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牛的品種有哪些
牛指鋒的品種有野水牛、野牛、水牛等。
1、野水牛
野水牛是偶蹄目、牛科、水牛屬的野生動物。頭體長240-280厘米,肩高160-190厘米,體重800-1200千克,主要生活在草原、沖積平原和沼澤地。
2、野牛
野牛棲息在熱帶、亞熱帶的山地森林和草原中,最高海拔可達2000米左右。一般在晨昏活動,喜群居,性情兇猛,以草、樹葉、嫩枝、竹筍和樹皮等為食。聽覺和嗅覺靈敏。
3、水牛
也叫印度水牛,是一種大的偶蹄動物,皮厚、汗腺極不發達,熱時需要浸水散熱,所以得名水牛蠢昌。馴養的水牛在亞洲、歐洲、北非、美洲均有分布。水牛多棲息於原始森林和沼澤地,單獨或成對或結小群活動,晨昏覓食水生植物。
牛
中國古書記載的「牛」,即現代的瘤牛中國水牛的毛色、顱骨和角形等特徵同印度野水牛極相似,故以前學者都認為中國水牛起源於印度的野生平角水牛——亞尼水牛。
但對華北、東北、內蒙古以及四川等地更新世不同時期地層中發掘出的不下7個水牛種的化石研究,可證明其中至少有1至2種後來進化而成為現代的家水牛帶逗扒。
② 牛的品種
5、魯西黃牛
魯西黃牛以役肉兼用著稱,它體軀結構勻稱,細致緊湊,為役肉兼用,公牛大部分是平角,而母牛則大部分是龍門角。魯西黃牛的價值在肉里,肌纖維間均勻沉積脂肪形成明顯的大理石花紋,肉質刨面為雪花狀,口感比較好,而毛色是從淺黃到棕紅色,大部分顏色為黃色,多數魯西黃牛的眼圈、口輪、腹下和四肢內側毛色比較淺淡。
③ 牛的品種有多少種 牛的品種介紹
1、牛有13個品種之多,牛是一個龐大的分類學集群。關於牛亞科的分類方法,動物學家存在不同的觀點,一般分為牛屬、水牛屬和鄭亮准野牛屬等。
2、動物分類學上按照外部形態、解剖結構和生理習性等特徵、特性亂塌,對牛類動物作了科學的劃分與歸類。
3、牛屬於偶蹄目(Artiodaetyla)、反芻亞目(Ruminatia)、洞角科(Bovidae)、牛亞科(Bovinae)的動物。喊陪寬
④ 中國有多少種牛,種類名稱是什麼
有5種,分別是黃牛,三河牛,中國水牛,氂牛和犏牛。
1、黃牛:是我國最常見的牛,作用也很大,分布十分廣泛。可做耕牛,也可食用。
2、三河牛:是一種十分良好的奶牛品種,也可做肉牛食用。產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西麓的額爾古納右旗三河。
3、中國水牛:我國南方最多的一種牛,自古以來被人們當做耕牛。水牛角還可入葯,替代犀角。
4、氂牛:是產於塵拿青藏高原的一種牛,被藏族人民作為重要運輸工具使用。也可做食用。
5、犏牛:有黃牛和氂牛雜交而得臘沖,沒有生育能力。具有氂牛耐勞,黃牛馴服的特點。
資料擴展:
牛,即是牛族,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是人類的家畜之一,牛族的成員都是大到極大的草食性動物,其中包括對人類非常重要的家牛、派局搭黃牛、水牛和氂牛。
⑤ 牛的品種有哪些
牛的螞數圓品種有很多,具體如下:
1、黃牛
黃牛是中國固有的普通牛種,黃牛被毛以黃色為最多。品種可能因此而得名、但也有紅棕色和黑色等,頭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圓畢宏形。體質粗壯,結構緊湊,肌肉發達,四肢強健,蹄質堅實。
2、水牛
棲息地是高草、河流和溪流以及樹木和森林的零星混合體,這樣的環境提供了充足悶塌的水,是白天活動的動物。它們比大多數牛對熱更敏感,因為它們的汗腺較少。
3、格羅維牛
格羅維牛是我國著名的一種肉牛品種,有易飼養、抗病率高和長肉快等特點。
養牛的注意事項
牛的草料喂養需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來規定用量,冬季和春季,每天飼飲早晚各一次,每頭每次喂青乾草3公斤左右,飼料1.5公斤左右。復合飼料可用玉米面、棉籽皮、豆餅、鹽等按比例分配,夏季和秋季,每天喂飲3次,每次每頭乾草1.5公斤左右。飼料0.4公斤左右,喂後飲0.5%的食鹽水8公斤左右。
定期做衛生防禦工作,保證牛食槽、飼料、飲水、乾草、牛棚和牛的身體都干凈,這樣能夠很好的預防疾病的發生。定期消毒,每周用石灰水噴灑棚、槽各一次。還有就是每次喂養的飼料和乾草都要讓牛吃光,當然飲水也是不可少的。
⑥ 牛的品種有哪些
1、普通牛。
角短,皮毛多為黃團老培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制含梁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⑦ 牛的種類有幾種
1.氂牛
氂牛(學名:Bos mutus或Bos grunniens,英文名稱:wild yak),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偶蹄目、反芻亞目、牛科、牛亞科動物,是以中國青藏高原為中心,及其毗鄰高山、亞高山高寒地區的特有珍稀牛種之一,草食性反芻家畜。氂牛能適應高寒氣候,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除人類外)哺乳動物,分布於中國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
2.野牛
野牛是脊索動物門、它有60條染色體和56條染色體的家牛無生殖隔離, 哺乳綱、偶蹄目、牛科動物。野牛體形巨大,體長200-300厘米,肩高達2米,體重450-1000千克。兩角粗大而尖銳呈弧形。頭額上部有一塊白色的斑。亞洲水牛是世界上現生野牛中體型最大的種類。
在沼澤地區中,幾乎沒有動物可以傷害它;歐洲野牛數量稀少,現處於半野生狀態;美洲野牛因商業獵殺和居住地的喪失而逐漸滅絕,目前處於保護恢復期,同樣也是最大的野牛種類。喜歡群居,草原亞種群體龐大,數量多達數千頭。
3.水牛
水牛屬(學名:Bubalus):共有4種,水牛(野水牛)為亞洲普遍畜力,野生種群分布於印度、尼泊爾、不丹和泰國以及澳大利亞北部,數量十分稀少。民都洛水牛分布於菲律賓民都洛島,僅存約200頭;山地水牛和低地水牛均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群島,數量亦為稀少,三者體型較小。
4.黃牛
黃牛是中國固有的普通牛種。角短,皮毛黃褐色或黑色,也有雜色的,毛短。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其在中國的飼養頭數在大家畜中或牛類中均居首位,飼養地區幾乎遍布全國。在農區主要作役用,半農半牧區役乳兼用,牧區則乳肉兼用。
(7)牛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品種發展
馴化的牛,最初以役用為主。以後,特別是18世紀以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消費需要的變化,除少數發展中國家的黃牛仍以役用為主外,普通牛經過不斷的選育和雜交改良,均已向專門化方向發展。如英國育成了許多肉用牛和肉、乳兼用品種;歐洲大陸國家則是大多數奶牛品種的主要產地。英國的兼用型短角牛傳入美國後向乳用方向選育,又育成了體型有所改變的乳用短角牛。現代牛的生產類型可分以下4種:
1.乳用品種:主要包括荷斯坦牛、愛爾夏牛、娟姍牛、更賽牛等。
2.肉用品種:主要包括海福特牛短角牛、阿伯丁-安早旁格斯牛、夏洛來牛、利穆贊牛、皮埃蒙特牛、契安尼娜牛、林肯紅牛、無角紅牛、格擾睜雀羅維牛、德房牛、墨利灰牛,以及近代用瘤牛與普通牛雜交育成的一些品種,如婆羅門牛、婆羅福特牛、婆羅格斯牛、聖赫特魯迪斯牛、肉牛王、幫斯瑪拉牛和比法羅牛等。
3.兼用品種:主要包括兼用型短角牛、西門塔爾牛、瑞士褐牛、丹麥紅牛、安格勒牛、辛地紅牛、沙希華牛和中國的,以及用兼用型短角牛和瑞士褐牛分別改良蒙古牛和新疆伊犁牛而育成的草原紅牛和新疆褐牛等。
4.役用品種:主要有中國的黃牛和水牛等。有的黃牛也可役肉兼用,如中國的南陽牛,秦川牛和魯西牛等。70年代前水牛在中國一些地方也作乳役兼用。
此外,有些國家還培育成一種強悍善斗的鬥牛,主要供比賽用。除西班牙廣泛飼養外,其他一些國家如墨西哥、秘魯、葡萄牙等緩早也有飼養。關於中國的黃牛品種其中南陽牛、晉南牛、延邊牛、秦川牛、魯西黃牛是我國五大名貴牛種。
參考資料:網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