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四川成都最頂尖的商學院
是成都大學商學院
(1)成都商學院的商業管理專業怎樣擴展閱讀:
成都大學商學院是成都大學的二級學院。
學閉孝談院前身為1981年創立的企業管理系;1979年,成都大學於開辦企業管理本科專業;1981年,轎碰掛牌成立企業管理系;2011年成立經濟管理學院;2018年慎梁更名為商學院[1]。
據2020年3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3個系,5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共有教職工103人。其中專任教師83人,高級職稱教師46人,擁有博士教師46人
B. 成都商學院是什麼學校
院校專業:
四川工商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綜合性民辦普通本科高校。 始建於2001年的「四川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04 年設置為獨立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2015年轉設為普通本科高校。建有成都和眉山 2 個校區,分別坐落在成都市郫都區和眉山市東坡區。,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 「明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堅守「三心三實」的辦學初心,踐行「崇工重商、理實兼優」的辦學理念,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戰略,堅持「根植地方、應用為徑、開放融合、學以致用」的辦學思路,確立「同類院校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發展目標。立足地方發展需要,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辦學條件 學校佔地面積2076.15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81億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8196元;各類實驗實訓室239個;館藏紙質圖書231.83萬冊,圖書館內建有「三蘇」文化館;校企合作校外實踐基地83個。網路基礎設施完備,校園網覆蓋全校。,師資隊伍 學校在編教職工1170人。教師隊伍中高級職稱佔比33.61%;碩士、博士學位佔比69.43%。國家(省、市)級優秀教師、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師德標兵、享受政府津貼專家等30餘人;獲批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示範團隊1個,省級優秀教學科研團隊3個。,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二級學院11個,專業涵蓋工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6大學科門類。近三年建有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6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7個;10餘次在全國全省專業建設會上作經驗交流,30餘所兄弟院校來校考察學習;學校承擔省(市)級教學科研項目450餘項,獲得各類教學科研經費600餘萬,獲得省市級教學科研成果獎14項。,轉型改革 學校於2016年被列為四川省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實施轉型發展「一二三行動計劃」,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機制保障」四大工程,實現辦學思路「四個轉向」。轉型改革經驗2次被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專題報送省委省政府等四大班子,並轉發至全省各地(市、州)和各高校學習推廣,先後8次在全國全省作經驗交流;典型案例10餘次被媒體報道。2018年被評為四川省整體轉型發展改革優秀單位和四川省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典型學校。,辦學特色 學校建設「以文育人、德才兼修」「開放融合、服務地方」「創新創業、協同育人」三大辦學特色。立足「東坡故里,千載詩書城」,建設以「三蘇文化」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實施「五位一體」文化育人工程,打造「三蘇文化」校園。推行「四個融入」,實施「兩個轉化」,近三年完成服務地方項目50餘個;搭建渣卜思政實踐育人平台,在涼山州鹽源縣實施「四網路教幫扶工程」,推廣作物新品種及新技術,獲得直接經濟效益9000餘萬元,學校成為全省唯一一所連續3年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定點扶貧民辦高校。踐行「三聯四融」創新創業模式,2016年起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近三年,獲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8項、雙創競賽獲獎111項、學科競賽獲獎600餘項,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獲省級眾創空間等榮譽。,人才培養 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穩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圍繞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優先、應用為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思路,重點面向「新工科」「新商科」,探索以「產教融合、實訓貫通」為主要特徵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注重開放式辦學,通過校地、校企合作,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了中興通信學院等5個現代產業學院;與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的20餘所高校建如做穗立合作關系。近三年,本科新生報到率均超過95%,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吻合度為96.28%,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超過90%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滿意度達95%以上。已為社會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6萬餘人。,黨的建設 充分發揮黨委政治核心作用,踐行「強化三大建設、凸顯四大功能」的黨建工作模式,強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依法治校,健全基層黨組織,為學校建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胡帆成效顯著。圖書館黨支部獲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並通過驗收,獲「四川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個學生黨支部榮獲「四川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單位;1個教師黨支部榮獲「四川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黨建工作創新案例在全省作交流。民辦高校「黨建改革」獲省級體制機制改革重點支持建設項目。,學校聲譽 近三年,學校榮獲「四川省依法治校示範單位」「四川省文明校園」「四川省園林式校園」「四川省高校整體轉型改革先進單位」「四川省高校後勤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先進圖書館」「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四川省教育改革創新傑出試點單位」等榮譽稱號。中國教育在線2019年中學信賴的四川省十大本科高校。2019年「中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省域科研綜合競爭指數」位列四川省同類院校第一。在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連續五年(2017-2021年)躋身中國高水平民辦大學行列,其中2017年、2018年、2020年三年綜合實力排行四川同類民辦大學第一。,面向未來,學校將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為契機,堅持 「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完善頂層設計,推進內涵建設、轉型改革、特色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精準施策,認真整改,穩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把學校建成全國同類院校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其他信息:
四川是中國的高考大省,高考招生約70萬人,有8所作為省內雙一流大學,只有少數人能夠進入這些關鍵,更多的人只能讀普通本科,甚至是民辦本科大學。四川工商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綜合性民辦普通本科高校。那麼,四川工商學院成都校區有哪些專業?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四川工商學院成都校區有哪些專業? 四川工商學院成都校區開設的專業主要有:土木工程、工程造價、建築電氣與智能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汽車服務工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休閑體育、體育教育、工商管理、經濟與金融、金融工程、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通信工程(移動通信方向)、計算機科學和技術(雲計算方向)、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 二、四川工商學院簡介。 四川工商學院(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高校黨建改革」重點項目試點院校。學校肇始於2001年的「四川師范大學電子信工程學院」。2004年,教育部批准設立為獨立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2015年,教育部批准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四川工商學院」。 截至2021年10月,學校設有2個校區:成都校區、眉山校區,校園佔地面積2076.15畝,總建築面積54.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81億元,館藏紙質圖書231.83萬冊;下設11個二級學院,設有73個本專科專業,其中本科專業40個,專科專業33個;在編教職工1170人。 學校現有二級學院 11 個,本科專業 39 個,涵蓋工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 6 大學科門類。近三年建有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4 個、省級應用型示範專業 6 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 7 個;10 余次在全國全省專業建設會上作經驗交流,30 余所兄弟院校來校考察學習;學校承擔省(市)級教學科研項目 450 余項,獲得各類教學科研經費670餘萬元,獲得省、市級教學與科研成果獎 25 項。 學校建設「以文育人、德才兼修」「開放融合、服務地方」「創新創業、協同育人」三大辦學特色。立足「東坡故里,千載詩書城」,建設以「三蘇文化」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實施「五位一體」文化育人工程,打造「三蘇文化」校園。推行「四個融入」,實施「兩個轉化」,近三年完成服務地方項目50餘個;搭建思政實踐育人平台,在涼山州鹽源縣實施「四網路教幫扶工程」,推廣作物新品種及新技術,獲得直接經濟效益 9000餘萬元,學校成為全省唯一一所連續 3 年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定點扶貧民辦高校。踐行「三聯四融」創新創業模式,2016 年起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近三年,獲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141項、雙創競賽獲獎94項、學科競賽獲獎849項,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獲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等榮譽。 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穩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圍繞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優先、應用為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思路,重點面向「新工科」「新商科」,探索以「產教融合、實訓貫通」為主要特徵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注重開放式辦學,通過校地、校企合作,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了中興通信學院、眉山市電子信息現代產業學院等6個現代產業學院;與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的20餘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近三年,本科新生報到率均超過95%,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吻合度為96.28%,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平均超過90%,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滿意度達95%以上。已為社會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6萬餘人。 截至2021年10月,學校10餘次在全國全省專業建設會上作經驗交流,30餘所兄弟院校來校考察學習;通過校地、校企合作,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了中興通信學院等5個現代產業學院;與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的20餘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 三、四川工商學院校友評價。 1、我們學校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學校宿舍除了周五和周六,每天晚上都要查寢,住宿條件很好,每個樓層都有熱水,刷卡打水什麼的還是很方便的。 2、學校很美,師資力量強大,老師很認真負責,學習氛圍濃厚,食堂很有特色,尤其是校園餐廳,學校的配套設施非常完善。 3、本校的師資力量很強,老師都很負責任,學校的學習氛圍很好,學到很多知識.老師講課結合實際案例,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注重理論實踐結合,就業前景好。 4、學校校園的綠化工作做的非常好,綠化面積很大,師資力量雄厚,學生眾多,主要以會計專業和經濟專業為主要專業。教師上課認真學校建設好,管理要求嚴格學生素質高有利於學生學習成長。 5、學校的教學設施先進,老師的教學水平很高,我就讀的專業專業課都是採取小班授課,基本每個學期都有一到兩門外教教授的課程,十分有利於提高口語能力。專業內會舉辦各種各樣關於教學等類別的比賽。老師水平也都還不錯。 四川工商學院成都校區有哪些專業?看到這里大家都明白了吧!四川工商學院是四川省最好的民辦本科院校之一,如果你無法獲得公立本科的錄取,進入這所民辦本科院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C. 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怎麼樣
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建於2002 年1月,是由原成都理手薯工學院的管理科學系(部分) 、資源經濟系(部分)和原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的會計系、工商管理系(部分)、經濟系、經貿系、金融系等整合組建而成。在校學生3000餘人,現有做薯腔教職工93人,其中專任教師86人,教授9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65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人。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是一個擁有經濟學、管理學專業的教學研究型學院,學院秉承"讓我們分享智慧"的理念,發揚"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培養具有實干精神、良好道德、敢於創新的商界精英。學院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形成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實踐能力出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重視實踐教學平台的構建,建有四川省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財政部"資源與環境價值計量和決策" 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純衫驗室、四川省資源與環境經濟普及基地,並與企業合作共建多個校外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構築有力平台,培養的學生以富有實干精神、理論功底扎實而深受社會好評。學院已培養本專科學生7000餘人,現有在校本科生3000餘人。
D. 商業管理 和 會計
這兩者區別就有點象文科和理科的區別。
會計不用心去學的話,外行是不懂裡面的道道的。真正會計專業畢業的人,也要深入學習,並有多年實踐經驗,才能活學活用。會粗做計專業會涉及很多商業管理方面的課程。類似於理科,專業性較強。
商業管理類似於文科,學起來比較容易。個人認為,外行要學,也很容易。包括自己以後實踐中去查找資料,根據實際情況去查詢答案,學習,也很快,並且更實際。在學校里學的只是一個理論基礎,真正用到實際中,還是要靠天賦的。
所以,如果你想拿學位,作為一個專業來學習,會計更有納搜利。如果你只是為了自己經營需要,估計也不會花苦功去深入學習,那麼,學商業管理吧,你不花功夫,學了淺顯的岩茄衡會計,學會做賬,對你管理毫無用處。
總而言之,看你的出發點是什麼。如果你現在是學生,我建議你學會計,以後發展方向比較寬泛,可以做研究,也有助於自己做生意。如果你現在已經經商,那麼,還是學商業管理吧,更宏觀些,也比較好學,而且聽上去也好聽些。
E. 商學院的什麼專業好
商學院是一大學為培養商務人才而專門設置的,以培養能適用嘩肆襲當代商務理念的經濟人才為主教育機構。
其實每個專業總有它好或者不好的一面,關鍵是你要真的喜歡那個專業。願君共勉!
商學院主要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
學科:經濟學 門類:經濟學
專業名稱: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涉外雹唯經濟貿易部門、內外資企業、政府機構、教學、科研等單位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掌握經濟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經濟學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系統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
2.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3.熟悉國際商法及WTO規則;
4.熟悉中國的經濟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動態;
6.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貿易工作;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經濟研究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8.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幹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學、跨國公司經營、國際市場營銷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學、商務英語、國際商法、財政學、會計學原理、統計學、外貿函電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事訓練、社會調查、專業勞動、教學實習、課程論文、綜合實驗、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專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工商管理
學科:工商管理 門類:管理學
專業名稱:工商管理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企業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能力,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管理以及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企業管理方法與技能方面的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
畢業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企業管亂兄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企業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和協調能力;
4、了解我國企業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企業管理的慣例與規則;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了解各類企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8、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綜合應用能力;
9、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養,身心健康;
10、具有較好的科學素質、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主幹課程: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生產管理、物流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市場營銷、經濟法、國際貿易與實務、電子商務、管理信息系統、運籌學、組織行為學、企業會計、企業管理咨詢、審計學、金融學、質量管理學、涉外企業管理、項目管理、管理溝通、企業研究與開發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調查、教學實習、綜合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等。
專業年限:4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市場營銷
學科:工商管理 門類:管理學
專業名稱:市場營銷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管理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通過對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學習和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現代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市場營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營銷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與法規及了解國際市場營銷的慣例和規則;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主幹課程:市場營銷、商品學、農產品營銷、廣告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現代推銷學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市場營銷、經濟法、會計學原理、統計學、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國際市場營銷、商務談判、市場調查與預測、電子商務、廣告學、公共關系學、商務談判、營銷渠道管理、物流管理、品牌營銷、國際市場營銷、企業經營管理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法、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調查、課程論文、教學實習、綜合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等。
主要特色:2008年5月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專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士
會計學
學科:工商管理 門類:管理學
專業名稱:會計學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經濟、管理、會計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財務管理、會計實務等方面的專業訓練,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專業知識和技能較強,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審計、財務領域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專業管理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受到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財務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會計學、審計學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
2.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3.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4.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政策、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6.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和英語應用能力。
主幹課程: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
主要課程: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審計學、高級會計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財務與成本會計綜合實驗、企業理財方案設計、審計案例操作設計與分析教學實習、會計財務課程論文、畢業實習等。
專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