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廣西多少度
擴展閱讀
怎樣煎黃花魚好吃 2025-02-09 11:13:05
cad怎樣在底部顯示命令行 2025-02-09 11:13:01

廣西多少度

發布時間: 2023-05-09 14:25:10

Ⅰ 廣西一年四季天氣如何

廣西位於亞熱帶地區,氣候滲梁賀溫暖濕潤,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20℃左右,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涼爽乾燥。春季(3月至5月):氣溫逐漸回升,氣候變得叢派濕潤,降雨較多,花草樹木開始復甦生長。夏季(渣毀6月至8月):氣溫高達30℃以上,潮濕悶熱,雨水充沛,但是也出現炎熱乾旱的情況。秋季(9月至11月):氣溫開始下降,秋高氣爽,氣候較為宜人,這個季節是廣西旅遊的黃金季節之一。冬季(12月至2月):氣溫下降,但是溫度仍然比較溫暖,非常適合旅遊。但是偶爾也會出現冰凍天氣。

Ⅱ 廣西冬天最冷多少度

廣西冬天溫度一般在5度到10度,偶爾到冷到2-3度。

2016年賀州市年平均氣溫20.3℃~21.1℃,比歷年平均偏高0.3~0.9℃。從3月5日開始,全市日平均氣溫穩定回升到12℃以上,比歷年平均日期提好陵正早約半個月。

日最高氣溫≥35℃日數富川11日,其餘縣(區)20~24天,屬正常年份;年日照時數為1277.1小時~1465.2小時,比歷年平均偏少1~2成;年降雨量1932.1毫米~2587.1毫米,與歷年平均相比,富川偏多五成,其餘縣(區)偏多三成左右。

廣西夏天雨量

賀州市雨量充沛,境內水系發達,河流縱橫成網。境內河流多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桂江、賀江、臨江、思勤江和富群河等,集雨面積50平方友悔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條。

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20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29.8億立方米汪氏(即地下水資源量與地表水下滲量間重復計算值);多年平均過境水量約148.5億立方米。

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08.83萬千瓦,可開發量為86.05萬千瓦,可開發水電站309座。截至2016年末,全市已建成水電站217座,總裝機容量64.6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75%。

Ⅲ 我想知道廣西氣候怎麼樣

1、北海

北海,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級市,冬半年(10月至次信畝陵年3月)主要受偏北季風控制,夏半年(4—9月)主要受熱帶高壓、強風和偏南風影響。秋春相連,長夏無冬,夏無酷暑,氣候宜人。

2、南寧

南寧位於北回歸線南側,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候溫和,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在21.6度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0.4度,極端最低氣溫-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攝氏度,夏季最熱的7、8月平均28.2攝氏度。

3、梧州

梧州市地處桂東,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2℃;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2℃;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12.2℃。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9月29日,梧州市區曾有過41.4℃極端最高氣溫記錄。1951年以後,極端最高氣溫為39.7℃,出現在1989年7月17日耐枯。極端最低氣溫為-3.1℃,出現在1957年2月11日。

4、貴港

貴港位於北回歸線橫貫貴港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21.5℃,冬季偏暖,降水偏少;春季溫度正常,降水稍偏少;夏季氣溫偏高,降水正常;秋季偏暖,降水偏少。

5、百色

百色市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滑戚沛,雨熱同季,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19.0°C 至22.1°C ,最高氣溫36.0°C-42.5°C,最低氣溫-2.0°C-5.3°C。

Ⅳ 廣西現在多少度

23~26左右!
天氣現象,溫度,風向,風向,周二20日,白天陣雨,高溫,東北風,夜間陣雨,低溫,低溫,高溫,低溫,高溫,高溫,高溫,高溫,高溫,低溫,低溫,高溫,低溫,低溫,低溫,高溫,低禪銀溫,低溫,低溫,低溫,低溫巧襲高,低溫,低溫,低溫,高溫,低溫,高溫,高溫,高溫,低孝尺溫,高溫,低溫,短袖。

Ⅳ 廣西最冷多少度

導語: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自治區,這里聚居著許多少數民族,所以這里有豐富多彩的風俗活動。那麼,廣西最冷多少度?廣西天氣最冷是幾度?
廣西最冷多少度
廣西最冷零下6度,廣西各地的伏岩年平均氣溫在17℃至22℃之間,最冷月1月的日均溫在5.5℃至15.2℃,最熱月7月為27℃缺碼御至29℃。歷年來各地出現的極端最高氣溫多在36℃至42℃,極端最低氣溫一般在零下6℃至0℃;年均溫和1月、7月平均氣溫的分布特點都是由北向南遞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區遞減,桂西高於桂東,年均溫最低的資源縣與最高的北海市相比,相差6.2℃。21℃等溫線大致與桂西地區的北緯24度線和桂東南區的北回歸線一致。此線以南基本屬於南亞熱帶氣候區,其中南部沿海地區和左、右江河谷年均溫大於22℃;21℃等溫線以北則多屬中亞熱帶氣候區。
廣西北半部屬中亞熱帶氣候,南半部屬南亞熱帶氣候;從地形狀況來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氣候一般特徵,「立體氣候」較為明顯,小氣候生態環境多樣化;而桂南又具有溫暖濕潤的海洋氣候特色。廣西冬短夏長,年均溫在16℃~23℃之間,以均溫來衡量,北部夏季長達4個月~5個月,冬季僅兩個月左右;南部從5月到10月均為夏季,冬季不到兩個月,沿海地區幾乎沒有冬季。
廣西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華南地區,廣西界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8′-112°04′之間,東界廣東,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隔海相望,西與雲南毗鄰,東北接湖南,西北靠貴州,西南與越南接壤,廣西陸地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
廣西地處中國地勢第二階梯中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現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總體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類構成。廣西屬亞熱帶模寬季風氣候,地跨珠江、長江、紅河、濱海四大水系。
截至2017年底,廣西下轄14個地級市,51個縣,12個自治縣,8個縣級市,40個市轄區。
截至2018年末,廣西戶籍人口5659萬人,常住人口492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352.51億元,比上年增長6.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489元,比上年增長5.8%,在中國大陸31個省份中排名第28。
廣西人的飲食特點
1、食俗
壯族飲食文化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壯族以大米、玉米、紅薯為主食,年節喜食粽子、糍粑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時才開始盛行食牛肉,少數山區仍存古俗。
2、主食
壯族以水稻作物為主食,以玉米、番薯、麥類為輔的主糧隊伍。我們知道,廣西地區是野生稻的故鄉之一,壯族先民應是最早栽培水稻的一個民族。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青銅工具和鐵制工具的出現,壯族先民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至遲在漢代,他們就確立了水稻的主糧地位。唐、宋以後,壯族地區的水稻種植進一步發展,同時引進和擴種了不少其他糧食品種。明、清之際,壯族飲食結構中主糧隊伍的構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步形成了現如今的飲食結構。
3、副食
總古至今,壯族的動植物資源就非常豐富,副食品種更是包羅萬象。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裡長的、水中生的各類可食動植物人們都會拿來烹制。這些副食品資源,主要分為肉和疏菜兩大類。壯族人民還利用糧食、薯芋和豆類加工製成粉絲、粉條、磨芋豆腐、豆腐等副食品。壯族喜食腌、生、酸、辣之物。來到廣西就會發現街頭各種酸野店。

Ⅵ 廣西12月份天氣多少度

廣正和畝西十二月平均溫度是舉森11℃~19℃。
廣西十二月白天平均19℃,建議穿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棚褲、職業套裝等舒適的衣服。夜間平均11℃,建議穿套裝、夾衣、風衣、休閑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南寧十二月平均氣溫最高的城市是興寧(19℃)、邕寧(19℃)、隆安(19℃)、武鳴(19℃)南寧十二月平均氣溫最低的城市是西鄉塘(0℃)、上林(10℃)、賓陽(10℃)、橫縣(11℃)。

Ⅶ 廣西是什麼氣候

問題一:廣西屬於什麼氣候? 廣西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暖少雨。

問題二:廣西一年四季的氣候 南寧夏季績較濕熱,到國慶之後天氣才會涼爽,然後有幾次夏天到冬天的反復,在12月左右才算是真的冬天,冬天暖和,濕冷,春天帶有潮濕的天氣。桂林涼快一些,很舒服的,冬天甚至可以看到雪。柳州介於南寧和桂林之間,也很涼快了。
南方天氣對於北方而言,最大的區別就是濕熱天氣比較多。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低緯,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南瀕熱帶海洋,北接南嶺山地,西延雲貴高原。按全國地形分類,廣西屬雲貴高原向東南沿海丘陵過渡地帶,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點。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熱量豐富、雨熱同季,降水豐沛、干濕分明,攔枯日照適中、冬少夏多,災害頻繁、旱澇突出的氣候特徵。
一、氣候溫暖,熱量豐富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熱量豐富。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6.5~23.1℃之間。等溫線基本上呈緯向分布,氣溫由南向北遞減,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區遞減。全區約65%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0℃以上,其中右江河谷、左江河谷、沿海地區在22.0℃以上,潿洲島高達23.1℃。桂林市東北部以及海拔較高的樂業、南丹、金秀年平均氣溫低於18.0℃,其中樂業、資源只有16.5℃。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極端最高氣溫為33.7~42.5℃。其中,沿海地區、百色市南部山區及金秀、南丹、鳳山、樂業、天等在33.7~37.8℃之間,其餘地區38.0~42.5℃,百色為全區最高。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極端最低氣溫為-8.4~2.9℃。桂北山區-8.4~-4.0℃,資源為全區最低;北海市、防城港市南部及博白、都安極端最低氣溫在0℃簡鍵洞以上,其餘各地在-3.9~-0.2℃之間。
二、降水豐沛,干濕分明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全國降水量最豐富的省區之一,各地年降水量為1080~2760mm,大部分地區在1300~2000mm之間。其地理分布具有東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區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風坡多,背風坡少等特點。廣西有三個多雨區:(1)十萬大山南側的東興至欽州一帶,年降水量達2100~2760mm;(2)大瑤山東側以昭平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帶,年降水量達1700~2000mm;(3)越城嶺至元寶山東南側以永福為中心的興安、靈川、桂林、臨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達1800~2000mm。另有三個少雨區:(1)以田陽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帶,年降水量僅有1080~1200mm;(2)以寧明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寧一帶,年降水量為1200~1300mm;(3)以武宣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於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廣西降水量季節分配不均,干濕季分明。4~9月為雨季,總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70%~85%,強降水天氣過程較頻繁,容易發生洪澇災害;10~3月是乾季,總降水量僅佔全年降水量的15%~30%,乾旱少雨,易引發森林火災。
三、日照適中,冬少夏多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年日照時數1169~2219小時,與鄰省比較,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雲南大部地區偏少,與亮並廣東相當。其地域分布特點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區少。北海市及田陽、上思在1800小時以上,以潿洲島最多,全年達2219小時。河池、桂林、柳州三市大部及金秀、樂業、凌雲、那坡、馬山等地不足1500小時,金秀全年日照時數最少,只有1169小時。其餘地區在1500~1800小時之間。
廣西壯族自治區日照時數的季節變化特點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除百色市北部山區春季多於秋季外,其餘地區秋季多於春季......>>

問題三:浙江和廣西的氣候有什麼不同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氣候類型多樣,夏長冬短。從氣候區劃而論,廣西北半部屬中亞熱帶氣候,南半部屬南亞熱帶氣候;從地形狀況來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氣候一般特徵,「立體氣候」較為明顯,小氣候生態環境多樣化;而桂南又具有溫暖濕潤的海洋氣候特色。廣西冬短夏長,年均溫在16℃~23℃之間,以均溫來衡量,北部夏季長達4個月~5個月,冬季僅兩個月左右;南部從5月到10月均為夏季,冬季不到兩個月,沿海地區幾乎沒有冬季。 (2)雨、熱資源豐富,且兩熱同季。廣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間,尤以防港市東興區最多,達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陽縣,在1,100毫米左右。太陽年總輻射量達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溫≥10℃積溫在5,000℃~8,300℃之間,持續日數為240天~358天,降雨量和熱量資源分布大體上是由北向南增多。在4月~9月間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與熱季重疊。雨熱同季,較有利於農業生產。 (3)氣候多變,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繁。廣西常因季風進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氣溫變率大,旱、澇災害和「兩寒」(倒春寒和寒露風)及台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率大。桂西地區多春旱,出現頻率達60%~90%,桂東地區多秋旱,出現頻率為50%~70%;雨季大、暴雨過於集中,年年發生洪澇災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現頻率大。而春、秋雨季內受北方校強冷空氣南下的影響,幾乎每年春季出現倒春寒和秋季出現寒露風天氣,危害農業生產。每年4月至7月間,出現大風天氣,且影響范圍和程度均較大。此外,桂西地區年年降雹,不利於冬季農作物和果木生產。(二)氣候資源的類型與分布1.熱量資源

問題四:廣東、廣西分別是什麼氣候?都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嗎 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

問題五:廣西南寧氣候特點 南寧位於北回歸線南側,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候溫和,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在21.6度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0.4度,極端最低氣溫-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攝氏度,夏季最熱的7、8月平均28.2攝氏度。年均降雨量達1304.2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9%,氣候特點是炎熱潮濕。相對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濕,而冬季稍顯乾燥,干濕季節分明。夏天比冬天長得多,炎熱時間較長。春秋兩季氣候溫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南寧一年四季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物產豐富。「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說也是名副其實。

問題六:廣西氣候環境怎麼樣? 廣西地處低緯度地區,南瀕熱帶海洋,北為南嶺山地,西延雲貴高原,境內河流縱橫,地理環境比較復雜。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下墊面綜合作用下,氣候類型有以下特點:
(1)氣候類型多樣,夏長冬短。從氣候區劃而論,廣西北半部屬中亞熱帶氣候,南半部屬南亞熱帶氣候;從地形狀況來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氣候一般特徵,「立體氣候」較為明顯,小氣候生態環境多樣化;而桂南又具有溫暖濕潤的海洋氣候特色。廣西冬短夏長,年均溫在16℃~23℃之間,以均溫來衡量,北部夏季長達4個月~5個月,冬季僅兩個月左右;南部從5月到1處月均為夏季,冬季不到兩個月,沿海地區幾乎沒有冬季。
(2)雨、熱資源豐富,且兩熱同季。廣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間,尤以防港市東興區最多,達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陽縣,在1,100毫米左右。太陽年總輻射量達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溫≥10℃積溫在5,000℃~8,300℃之間,持續日數為240天~358天,降雨量和熱量資源分布大體上是由北向南增多。在4月~9月間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與熱季重疊。雨熱同季,較有利於農業生產。(3)氣候多變,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繁。廣西常因季風進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氣溫變率大,旱、澇災害和「兩寒」(倒春寒和寒露風)及台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率大。桂西地區多春旱,出現頻率達60%~90%,桂東地區多秋旱,出現頻率為50%~70%;雨季大、暴雨過於集中,年年發生洪澇災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現頻率大。而春、秋雨季內受北方校強冷空氣南下的影響,幾乎每年春季出現倒春寒和秋季出現寒露風天氣,危害農業生產。每年4月至7月間,出現大風天氣,且影響范圍和程度均較大。此外,桂西地區年年降雹,不利於冬季農作物和果木生產

問題七:廣西南寧市屬於什麼樣的氣候? 南寧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達1300毫米,全年無霜期高達365天。

問題八:廣西屬於什麼氣候? 廣西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暖少雨。

問題九:廣西一年四季的氣候 南寧夏季績較濕熱,到國慶之後天氣才會涼爽,然後有幾次夏天到冬天的反復,在12月左右才算是真的冬天,冬天暖和,濕冷,春天帶有潮濕的天氣。桂林涼快一些,很舒服的,冬天甚至可以看到雪。柳州介於南寧和桂林之間,也很涼快了。
南方天氣對於北方而言,最大的區別就是濕熱天氣比較多。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低緯,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南瀕熱帶海洋,北接南嶺山地,西延雲貴高原。按全國地形分類,廣西屬雲貴高原向東南沿海丘陵過渡地帶,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點。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熱量豐富、雨熱同季,降水豐沛、干濕分明,日照適中、冬少夏多,災害頻繁、旱澇突出的氣候特徵。
一、氣候溫暖,熱量豐富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熱量豐富。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6.5~23.1℃之間。等溫線基本上呈緯向分布,氣溫由南向北遞減,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區遞減。全區約65%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0℃以上,其中右江河谷、左江河谷、沿海地區在22.0℃以上,潿洲島高達23.1℃。桂林市東北部以及海拔較高的樂業、南丹、金秀年平均氣溫低於18.0℃,其中樂業、資源只有16.5℃。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極端最高氣溫為33.7~42.5℃。其中,沿海地區、百色市南部山區及金秀、南丹、鳳山、樂業、天等在33.7~37.8℃之間,其餘地區38.0~42.5℃,百色為全區最高。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極端最低氣溫為-8.4~2.9℃。桂北山區-8.4~-4.0℃,資源為全區最低;北海市、防城港市南部及博白、都安極端最低氣溫在0℃以上,其餘各地在-3.9~-0.2℃之間。
二、降水豐沛,干濕分明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全國降水量最豐富的省區之一,各地年降水量為1080~2760mm,大部分地區在1300~2000mm之間。其地理分布具有東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區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風坡多,背風坡少等特點。廣西有三個多雨區:(1)十萬大山南側的東興至欽州一帶,年降水量達2100~2760mm;(2)大瑤山東側以昭平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帶,年降水量達1700~2000mm;(3)越城嶺至元寶山東南側以永福為中心的興安、靈川、桂林、臨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達1800~2000mm。另有三個少雨區:(1)以田陽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帶,年降水量僅有1080~1200mm;(2)以寧明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寧一帶,年降水量為1200~1300mm;(3)以武宣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於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廣西降水量季節分配不均,干濕季分明。4~9月為雨季,總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70%~85%,強降水天氣過程較頻繁,容易發生洪澇災害;10~3月是乾季,總降水量僅佔全年降水量的15%~30%,乾旱少雨,易引發森林火災。
三、日照適中,冬少夏多
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年日照時數1169~2219小時,與鄰省比較,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雲南大部地區偏少,與廣東相當。其地域分布特點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區少。北海市及田陽、上思在1800小時以上,以潿洲島最多,全年達2219小時。河池、桂林、柳州三市大部及金秀、樂業、凌雲、那坡、馬山等地不足1500小時,金秀全年日照時數最少,只有1169小時。其餘地區在1500~1800小時之間。
廣西壯族自治區日照時數的季節變化特點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除百色市北部山區春季多於秋季外,其餘地區秋季多於春季......>>

問題十:浙江和廣西的氣候有什麼不同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氣候類型多樣,夏長冬短。從氣候區劃而論,廣西北半部屬中亞熱帶氣候,南半部屬南亞熱帶氣候;從地形狀況來看,桂北、桂西具有山地氣候一般特徵,「立體氣候」較為明顯,小氣候生態環境多樣化;而桂南又具有溫暖濕潤的海洋氣候特色。廣西冬短夏長,年均溫在16℃~23℃之間,以均溫來衡量,北部夏季長達4個月~5個月,冬季僅兩個月左右;南部從5月到10月均為夏季,冬季不到兩個月,沿海地區幾乎沒有冬季。 (2)雨、熱資源豐富,且兩熱同季。廣西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2,800毫米之間,尤以防港市東興區最多,達2,822.7毫米,降雨量最少的是田陽縣,在1,100毫米左右。太陽年總輻射量達90千卡~10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均溫≥10℃積溫在5,000℃~8,300℃之間,持續日數為240天~358天,降雨量和熱量資源分布大體上是由北向南增多。在4月~9月間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5%,雨季恰好與熱季重疊。雨熱同季,較有利於農業生產。 (3)氣候多變,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繁。廣西常因季風進退失常造成降雨和氣溫變率大,旱、澇災害和「兩寒」(倒春寒和寒露風)及台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率大。桂西地區多春旱,出現頻率達60%~90%,桂東地區多秋旱,出現頻率為50%~70%;雨季大、暴雨過於集中,年年發生洪澇災害,尤其以桂南沿海和融江流域出現頻率大。而春、秋雨季內受北方校強冷空氣南下的影響,幾乎每年春季出現倒春寒和秋季出現寒露風天氣,危害農業生產。每年4月至7月間,出現大風天氣,且影響范圍和程度均較大。此外,桂西地區年年降雹,不利於冬季農作物和果木生產。(二)氣候資源的類型與分布1.熱量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