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怎樣管理好剛發芽的姜苗
擴展閱讀
村裡公章怎樣管理 2025-02-04 21:31:58

怎樣管理好剛發芽的姜苗

發布時間: 2023-06-09 17:28:28

1. 生薑苗期,怎麼進行管理

插姜草北方地區在種姜播種之後插姜草,利用穀草、或玉米秸、或高粱秸、或帶樹葉的樹枝等物,在姜畦南側(東西向溝)或西側(南北向溝),插上一行穀草或玉米秸,每3~4根為一束,按10~15厘米的距離,交互斜插在土中,編成稍向北斜或東斜的花籬,其高70~80厘米。

同時,第一次拌合追肥,第二次和第三次拌合水分。水分豐富的生薑要濕潤,但不耐旱。一般宜先沖洗鬆土後澆水,必須增加澆水次數,但不允許採用漫灌,9月是紅色生長的最佳時間,對水的需求明顯過多。

我們建議首先,用生物多菌靈噴灌或滴灌一次,以促進生薑泥的最佳生長。經過多次比較,孫經理購買了微生物制劑,激活了根細菌和根爆炸,它既能滿足人們對陽光的需求,又能改善土壤環境,預防土傳疾病,保持水分和肥料。

2. 生薑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

1、選種:生薑成熟後要挑選個頭肥大、皮色光亮的姜塊作為姜種。2、種植:將姜舉返返種放在太陽下晾曬,等表皮乾燥後將其栽種到土壤中。3、施肥:在生薑生長正飢期間要為其施加含磷鉀元素豐富的復合肥。4、澆水:讓土壤處於濕潤狀態,促使姜苗生長。

生薑怎麼種植

1、選擇種姜

在種植生薑的前一個月,需要在新鮮的姜塊中選擇豐滿肥厚、沒有病蟲害的姜種,然後把姜種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並將其堆放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催芽。

2、種植方法

種植生薑前,要將種子取出放在太陽下晾曬,避免表皮滋生細菌,等生薑乾燥後將其栽種到土壤中,並在塊根處鋪蓋一層土壤,讓生薑與土壤充分貼合。

3、施加肥料

生薑在生長過程中對磷鉀元素的需求較高世沒,需要每隔20天左右為其施加一次磷鉀肥,並且植株長出葉片後,還要施加葉面肥,促使生薑茁壯生長。

4、補充水分

生薑喜歡潮濕的生長環境,在養殖時田間必須要有充足的水分,如果土壤過於乾燥,會導致生薑表皮乾枯發裂,因此要勤澆水,讓土壤保持濕潤。

3. 大姜種植栽培中生薑種植後如何進行管理

1、補苗、中耕除草

出苗後發現缺苗的應及時用繼續催芽的姜種補;後應進行第一次中耕,深3-4厘米。以後每隔20。進行第二和第三次中耕除草,鋤土可深至6-7厘米。如遇大雨後土壤板結,也應及時鬆土。

4、搭棚遮蔭

生薑不耐高溫,忌陽光直射,稍喜陰,因此,沒有遮蔭物時,宜在出土後及時搭棚,棚高1.5米左右,棚上蓋草,使田面呈現花影為宜。不宜間種作物,避免影響產量。

4. 生薑的種植與管理技術

生薑種植前先處理種姜,培育出幼芽後進行播種,播種後注意遮蔭,並澆足底水,後期合理施肥,並綜合防治病蟲害。

1培育壯芽

在播種前20~30 d取出種姜,將其表面的泥土徹底清洗干凈,再在干凈地面或者草苫上平鋪晾曬1~2 d,晾曬過程中務必注意不可曝曬,必須適度。姜種選擇健壯、無病蟲危害、不幹縮、姜塊肥大、質地硬、未受凍、不腐爛、色澤鮮亮的姜塊,切忌選擇肉質發軟、肉質變褐、干癟瘦弱的姜塊。

催芽能夠有效地促進生薑生長,無論選擇何種催芽方法,均是將溫度控制在22~25℃之後再催芽20~25 d即可,務必要保證幼芽處於粗壯、飽滿的狀態。值得注意的是,催芽過程中務必要在保證透氣的前提下把姜種保濕;催芽標准為幼芽粗0.5~1.0 cm、長0.5~2.0 cm。

2整地施基肥

土壤應該選擇呈微酸性、透氣松軟、土層深厚、能灌能排、保肥保水、有機質豐富的肥沃壤土。施加基肥為過磷酸鈣750~1 125 kg/hm2+有機肥(充分腐熟)75 t/hm2,整平耙細,高畦栽培。

3田間管理

3.1遮蔭

由於生薑不耐高溫天氣及強光照射,去膜後要及時遮蔭,較為適宜的遮蔭范圍是60%;若遮蔭范圍不足或過大,生薑產量及品質會降低。一般有3種遮蔭方法,一是將遮陽網覆蓋在生薑之上,然後用繩索予以固定;二是在畦兩側插上竹竿(粗度為2~3 cm),橫檔小竹竿則捆綁在兩側竹竿的1.7~2.0 m處;三是套種瓜類搭架或者將高桿插在行間。

3.2肥水管理

在行間播種前,務必要澆足底水,生薑幼苗期,可小水勤澆,將土壤濕度控制在65%~70%之間即可。夏季可早晚澆水;立秋後澆水頻率控制在4~6 d澆1次,確保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5%~80%之間。

生薑若處於發芽期,則不需追肥。待分枝數量為2~3個、苗高30 cm時第1次追肥,可施磷酸二銨300 kg/hm2或磷酸二銨硫酸銨300 kg/hm2,或施硫酸鉀150 kg/hm2+尿素150 kg/hm2+人畜糞水22.5 t/hm2;待分枝數量為4~5個時第2次追肥,可施優質細干糞30 t/hm2+硫酸鉀450~600 kg/hm2+尿素150 kg/hm2+人畜糞水30 t/hm2;處暑前後第3次追肥,主要目的在於進一步促使根莖膨大,可施人畜糞水30.0~37.5 t/hm2+尿素225 kg/hm2。

4病蟲害綜合治理

4.1姜瘟病

生薑生產過程中,姜瘟病是主要的病害,既可在生薑的葉面發病,又可在生薑的根莖發病,主要表現為姜葉在短時間之內快速凋萎,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萎蔫狀,最後葉邊反卷、枯黃,甚至枯死[3];對病部進行擠壓,會流出白色汁液,並且惡臭味明顯。防治方法:可用姜瘟寧3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或用70%敵克松進行灌根防治,或用芽孢桿菌750 g/hm2進行噴霧防治。

4.2炭疽病、紋枯病

炭疽病、紋枯病發病時,有褐色病斑(水浸狀)出現在莖稈處,並且會有很多的斑點密布在葉片表面,甚至還會出現全葉變褐色凋萎的情況。防治方法:可用30%愛苗150 g/hm2進行噴霧防治,這樣既可降低炭疽病、紋枯病的發生率,又可增強生薑抗病能力。

4.3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多會在生薑幼苗前期為害,甚至會導致出現斷苗缺窩的現象。防治方法:可用90%敵百蟲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2 500倍液進行灌窩防治。

4.4姜螟

姜螟主要危害生薑心葉。防治方法:可用90%敵百蟲粉1 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或10%毒死蜱乳油750~1 200 g/hm2噴霧防治。

5及時收獲

可在初霜到來前種姜與鮮姜同時收獲,也可提前至立秋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