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巨峰葡萄67月份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1mb等於多少 2025-02-04 12:40:27
河口到昆明怎樣坐汽車 2025-02-04 12:35:35
怎樣捉蜜蜂視頻 2025-02-04 12:28:16

巨峰葡萄67月份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3-06-13 06:24:38

⑴ 巨峰葡萄種植管理技術

一、種植技術

選擇園地:種植巨峰葡萄選擇地勢高、排水方便的園地作為種植地,而且種植地的土壤也要肥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土壤的ph值要在6.5-7之間。另外,種植地也要足夠的向陽、通風,四周不能有高大的建築物遮擋。

選擇果苗:種植葡萄要選擇抗性強的品種,果苗也要足夠的健壯、無病蟲害的侵襲,這樣的果苗成活率高,後期的長勢也會更好。如果果苗生長十分弱的話,不但不容易成活,而且也會影響後期的產量。

⑵ 巨峰葡萄的種植方法和技術,種植多久可以收獲

二、巨峰葡萄種植多久可以收獲

1、一般情況下,巨峰葡萄在種植的第2年就可以開始收獲,不過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而且個人的種植方法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收獲時間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2、巨峰葡萄是夏末秋初的水果,自然界中的葡萄由於種植地區和品種的原因,其成熟時間各不相同,一般可分為早熟、中晚熟、晚熟這3個品種。在我國南方,巨峰葡萄的成熟時間一般為6-7月份,而在新疆等海拔相對較高的地方,巨峰葡萄的成熟時間一般為8-9月份,大致上來看巨峰葡萄的成熟期為7-10月份,其他季節的葡萄多為大棚種植。

⑶ 巨峰葡萄一年生怎樣管理

一、品種選擇

我區選用的溫室大棚早熟品種為早中早、奧古斯特等,這些品種生長期短,一般從萌芽到果實成熟只需120天左右。通過在日光溫室內加溫等一系列管理,使早熟葡萄於6月16日採收上市,比露地栽培的同一品種提早近2個月,即使在保溫性能差的塑料大棚里栽培,也比露地提早採收1個月左右。

二、栽培形式

為有利於管理,方便前期間作,須通風透光,以避免因後屋面陰而影響生長和結果,選用土木結構溫室大棚栽培為宜,南北向栽植,株行距為0.5×1.5米,667平方米株數為889株。

三、整枝修剪

我區採用扇形整枝方法。定植苗萌發後,選留2個健壯新梢培養成主蔓,待新梢長到1.2~1.5米時摘心,摘心後的副梢留2片葉反復摘心。冬季修剪時剪去全部副梢,只留2個長1.2~1.5米、粗0.8~1厘米的主蔓結果。

第2年芽眼萌發後,主蔓基部50厘米以下的萌發芽眼全部抹去,50厘米以上的主蔓兩側分別每隔 20~25厘米留1個結果枝結果,每個主蔓分別留4~5個結果枝。冬剪時,除主蔓頂端各留1個5~7節的延長枝,擴大樹冠,其餘的均留基部2~3個芽短剪成結果母枝,待樹形基本形成後,按第2年的整枝方法繼續培養。

四、溫、濕度管理

1.揭、蓋膜時間

一般在初霜凍到來之前蓋膜,以保護葡萄葉片,延長葉片光合作用的時間,使果實和枝蔓成熟更好。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揭、蓋膜的時間有差異。博樂地區入冬前(大約10月下旬~11月初)扣膜為好。

揭膜一般在晚霜已過,露地的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進行,時間為7月上中旬。

溫室大棚蓋膜後,一般棚內氣溫下降到5℃以下時,要在夜間蓋草簾保溫,白天再將草簾揭開,使棚內氣溫繼續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以保證葡萄果實和枝蔓芽眼的充分成熟。蓋簾開始後,要求在日出後1小時揭簾,日落前1小時蓋簾,以提高保護設施內的保溫效果。

溫室大棚內葡萄落葉並完成冬剪後直至第2年升溫前這段時間不要揭簾,使葡萄植株在低溫黑暗條件下休眠。

2.升溫催芽

葡萄的自然休眠期一般經歷大約2個多月結束。薄膜日光溫室在此時即可揭簾升溫催芽,即上午11時揭開草簾,下午4~5時蓋上草簾,以促進棚內溫度逐步提高。升溫催芽一般經過30~40天,芽眼才能萌發。

3.加溫催芽

為縮短催芽時間,在元旦後即提前加溫催芽,以提前鮮果上市時間。我區一般於1月15日開始生火加溫,加溫的第1周要求保持白天15~20℃,夜間5~10℃;第2周保持白天15~20℃,夜間10~15℃;第3周保持白天20~25℃,夜間10~15℃;第4周保持白天25~28℃,夜間13~15℃;第5周保持白天25~28℃,夜間13~15℃;第6周保持白天25~28℃,夜間13~15℃,於2月25日芽眼已全部萌發。到3月26日(當外界晴天溫度達到15℃,棚內溫度達到28℃時)停止加溫催芽。一般加溫時間為2個半月。

4.萌芽期到開花期的溫、濕度調控

在氣溫正常、無大寒流侵襲的情況下,萌芽至開花期的生長日數為40~45天,控制好這段時期的溫度,對提早採收果品極為重要。

從萌芽到開花前,葡萄新梢生長速度較快,花序器官繼續分化。在正常的室溫條件下,從萌芽到開花需要40天左右,萌芽期白天室溫控制在20~28℃,夜間保持15~18℃;開花期白天室溫保持在20~25℃,最高不超過28℃,夜間保持在16~18℃。此期白天溫度達到27℃時,應通風降溫,使溫度維持在25℃左右。萌芽到開花期溫度高,從萌芽到開花的時間縮短,但易發生徒長,枝條細弱,花序分化差,花序小,影響產量,開花期溫度過高,坐果率降低,落花落果嚴重,葉片易出現黃化脫落等現象。此期溫度管理的重點是保證夜間的溫度在16~18℃,控制白天的溫度在20~25℃,不超過27℃,晴天時白天注意通風降溫。陰天時在保證溫度的情況下,盡量進行放風降溫,防止植株徒長。萌芽室內濕度控制在85%左右。開花期室內空氣濕度應控制在65%左右較好。

5.果粒膨大期的溫度調控

為促進幼果迅速膨大,棚內白天氣溫控制在28~30℃,夜間仍維持18~22℃。此時,露天氣溫已高,注意通風,使棚內白天的溫度不超過30℃。待晚霜過後,露地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便可將棚緣的薄膜去掉,使棚內的氣候條件與露地相近。

漿果成熟期(6月20日左右),為增加樹體的營養積累,提高糖分,可加大晝夜溫差,白天仍控制在28~30℃,最高不超過32℃,夜間溫度逐漸下降到15~16℃或更低些。

五、土肥水管理

⑷ 巨峰葡萄掌握哪些管理技巧能使果實掛滿枝頭呢

巨峰葡萄易豐收、增產, 而對液肥條件要求也比較高, 對淡肥需求量、比例和階段都是較高的要求, 實踐經驗證明秋天增施底肥, 生長發育時節追肥葉肥, 有益於提升果子質量。

威縣巨峰葡萄一般於9月中下旬採摘結束, 草莓採摘後, 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吸收養分、生產製造營養與存儲營養成分的關鍵期, 這時候施入底肥, 可進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並增加植物有機物的存儲, 此期上肥別名「坐月子肥」, 既填補當初結論營養的損害, 也對第二年的株型、促花及轉色期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 對提升鮮果生產量和品質擁有不可忽視功效。並且, 秋施底肥也有利於損害根莖的痊癒和萌發新根, 因為這時候盡管枝幹早已停止發育, 但根莖依然在主題活動, 此期溫度也非常適合根莖生長, 上肥後損害根莖很快就痊癒且會產生很多新根, 這會對第二年初春營養成分鈣的吸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施肥以早施、勤施、多一點上肥為原則, 在施底肥的前提下, 關鍵搞好4次施肥:紅提萌芽期時畝施尿素溶液30 kg;盛開前和轉色期快速膨果期, 各自畝施磷酸二銨45kg, 果子彭大期能夠葉片噴鈣、鎂、錳、鋅等微肥;果實上色期, 畝施硫酸鉀復合肥40kg, 每一次上肥後澆灌, 最好是再葉片噴灑0.2%磷酸二氫鉀2次, 在這個時期通常是增施磷、鉀肥, 嚴格把控基肥, 由於紅提果實的口味是由組成它成千上萬細胞特性與成分綜合表現, 果子成熟前期, 細胞液中基本上充斥著木薯澱粉並漸漸被水解反應為葡萄糖水、葡萄糖和白砂糖, 從而使得糖度快速提升, 但基肥過多的情形下, 會有益於蛋白質的產生而影響了麵粉的儲藏。

⑸ 怎樣管理可以提升巨峰葡萄的品質呢如何防治病害呢

一、科學合理上肥注水

巨峰葡萄對水肥標准要求較高,對大量元素的佔比規定較嚴苛,一般每提高產量100KG漿果,必須提升1千克氮、0.3KG磷、1千克鉀。因而施用有機肥料,追肥葉肥有益於提升果子品質。在成長時節要操控基肥使用量,適度提升磷鉀肥。漿果生長發育前期可噴1—2次速效性基肥;5月底融合澆灌每棵施硫酸銨0.2KG;采前1月和2周各噴1次0.3%磷酸二氫鉀。從紅提萌芽期到漿果上色前應確保充分的水份供貨,采前2—3周不適合注水。

六,害蟲預防

害蟲防治採用「防患於未然,綜合性預防」的標准,以農牧業預防為基本,消滅病菌為關鍵。維持田裡清理,隨時隨地消除被害蟲損害的病枝殘葉、蔓枯病病穗,集中化掩埋或消毀,降低病原菌,可緩解第二年的傷害。巨峰葡萄關鍵問題有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霜霉病、黑痘病等;病蟲害關鍵有芽蟲、棉鈴蟲、蟎類、金龜子、棉蚜等。露地栽培改大棚栽培技術後,工作環境發生改變,

病蟲害的類型、產生時長有一定的更改,因而防治時長、預防方式也需要相對應調節。如設備紅提黑痘病非常少產生,霜霉病顯著緩解,但灰霉病、霜霉病等傷害比露地重,因而在害蟲防治上關鍵搞好毛線球期、花期、謝花後、摘果接膜期、枯葉中後期等6個關鍵期,隨時隨地觀查病害產生動態性,把握病害產生規律性,採用高效率微毒化肥,搞好安全性防治。

⑹ 巨峰葡萄種植管理技術

1、施肥灌水:在巨峰葡萄生長季節增施氮磷鉀復合肥。2、修剪整形:巨峰葡萄生長期要做摘心處理,每株保留2-3個主蔓即可。3、果實套袋:巨峰葡萄生理落果後為其套袋。4、注意事項:巨峰葡萄花期前後要提高果園內的通風換氣頻率。

巨峰葡萄的種植技術

1、施肥灌水

巨峰葡萄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在生長季節增施氮磷鉀復合肥,嚴格控制氮肥的用量,否則容易造成植株徒長及落花落果,影響來年的產量,另外,在5月底要結合灌溉為其施加硫酸鉀。

2、修剪整形

巨峰葡萄在生長期要進行摘心處理,每株保留2-3個主蔓即可,並在冬季將過長的枝梢截短,夏季則將新梢按照8-10厘米的間隔進行疏剪,保證內部的通風透光性。

3、果實套袋

為巨峰葡萄套袋,能有效地減輕果實病蟲害的發生,保證果實不受農葯污染以及鳥、蜂等危害,使果皮光亮,色澤鮮艷,提高其品質,套袋時間以葡萄生理落果後為宜。

4、注意事項

巨峰葡萄在開花前後對於光照比較敏感,此時要增加受光率,同時提高果園內的通風換氣,並將溫度穩定在25-28度,以利於植株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⑺ 巨峰葡萄種植技術與管理_如何種植巨峰葡萄

巨峰葡萄,屬中熟類品種,該品種屬四倍體。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中國1959年引進。並在全國各地大面積推廣,成為深受果農歡迎的主栽品種。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巨峰葡萄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巨峰葡萄的栽培技術

巨峰葡萄敗花嚴重,坐果率低,果穗鬆散,重摘心可以提高巨峰葡萄坐果率,增加產量,改善品質。

葡萄開花前7-10天,結果枝在花穗以上保留2-3張葉片、營養枝保留5-6張葉片摘心,主蔓延長枝到 立秋 前後摘心。結果枝和營養枝除保留先端1個副梢外,其餘副梢全部抹除。結果枝和營養枝先端的副梢長到一定長度時分別保留6-8張葉片和8-10張葉片摘心,其上發生的兩次副梢和主蔓延長枝的副梢均保留1張葉片反復摘心。在摘心和處理副梢的同時,根據負載量疏去多餘果枝、營養枝和果穗,留下的果穗去掉穗尖的1/4至1/5,並去掉副穗。

巨峰葡萄,果實成熟時果穗上的果粒應著生一致,粒重10-14克,紫黑色,果粉多,汁多有肉囊,味甜酸,有草莓香味。無核率達95%以上,糖度17度以上,果穗自然、完整、緊湊,無病斑、無病果、果粒大小均勻、外觀著色度基本一致,果實新鮮清潔、無異味、口感好。大、粒大、單粒重10克左右。8月下旬成熟,成熟時紫黑色,味甜、果粉多,有草莓香味,皮、肉和種子易分離,含糖量16%,適應性強,抗病、抗寒性能好,喜肥水。平均穗重400-600克,平均果粒重12克左右,最大可達20克,果皮厚,紫紅色,有果粉,果肉較軟,味甜、多汁,有草莓香味。平均果重8克,經激素處理可達12克,果粒呈卵圓形,穗重600-1500克,果肉硬而脆甜,品質極佳,7月中旬成熟,極耐貯運,果粒深紫到黑色,含糖量17%,果粉厚,果肉硬,可刀可切片,耐貯運。

巨峰葡萄的生長習性

巨峰葡萄生長需水特性,在濕度管理上有不同的要求:芽萌動期到花前,相對濕度控制在70%~80%為宜;花期要求相對乾燥,利於花葯開放和花粉散發,過於乾旱又易出現花冠不開裂脫落乾枯在花蕊上不正常現象,影響坐果。

巨峰葡萄的地理分布

我國1959年引進,安徽寶鳳苗木在全國各地大面積推廣 種植 。在山東平邑、龍口、河北昌黎、威縣地區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開花,7月下旬果實成熟。採用日光溫室栽培,8月上旬、即可成熟上市。威縣葡萄已成為冀南地區最大的產地。湖南衡陽地區都盛產此種葡萄。上海馬陸地區也盛產此品種的葡萄。遼寧蓋州巨峰、紅提葡萄。

巨峰葡萄的栽培技術

概述

巨峰葡萄是生產中的主栽品種之一。至2003年以來由於片面追求產量,管理跟不上等原因,使品質下降,影響其商品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因此應從限產提質入手,狠抓綜合管理,從而提高巨峰葡萄品質。其技術 措施 如下:

施肥灌水

巨峰葡萄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對氮磷鉀的比例要求較嚴格,一般每增產100公斤漿果,需要增加1公斤氮、0.3公斤磷、1公斤鉀。因此增施有機肥,追施葉面肥有利於提高果實品質。巨峰長勢較旺,在生長季節要控制氮肥施用量,過量的氮肥易造成植株徒長及落花落果,同時影響來年的產量。適當增加磷鉀肥。漿果生長初期可葉面噴施1—2次速效氮肥;5月底結合灌溉每株施硫酸鉀0.2公斤;采前1月和2周各噴1次0.3%磷酸二氫鉀。從葡萄萌芽到漿果著色前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采前2—3周不宜灌水。

整形修剪

聖雅莉思www.lfsns.com採用籬架和T型架栽培每株留2—3個主蔓,冬剪時以中長梢修剪為主,盡量少用短梢修剪,每平方米架面內保留6—8個結果母枝,並注意上下錯開。重視夏季修剪,新梢間隔8—10厘米,保證通風透光。對新梢及時進行摘心,副梢保留1—2片葉反復摘心。

疏花疏果

造成巨峰葡萄品質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產量過高。因此要限制產量,每畝2000—2500公斤。通過合理負載,疏花(序)疏果(穗),調整好樹勢長相,保持樹勢中庸,達到豐產穩產優質目的。一般延長枝和弱枝不留果穗,中庸枝留1個果穗,強壯枝留1—2個果穗。使有效葉片和果穗之比為15—20:1。在開花前掐去花序尖1/5—1/4和第一副穗。果粒膨大後及時疏除小粒、病蟲粒和裂果。

果實套袋

套袋能有效地減輕葡萄病蟲害的發生,保證果實不受農葯污染及鳥、蜂等危害,使果皮光亮,色澤鮮艷,提高品質。套袋一般在葡萄生理落果後進行,當葡萄綠豆粒大時,經整粒疏果後全樹噴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葯干後即可套袋,然後用細鐵絲或細繩把袋口扎緊綁於新梢或鄰近枝蔓上。在果實採收前2周除袋。採用葡萄專用袋或自製紙袋。

適時採收

巨峰葡萄一般在漿果呈紫色至紫黑色,果實基本顯示出品種固有的品質和風味時即可採收。採收過早果實著色不良,含糖量低而含酸量高,品質差。採摘應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後或下午。摘時用手捏住果柄,另一手將果穗剪下,避免碰傷果粒和擦掉果面上的果粉。

溫室栽培

溫室葡萄栽培,由於改變了生長發育環境,葡萄扣棚當年能豐產,但花芽分化不良,第2年花量嚴重不足,有的甚至絕產,這一問題嚴重製約著溫室葡萄栽培的發展。鑒於此,我們把連年豐產栽培技術作為重要課題,進行攻關。自2013年來經過反復研究和不斷摸索,基本上完善了溫室條件下連年豐產的配套栽培技術,1997年5月25日驗收的連續2年和3年扣棚的冬暖溫室,666.7m2(畝)產量3030.9kg和3109.68kg。

材料和 方法

供試品種為巨峰,樹齡3年生、4年生。溫室內以南北行栽植為主,籬架式扇形整枝,栽植密度1.5m×8~1m。立地條件砂壤土,有機質含量0.8%±,P2O535×10-6(ppm)。K2O90~100×10-6,鹼解氮100×10-6。本地年均溫11.5℃,降水量600~800mm,日照2818小時,無霜期180~190天。供試棚均為冬暖式溫室。其中連續2年扣棚的是從栽後第2年開始扣棚,棚長55m,寬7.2m,面積396m2;連續3年扣棚的溫室也是栽後2年生扣棚的,棚長74m,寬9m,面積為666m2。扣棚時間1996年12月9日。除膜時間1997年6月30日。覆膜材料為聚乙烯無滴大棚膜,保溫材料為厚2~2.5cm的稻草簾。

產量與效益分析

兩個供試溫室,5月25日驗收時,已開始成熟。由於溫室栽培花期拖長,採收期也較大田延長10天左右,兩個棚均到6月上旬採摘結束(另有銷售因素限制採收時間)。當地售價批發前期每千克30~36元,中期每千克24元,後期每千克16元,平均單價約為20元。摺合666.7m2收入在6萬元以上,扣除成本(按新棚計13000元,肥料農葯2000元),666.7m2經濟收益4.5萬元以上。從實際調查看,平均單果重9~11g,果實著色良好,外觀和內質均與露天栽培的巨峰相似。特別是色澤上明顯優於大田栽植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成熟期晝夜溫差比露地栽培的晝夜溫差要大,利於花青素的形成。據測定,大田栽培成熟期的晝夜溫差一般是6~10℃(不超過10℃),而溫室栽培成熟期的晝夜溫差在13~15℃,因此著色良好。

溫室葡萄栽培主要技術

溫度管理

保護地果樹栽培的成敗,溫度的調控是關鍵。因此,扣膜初期的3~5天是全蓋簾期,待地面完全解凍後,葡萄經過自然預備、短暫適應後,開始白天揭簾升溫。升溫按生長階段的不同,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管理。前期,萌芽到開花前,由於棚內白天溫度可迅速提高到23~25℃。採光好、保溫佳的溫室可提高到27~28℃。要注意,超過25℃時應及時小放頂風,控制溫度。

前期溫度過高,往往生長發育不整齊。放風的同時,能補充CO2。此時夜間應注意保溫,使溫度維持在7~8℃。

中期,開花前後,由於開花授粉對光照的要求極為敏感,白天要盡量增加日照,升溫,同時及時換氣。溫度控制范圍是25~28℃為宜。超過30℃,應注意開放頂風,換氣降溫。夜間做好保溫,使溫度維持在14℃以上,以利於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後期,漿果膨大至成熟,自然溫度開始回升,棚內外溫差小,容易控制棚內溫度,可維持棚內白天28~32℃,夜間15~17℃。晝夜溫差控制在10℃以上,利於漿果上色。

濕度管理與灌水

濕度管理的適宜指標,根據巨峰葡萄生長需水特性,在濕度管理上也有不同的要求:芽萌動期到花前,相對濕度一般控制在70%~80%為宜;花期要求相對乾燥,利於花葯開放和花粉散發,但過於乾旱又易出現花冠不開裂脫落而乾枯在花蕊上的不正常現象,影響坐果。此期棚內濕度宜控制在60%~65%之間,這也接近自然條件下露地栽培同一時期的空氣濕度(60%~69%)。

澆水管理。扣棚後澆大水1次,芽萌動時澆第2次水。個別單花開放前澆1小水補充。其後全園用膜封閉。提高地溫,防止水汽上升,減小空氣濕度,等到全園95%的花謝花後,揭地膜澆花後第1次水,隔20天後澆第2次,漿果變軟前澆1次水,棚內澆水管理基本完成。

施肥

溫室葡萄在露天管理期,10月份集中1次施足有機肥。施用量掌握每666.7m24.5~5t(噸)。外加硫酸鉀50kg,磷酸二銨50kg。充足的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能產生大量的CO2,補充棚內的CO2。

扣棚後及時追肥,供應前期速效肥,芽萌動期追施1次三元復合肥,每666.7m250kg,尿素和磷酸二銨各50kg。花前葉面補肥2~3次(尿素、氨基酸復合肥和光合微肥等)。花後,結合澆水,追施尿素666.7m250kg,4月下旬漿果開始變軟時,追施硫酸鉀1次,施用量666.7m250kg。同時,連續進行2~3次葉面補肥。

巨峰葡萄的病蟲害綜合防治

溫室葡萄生長在特定的環境內,一般病蟲害較輕,主要防治對象是幼穗軸腐病、白腐病、褐斑病等。重點在芽前噴3~5Be石硫合劑,花前噴2次甲托並參照大田管理交替應用波爾多液和乙磷鋁等做好生長期防治。

修剪

修剪工作由於受溫室栽培的影響,分兩個時期修剪:

夏剪:重點是培養結果後的副梢,其一是揭膜後將已結果的枝蔓拉平降低位置,留先端的1~2個夏芽副梢,抬高位置直立引縛培養。如一次副梢葉片不足的(一般2~4葉),可用二次副梢補充,8~10片葉時摘心,控制生長,充實下部腋芽,留作翌年的結果母蔓。其二是將當年已結果但位置偏高偏遠的枝蔓,揭膜後,留2~3芽行重短截,促發冬芽形成新梢,待該梢長至8~10片葉時摘心,充實其下的腋芽留作翌年的結果母蔓。

冬剪:落葉後進行,視新梢發育程度進行短截。拉枝留副梢的枝條一般留2~5芽短截,架面空間大、粗度0.7cm以上的可偏長點,細弱的一般偏短點(2~3芽)。通過重短截培養的結果母蔓,冬剪時可視情況適當留長點(接近常規修剪的5~7芽)。試驗證明,拉枝留副梢的翌年產量最高;重短截培養副梢的,產量亦可觀;按常規修剪法的翌年卷須多花芽極差,著果少甚至絕產。生物統計比較,前二種方法較常規修剪差異顯著。

巨峰葡萄的溫室栽培需注意:

(1)溫室葡萄生產較常規生產成熟期延遲,分析其原因是由於覆蓋材料對光質有一定過濾作用,加之蓋簾保溫對日照時數的影響,導致棚內葡萄從萌芽到成熟生長日數至少150~155天,拖長10~15天。

(2)培養副梢為結果母蔓的方法成花好,可連續豐產。原因是除膜後副梢生長期完全處於自然環境,成花條件優於棚內的環境。而棚內成花期,由於光質和光照時間的影響,分化受抑制。加之,除膜後,原結果蔓上的葉片已完全老化,露地時期溫度高,消耗大於積累,樹體養分貯備水平低,第二分化期的養分供應少,花質差,卷須多,坐果不良。

(3)直接拉枝留副梢與重短截促副梢相比較,前者成花好,主要是由於重短截後,副梢有一個建造時期,養分的積累期相對較短,貯備水平偏低,故花穗的花序數少而緊湊。

提高品質

興安縣已發展巨峰葡萄3.5萬畝,年產量4萬噸,產值8000萬元,是廣西乃至華南地區最大的巨峰葡萄生產基地,興安巨峰葡萄晶瑩剔透,些里透紅,以其粒大,色艷、汁多、味美、具芳香味著稱。在整個生長期,葡萄栽培實施套袋技術,避免了各種污染,保證果實無公害,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葡萄至2003年以來巨峰葡萄的品質卻出現了下降的趨勢,有的果實成熟不良,果粒大小參差不齊,著色較差,果肉硬而酸澀;有的果梗變褐、枯萎、葡萄腐爛變質,嚴重影響了鮮食巨峰葡萄的市場競爭力,給廣大果農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應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提高其應有的品質。

一、加強肥水管理。巨峰葡萄生長勢強,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

通常每收獲100公斤漿果需純氮1.5公斤,磷1.0公斤,鉀1.5公斤;同時,漿果生長期間,水分充足,可以增大果粒,提高產量。但若在漿果著色至成熟期灌水過量,則果粒糖度低,酸度高,著色不良,裂果並易誘發灰霉病、晚腐病,影響巨峰葡萄的色、香、味、降低其品質。因此,灌水要適量,特別是在採摘前15-20天要停止澆水。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鉀肥,防止造成植株貪青徒長,枝葉郁閉,通風不良、光照不足,使葡萄漿果不能正常生長和成熟,果梗脆嫩,果皮薄,對各種病菌的抵抗力差,。對此,應在漿果著色期,葉面噴施800倍磷酸二氫鉀溶液,隔半月再噴一次,可提高漿果的品質。秋季落葉後,每畝施2000-3000公斤2%磷肥的腐熟有機肥,這時,地溫較高,利於有機肥的分解和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利用。

二、合理修剪。許多果農為了追求高產,夏季不疏花序。

不掐穗尖,使養分供應分散,果粒大小及成熟不一。冬剪時輕剪長放,多留枝蔓,造成結果部位迅速上移,使果穗密集在架面的上部,由於負荷過量和分布不均,使營養失調,很難形成優質果。所以,巨峰葡萄在花前對主梢要及時摘心,抹除副梢,使養分較多地輸送到花器部分,同時,適當地疏去部分花序,且在開花前3-5天掐去末端的1/4-1/5,使養分能集中供給留下的果粒。冬季採取中長梢修剪,每平方米架面留10-15個左右的新梢為宜,上下錯開,保證每穗葡萄生長達到15-25片葉,畝產量控制在2500公斤以內。這樣就可使果穗緊密,果粒整齊,成熟一致,提高漿果的風味和色澤。

三、病蟲害的防治。冬剪時要徹底清理田園,消滅各種病原菌。

在春季巨峰葡萄發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白粉病、毛氈病;花後一周噴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防治黑痘病;自6月上旬開始每10-15天噴600-800倍50%的退菌特3-4次,並間噴400倍乙磷鋁防治霜霉病,噴1000-1500倍40%的樂果乳油劑防治浮塵子等害蟲。如在枝條上發現有葡萄透翅蛾危害時,可向蛀孔內灌注50%的敵敵畏,然後用粘土將蟲孔封閉。為了防止葡萄上市後沾污農葯,在採摘前半月左右,應停止噴施農葯。

四、適時採摘。巨峰葡萄的生長日期為130-150天,有效積溫為3000-3200℃,在各種栽培措施適當的情況下,通常7月上旬開始著色,8月下旬成熟。

只有在8月下旬開始,當葡萄漿果為紫色,含糖量在15%以上,含酸量為0.6%-0.8%,香味較濃時才可採摘。但有些果農為了搶占鮮食葡萄市場,在8月上旬就將巨峰葡萄採摘上市,以致漿果都是些不成熟的青色果粒,糖和芳香物質的含量都較低。為了減少灰霉病的侵染,在摘前7-10天噴700-800倍甲基托布津,可使巨峰葡萄在貯存銷售過程中的發病率顯著減少。

採摘時應選擇露水干後的早晨或下午進行,陰天或霧天不宜採收,以盡量消除葡萄從田間帶來的熱量和濕度,同時應輕剪輕放,避免弄破果粒和擦去果粉。

巨峰葡萄的裂果措施

導致裂果的主要原因為:

巨峰葡萄裂果多發生在即將收獲的時期。巨峰葡萄果實抗膨壓能力差,且對乙烯敏感,而接近成熟時果實內乙烯含量高,因此果實容易形成裂果;果實生長前期經常乾旱少雨,果實成熟時又遇多雨或者連陰雨,以及成熟後溫度的急速升高,並且天氣開始乾燥,這使巨峰葡萄在收獲時很容易發生裂果;巨峰葡萄的樹勢弱,但是留果量大,果實過於緊密,也易導致落果嚴重;施用氮肥較多;黏土地上的葡萄易澇易旱,急劇的外界環境變化易導致落果;沿襲傳統的修剪方法,摘心導致留取的葉片少,使樹體調節水分的能力降低,遇雨容易引起裂果;施用乙烯利催熟裂果,其中施用量大且早的裂果嚴重。

裂果防治措施

1、在果實生長前期和中期,注意多噴水或淋水。這樣,次表皮細胞壁和果梗的皮孔會明顯發達,可提高引起裂果的臨界膨壓;對果穗及附近葉片,噴施蔡乙酸15毫克/千克加脫落酸100毫克/千克,可以直到增大果實膨壓和膨大果實及延長葉片壽命的作用。生長後期盡量不用或延遲施用乙烯利催熟。

2、葡萄園覆蓋地膜,可防止根系積聚過多 雨水 ,抵制地表水分蒸發,減少土壤水分變化。乾旱時,覆蓋地膜與灌水結合能有效防止葡萄裂果。

3、巨峰葡萄結果量過大,會造成果實著色不良,裂果增多,因此要注重調整結果量,因樹定產,減少裂果。

4、施入氮肥要適量,增施磷、鉀肥,多施有機肥,黏生的土壤還應增加鈣肥施用量。

5、改變傳統的摘心法,多留葉片。果穗以上副梢全部留2片葉摘心,去掉副梢葉腋間的所有冬芽、夏芽。達到每果枝正常葉片25-26片以上,增強樹體調節水分的功能。

6、在裂果初期噴施萘乙酸20毫克/千克加脫落酸100毫克/千克兩次,能抵制植株體內乙烯的活性,可以較好地預防因施用乙烯利造成的裂果。

猜你喜歡:

1. 巨峰葡萄種植技術與管理

2. 如何種植巨峰葡萄

3. 葡萄巨峰種植技術

4. 南方巨峰葡萄種植技術大全

5. 葡萄高產種植技術

6. 巨峰芽變葡萄種植技術

↓↓↓點擊下一頁“巨峰葡萄的營養價值”↓↓↓

⑻ 巨峰葡萄在後期管理.怎樣把肥水管理好

主要工作:抹芽除梢,灌水中耕,病蟲害防治,疏花套袋。
抹芽除梢:5月上旬,抹芽除梢,新梢長到5—6厘米時進行第二次抹芽,留定果枝外其餘無用枝條全部抹除,著重留下生長勢整齊均衡的新梢。新梢長到40厘米左右時,將新梢均勻排開傾斜綁縛於架上,掐去新梢頂端幼嫩部分。
灌水中耕:5月中旬,開花前灌一次水,水滲後及時中耕除草。
病蟲防治:開花前噴1次波爾多液(硫酸銅1公斤:生石灰0.5公斤:水200-400公斤),或新高脂膜800倍液或者用80%代森鋅400—500倍液預防黑痘病。
副梢處理:5月下旬,對副稍進行處理,一般將果穗以下的副梢從基部除去,生長強的新梢,果穗以上4-5節的副梢也可以從基部去掉,再往上的副梢留1-2葉摘心,新梢摘心處附近的2個副梢,可留3-4片葉反復摘心。
疏花:如發現花序過多時,可疏去部分過多的花序,弱枝上的花序可以先疏,較弱枝的雙花序可疏去1個花序。開花前3—5天將花序末端1/4—1/5掐去,並剪掉歧肩枝和副穗。並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把柄,加大營養輸送了,提高花粉受精質量,花期噴0.2—0.3%的硼砂溶液,提高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