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倉庫物料怎樣管理
一、先進先出
目的:確保物料在有效的期限內被正常使用,保證產品的質量;利於質量異常的追溯,當質量發生異常,可以及時追溯到該物料的整批進貨的LOT,並及時進行隔離。
釋義: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進好森庫的物料先出庫。
作業細則:
1.確認進貨日期;
2.入庫時必須確認合格標簽;同一批物料必須存放一起且擺放原則要清晰友如畝(前後/左右/內外/上下);
3.備料發放時依合格標簽及擺放原則備發料;
4.物料料卡要進行顏色管制,使用某一批號時就用熒光筆畫出,並保證物料料卡上的進貨批號與實物必須一致。
二、隨即盤點
目的:通過不定時的盤點,可以及時發現異常,稽核並保證帳物處理的時效性與正確性。
作業細則:
1.入庫,備發料等異動後即對所異動的物料進行盤點;
2.隨時對橡余沒有異動過的物料進行盤點,自我檢查;
3.帳務採取稽核的方式不定時不定料號抽盤。
三、帳物一致
目的:隨時確保帳物一致,能將物料的庫存等訊息准確地提供給相關部門,以利於生產及物料管控。
釋義:三帳一致(電腦帳:HH或BS與HFJ、料卡帳、實物帳)
作業細則:
1.通過盤點(隨即盤點、每日盤點、每月盤點、季度盤點、年中盤點、年終盤點)來確保帳物一致;
2.由帳務不定時不定料號進行稽核。
四、適時適量
目的:通過庫存管控,以達成JIT(Just In Time)目標。不會造成斷料或呆料。
作業細則:
1.物控通過生產計劃、MRP、WDN等對物料進行掌控;
2.倉庫依生產計劃對廠內的物料狀況進行模擬分析,提出瓶頸物料以及庫存過高的物料,並由物控提出相應的對策改善;
3.倉庫針對庫存金額及庫存貨齡進行設定與分析,如果異常由物控提出相應的對策改善;
4.適時適量的滿足生產需求。
五、自動化管理
目的:通過自動化,使倉庫管理更完善,並提高作業效率,為邁向自動化倉庫奠定基礎。
作業細則:
1.通過系統的改善,以期能達到系統自動管控之目的。
❷ 如何做物料管理
物資計劃管理環節:物資計劃的編制是企業物資管理的首要環節。物資計劃是企業進行訂貨采購工作和組織企業內部物資供應工作的依據。目前,綜合物資、生產、財務等各部門的信息進行物資計劃編制,由物資部門監督計劃落實的物資計劃管理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用。物資采購管理環節:物資采購是企業資金支出的關口,能不能把好這個關口是企業成本控制的關鍵。為此,實行比價、限價和定價采購制度為核心的物資采購管理便成為當前企業物資采購的主流模式。
物資使用管理環節:物資使用主要是指物資的配送及消耗。現代企業物資使用管理,重點突出了配送方式的靈活性、多樣性和物資消耗的控制力度。統一進貨、集中存放、定點發放材料的配送方式,在過去被大部分企業所認可,相信很多企業對材料員到庫房排隊領料的場面都不會陌生。這種管理模式由於缺少彈性,在材料搬運、等待領料等環節造成了許多浪費。今天,企業的物資配送更趨向靈活,「即時配送」、「准時配送」、「變領料為送料」等新方式、新觀念逐漸被企業所接受。比如,有些施工企業就很善於使用「多批次、少批量」的配送方式,根據各施工階段的要求統籌安排配送計劃,從而提高了材料的配送效率。事實上,在配送方式的選擇上並沒有固定的規則,企業要遵循的是方便、高效的原則,並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和實際工作情況,制定最適合於本企業的物資配送計劃。
❸ 如何管理庫存物料
(1)A類
A類物料品種數量少,但佔用庫存資金額多,是企業非常重要的物料,要重點管理。
①按照需求、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購入庫,最好能做到准時制管理
②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盡可能縮短訂貨提前期和交貨期,力求供應商供貨平穩,降低物料供應變動,保證物料及時供給。
③科學設置最低定額、安全神襲庫存和訂貨點報警點,防止缺貨的發生;
④嚴格執行物料盤點制度,定期檢查,嚴密監控,盡可能提高庫存物料精度。貨位處於物流出口。
⑤加強物料維護和保管,保證物料的使用質量。
(2)B類
B類物料品種數量和佔用庫存資金額都處於A類與C類之間,是企業一般重要的物料,可以採取比A類物料相對簡單而比C類物料相對復雜的管理方法,即常規管理方法。
(3)C類
C類物料品種數量多,但佔用庫存資金額陸宴少,是企業不太重要的物料,可以採取粗放管理的方法。
①大量采購,獲得價格上的優惠。由於所消耗金額非常小,即使多儲備,也不會增加太多金額。
②減少物料的盤點次數,對部分數量很大價值很低的物料不納入日常盤點范圍,並規定物料最少出庫的數量,以減少物料出庫次數。對於積壓游悉兄物品和不能發生作用的物料,應該每周向公司決策層通報,及時清理出倉庫。
③為避免缺貨現象,可以適當提高物料庫存數量,減少訂貨次數,增加訂貨批量和安全庫存量,減少訂貨費用
❹ 如何做好物料管理
因為物料管理涉及多個環節,因此要做好物料管理工作也好從各個環節進行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入庫環節
做好物料入庫驗收,把好數量質量關。物料管理最怕廢料呆料,一開始就要把好關從源頭杜絕不良品。
措施:物資到庫後,必須經過保管員的嚴格驗收才能入庫;入庫後應做好四項驗收工作:即驗品種,驗規格,驗質量,驗數量。
要求:保管員應樹立高度的責任心,精心核對,認真檢查。驗收要及時准確並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同時,對物資的配套做全面檢查,為保管保養打好基礎。
二、出庫環節
物料出庫時,要嚴格執行領用制度。對出庫嚴格把關,會減少物品丟失或錯記的情況,物料出庫監管不嚴非常容易造成賬實不符的現象。因此,有部門需要領物資時,應持有己批準的領料單到倉庫領料。保管員根據手續齊全的領料單發放物料,除緊急事故搶修物資外,一律不應白條發料,需要白條發料時必須有主管主任簽字方可發料。嚴格按領料單據的數量進行發放。
措施:按照「先進先出,易霉易損先出,接近失效期先出」的原則發貨。倉庫保管員與領料員要當面點清物料,保證數量准確,質量完好,包裝牢固,標志清楚。
發料時必須堅持「三檢查」「三核對」「五不發」制度。
三檢查:檢查物資的品種、數量、規格、質量,包裝完好情況。檢查憑證是否正確無誤。檢查抄發的技術證件是否齊全。
三核對:實物與賬卡相核對。賬卡與發料憑證相核對。發料憑
證與發放實物相核對。
五不發:發料憑證手續不全的不發。應附技術文件而未附的不發。質量不符的不發。規格不符、配件不全、應配套而未配套,應附的工具而未附的不發。未經驗收入帳建卡的不發。
三、物料保管、保養
物料保管保養的基本要求是:保質、保量、保安全、保急需、倉庫規范化、存放系列化、保養,經常化。
維護保養是經常性的工作. 主要包括溫度和濕度的調節控制,通風、去潮、去濕、去污染、清潔衛生、防蟲、防鼠、防盜、防火、貨垛貨架維護等等。其目的是維持合適的保管條件和保管安全,維持被保管物資的使用價值。對已經發生變質損壞的物資,要採取各種救治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救治措施有除銹、破損修復、晾曬等。
四、物料盤點
物資盤點是指對庫存物資進行清查核算。其目的是要掌握庫存數量及保管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保證物資的完整和安全。
主要工作內容:檢查物資的帳面數字與實存數是否相符;檢查各種物資有無超儲積壓、損壞和變質;檢查物資的收發工作有無差錯;檢查保管條件是否良好,倉庫的各種安全措施和消防設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總之,物料管理涉及多個環節,要想做好物料管理工作,先把物料出庫、入庫、物料保管、物料盤點這四個環節做好,在物料管理上就相對容易了。
❺ 如何進行現場管理之物料管理
1、現悶毀場對物料存滾罩手放要分區。
2、物料碼放要整齊。
3、物料收發要清晰,賬卡物要一致。
4、物料標識要清楚。
5、物料要有專人來管理大嫌。
6、物料存儲要進行適當防護。
7、定期檢查物料存放情況,包括數量、質量方面。
❻ 物料怎麼管理
以下只供參考:
一、 倉儲物品的存放必須做到整齊劃一,品牌,型號規格分類明確,並掛物資標示牌,註明物品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
二、 不良物品必須放置在規定存放點,返修產品、配件不得混放在良品存放點內,並掛不良品標示牌;
三、 物品的收、發過程責任保管人員必須始終在崗,核對型號、數量,按《倉儲物資收、發作業流程式控制制圖》規定程序辦理手續,規范填寫各類單據,並嚴格執行物資出入手續規定,對不遵守規定製度者,責任保管人員有權進行處理;
四、 物資帳、卡、物必須做到相符,每月至少要進行一次盤點自查核對,若發現差錯應及時查明原因,立即更正,並將對帳情況向部門經理室作書面匯報;
五、 物資出庫時必須嚴格檢查有關單據和審批手續,產品發貨或用戶來畢巧碰廠提貨,須具有相關主管領導簽字的出庫單或提貨單,才能放行。對出庫單或發貨通知單印簽不全不符、字跡不清或被塗改以及未入庫或未驗收的產品,一律不準出庫;
六、 若發生產品與用戶所需規格、品質不符或包裝損壞等屬允許退貨范圍內的退貨時,必須經相關主管領導批准,並應按規定作業程序,及時辦理退庫手續和台帳登記工作;
七、 當外購、外協物品到貨時,責任保管員必須依據采購訂單數量及時收貨,對超出采購訂單數量的貨物一律不得擅自接收,同時按實際收貨數量立即填寫《到貨通知單》,並及時通知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貨物驗證;
八、 成品保管人員必須全程監督產品的出、入庫裝卸工作,對違章裝卸作業必須立即立即制止,並有責任對包裝損壞物品或疑似損壞物品做開箱驗證,若發現產品損壞時,必須及時報告相關主管人員,並對責任者作出處罰決定,否則當事保管員將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九、 各類物品責任保管員必須根據生產管理部經理室的要求,及時填報物品存量,每次填報時必須註明可用數量、不確定可用數量和不良品數量,若發生因混報庫存量而貽誤采購和影響正常生產時,則將視手談情節輕重給予責任人相應的經濟處罰;
十、 物資的發放須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若因違反先進先出的發放規定,使物資積壓時間過長而造成物資變質,並經驗證確認後,則責任人將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十一、 不良品退貨處理規定:
1、 外購件不良品經品管部相關人員驗證後,填寫退貨單退回供應廠商;
2、 自製件不良品經品管部相關人員驗證後,填寫物料報廢單,作報廢處理,報廢件的產生若有責任可追溯,則由責任人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3、 外購不良品的退貨處理工作必須及時性,原則上要求在進貨時若有不良品存在,必須同時辦理退貨手續,對退不良品工作配合不好的供應商,應及時報告采購人員和相關主管領導,必要時採取強硬措施。若責任人員不主動辦理退回不良品和自製不良品的報廢手續,使不良品造成積壓,則將酌情予以經濟處罰。
十二、做好倉儲安全管理工作,凡開庫門時責任人員必須在位,工作期間不準擅離職守,閑雜人員未經許可一律不得擅自入內,倉庫內不得吸煙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格遵守倉儲防火規定,下班時必須關好門窗,並進行安全檢查;
十三、倉儲整體管理工作必須做到以分工不分家為原則,在崗位職責明確的同時,搞好團結協作,不搞無原則性的糾紛,並遵守公司一切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十四、責任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倉儲管理工作各項條款之規定,凡違反本規定任何一項條款者,均將受到相應的經濟處罰,若年度內無差錯、無工作失職行為者,在年終考寬握核時將酌情給予獎勵。
❼ 如何管理團隊
管理團隊4個技巧:
1、制定製度。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凌駕於企業之上。只有讓團隊每個成員有章可依,有規可守,以理服人,才能真正的管理好團隊。
2、人性化管理。工作本就枯燥無味,如果在管理團隊上只是一味的嚴厲苛刻,那必失人才。所以,管理者對團隊成員應該實行人性化管理,多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
3、協調團隊間關系。「一雙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嘩如成團」說的就是團隊的力量。因為,團隊中每個成員的處事方式及性格等各不同,協作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小插曲。所以,作為管理者需要協調好成員的工作情緒,以及處理好上消廳下層之間的人際關系。如遇到成員之間的矛盾,應正視面對,找到最優的解決辦法,而不是選擇迴避矛盾。
4、注重培養團隊成員技能。每個人都不想碌碌無為的工作著,都想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管理好團隊,需要不斷提升員工的工作技能,培養亂橋啟優秀人才,讓員工對企業有更大的依賴、信任。
❽ 物料如何做好管控
對於多數企業來說,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物料就是指材料或原料,而廣義的物料包括與產品生產有關的所有的物品,如原材料,輔助用品,半成品,成品等。下面是我整理的物料如何做好管控,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物料如何做好管控
第一,物料計劃的制定。
首先,制定合理的物料存量計劃,確保生產的基礎上,避免造成物料的超量浪費;其次,對物料實施倉儲規劃,使物料合理放置,防止倉庫儲位閑置或搬運時力的浪費;再次,根據生產計劃或訂單排程,制定用料需求計劃,確保生產工作正常運行的同時,發揮物料的循環使用功能,實現零庫存;最後,根據生產進度計劃,做好備料計劃,保證後續生產之需。
第二,物料計劃的實施。
具體包括:根據物料需求計劃,實施委外加工或物料請購、采購等工作;物料進廠時,做好物料的點檢、確認、返庫;物料驗收之後,進行倉庫歸位,製作財務賬單或報表;庫內物料盤點;根據生產指令,實行備料發料;其他出入庫作業執行。
第三,物料審核工作。
針對安全存量較低或企業相關部門確認支應不足的物料,對其進行替代方案分析並提示相關方及時採取補救方案;對近期開展的各項生產工作進行進度追蹤,一旦發現缺料情況,及時採取相關措施;針對缺料未進或生產進度更改料期需隨之變動物料,實施稽催。
第四,制定相應的對策方案。
如果物料無法及時進料,對其原定的進度安排進行分析修正;出現緊急物料需求,及時到供應商處實行現場催促; 如果物料出現品質狀況,需輔導協作廠商做好物料使用;出現緊急性物料短缺情況,需指定緊急的物料品替代解決方案。
物料如何做好管控
物料管理循環
計劃面
1 、 擬訂適切的物料存量計劃,尤指存量水準,作為管制基準,使物料既不致積存太多,又可支應生產所需。
2 、進行倉儲規劃,使料品能各就其位,不致混亂,倉庫儲位得以充分利用,尋找、搬運不會費時費力。
3 、以生產計劃或訂單排程為基礎,做好用料需求計劃,比安全存量管理更進一步,使「無效庫存」減少幾乎近於零,又能適品、適時、適量供應生產所需,一切購料生產活動得以循依或推動。
4 、依細部進度計劃做出「備料計劃」,作為備料工作的基準,不致損失現場工作效率。
實施面
1 、依存量管理或用料需求計劃,進行料品采購,委外加工,開立內部制令等實務工作。包括請購、采購。
2 、進行料品進廠時的點收、驗收、退回等工作。
3 、進行料品驗收後的`入庫歸位,以及賬務與報表編制工作。
4 、進行倉庫內整理及盤點。
5 、依生產命令或其他指令,進行備料發料作業。
6 、執行其他入出庫作業。
查核面
1 、查核低於安全存量之料品,或經 MRP 展開分析確認為不足支應之料品,分析其替代方案,或提示採取行動。
2 、比較近期生產進度之需求,如有缺料的可能性,應立即提示採取行動。
3 、查核應進料未進料狀況,或生產進度變更從而進料期必須修正之料品,提示稽催。
4 、查核料品采購價格、品質、數量短少之差異所在,以利研擬對策。
對策行動面
1 、針對確定無法如期進料之料品,分析修正原訂進度排程。
2 、針對緊急需求,到供應廠商處執行「現地」催促。
3 、針對進料品質不佳狀況,對協作廠商進行輔導。
4 、針對緊急缺料部分,研擬替代料品對策。
需求估算或規劃階段
1 、要買什麼?
2 、買多少?
3 、何時進料?
購料或自製料品階段
1 、向誰買?或向哪個部門「訂制」?以何種價格訂購?
2 、訂單發出去了沒有?
3 、進貨了沒有?是超交還是不足?
4 、進料品質是否符合預期或標准?
倉儲作業階段
1 、料品放置何處最宜?
2 、能否確保存料品質?
3 、能否確保掌握存料數量?
備料發料階段
1 、該做哪些料品的備料檢出工作?
2 、該發多少量?是否可以多發或補發?
3 、欠撥如何處理?
物料管理目標
物料管理在於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在計劃、實施、查核與行動的管理過程中,使物料能在符合適當時間、適當地點、適當價格、適當數量、適當品質的五大原則下,供應組織內各部門生產所需的料品。
❾ 如何管控物料
導語:如何管控物料呢?物料管理一直是最根本的工作,也是迄今仍困擾層出的問題所在。物料管理作不好,會使良料變成廢料損失;而且備料費時發錯料,導致生產不能正常進行。
如何管控物料
物料管理循環
• 計劃面
1 、 擬訂適切的物料存量計劃,尤指存量水準,作為管制基準,使物料既不致積存太多,又可支應生產所需。
2 、進行倉儲規劃,使料品能各就其位,不致混亂,倉庫儲位得以充分利用,尋找、搬運不會費時費力。
3 、以生產計劃或訂單排程為基礎,做好用料需求計劃,比安全存量管理更進一步,使“無效庫存”減少幾乎近於零,又能適品、適時、適量供應生產所需,一切購料生產活動得以循依或推動。
4 、依細部進度計劃做出“備料計劃”,作為備料工作的基準,不致損失現場工作效率。
• 實施面
1 、依存量管理或用料需求計劃,進行料品采購,委外加工,開立內部制令等實務工作。包括請購、采購。
2 、進行料品進廠時的點收、驗收、退回等工作。
3 、進行料品驗收後的入庫歸位,以及賬務與報表編制工作。
4 、進行倉庫內整理及盤點。
5 、依生產命令或其他指令,進行備料發料作業。
6 、執行其他入出庫作業。
• 查核面
1 、查核低於安全存量之料品,或經 MRP 展開分析確認為不足支應之料品,分析其替代方案,或提示採取行動。
2 、比較近期生產進度之需求,如有缺料的.可能性,應立即提示採取行動。
3 、查核應進料未進料狀況,或生產進度變更從而進料期必須修正之料品,提示稽催。
4 、查核料品采購價格、品質、數量短少之差異所在,以利研擬對策。
• 對策行動面
1 、針對確定無法如期進料之料品,分析修正原訂進度排程。
2 、針對緊急需求,到供應廠商處執行“現地”催促。
3 、針對進料品質不佳狀況,對協作廠商進行輔導。
4 、針對緊急缺料部分,研擬替代料品對策。
如何管控物料
1)物料的計劃和控制:即根據項目主合同交貨時間表、車間生產計劃和項目技術文件等確定物料需求計劃,並根據實際情況和項目技術更改通知等文件隨時調整物料需求數量,控制項目材料采購進度和采購數量。
2)生產計劃:根據項目主合同交貨時間表和材料采購進度編制車間生產計劃,並根據實際情況和項目計劃隨時調整,使車間生產計劃與項目主合同交貨時間表保持一致。
3)采購:根據車間生產計劃對生產所需要的物料進行准確的分析,並制訂完整的采購計劃;嚴格地控制供應商的交貨期和交貨數量;
4)物料和采購的研究:收集、分類和分析必要的數據以尋找替代材料;對主要外購材料的價格趨勢進行預測;對供應商成本和能力進行分析;開發新的、更為有效的數據處理方法,從而使物料系統更加高效地運轉。
5)來料質量控制:即對供應商的交貨及時進行來料檢查,及時發現來料的質量問題以便於供應商有足夠時間處理或補發產品,保證車間及時得到物料供應,保證發送到車間現場的物料全部是合格產品。
6)物料收發:負責物料的實際接收處理、驗明、通知質量作來料質量檢驗,以及將物料向使用地點和倉儲地點發送。
7)倉儲:對接收入庫的物料以正確的方式進行保管、儲存,對儲存過程中可能變質或腐蝕的物料,應按一定的防腐蝕和變質的方法進行清洗、防護、特殊包裝和存放。
8)庫存控制:定期檢查物料庫存狀況,加強物料進出庫管理;隨時掌握庫存變化情況,發現任何異常(包括呆滯料,庫存積壓或0庫存)情況,及時向采購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