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花生結莢期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煎黃花魚好吃 2025-02-09 11:13:05

花生結莢期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3-05-08 15:02:24

❶ 花生是重要的經濟作物,花生結莢期怎麼管理,更有利於高產

要選擇土壤比較肥沃的,地勢比較平坦的,排灌比較方便的土地,而且要經常去施肥。

❷ 花生結莢期是決定莢果數量多少的關鍵時期,花生結莢期要怎麼管理

花生處於結莢期,不僅花生植株莖葉生長旺盛,莢果生長迅速,也是各種病蟲害交替出現的時期。所以這個時期要做好田間管理,對花生跡羨增產增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邊肖建議大多數種植者在農業經營中注意以下方面的田間管理,花生蟲害後如果在作物葉片上發現空洞,可確定90%以上為棉鈴蟲所致,應立即控制。如果控制不及時,會嚴重影響後期葉片的光合能力,進而影響臨近莢果的飽滿度。治癒時可噴灑高效氯氰菊酯1500次,棉鈴蟲會到頂時,防治效果較好。花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田經濟作物,在花生種植過程中,尤其是花生結莢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病害。

根據這個時期的管理,在花生充分結果期,大約是收獲前20天。主要控制葉斑病,防止花生早衰,使活莖成熟,增加花生飽滿度,增加花生產量。花生葉面噴施肥料能增強花的生長勢,提高抗病和抗逆境的能力,具有吸收快、見效快、利用率高、投入成本低、效益好等優點。整個生長期可結合噴施或單獨葉面噴施數次。在高產農田和酸性土壤小區,鈣含量不足影響產量和質量。在葉片上噴施富含復合氨基酸鈣的復合肥,可以快速補充鈣鎂,增加果實數量,改善莢果品質。控制繁榮,防止倒伏,調節生長。雨後,花生長得很快。

❸ 如何管理花生可以獲得高產

花生作為重要的食用和油料作物,其種植與管理技術按照時間順序,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播種前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先對種子帶殼曬種,選晴天將帶殼的種子放在土曬場上晾曬1~2天,然後剝殼,北方地區播前10~15天剝殼,南方地區播前1~2天剝殼,剝殼的同時剔除發生病變粒、干癟粒等,尤其是種皮有局部脫落或子葉有損傷的種子。

為了防止苗期病害,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和齊苗率,播前拌種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播種時將75%甲基硫菌靈與水按照4:30的比例稀釋,然後均勻拌種,晾乾後即可播種。

四、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是保產的重要手段。花生上常見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銹病、病毒病和根腐病;蟲害有蠐螬、蚜蟲、銀紋夜蛾等。對於病蟲害要重視預防,發現為害後要及時用葯防治。

❹ 在花生結莢期,怎樣進行肥水管理才能減少病害

夏天花生從豆莢時期,即水果針開始生長定型果,這一時期的管理決定了豆莢的數量和產量的高低。花生莢期是生殖增長和營養增長非常旺盛的時期,很多農戶認為花生後期產量也差不多定型,不需要太多的管理。花生產量高,豆莢期管理也很重要。夏天雨水多,不及時排水,土壤濕度高,容易形成腐爛的水果,乾旱的話,豆莢長不飽。土壤肥料不足時,莢的生長不能吸收營養,影響產量。而且,後期葉斑病、白犬病、紅蜘蛛、這種病也經常發生,所以在管理上可以從這方面開始。

花生一般被稱為花生,根據歷史時期的不同,被稱為地豆、樂華三、長壽果、鮑魚、無花果、生果、糖咽等,花生的命名經常帶有「長壽」、「三」等字,可見花生本身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很高。花生的種植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浙江、江西、廣西等地出土過碳化花生種子。我國古代有類似花生的植物,但我們現在普遍種植的花生是明朝以後從南美進口的,得到了國內外農業專家學者的確認。

❺ 花生的管理應注意哪些

開花下針期和結莢期兩個時期,是奪取高產的關鍵時期,也是田間管理的重要時期。
(1)開花下針期:①遇旱澆水:當0~30厘米土層含水量低於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0%,葉色墨綠,開花量減少,葉片中午萎蔫日落才能恢復時,應及時澆水,切忌大水漫灌。②適時追肥:施肥量不足的地塊,結合澆水,每1/15公頃根基追施過磷酸鈣10~15千克和草木灰50~100千克或在結實區追施石膏粉25千克以補充鈣質營養。若新生葉片淺黃而小,葉脈失綠,可加追5~10千克標准氮素化肥。如心葉黃白失綠時,應追施1.5~2.0千克硫酸亞鐵(黑礬),或噴施0.3%~0.5%的硫酸亞鐵水溶液矯治。③治蟲保花果:始花前後易發生薊馬危害可及時噴施樂果乳劑1000倍液防治。始花至單株盛花發生蚜蟲時,噴施800~1000倍液的樂果乳劑或早晨傍晚噴施樂果粉防治。④治病防早衰:花針期葉片發生黑斑病,不僅影響葉片光合效率,而且造成中後期莖葉枯衰,影響莢果的充實飽滿。根據病情於始花後葉面噴施25%的多菌靈500倍液,或1:1:100的波爾多液或48%的百菌清600~800倍液及時防治。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續4~5次。
(2)結莢期田間管理:①培土迎果針:封壟和大批果針入土前,用大鋤帶草環深鋤猛拉培壟,或用耘鋤耥壟培土,創造側枝高節位果針入土結實條件。②控棵保穩長:結莢初期植株生長過旺和有早封壟現象的高產田,應在始花後40~50天及時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控上促下,調節群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加速營養體光合產物向生殖體轉移,確保莖葉穩長,防治田間群體郁蔽而倒伏。③澆好結莢水:結莢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遇旱嚴重影響果針入土結實,特別是結莢後期乾旱能引起大幅度減產,應及時澆水。

❻ 花生地要如何管理花生結果才會豐碩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作物的生長習性決定了春夏露地種植可以獲得較好的田間效益。無論在溫室內種植,在低溫等不適宜的氣候條件下,都會明顯影響花生的發芽率,導致出苗不均和缺苗,因而花生地的管理非常重要,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管理花生結果才會豐碩吧!

肥料:花生追肥後期主要以氮、磷、鉀等常量元素肥料為主。在單品精製的追肥中,可以採用花生半花生增產包裝。根據指導劑量,定期、定量地利用結實期、結莢期、果實膨大期,以達到促進針葉注射、控制旺盛生長、控制營養、提高產量的目的。

❼ 花生後期怎樣管理能得高產

1、進行根外施肥保花生葉。花生根系後期吸收能力減弱,為彌補供肥不足,從結莢後期開始,需每隔7到10天,向葉面噴施尿素和過磷酸鈣水溶液,以延長頂葉功能期,提高莢果飽滿率。

2、適時對花生澆水。花生生育後期,若遇乾旱,根系易衰敗,並迅速引起頂葉脫落,莖枝枯衰,導致減產。因此,當土壤水分較低時,要立即澆水,以保根保葉,提高飽果率。澆水時要小水澆灌或手弊噴灌,切忌大水漫灌。

3、雨天及時排水以防花生爛果。花生生育後期,若秋雨過多,排水不良,易造成根系腐爛,嚴重時莢果會腐爛或發芽。因此,生育後期雨水過多時,應及時疏畢困族通溝渠,排除積水和內澇,以保優質、高產。

4、花生的病蟲害防治。花生生育後期的主要病害是葉斑病,其發病高峰在花尺困生收獲前的20到30天,高溫高濕或連續陰雨發生較重。可選用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需每隔10到15天噴施一次。

❽ 花生如何管理

在花生種植生產上,中、後期管理跟不上會導致花生產量降低,是嚴重製約花生種植面積擴大的一個因素。
(1)防早衰
花生從結莢期到飽果期是需要水肥較多的時期,如水肥供應不足,會造成植株發育不良,長勢差,葉片黃,出現早衰,致使花生綠葉面積減少,光合能力下降,製造的養分少,干物質積累減少,向莢果運輸的速度減慢,影響產量。因缺肥造成早衰的田塊,應在結莢到飽果期每畝根外噴施0.3%~0.4%磷酸二氫鉀加1%尿素溶液50千克,噴施時間最好在晴天16:00以後,每隔10天噴一次,一般噴2~3次,可有效補充養分,防止早衰。
(2)防徒長
花生飽果期,營養生長逐漸減退,營養物質大量向莢果轉移,干物質迅速積累。但因氣溫、陰雨、光照及施用氮肥過量等多種因素的原因,致使花生莖葉徒長,過早封行,田間郁閉,消耗大量的養分,抑制果實干物質的積累,影響產量。因此,對有徒長趨勢的花生,要採取措施,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對提高花生的產量有明顯的作用。
(3)防積水
花生具有「喜澇天,不喜澇地」和「地干不下針,地濕不鼓粒」的特點。特別在花生生長後期,花生田絕對不能積水。如遇雨或連陰雨時要及時排水,防止積水,使田間濕度過大,造成莖葉徒長,土壤通氣不良,影響根系和莢果鼓粒,並易造成大量爛果或發芽,降低產量和品質。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塊種植花生,一定要實施高壟栽培或挖好排水溝,降低水位。
(4)防病蟲
花生後期最主要病害是葉斑病,受害葉片葉綠素被破壞,光合作用降低,造成早期落葉,影響干物質積累和莢果成熟,一般減產15%~20%,嚴重時減產40%以上。防治上,在發病以前就應噴灑1~2次1∶1∶300倍波爾多液進行預防。在發病初期,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花生後期的主要害蟲是以蠐螬為主的地下害蟲,要及時防治。後期蚜蟲發生,當有蟲株率達到5%以上時,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
(5)防雜草
花生生長的中後期由於溫度高,雨水多,容易滋生雜草。據調查,有許多農民誤認為後期雜草對花生生長影響不大,任其生長。實際上雜草尤其是護根草嚴重影響其通風透光,並吸收大量水分和養分,影響花生莢果飽滿。
(6)適時收獲
當花生上部果枝葉片變黃,中部葉片大部分已經脫落,果殼網紋清晰,剝開莢果後,果殼內海綿層有黑色光澤,籽粒飽滿,種皮紅潤,飽果率達85%時,表明花生已經成熟,必須及時收獲,收獲過早、過晚都會降低品質及產量。

❾ 花生的管理

1、根外追肥。每畝可葉面噴施濃度適量的磷酸二氫碧握扮鉀或百分之一的尿素溶液;

2、防治病蟲害。對單發葉斑病的地塊,當病株率達百分之十時,每畝用百分之五十多菌靈50到75克左右,加水50到60千克左右噴霧。田間有雜草應及時拔除,不要傷害到果柄;

3、抗旱排澇。結莢期,株叢下面的土壤宜保持濕潤,不要積水,乾旱時要及時灌溉。不要大水漫灌,澆水宜採用溝灌辦法;

皮扮4、控制徒長。結莢期內,對肥水充足,有徒長趨勢的地塊,可在結莢初期或花生主莖高40厘米時,每畝用多效唑30到50克左右,對水40到50千克左右噴灑葉面,以控制營養生悔灶長,促進莢果發育。

❿ 沙土地種植花生,如何管理才能提高產量

在沙土地中種植花生,要想提高產量,就要做好花生生長發育中各個時期的田間管理工作,一般我們把花生的生長發育分為種子萌發出苗期、苗期、開花下針期、結莢期和飽果成熟期5個階段,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下各個時期的管理技術。

以上就是在沙土地中種植花生獲得高產的管理要點。可以看出,通過了解花生生長發育各時期的特點,然後相對應的採取管理措施,以便最終獲得高產量和高品質的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