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壽美706黃瓜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煎黃花魚好吃 2025-02-09 11:13:05

壽美706黃瓜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3-05-08 19:20:27

Ⅰ 黃瓜應該怎樣進行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是一個既復雜又十分機動靈活的問題。具體操作時,必須針對溫室栽培的生態特點,實行以有機肥料為主的原則,結合土壤種類、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的酸鹼度、土壤中各種肥料元素的含有量,以及計劃使用肥料的種類、肥效成分含量和黃瓜本身的生長發育狀況、生育階段、需肥、需水規律來制訂具體的土肥水管理方案,確定如何鬆土、施肥和澆水。
首先要結合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深翻30-35厘米,並分層(表層、底層)進行,以保持原有土層。結合深翻,每667米2溫室,底層土壤內要施入優質圈肥3000--4000千克,摻加麥糠、或鍘碎的玉米秸草350--400千克。
表層(20-25厘米)熟土層需施入優質圈肥4000--5000千克,或雞糞3000-4000千克,並要結合土壤的具體肥力狀況摻加適量的化學肥料。一般的土壤肥力,可摻加餅肥150--200千克、鈣鎂磷肥5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二者須摻入足量的有機肥料中,漚制10-15天後,方可使用)。深翻之後灌透水。
土壤顯干時,再次將20-25厘米耕作層(表層)耕翻,結合翻地和土壤中各種肥料元素的含量狀況,確定磷鉀肥、氮肥、微肥的使用量。一般情況下,每667米2溫室可增施硫酸鉀40--60千克、硫酸鋅1.5千克、硼砂1.5千克。若土壤偏鹼性可撒施石膏粉100--150千克。高溫燜室後,結合定植,穴內撒施有機生物菌肥50-100千克。
第二、結合深翻,對底層土壤噴灑「免深耕」土壤調理劑200-250毫升,改良深層土壤,使之疏鬆通透,促進根系發達,為豐產打好基礎。
第三、定植後要結合瓜苗生長發育狀況、生育時期、季節變化確定如何追肥和澆水
澆水要做到三看,即看秧、看地、看天氣決定是否澆水。
一看秧苗在節能日光溫室內栽培黃瓜,日照短、溫差大,雌花分化多,多是生殖生長表現扁強。在水分管理上一般不需蹲苗,要以促到底,以獲取高額產量。定植後5-7天,需澆1次緩苗水,應澆透澆足,以利瓜苗加速生長,深扎瓜根。
緩苗水澆後2-3天應掀開地膜,再次耬鋤瓜壟,做到鋤深、鋤細,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以利瓜苗形成發達的根系,為以後高產打下基礎。鋤後覆嚴地膜。
對少量小苗、弱苗可澆施0.2%的尿素+1000倍壯苗專用型「天達-2116」以利幼苗整齊均勻。
瓜秧長至5-6片葉時再次澆小水,促進瓜秧快長。
根瓜坐穩後澆一次大水,並結合澆水追施催瓜肥。每667米2溫室沖施腐熟糞稀500千克左右,或腐熟餅肥50千克左右。
以後要根據瓜秧生育狀況確定是否澆水,瓜秧生長點葉色嫩綠、明亮,葉色淺於下部葉片,表明水分充足;生長點葉色黑綠或濃綠,明顯深於下部葉片,表明是缺水,新發卷須基角大於45度,是缺水,基角小於45度是水分充足。瓜條順直、無尖嘴現象是水分充足,反之是缺水。凡缺水時,須及時澆灌補水。
二要看地,黃瓜喜濕怕澇不耐旱,既要求土壤持水量達到85%以上,又不能出現積水澇漬,因而對其澆水應小水勤澆,只要用手攥土不成濕團,掉地散塊就需澆水,否則會影響結瓜,並出現彎瓜和尖嘴瓜現象。土質不同澆水也應不同,砂質土不保肥不保保水,澆水量應小,間隔時間應短;粘質土、壤土保肥保水能力強,水量可稍大些,間隔時間可長些。
三要看天,黃瓜澆水需選晴天清晨進行,力爭在上午10點前澆完。下午和陰天決不可澆水,否則會引起地溫下降、室內濕度增高,並誘發霜霉病。具體掌握上:結瓜後每10天左右澆一次水;冬至到立春可適當控制澆水,20天左右澆灌一次;若遇聯陰天,可延長到30天以上不澆水。驚蟄之後天氣回暖,澆水應逐漸增多,由7天左右一次增加到5天左右一次;穀雨後可增加到3天左右一次,澆水量也應逐漸增大。澆水時,9時以前要開啟風口,通風排濕,10點左右關閉風口,提高溫度達30℃--35℃,以高溫降低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加速地表殘留水分蒸發,13時左右再次開口通風,排除濕氣,降低室內濕度,以防止誘發霜霉病。
追肥要以有機肥為主,適當配合速效化肥。追肥要根據黃瓜的生育情況、生長季節結合澆水進行。
一要著重追施有機肥,嚴禁單純追施化肥有機肥料如前所述不但可滿足黃瓜對氮、磷、鉀、鈣、鎂、硫、硼、鐵、鋅等肥料元素的需要,而且還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溫度和透氣性,緩沖土壤溶液的PH值。更重要的是有機肥料可以不斷的釋放二氧化碳,滿足黃瓜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主要原料。在溫室內的使用效果遠遠優於速效化肥。
追施有機肥料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結合澆水在小溝內沖施腐熟餅肥,每溝0.5-1千克,或糞稀每溝5千克。方法是把餅肥事先發酵,加水攪拌成稀湯,待溝內水澆到4/5時,隨水流入溝內。第二種方法是在大溝(寬行)內撒施腐熟圈肥30-60千克(優質雞糞30千克、或其他圈肥50-60千克),然後掘翻入土、摻勻後向大溝內澆水、覆嚴地膜。
注意!在大溝內撒施有機肥料追肥,必須做到撒糞、翻掘、澆水、覆蓋地膜同步操作,完成一溝再進行第二溝。並且只能在晴天上午、並開啟風口時進行,嚴禁溝內撒糞後,不能立即翻掘入土、澆水壓肥、覆蓋地膜,造成氨氣揮發,毒害葉片和瓜秧;也不可在陰天或下午操作,因為這時不可能長時間開啟通風口,排除揮發的氨氣,同樣可引起氨中毒現象發生。
二要結合生育周期進行追肥,生育前期一般不追肥,待根瓜坐穩後追施第一次肥料,採收第一批瓜後追施第二次肥,進入采瓜盛期後,應增加追肥次數和數量。結瓜後期可減少追肥或不追施肥料。
三要根據瓜秧生長狀況決定追肥,瓜秧長勢較強,生長點部位新發葉片較大,葉緣呈刺狀、缺刻明顯,葉色明亮,黃綠色,說明肥水較足。反之生長點新發葉片小、圓、缺刻不明顯,生長速度慢是缺肥。瓜條生長速度快,化瓜少,瓜色明亮,瓜條順直,說明肥料較足。反之瓜色發暗,瓜條彎曲,多出現細腰、尖嘴瓜現象,瓜條生長速度慢,化瓜多,是明顯缺肥,應及時追肥,並適當增加追肥量。追肥時,也可以追施速效化肥,但不可過多施用和盲目增加施用量,以免提高土壤溶液濃度,燒根傷苗,鹼化土壤和引起肥料流失,增加生產成本而造成浪費。追施化肥必須結合澆水進行,每溝沖施0.3千克左右(先溶化成水溶液後隨水沖入)。嚴禁撒施和點施,以免氨氣揮發,毒害葉片和瓜秧。
四追肥要結合季節進行,冬至前10天左右,必須大溝追施足量有機肥料,因冬至後天氣進入嚴寒季節,溫度降低,特別是地溫降低更為明顯,根系活性受抑制,加之設施的通氣量減少,室內二氧化碳會嚴重缺乏,光合產量將明顯降低。此時追施較大量的有機肥料,既可發酵散熱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又可釋放足量的二氧化碳,增強光合作用,大幅度提高春節前高價期的產量,顯著增加溫室的經濟效益。為追求早春2-4月份產量,在立春時可再次在大溝內追施一次有機肥料。
第四、要經常揭膜鬆土,黃瓜根淺,喜濕怕澇,要求土壤透氣性良好,若土壤缺氧會引起根系老化、死亡,因而在管理當中應勤鋤勤耕,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透氣性。通常每15-20天應揭開地膜松1次土,並深刨瓜溝,促進土壤氣體交換,排除土壤中有害氣體,增加土壤氧氣含量,減緩根系老化和死根現象發生,延長根系壽命。揭膜應選晴天上午進行,揭開後立即鬆土、翻刨瓜溝,打碎整細土壤,並在下午兩點鍾之前覆嚴地膜,以利於降低溫室內空氣濕度,減少病害發生。

Ⅱ 黃瓜苗移栽後怎樣管理

黃瓜苗移栽後管理方法有促根控秧和追肥管理等。

1、促根控秧

定植後一周內為促進緩苗,白晝25~32℃,夜間15~17℃。緩苗後要加大放風量,晴天中午最高不超越30℃,夜間15~12℃,早晨揭簾前維持在10℃即可,加大晝夜溫差,控制地上部的生長。若溫度管理偏高,植株長勢過旺,到最嚴寒的1、2月份抵禦低溫寒流的才能降落。

黃瓜的日常栽培管理技術

1、種植時間

黃瓜可以在每年春季的2~3月份、秋季的8~9月份、夏天5~6月份種植,黃瓜適宜生長在溫暖的環境中,可選擇在每年4~5月份進行播種,在這期間氣溫穩定在15℃以上。

2、育苗移栽

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進行幼苗移栽,移栽幼苗前先進行低溫煉苗10天左右,選擇在晴天上午或者下午4點以後進行移栽,移栽時最好帶土移栽,並對幼肆擾苗進行分級分類改賣,保證田間幼苗整齊度一致。

3、合理澆水

移栽後如果基肥充足,就不用進行水肥補充,只要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即可。當根瓜長到大於10厘米時就裂殲旦可以進行第一次澆水,一般來說,黃瓜採收前一星期澆一次水,采瓜高峰期4天澆一次水,後期一星期澆一次水。

Ⅲ 黃瓜怎樣管理才能高產,附黃瓜種植方法

4、種植

(1)一般可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種植,多為直播,也採用育苗移栽的方法。

(2)注意:因為夏季的溫度較高,會導致瓜苗較弱,因此可適當的密植,栽種密度一般為5000-5500株/667平方米。

Ⅳ 黃瓜種植技術黃瓜怎樣管理才頂花帶刺

植物通鉛祥常都是先開花後結果,黃瓜也一樣,正常成熟的黃瓜頂花應已脫落。其手激滲實,這些帶花蕾的黃瓜是噴施植物生長素類激素造成的結果。
與管理無關,是沾化葯的配製和畢脊沾化時間決定的

Ⅳ 黃瓜怎樣管理

黃瓜高產管理種植方法
1、土壤選擇和整地 選擇酸鹼度在6.0-7.5之間,富含有機質、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與瓜類作物連作,前茬最好為水稻田。整地採用深溝高畦,畦寬1.8米-2.0米(連溝),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雙行植,株距30厘米。 2、適時播種、育苗與定植 早春1-3月播種,夏秋植6-8月。春播採用浸種催芽後育苗或地膜覆蓋直播,夏秋季浸種直播或干種直播均可。 浸種催芽在黃瓜播種中普遍應用,用50-55℃溫開水燙種消毒10分鍾,不斷攪拌以防燙傷。然後用約30℃溫水浸4 -6小時,搓洗干凈,澇起瀝干,在28-30℃的恆溫箱或溫暖處保濕催芽,20小時開始發芽。早春小拱棚保溫育苗,用育苗杯或苗床育苗,苗齡15-20天(2片真葉)時定植,於晴天傍晚進行,要注意保護根系,起苗前淋透水,起苗時按順序,做到帶土定植,以防傷根。 3、肥水管理與培土 施足基肥是穩產高產的關鍵之一。黃瓜對基肥反應良好,整地時深耕增施腐熟有機肥,畝施2000公斤-3000公斤,毛肥5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作基肥。植株2-3片真葉時,開始追肥。黃瓜根的吸收力弱,對高濃度肥料反應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為原則,每隔6-8天追肥1次,畝施尿素5公斤-6公斤。 卷須出現時結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採收第一批瓜後再培土培肥1次,畝施花生麩15公斤-20公斤,復合肥30公斤,鉀肥10公斤。 夏秋季由於氣溫高,生長發育迅速,衰老也快,加之降雨量大,肥水流失多,除了施足基肥外,要早追肥。1-2片真葉期和採收第一批瓜後各培土培肥1次,要重視磷鉀肥,以避免陡長、早衰。 春黃瓜苗期要控制水分。開花結果期需水量最多,晴天一般一天淋水1次,旱情3-5天灌水1次。雨天時要做好防澇工作。

Ⅵ 黃瓜要怎樣管理

及時支架子,不然會長歪,挨在地上容易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