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采購管理作業程式怎樣寫
擴展閱讀
ix25時間不對怎樣調 2025-02-12 03:54:32
在智學網上怎樣查原試卷 2025-02-12 03:37:26
網上怎樣認證養老資格 2025-02-12 03:28:10

采購管理作業程式怎樣寫

發布時間: 2023-04-27 20:26:37

❶ 采購作業流程步驟

采購作業流程就是詳細租盯論述采購部門職責或任務的運營指南,是采購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采購活動具體執行的標准。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采購作業流程,希望你們喜歡!
采購作業流程的基本步驟
采購作業流程會因采購的來源、方式以及物件等的不同而在作業細節上有所差異,但基本流程都大同小異。以下是美國采購學者威斯汀所主張的采購的基本作業步驟。

1.確認需求

在采購之前應先確定買哪些物料,買多少,何時買,由誰決定等。

2.需求說明

確認需求之後,對需求的細節,如品質、包裝、售後服務、運輸及檢驗方式等,均加以明確說明,以便使來源選擇及價格談判等作業能順利進行。

3.選擇可能的供應來源

根據需求說明在原有供應商中選擇成績良好的廠商,通知其報價,或以登報公告等方式公開徵求。在選擇供應商時,企業應考慮的主要因素有:

***1***價格。物美價廉的商品是每個企業都想獲得的。相對於其他因素,雖然價格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比較各個供應商提供的價格連同各種折扣是選擇供應商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指標。

***2***質量。商品質量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選擇供應商的影響因素。商品質量的選擇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而定,並不是質量最好的就是最適應的,應力求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適合本企業質量要求的產品。

***3***服務。服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選擇供應商的影響因素。如更換次品、指導裝置使用、修理裝置等,類似這樣的一些服務在采購某些專案時,可能會在選擇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4***位置。供應商所處的位置對送貨時問、運輸成本、緊急訂貨與加急服務的回應時間都有影響。在當地購買有助於發展地區經濟,易於形成社群信譽以及良好的售後服務。

***5***供應商庫存政策。如果供應商的庫存政策要求自己隨時持有備件庫存,那麼擁有安全庫存將有助於裝置突發故障的解決。

***6***柔性。那些願意且能夠回應需求改變、接受設計改變等要求的供應商應予以重點考慮。

4.適宜價格的決定

決定可能的供應商後進行價格談判。

5.訂單安排

價格談妥後,應辦理訂貨簽約手續。訂單和合約均屬於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檔案,對買賣雙方的要求、權利及義務必須予以說明。

6.訂單追蹤與稽核

簽約訂貨後,為求銷售廠商如期、如質、如量交貨,應依據合約規定,督促廠商按拿盯規定交貨,並予以嚴格驗收入庫。

7.核對發票

廠商交貨驗收合格後,隨即開具發票。要求付清貨款時,對於發票的內容是否正確,應先經采購部門核對後財務部門才能辦理付款。

8.不符與退貨處理

凡廠商所交貨品與合約規定不符而驗收不合格者,應依據合約規定退貨,並立即辦理重購,予以結案。

9.結案凡驗收

合格付款,或驗收不合格退貨,均須辦理結案手續,清查各項書面資料有無缺失、績效好壞等,並簽報高階管理層或權責部門核閱批示。

10.記錄與檔案

維護凡經結案批示後的采購檔案,應列入檔案登記編號分類,予以保管,以備參閱或事後發生問題查考。檔案應具有一定保管期限的規定。
采購作業流程的注意事項
在設計采消型和購作業流程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1.采購結構應與采購數量、種類、區域相匹配

一方面,過多的流程環節會增加組織流程運作的作業與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流程過於簡單、監控點設定不夠等,將導致采購過程操作失去控制,產生物資質量、供應、價格等問題。

2.先後順序及實效控制

應注意其流暢性與一致性,並考慮作業流程所需的時限。例如,避免同一主管對同一采購檔案作數次的簽核;避免同一采購檔案在不同部門有不同的作業方式;避免一個采購檔案會簽部門太多,影響作業實效。

3.關鍵點設定

為便於控制,使各項在處理中的采購作業在各階段均能被追蹤管理,應設定關鍵點的管理要領或辦理時限。例如,國外采購、詢價、報階、申請輸入許可證、出具信用證、裝船、報關、提貨等均有管理要領或辦理時限。

4.權責或任務的劃分

各項作業手續及查核責任,應有明確權責規定及查核辦法。比如,請購、采購、驗收、付款等權責應予區分,並指定主辦單位。

5.配合作業方式的改善

例如,手工的作業方式改變為計算機管理系統輔助作業後,其流程與表格需作相應的調整或重新設計。

6.采購流程應反映集體決策的思想

由計劃、設計、工藝、認證、訂單、質量等人員一起來決定供應商的選擇。處理程式應合時宜,應注意采購程式的及時改進。早期設計的辦理程式或流程經過若干時日後應加以檢查,並不斷改進與完善,以回應組織的變更或作業上的實際需要。

7.避免作業過程中發生摩擦、重復與混亂

注意變化性或彈性范圍以及偶發事件的處理規則。例如,在遇到「緊急采購」及「外部授權」時,應有權宜的辦法或流程來特別處理。

8.價值與程式相適應

程式繁簡或被重視的程度應與所處理業務或采購專案的重要性或價值的大小相適應。凡是涉及數量較大、價值較高或容易發生舞弊的作業,應有比較嚴密的處理監督;反之,則可略微放寬,以求提高工作效率。

9.處理程式應適合現實環境

應注意程式的及時改進。早期設計的處理程式或流程,經過若干時間段以後,應加以審查,不斷改進,以適應組織變更或作業上的實際需要。

❷ 采購管理操作流程

采購管理操作流程

采購管理是指對采購業務過程進行組織、實施與控制的管理過程。下面我整理了采購管理操作流程,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為進一步完善采購管理體制,密切配合生產的需要,加強成本控制,特提出以下采購操作管理流程的建議如下:

一、尋價

(一)明確原材料采購要求

1、根據具體使用

確認要求:

(1)技術人員或者提出需求人員提出物料采購要求(包括產品的型號、技術參數、材質等);

(2)提出部門提出物料要求,采購根據采購小樣,試產後再由提出人確認物料具體要求(針對不明

確物料需求的情況)。

2、 采購人員整理原材料采購要求,供後續采購提供依據,如有更改生產及時通知采購部門。

(二)供應商的開發

1、通過多方信息渠道收集相關供應商或承包商的資殲哪兄料,至少尋找3家以上的供應商;電話或QQ、旺旺與這些供應商或承包商進行初步的溝通:索要相關技術資料、報價表等,必要時可要求寄樣品以供我們測試;

2、初步比較後找相對合適的3家(或以上)作實質性的溝通(對用量大或重要的原材料必要時需進行實地考核綜合評估),通過價格、性能、服務等相關方面的.因素形成《尋價格表》,並依此作為選用供應商的依據。

3、跟蹤樣品到貨及使用情況;

4、各項考察合格後可進行初步合作:打樣、小批量采購等;

5、初步合作完成作一個評定,確定合格後選取為合格供應商或加工商,如仍存在問題要求其限期改善,直至達到我方的標准。

二、采購過程的實施

(一)采購申請:

1、產品物料的采購申請由倉庫根據最低庫存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經理批准後交采購部經理確認簽收;采購人員製作采購計劃並根據要求進行供應商選擇與實施采購;

2、 辦公、生活用品由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經理批准後交采購部簽收(特殊情況也可由行政部自行采購);

(二)采購實施:

1、采購首先選擇好合適的供應商並做好物料訂單,經采購經理簽字確認後傳真到供應商並要求供應商製作采購單(購銷合同)簽章確認後回傳,采購人員核對型號、數量、價格、到貨日期等、,確認無誤後再回傳到供應商處要求進行生產與發貨,采購原件采購人員整理並跟蹤合同的到貨情況;

2、辦公、生活用品的采購經采購部初步估價後向財務部借支現金,直接到市場購買,月用量)大的物料應找好一兩家合適的商家固定供應。

(三)采購跟進:

1、所有采購單(購銷單)都應匯總到《采購計劃表》上,以便統一管理;

2、采購交期應及時做好采購計劃表中的《供應商交貨進度表》,依此作為跟進交貨和溝通的依據;

3、物料到公司由采購人員簽收並及時確認數量與質量,對於壞料立即退貨、少料要求補料;

4、倉庫每天4:30點前把訂單物料入庫單交一聯到采購部,采購部單核對當氏襲天入庫單與快緩謹遞單並記錄到匯總表上,以備查詢。

與及時跟進。

(四)采購財務管理

1、采購尋價表裡了解發票與付款信息,跟蹤訂單的付款及發票到司情況,並及時做記錄;

(五)供應商管理:

1、在采購整個過程中及時錄入《采購計劃表》中的《供應商評價表》;

2、定期(每季度)對所有協力廠商在產能、品質控制、價格、服務等多方面進行評估,具體見《目錄》;

3、按評估結果對供應商進行分類(分A、B、C、D四級):A類為優秀,B類為合格,C類為免強合格,

D類為不合格;

4、對A類供應商保持良好的和作關系;對B類供應商要加強溝通;對C類供應商要求限期改善;對D類供應商予以取消,終止合作關系

5、根據具體情況與供應商談產品價格與付款周期。

三、采購工作整理

(一)原材料采購要求:根據技術人員、要求人員、采購人員在生產使用過程中整理所有的材料采購要求明細,並及時更新;

(二)尋價表:整理過程中所有了解的信息;

(三)采購計劃表:從提出物料需求到供應商管理所有需要了解的信息的整理;

(四)供應商管理目錄:供應商的具體信息、供貨情況、服務情況匯總;

(五)采購合同及相關單據:及時匯總到采購計劃表中,並按月份整理好;

四、采購部注意事項:

1、在批量批量購買時一定要先明確物料采購要求,並要要求相關人員簽字確認,避免料到、款付後物料不可用浪費;

2、采購人同隨時跟進樣品的使用情況,並及時反饋到供應商處。

3、采購人員之間隨時查看相關表格,撐握采購情況,完善工作進度;

拓展閱讀: 采購管理職責

1、保障供應

采購管理最首要的職能,就是要實現對整個企業的物資供應,保障企業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企業生產需要原材料、零配件、機器設備和工具,生產線一開動,這些東西必須樣樣到位,缺少任何一樣,生產線就開動不起來。

2、供應鏈管理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今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為了有效地進行生產和銷售,需要一大批供應商企業的鼎力相助和支持,相互之間最好的協調配合。

一方面,只有把供應商組織起來,建立起一個供應鏈系統,才能夠形成一個友好的協調配合採購環境,保證采購供應工作的高效順利進行。

另一方面,在企業中只有采購管理部門具有最多與供應商打交道的機會,只有他們最有可能通過自己耐心細致的工作,通過與供應商的溝通、協調和采購供應操作,才能建立起友好協調的供應商關系,從而建立起供應鏈,並進行供應鏈運作和管理。

3、信息管理

在企業中,只有采購管理部門天天和資源市場打交道,除了是企業和資源市場的物資輸入窗口之外,同時也是企業和資源市場的信息介面。

所以采購管理除了保障物資供應、建立起友好的供應商關系之外,還要隨時掌握資源市場信息,並反饋到企業管理層,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及時有力的支持。

;

❸ 生產企業采購流程如何寫

采購管理制度
1.目的:
為規范公司物資采購流程,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工作效率。
2.適用范圍:
適用於本公司采購管理。
3.職責
3.1公司采購職能由物流部門具體承辦,工程設計部門、生產部門根據生產計劃及時敬侍安排采購計劃(書面形式),財務部門負責過程式控制制與監督。產品銷售運輸也由物流部門負責;
3.2物流部負責生產物資、固定資產(機器設備及其他生產設備)的采購以及物資采購運輸;
3.3財務部門負責辦公用品及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非生產用電子設備、運輸設備)的采購;
4. 采購流程圖:

采購計劃 采購申請 部門經理(總經理) 審批 物流部門(庫存核實)詢價采購訂單、

合同(部門經理審批、財務部門審核) 貨到 驗收入庫(收料單或入庫單)

發票單據齊全 物流部門經理 審核 財務經理 審核 部門經理(總經理) 審批

出納 支付 供應商(報銷人)

5. 內容
5.1 采購分類
5.1.1 生產物資采購:
包括:生產用原材料、輔料、外協(購)件、五金備件、勞護用品、低值易耗品等
5.1.2 辦公用品采購
包括:辦公耗材、電腦及配件、其它零星物資、培訓資料、書刊等.
5.1.3 固定資產采購
包括:機器設備、房屋、大額資產

5.1.4 物流采購:
包括:物資采購的運入,產品銷售的運出
5.2 職能歸口
物流部與財務部門對於具體的專業采購可委託具體的職能部門和專業人員負責。具體經辦的職能部門與經辦人員需將采購情況匯報至歸口的物流部門,共同辦理驗收入庫與請款手續。
5.3 采購程序:
5.3.1
一般每月25日,各部門將下月計劃所需的物資采購申請(模具材料采購隨模具生產計劃及時制訂)匯總審批後報歸口的采購職能部門。采購申請必須由采購申請人、部門經理簽字確認,金額較大的必須報總經理審批。
5.3.2
采購申請一式二聯(一聯存根、一聯財務聯)。申請人申請采購時將財務聯交歸口的采購職能部門(物流部)。采購請款時將財務聯附於原始發票後。
5.3.3
對用於模具製造的專用材料,申請部門申請采購時,需附有模念稿灶具名稱、模具編號、材料規格、要求、數量等詳細說明。物流部門按采購申請單上所列項目詢價(供應廠商及供應價格,不少於三家)、定價、簽訂合同、下單采購。
5.3.4 采購物資送到後,質量部及采購申請部門驗收物資的數量、質量、規格等。驗收合格後辦理相應的驗收入庫手續。
5.4 請款程序:
5.4.1
物資驗收確認完畢,由采購經辦人員將「發票」、「驗收單」、「供應商的送貨回單」、「采購申請財務聯」、「采購訂單或合同」、「請款單」核對確認無誤後,經歸口的采購職能部門經理簽字確認,報財務審核。財務審核確認後報總經理審批。總經理審批完畢,財務根據合同或約定付款。
5.5
每月月末25日為公司關賬日。各采購職能部門需將當月的發生的采購進行匯總報至財務部,總經辦需將辦公用品及電腦耗材編制收、發、存月報表,並按領用部門進行匯總後報至財務部。物流部、市場部根據實際發生匯總當月的運輸費用,以報表方式報至財務部。
5.6 對於長期固定的采購項目應與供應廠商約定付款期限(仔扮月結30天、60天或90天),付款方式盡量採用轉賬方式支付(1000元以上)。
6. 本制度解釋權歸財務部。此規定至簽發之日起開始執行。

❹ 采購管理的程序

采購管理的程序

確保采購過程和采購物料符合規定的要求。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采購管理的程序的知識,歡迎閱讀。

1. 目的

確保采購過程和采購物料符合規定的要求。

2. 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所有原輔材料、燃料及常用物品的塵前采購過程和委託加工等過程。

3. 職責

3.1 生產管理部督導供應中心和各工廠的采購管理按本程序要求實施。

3.2 供應中心采購機電設備、零部件、五金工具、潤滑油脂、金屬材料、建築材料、包裝材料、外加工件、實驗用品、辦公用品、勞保用品等。

3.3 各工廠采購各種原輔材料。

4. 工作過程和方法

4.1 計劃沒逗采購

4.1.1 供應中心每年初制定《常用物資存貨計劃》,明確規劃出安全存量、訂購數量等。

4.1.2 專用機電設備、零部件和各種物資的采購由各工廠於月初制定《采購申請單》,經主管審核,副廠長批准後,送供應中心。

4.1.3 供應中心根據《常用物資存貨計劃》和各工廠的《采購申請單》,與供應商簽定供貨合同,並實施采購。

4.1.4 各工廠根據生產計劃,與供應商簽定供貨合同。生產科根據合同、生產進度和庫存情況實施采購。

4.1.5 供應中心和各工廠應與供應商保持有效溝通,確保物資適時、適質、適地、適量、適價到達。

4.2 臨時采購

臨時需要的'物資,由各工廠填寫《采購申請單》,經主管審核,副廠長批准後,送供應中心實施采購。

4.3 委託加工

4.3.1 當本工廠無法加工、達不到加工要求或外協加工更便宜時,可將物資委託供應商加工。

4.3.2由使用單位提供詳細准確的加工要求和《采購申請單》,經主管審核,副廠長批准後,送供派察清應中心聯絡外協加工。

4.4 供應中心若對請購內容不明、一時采購不到所需的物品或采購價格與各工廠預算價格差異較大時,應主動同各工廠及時溝通協調,必要時報生產副總裁處理。

4.5 采購物資到貨時,供應中心應及時通知使用單位驗收、領用。

4.6 生產管理部督導供應中心和各工廠的采購管理按本程序要求實施,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必要時向生產副總裁反饋。

5. 相關文件

5.1《供應商管理程序》

6. 使用記錄

6.1 《采購合同》

6.2 《采購申請單》

6.3 《常用物資存貨計劃》


;

❺ 請問IT行業的采購流程該如何寫

http://38641581.blog.51cto.com/attachment/200805/275705_1211187275.JPG

這是你要的。。。我弄了個流程圖給你。。。

還有。。。這是具體的。。。

采購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點對象,因為其關繫到企業資金的流出。所以,采購流程也是ERP管理的一個重點。但是,很多企業在操作過程中,缺乏總結,今天在這里,我就在這里把這工作給做了,給他們這些"懶人"做點事情,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

一、采購管理普通操作流程。

各個企業雖然生產的產品千奇百怪,但是,其采購管理流程是類似的。企業大部分的采購管理流程如下:

1、 請購。

請購是指需求單位,當有材料需求時,向采購部門提出請購的請求。一般,在生產企業中,請購作業由計劃人員來做,也有的企業設有專門的生管部門,也可以由這個部門負責。

請購單根據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一是有MRP計劃生成而來,這些材料都包括在產品的物料清單中,根據物料清單中的材料用量 與銷售訂單或者生產計劃的產品數量,計算出需求;二是根據安全庫存模型,計算出來的庫存補貨單,這一般由倉庫人員開立;三是一般請購,即沒有來源的臨時性物料需求。

一般來說,需求人員在開立請購單時,只需要關心如下問題:一是需要什麼物料;二是需要多少;三是什麼時候需要。向誰購買、以什麼價格購買一般都不時他們需要關注的問題,這些內容采購員會解決。

2、 請購單維護。

在請購單轉換成采購單前,采購維護人員需要在進行核對一次。在請購單維護的過程中,其主要關心的是采購的供應商是否准確、價格是否有錯誤、及采購數量是否符合相關規則。

供應商可以根據物料基本信息定義處帶過來,而且,帶出來的是首選供應商。如一個材料有三個供應商,但是,首選供應商只有一個,即甲供應商。則該材料的默認供應商即為甲供應商。若采購員在維護時,發現供應商需要調整時,可以在這里進行調整。當首選供應商有所變更時,企業用戶要及時在基礎資料中進行更改,如此,可以減少後期維護的工作量。

價格帶出來的也是跟供應商關聯的價格。這里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確定的標准價格跟供應商采購的采購價格有區別。企業確定的材料標准價格,使用來對采購價格進行管理控制的一個參考數據,其往往跟實際采購的價格有一定的差異;企業的標准成本是以標准價格為基礎計算的,而實際成本則是以實際采購價格為基礎進行計算。所以,這里帶出來的價格,是與供應商對應的價格,而不是企業規定的標准價格。有些不成熟的系統,如Compiere系統的采購功能,帶出來的價格,就是企業設置的參考價格,這是不合理的。

有時候,不一定需求方請夠多少,采購就采購多少。采購時,采購數量由時候,還要符合一定的規則。如供應商有規定最小采購量時,則采購數量要滿足最小采購數量;若采購數量有包裝數枝肢凳量的限制時,則實際采購數量則為采購包裝數量的整數倍等等。用戶要注意這些規則的影響,因為,若這些多出來的材料處理的不好的話,就會成為企業的貸治料。

3、 請購轉采購。

請購單轉換采購單的時候,有一個需要特別關注,就是,當請購單維護處,供應商處為空白或者該供應商已經不允許交易了,該如何處理?

有一種方法,處理的不是很好。如Compierr系統的這個轉換功能,當某項材料供應商沒有指定時,下次不能重新維護再生成。這是非常不方便的,因為人總會有疏忽,特別是當訂單多的時候,若一格疏忽,沒有維護全面的話,則只要刪除采購單再重新來過,那就比較麻煩了。

我認為,比較合理的做法是,若一項請購單有六項物料,其中兩項因為疏忽,沒有指定供應商時,在請購單轉換成采購單的過程中,系統會把已經有供應商飢伏的物料生成采購單,比提醒錯誤信息,說有哪兩項物料因為沒有指定供應商而無法生成采購單,在請購單維護處,維護後,在不需要刪除采購單的前提下,就可以把這兩項物料生成采購單。如此設計,才比較方便與合理。大部分系統,如神州數碼的易飛ERP系統就是如此處理的。

4、 采購單維護。

采購單維護主要是做一些日常的維護工作。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更改工作,最好通過采購訂單變更單處理,如此,能夠保猛旅留歷史修改記錄,方便後續的追蹤與處理。

希望能幫到您。。

祝您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