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1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調整工資標准
將網傳的當前《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准表》(附三)與兩年前的對比就可以發現:
1.薪級1級由260元上漲到335元,上漲75元元;崗位十三級由1510上漲到1585元,也上漲75元。
2.薪級20級由1126元上漲到1283元,上漲157元;崗位十級由1810元上漲到1940元,上漲130元。
3.薪級30級由1979元上漲到2139元,上漲160元;崗位八級由2200元上漲到2370元,上漲170元。還據一位相關人蔽彎員自製表格顯示,五級專技崗位掘絕,薪級21級的人員月增資561元;十三級專技崗位,薪級7級的月增資186元。該表暫不能分辨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義務教育教師。按國家政策,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基本工資比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基本工資高出10%。另一份相關人員內部表格顯示,全國普調基本工資從2021年10月份起計算,該表也暫不能分辨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義務教育教師。同樣的崗位和薪級,崗位工資數額有細微的變化,薪級工資則相同。比如,專技人員七級崗位工資是2740元,管理人員七級崗位工資則只有2240元,同樣的崗位等級,管理人員比專技人員少500元。專技人員20薪級的工資是1283元,管理人員20薪級的工資也是1283元。
此處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不包括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有專門的基本工資標准表。按照義務教育教師的基本工資高出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的10%,我們基本可以測算出普調後義務教育教師的基本工資標准。這次工資普調從2021年10月執行,涉及到公務員、機關技術工人、機關普通工人、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事業單位工人、義務教育教師共7類在職人員調資。說到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調資,不得不說一下,最近2次的工資普調,分別是2016年7月、2018年7月,人均漲幅300元。按照慣例,2020年應該普調一次,但是考慮到疫情影響,國家暫緩普調。隨著物價上漲、經濟持續好轉,2022年春節將至,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終於迎來工資普調的好消息。
綜上問題所述,首先要分析工資構成,公務員工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作津貼+生活補貼,其中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全國一個標准,而工作津貼和生活補貼因地而異,這意味著同職務職級的公務員,在不同地方領取不同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基本工資標准表宏散悶》《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基本工資標准表》
Ⅱ 事業單位增資制度是怎樣的
職員連續三年考核被確定為合格以上等次的,具有晉升職務的資格;連續兩年以上被確嘩罩雹定為優秀等次的,具有優先晉升職務的資格。另外,在很多地方關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三年年度考核優秀的獎勵是可以加一級工資。不過也不排除有的地方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三年年度考核優秀的獎勵是可以記三等功的。
我國事業單位增資制度採取以下五種途徑:
1、正常升級。全額拔款和差額拔款的單位,在嚴格考核的基礎上,實行正常升級,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員,每年增加一級薪級工資,並從第二年的1月起執行。自收自支單位,參照企業的辦法,在國家政策規定的范圍內,根據其經濟效益增長情況,自主安排升級。
2、晉升職務、技術等級增加工資。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晉升職務時,按晉亂帆升的職務相應增加工資。工人晉升技術等級或技術職務時,按晉升的技術等級或技術職務相應增加工資。
3、崗位變動。崗位工資按新聘崗位確定,薪級工資按以下辦法確定:由較低等級的崗位聘用到較高等級的崗位,原薪級工資低於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的,執行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級工資;原薪級工資達到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的,薪級工資不變。
4、定期調整工資標准。為保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實際工資水平不下降並逐步悶者增長,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組織相當人職工資水平狀況和物價指數變動情況,定期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標准。
5、高津貼水平。隨著工資標準的調整,根據經濟發展和財力增長及調控地區工資收入差距的需要,相應提高津貼水平;根據財政狀況和對特殊崗位的傾斜政策,適時調整特殊崗位津貼補貼標准,使工資構成保持合理的關系
Ⅲ 機關事業單位2023年上調工資
一、事業單位工資待遇
2023事業單位是否漲工資還不一定,要看各跡宏地下發的文件。一般來說,事業單位工資構成是: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績效、福攔磨利保險。
1.事業單位基本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崗位工資分為專業技術崗姿差冊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薪級工資分為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唯皮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2.津貼補貼有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特殊崗位津貼補貼等。像職務補貼、住房補貼、交通補貼、通信費、防暑降溫等等。這部分因政策和資金的來源不同,有國家制定、省制定、簡山斗行業制定、單位制定的,都可以歸到這一類里。
二、事業單位工資怎麼調整
1.正常增加薪級工資。從2018年7月1日起,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的,每年增加1級薪級工資慶兆,並從第二年的1月起執行。
2.崗位變動人員工資調整。工作人員在同一崗位系列內變動崗位的,從變動的次月起執行新聘崗位的工資標准。崗位工資按新聘崗位確定。
3.定期調整基本工資標准。國家根據經濟發展、財務狀況、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和物價變動等因素,適時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工資標准。
Ⅳ 事業單位六級管理崗位增資高於公務員四調低於三調嗎
機關事業單位每兩年定期調整一次基本工資標準的慣例始於2014年的10月,在此之後分別在2016年、2018年的7月先後兩次執行工資新標准。
在2020年年底和去年年初,我們先後推送了兩期文章介紹2018年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普調中事業單位管理崗工資變動的相關邏輯,也給出了相應的結論:
2021年可能是在2014年後首個三年普調年份,並對其標准進行了預測
。目前從網路上傳出來的工資標准看,
之前預測的結果基本與實際相一致,略高於實際工資標准。
我國國內的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是全國統一標准,因此覆蓋范圍最廣,執行普惠性也是最高的。機關事業單位中除了職位晉升帶來的工資上漲之外,還有其正常的工資上漲機制,工資普調標准就是工資正常上漲的一種機制。
工資普調從本質
看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物價水平上漲、財政狀況來調整的一種機制;除此之外還有機關人員工資的中型中
「五年晉級、兩年晉檔」調資
原則、事業單位的
「一年晉一薪級」
原則,其本質是:工齡工資上漲;
本期文章將以各網路平台中發出來的工資標准為數據來源,對事業單位管理崗人員在本輪工資普調中的標准和漲幅進行分析,同時加入了2018年調資的數據對比,為了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業管理崗人員的工資結構提供一些理論性參考。
一、事業管理崗人員2021年調資崗位工資情況
事業單位崗位可以分為管理崗和專技崗,管理崗人員的層次基本是和公務員的職務層次相對應,崗位工資是與事業人員所聘任的崗位級別掛鉤,人們經常也將崗位工資稱之為「職務工資」。2021年、2018年事業單位管理崗人員的崗位工資與增資額度如下表所示:
在事業單位管理崗人員中,絕大多數可能是管理九級的科員級別,中層幹部大部分是管理八級(副科)和管理七級(正科),領導人員是管理六級(副處)以上。
二、事業管理崗人員2021年調資崗位工資比較
為了更加直觀地看到本次調資後事業單位管理崗的崗位工資差異,我們引入一個折線圖來表示:
管理九級到管理八級,在絕大多數事業單位中競爭比較激烈,需要很多年完成,這可能要用馬上要實施的事業單位管理崗「職租蘆級晉升」制度,即:事業單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來破解,後期我們將推送文章介紹。
三、事業管理崗人員2021年調資與2018年調資崗位工資增資額比較
將2018年調資的增資額與2021年調資的增資額放在一個柱狀圖中:
總體來看,在事業單位管理崗人員中,普調也是擴大了低崗位等級和之間的收入差距,但是從幅度上看,增幅是大體相當的。
單從增資額看,2021年的增資額總體是小於2018年的增資額度。從增幅看,2021增幅更是小於2018增幅。單純從數字看,機關事業單位調資本輪3年的增資額度和幅度反而小於上一次2年的增資幅度。
這可能是出於對整個社會平均物價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的結果,但我們提出一個更加大膽的
猜想
: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增幅下降是為下一次調整賣山規范性津補貼提供前期的准備性工作。
因為行政人員正常工資項目中的職務津貼和生活補貼,以及事業人員工資中的的基礎績效和獎勵性績效(總量化績效)標准自2016年調整後再沒有進行過普調,這個時間已經不短了。
Ⅳ 公務員調資有哪些細則不僅有2年普調制度,還有2年一檔5年一級
前段時間,省里發布了2022年招錄公務員的人數和崗位,單位的上10個符合報考的臨聘人員都報了名。從這個行為也可以看出,臨聘人員和有編制的人員在待遇和前景方面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公務員不僅有著穩定的收入、不錯的地位,還有這很好的發展潛力。那麼,公務員有哪些方式可以增加工資呢?第一、職務提拔。公務員的職務共分為10級,由高到低依次為: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每提拔一個職務,相應的工資待遇都會有所增長。
第二、職級晉升。自2019年6月之後,公務員的職位就分為職務和職級兩個序列,職級只在廳級及以下設置,共有4層12級,由高到低分別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每向上晉升一個職好爛閉級,都可以帶來工資的增長。
第三、晉級晉檔。公務員除了提拔職務或晉升職級,還可以通過晉級晉檔來增加工資。晉級晉檔的原則是五年晉一級,兩年晉一檔。這里的五年、兩年都是指年度考核在稱職及以上的累計年限,如果當年考核不稱職,或者不計考核,當年就不能累計。通過晉級和晉檔,增加的工資要比晉升職務和職級要少一些,從幾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
第四,基本工資標准普調。前段時間,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的普調終於塵埃落定,從2021年7月份開始補發,人均增資額在300元左右。自從2014年10月養老金並軌之後,機關事業單位就確定了兩年進行一次基本工資標準的普調。2016年7月份調整了一次,2018年7月份又調整了一次,按照這個制度,應該在2020年7月份進行普調,但由於眾所周知的疫情原因,基本工作的普調一直沒有進行。但在今年初,疫情常態化管理,得到控制,經濟開始復甦,於是果斷按照制度進行了基本工資調資,並從2021年7月友裂開始補發。
基本工資的普調,每次調整的標歷滑准,大都是人均月增資300元左右,具體來說,正科級以下公務員增資額少於300元,正科級以上公務員增資額大於300元,具體增資額與任職年限、工齡級別等也有關系。以我們單位的情況為例。一個四級主任科員,月增資額為260元;一個鄉科級副職,月增資額為288元;一個二級主任科員,月增資額為308元;一個鄉科級正職,月增資額為327元;兩個縣處級副職,月增資額分別為369元、378元;一個二級調研員,月增資額為512元;一個縣處級正職,月增資額為531元。
綜上所述,公務員增長工資的方式很多,不僅可以提升職務職級,也能通過晉級晉檔,最為重要的還是基本工資的普調,基本上是兩年調整一次,人均月增資額大約為300元。基本工資的增長,也能帶來社保和公積金等的增長,實發工資增資可能人均不到300元,但帶來的實際好處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