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每年交多少
法律分析:社保是由於區域不同,交費基數和交費檔次不同,每年交費也是有所不同的。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社保繳費是比較高的,退休後的工資也比其他區域高。
當地是四線城市,自費繳納社保分兩個繳費檔次,60%和100%兩個檔次。60%交費每個月交費549元,一年交費6588元。100%每個月交費935元,一年交費11220元,兩者繳費之間相差4632元,兩者同時交費最低十五年,退休後的工資相差近千元。
自己交費社保,要根據自己生活所在地社保部門政策,交費基數和交費檔次為准,其他區域的社保繳費只供你參考。提問者如果生活在一線城市,自己交費就會高,在偏遠地區個人繳納社保,交費就會比較低。再說也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你選擇交費基數和交費檔次。
自費繳納社保分兩個繳費檔次:60%和100%兩個檔次。
1、60%交費每個月交費549元,一年交費6588元。
2、100%每個月交費935元,一年交費11220元,兩者繳費之間相差4632元,兩者同時交費最低十五年,退休後的工資相差近千元。
社會保險必須根據各種風險事故的發生概率,並按照給付標准事先估計的給付支出總額,求出被保險人所負擔的一定比率,作為釐定保險費率的標准。而且,與商業保險不同,社會保險費率的計算,除風險因素外,還需要考慮更多的社會經濟因素,求得公平合理的費率。
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准,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來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准,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
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系,不管是僱主雇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認為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的行為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核定社會保險費、支付社會保險待遇、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手續或者侵害其他社會保險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個人與所在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依法處理。
② 社保一年需要交多少錢
社保也就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每年需要交多少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居住地區不同,社會保險所需要繳納的費用也就不同,此外,工資水平的不同也會影響到社會保險所需繳納的金額,所以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一般來說,社會保險每年所需要繳納的費用和當地的社會工資水平有關,如果個人的工資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到300%之間,則以實際工資為繳費基數;如果個人的工資在比例之外,則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或者300%為繳費基數。一般所需繳納的社保費分為三個檔次,分別是低檔60%、中檔80%、高檔100%。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