多辦法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老師送給每個小朋友一枚微笑卡,讓我們大家一起隨著音樂,一起舞動起來,分享快罩肆樂,在今後的生活中笑的更加的燦爛、陽光好嗎?(老師,小朋友們共舞)四、延伸活動《親子活動》《互幫互助》游戲玩法:父母和孩子共同玩智力游戲,當父母或孩子在游戲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彼此互相幫助,體驗為人做事,幫助了別人是愉快的,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做哪些高興的事情,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為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奠定基礎五、教學反思生氣是當人遇到不稱心、不如意或對不合理現實的一種情緒反應。一般來說,生氣應該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若幼兒遇事經常生氣,而且將生氣作為對外界的一種經常性的持久的反應,那就是不正常的行為了。經常生氣、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較狹窄,自我中心相當嚴重。因此,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多媒體、談話、游戲等活動,教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這堂課後,很多小朋友學著想辦法解決問題,與小朋友相處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③ 如何提高幼兒自我管理能力

一是進餐。幼兒吃飯是個大問題,不會吃飯就會餓肚子,老師沒有辦法照顧到每一個幼兒。到了大班,用餐時則把勺子換成筷子,開始掌握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也是為進入小學做准備。為了讓孩子更好地使用筷子,可以利用游戲鍛煉幼兒的能力,在區域中玩筷子夾彈珠的游戲,從易到難,這樣會使幼兒用筷子的動作越來越熟練。

二是穿脫衣服。熱了脫衣服,冷了穿衣服,睡前脫衣服,起床穿衣服,對於大班的部分孩子依然是個難題,特別是冬天穿衣服多的時候,更是存在困難。因此,幼兒園可以每天在離園前十分鍾給孩子增加一堂生活游戲課,如穿脫衣服比賽、「我來幫你穿」等游戲活動,專門用來練習穿脫技能。經過長期的鍛煉,幼兒穿脫衣服會越來越熟練,再多的衣服也能輕松穿好。

三是性別教育。每個人都有如廁需要,大班的幼兒經過幾年的幼兒園生活,已經對性別有了一定的認知,這些都為幼兒升入小學分性別如廁做好前期准備。大班幼兒可以做一次分性別如廁的認知經驗普及,比如組織集體活動,「男生女生」認識男廁女廁的標志。另外,幼兒進入小學後,廁所是全校公共的,老師不可能有組織帶領去上廁所,因此要教會幼兒自己上廁所,並懂得在課間休息才能上廁所。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幼兒生活在群體中,在他們的身邊有一群小夥伴。當幼兒進入大班後,除了要學會自理,還應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參與管理班級內各項事務,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一是激發幼兒的內在動力。我們常強調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是個體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那麼激發幼兒的內在動力就必須要喚醒幼兒的自我意識,創設輕松自由的環境,讓幼兒主動參與、自主選擇,讓幼兒產生主體意識,慢慢獨立、自製。如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區角,自己尋找同伴,讓幼兒得到內在需要的滿足與快樂,把自主還給兒童,讓幼兒快樂游戲。

二是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定。為了保證集體學習生活有序、安全地進行,有許多需要遵守的規則和秩序。以往這些規則都是由老師制定,但往往有部分孩子按個人的意願和行為行事,所以應該讓孩子通過討論自己制定規則:「每個環節可以做什麼?」孩子自己制定活動的規則,如:排隊、如廁、進餐、午睡、物品的分發、集體活動、區域活動等。只有幼兒參與建立的規則,他們才能真正接受並服從規則,在他們自己建立的規則中進行自我管理。

三是讓幼兒參與管理班級事務。第一,物品分發。在活動中、進餐前後,可以挑選表現最佳的幼兒擔任,以此激勵幼兒以優異的表現來贏得此項光榮的任務,起到示範作用。第二,物品管理。讓孩子自己管理好物品,在物品櫃中貼好標記,讓孩子知道標記的意義,採用誰用誰整理。每天選一名幼兒做班長,檢查哪裡沒有整理好就督促相關幼兒去整理。第三,書包管理。上學後,每個幼兒都會有自己的書包,到大班下學期可以讓幼兒每天早上背書包去幼兒園,書包里放好學慣用品和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書,背書包來園既可以讓孩子感受馬上要進入小學的自豪,又可以開展一些活動。

④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課件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級管理不應是老師約束學生,而是學生自我約束,現代班級教育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著力培養學生自主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學生作為班級的主人,只有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才能營造一個自信、快樂、和諧、實力強大的班集體。特別是四年級的孩子,在經過了三的習慣培養期,就更有必要培養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因此,在這一學年中,我在培養我班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方法如下:
一、講明道理
1、按照先入為主的規律。在開學的第一周定為常規養成教育周。向同學宣讀《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學校的各項要求。並根據本班的特點,增補制定適合本班的班規。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聯系實際逐一進行認真的學習、討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常規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深深地打下常規、禮儀的烙印。盡管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寄希望開學的第一周、第一個月的強化教育活動就一勞永逸,但畢竟通過開學初扎扎實實的養成教育,可使學生熟悉校紀班規。多數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地由「他律」 發展為「自律」。
2、在引導學生養成好習慣的同時,必要糾正不良習慣。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注意利用課內外的一切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學習方法態度指導。我利用板報、手抄報、看書、開班會、隊會等各種途徑,以生動的故事、真實的事例告訴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它對人的成長,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寫字姿勢三個一,我給他們講《眼睛的話》《胸部的苦悶》等意義深遠的故事。再如:講守信用時,我給他們講《岩石上的小蝌蚪》的故事,又如:三個輕輕,我和他們一起討論怎樣做才是三個輕輕,它有什麼好處等等,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給他的行為起著很大的指導作用,同時,我們還以老師的一言一行,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打動學生、影響學生,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強烈共鳴。
二、規矩約束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開學初,我便依據《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小學生禮儀常規》,從學習、紀律、衛生、禮儀等幾個方面制定了一套《三4班學生自主管理細則》,做到學生有章可循。老師、學生依據細則要求,採用加分、減分的辦法記錄自己一天的表現情況,每一周進行一次小結,評選出本周的「優秀學生」。同時,還在開學初,指導學生每人製作一個「承諾紙鶴」,寫下自己本學期的想要達到的目標或自己要改正的缺點,掛在班上,讓它時時提醒著自己,如果違反時,就拿下來看一看自己的話,說一說感受。就這樣堅持不懈的規矩約束,有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有利於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帆野。
三、正視自己:我很重要。通過班級教育活動,讓每一個孩子正視自己的班級角色,讓每一個孩子面對班級都能自信地說:「我很重要!」從而提高他們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實現從他律走向自律。
本學山歷期,我在班級圍繞「六個好習慣之星評比」這一重點,展開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競賽評比活動。它對班級里每個同學在早讀、兩操、課堂紀律、課間秩序、衛生值日等各方面表現進行監督評比,突出獎勵班內那些言行舉止文明、學習活動表現優異的同學。當孩子上課舉手發言積極了、作業整潔了、學習進步了、助人為樂了、保護環境了、愛護公物了……都能獲得相應的「小明星」稱號,他們的照片都出現在教室後牆上的「班級亮相台」中。一學期下來,很多孩子都在亮相台中找到了自己,他們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言行舉止變得更為文明,學習也認真了不少。
四、發展自己:我能行。培養班級學生學會自主管理,促進學生自身發展,實現班級管理「從自律走向自覺」。通過學生班級自主管理實踐,學生人人心服口服,個逗轎搜個心情舒暢,每個學生都能自豪地說:「我能行!我是真的很不錯!」從而更加激發他們蓬勃向上的決心和信心。
為此要發揮班委會的核心力量。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好的班集體,班幹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其作為班級的火車頭,起著「唯余馬首是瞻 」的作用。我馬上組織班級同學自己選舉班幹部,要求新當選的班幹部即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又要積極開展工作,大膽管理。剛開始時他們能力很欠缺,需要精心指導,在恰當的時候還要放權給他們管理。如:班幹部有權力對班上的好人好事給予加分,給予表揚;對一些不良行為要及時用恰當的方式進行批評指正;樹新風,揚正氣。
班級事務人人做,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加強自主管理,豐富班級管理角色,還應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擔任責任、服務集體。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意識和班級的凝聚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他們的管理能力,並讓他們從管理者的角色中學會管理他人、學會自我管理,使「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本學期,我班除了通常的班級幹部崗位外,增設了許多管理崗位。如: 「領讀員」負責組織班內同學進行早讀;「紅領巾、監督員」督促同學戴好紅領巾……班級實行「崗位負責制」,對班委幹部、課代表和其他同學都有明確具體的崗位職責,使班級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門、每一樣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負責人。例如:負責電燈的同學,教室內光線暗時及時開燈,教室內光線明亮時或室內無人時及時關燈;負責擦黑板的同學,要保證每節課前黑板和講台的清潔、同時負責對不愛護粉筆亂塗亂寫、亂扔粉筆頭的同學進行教育和處罰;負責開窗戶的同學,要及時開、關窗戶,保證人在窗開,人走窗關;負責開門的同學,在教室內無人時,要及時關門……半學期下來,班級產生了一批「崗位能手」,同時對部分不能勝任崗位的同學也作了適當調整。孩子們人人有管理服務的崗位,在讓他們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的過程中,逐步嘗試讓他們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管理。這時候,被動的管理變成主動的管理。「他律」將轉化為「自律」,前進、向上的內驅力在此得到了激發。
五、超越自己:我還可以做得更好。通過我的疏導,實行班級學生自主管理,使每一個學生從單一的被管理者成為管理者,從自律走向自覺、自為,主動營造一股「為集體爭榮譽光榮」的熱潮,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學生都能自信地說:「我還可以做到更好!」 學生樂於自主管理,善於自主發展,能夠在班級生活中充分發揮主體性並實現有效的自我超越與創新。
例如:有時候課堂是孩子在開展活動的時候由於一時興奮過度,許多孩子都有些得意忘形。好象已經忘記了講台上的我存在。這個時候有的班幹部發現了我的臉色變化,馬上配合起來喊口令:「請坐好!」「請安靜!」幾聲口令下來,孩子們很快靜下來,做得端端正正。不僅節省可時間,還幫我維護了在大家心中的形象,避免了我在課堂上大聲喊叫或者是發脾氣。又如:周五放學時,是我最忙的時候,那時候被家長纏著交流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就顧不上指導孩子打掃清潔,擺好教室的桌椅。但有好幾次在我忙完過後,小班幹部已經指導孩子們把教室打掃得乾乾凈凈。每次有這樣的表現,我都會抓住幾個「小老師」「小能手」在班級大大表揚。而那些被表揚的孩子就越干越有勁,沒有表揚到的孩子也卯足了勁爭取老師的誇獎。這樣一人行動帶動幾人行動,幾人行動帶動全班行動,整個班級的孩子都在小班乾的帶動下自覺去做老師要求做到的事情。
當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必須持之以恆,同時還要不斷的根據情況的變化修改細化,用於調控學生的《自主管理細則》使之更完善、更科學。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密切關注進展情況並對方法不斷的加以指導。正是這樣,在教師與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增強了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很多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改變了以前的一些不良習慣。
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的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在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時有利於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評價的主體或積極參與者。
小雲是我班的一個男孩,思維活躍,反應靈敏,就是上課管不住自己,為此我曾傷透了腦筋。後來我想試著通過讓他作「官」來激勵他上課聽講。開學時我鼓勵他通過競選當上了「勞動部長」,可上課不到兩周,又管不住自己了。甚至在第三周的音樂課上做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還隨意說笑,有意違反課堂紀律。下課後我把他叫到辦公室狠批一頓,他痛哭流涕,並保證痛改前非。可沒想到第二天手工課上他又鬧得翻天覆地,前一天的「狠批」好象沒多大作用。放學後,出乎他的意料,我和他一塊兒坐在校園林蔭下的椅子上。在我的引導下,他回憶了課堂上的違紀情況,並主動指出自己的錯誤。於是我拿出記事本寫到「九月二十五日,勞動部長小雲保證當好乾部,上課帶頭遵守紀律,不隨便說話……」。他愉快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並在扉頁上寫到:「小雲日記」。然後我對他說:「從今天開始,你用你的行動,我用我手中的筆,我們一起來記日記,好嗎?」「好!」他驚喜地看著我。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上課表現也逐步好轉,日記中記缺點,不足的黑字少了,記進步的紅字多了。其他任課老師和同學也說小雲變了。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讀寫結合」,切實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學語文呢?其實小學語文課本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學生學習寫作的範例。除了結合每個單元重點訓練項目或結合習作例文教學寫作外,我們要善於挖掘教材的潛力,尋找讀寫結合的生成點,設計各種形式的片斷練習,進行讀寫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把「讀寫結合」分為兩種不同的性質,一種是「外在」的,即學完一篇課文後,摘抄其中的好詞好句,學習作者的寫作順序,並在習作中運用這些好詞,或仿寫文中句子的寫法。另一種是「內在」的,即學完一篇課文後,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和寫作特點,逐漸理解、消化為自己的東西,並對日後的寫作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具體做法如下:
一、摘抄積累運用
我一直告誡自己的學生,別人好的東西,我們一定要學會借鑒。著名大劇家莎士比亞在他的作品中使用詞語達一萬六千,沒有這么多的詞彙,恐怕他也難寫出聞名世界的不朽之作。畢竟人類的知識絕大多數還是來自於前人的經驗,是書本上學來的。如果一切知識都要從自己的實踐中得來,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所以,我提倡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做摘抄,把書中的好詞好句拿來為我所用。而且,每篇課文學完之後,我會從教師的角度給學生指出一些比較好的詞語、句子和段落,要求學生背誦,並且有意識地在寫話和作文中進行運用。每學完一個單元,我們還會圍繞這個單元的主題讓學生把一個單元的優美詞語、句段整理並背誦積累,初步學習運用。比如:學了「絡繹不絕、喜出望外、載歌載舞」等詞語後,很多學生在作文描寫家鄉的街道、集市或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中都用上了該詞,使文章更加具體。這一做法,我相信幾乎每個語文教師都會做到,而且會做得更好。
二、多層次仿寫
語言學習研究表明,兒童語言學習的基本途徑之一是模仿,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兒童的知識貧乏,經驗不足,模仿是他們的天性。我自己也認為模仿是寫作的捷徑,仿寫是化別人的內容為自己服務,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既然課文為學生們提供了很多仿寫的資源,我們就應該充分利用它。需要指出的是,仿寫不是抄襲,也不是生吞活剝式的搬用。它要在讀懂值得模仿的他作,認清其超越自己的佳處,領會其精神和風格的基礎上有選擇地「拿來」。如郭沫若所說「於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後求其化」,這才是我們提倡的仿寫。
我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1、仿寫句子。
教學《九寨溝》一課時,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綵帶般的溝谷中。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一句後,我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這句話給人的感覺這么美?從而引出「打比方」這種修辭手法。在明白了什麼是「打比方」之後,我又拿出同學們常見的「玻璃彈珠」,讓同學們用「打比方」的方法造句。流光溢彩、五顏六色的彈珠一下子引起了同學們興趣,有的同學說:「這一顆黑色的彈珠就像是烏龍的眼晴,神秘莫測。」有的同學說:「這顆紅色的彈珠好像是海底的珊瑚。」同樣的方法,我也在《安塞腰鼓》一課中進行了運用。為此我特意設計了一個多媒體課件,從網上找到了很多相關圖片。當我展示給同學們時,大家都被安塞腰鼓深深吸引了,並說出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話語。只要堅持長期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2、仿寫段落。
在寫好句子的基礎上,隨著積累的增加,我也注重結合課文的特點,選擇一些符合學生認識規律,與學生寫作結合比較緊密的段落,讓學生進行仿寫。如教學《敦煌莫高窟》一課時,學習了中心句後,我引導學生仿照課文中的重點段落,學習「圍繞中心句寫清楚一段話」;教學《珍珠鳥》一課時,當學到珍珠鳥的外形描寫時,我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描寫的順序和描寫的方法上,即從部分到整體的順序和打比方的方法。之後,我便要求學生試著運用這兩種方法,描寫自己身邊的小動物外形;教學《埃及的金字塔》、《三味書屋》時,結合課後題中有「領悟學習表達方法」的要求,在教學第二課時中,我便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學生很快就找到「列數字」等方法。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用列數字的方法描寫自己熟悉的教室或卧室。這樣的訓練為學生今後的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仿寫思路。
課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寫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並能接受和運用。所以,在教學中,我就抓住了這一寶貴的資源。如教學《天安門廣場》時,引導學生按照「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的順序學習課文,課後則要求學生回憶自己曾游覽過的地方,按照一定的方位游覽順序練習寫話。
這樣的訓練可以促進學生舉一反三,學習的遷移,培養讀寫的能力,為今後的發展斷定了基礎。
三、想像補空
讀寫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讀寫結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對課文中一個簡單的句子進行擴充和發揮,可以給課文續寫,或假設另外一種情況進行寫作,也可以填補課文的空白點。根據課文內容,對文中沒有繼續說下去或沒有說出的部分展開想像,這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寫作方式。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識的源泉。」想像力不僅對作文極其重要,也對創新力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我們必須去啟迪、開發提高、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利用課本內容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如:《生命的林子》中玄奘決定留下之後,又見到了勸他離開法門寺的那個人,他們會說些什麼。《林沖棒打洪教頭》,那銀子最後歸誰了,圍繞銀子的歸屬可以讓學生寫一段話。再如,《天鵝的故事》,斯傑番後來干什麼去了,也可以讓學生寫一寫。
這樣的讀寫結合一方面增加了學生練筆的機會,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因為寫是由讀物而生,寫能有效地促進對讀物的理解。通過讀寫結合,達到讀寫相長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引導學生把課文的內容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做進一步的挖掘。這既是對課文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一種好形式。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培養感悟能力是教學的重、難點,因此該項訓練在本期練習較多。如學習《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後,布置學生寫一寫如果肖邦生前給埃斯內爾老師和他的同學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會說些什麼?很多學生都能結合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把肖邦的表達得淋漓盡致。張鑫這樣寫:
親愛的埃斯內爾老師,同學們,當你們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請你們不要難過,雖然我人死了,但我的心依然還活著,我會永遠銘記著我們的祖國波蘭,銘記著你們,你們要知道我的心是永遠和你們連在一起的,我希望更多的人民能夠化悲痛為力量,拿起手中的音樂作為武器,化為巨大的力量,我也相信我們頑強的波蘭人民一定會重新站起趕走侵略,讓我們共同努力,頑強抗戰吧!再見了老師,再見了同學,再見了我熱愛的祖國波蘭,我會永遠銘記著這一切。祝你們將侵略者早一天趕出國門,取得最後的勝利!我盼望著這一天早日來到,這樣我也會在九泉之下欣慰一笑,我會為祖國人民感到無比驕傲!肖邦親筆。
學習《哈爾威船長》後,我又讓學生寫一寫哈爾威船長,我想對你說―――,學生都發自內心的把自己對哈爾威船長的敬意表達出來,從而對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得更加深刻。學完《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愛滋病小鬥士》等課文後,我都讓學生寫一寫讀後感或——,我想對你說,直接抒發學生從文中領悟到的情感。學了《說勤奮》後,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對勤奮的態度及今後的打算。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嘗試,學生不但表達能力提高了,而且對文章的理解領悟也提高了一個層次。
五、改變人稱
改變人稱的寫法,在我們讀寫結合中也經常應用。學了一些課文,我們可以把它裡面的人稱加以轉變,第一人稱可以改變為第三人稱,或者相反。如在學了《新型玻璃》一文,課文里介紹了五種的新型玻璃,我就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一種新型玻璃,用第一人稱來介紹自己的特點和作用,這樣一來,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這樣一篇枯燥乏味的說明文變得有趣味性,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同時,又給予學生練筆的機會。
六、改變文體
課文有記敘文、說明文、詩歌等等,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把它們改變為其它的文體。讓學生加以豐富的想像,說明文可以改為童話故事,詩歌也可以成為小故事。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讓學生展開想像,具體寫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情境。學生結合課文不但寫出了分別時草原的美景,還大膽想像分別時蒙漢人依依不捨的言語。又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中,我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將這首詩歌寫成一段文章,可寫瀑布之壯美,可寫與詩人李白見面的交談。有學生寫道:「昨天,我在廬山驛站與大詩人李白見面了。交談中,李白得知我也想去看看廬山瀑布,於是一個勁兒地誇開了:『廬山瀑布真美啊!遠遠地望去,瀑布好像籠罩在紫色的煙霧中,因為我去的時候天氣晴朗。那瀑布好長啊,我還以為是傳說中的銀河從天上落下來的呢!你快去看看,肯定會贊嘆不已。看,學生寫出的就像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很輕松就把詩歌所描繪的景色溶進對話裡面,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思,又可以讓學生訓練寫作,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總的而言,語文的教學我們要在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材,堅持讀寫訓練的有機結合。這也是語文教學改革返樸歸真、深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課文有記敘文、說明文、詩歌等等,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把它們改變為其它的文體。讓學生加以豐富的想像,說明文可以改為童話故事,詩歌也可以成為小故事。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讓學生展開想像,具體寫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情境。學生結合課文不但寫出了分別時草原的美景,還大膽想像分別時蒙漢人依依不捨的言語。又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中,我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將這首詩歌寫成一段文章,可寫瀑布之壯美,可寫與詩人李白見面的交談。有學生寫道:「昨天,我在廬山驛站與大詩人李白見面了。交談中,李白得知我也想去看看廬山瀑布,於是一個勁兒地誇開了:『廬山瀑布真美啊!遠遠地望去,瀑布好像籠罩在紫色的煙霧中,因為我去的時候天氣晴朗。那瀑布好長啊,我還以為是傳說中的銀河從天上落下來的呢!你快去看看,肯定會贊嘆不已。看,學生寫出的就像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很輕松就把詩歌所描繪的景色溶進對話裡面,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思,又可以讓學生訓練寫作,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總的而言,語文的教學我們要在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材,堅持讀寫訓練的有機結合。這也是語文教學改革返樸歸真、深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⑤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管理能力

1、一個人,如果能夠很好地做到自我管理,那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自我管理是人與自我本能對抗的結果,是需要後天訓練的,因為它不全部是天生的,是需要人的思想境界、修養等來約束發展的。
自我管理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住自己的身體,一是管住自己的思想。主要是管住思想,因為思想支配身體,思想意識給身體發指令,身體才會有行動。
2、不要真的拿「粗心」做借口,其實這是一種能力,一種做事細心謹慎的能力。
粗心大意也可以養成一種習慣,一旦養成,考試成績決不會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粗心大意的惡習會陪伴他一輩子,難成大事。
3、孩子自己沒有生成一個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的內在節奏,只會依賴其他人的行為作為判斷標准。
家長日復一日、從早到晚不停的催促,最終讓孩子失去了對自己行為的掌控能力。這便是孩子形成磨蹭的根本原因。
4、相由心生,相隨心轉。我們的情緒是受思想控制的,思想上感受到的各種情緒都會表現在我們的臉上,當我們的情緒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的面部表情也會跟著發生變化。情緒管理就是我們駕馭情緒的能力。
情緒能夠影響我們的行為,任性、自卑、嫉妒、社交恐懼等都屬於情緒管理能力差造成的現象。如果能夠克服掉這些負能量的情緒帶給我們的行為,真的是自我管理能力很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