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蘋果樹如何管理
蘋果樹苗定植後要進行精心管理才能確保及早成活並安全越冬。
1.蓋帽、戴套。用長30厘米、寬10厘米特製的長筒形塑料薄膜袋,套在定干後的樹苗的剪口上。下端用皮筋固定在樹幹上,防止剪口失水,保護整形帶的幼芽不被害蟲咬傷。待幼樹成活萌芽後,及時將塑料袋頂端剪破,翻向下端,再將原來的頂端固定在樹苗根部,以利保護樹干不受機械損傷。
2.保墒、防風、新梢開張角度。為保證幼樹成活,應經常保持土壤有充足水分,雨季到來之前每月澆水一次。風大地區應為剛成活的幼樹設支架,以防被風吹折。八九月份,對幼樹發生的新梢,除中心領導枝外,應及時對50厘米以上的枝條拉平,緩和其生長勢,使來年多發短枝,以利早期結果。
3.防止大青葉蟬危害幼樹枝幹。大青葉蟬又稱大綠浮塵子,主要危害方式,一是成蟲用刺吸式口器吸食幼樹枝乾的汁液;二是成蟲9月初用其鋒利的產卵器割破枝幹表皮,在皮下產卵,造成樹體嚴重失水而枯乾。防治方法,一是在樹下或周邊雜草間噴灑殺蟲劑殺死害蟲;二是於下霜前在幼樹枝幹上塗抹摻有殺蟲劑的防寒塗劑。也可在樹幹上綁草把,既可防止浮塵子產卵,又可以防寒、防凍。
蘋果樹高接換頭後的當年管理措施主要有:增施肥水改接後增施肥水,可促進營養、水分的輸導,提高嫁接成活率。
及時抹芽改接樹易生萌芽,須及時抹除,以集中營養,促進新品種枝條的生長。
扭梢、摘心背上枝和過旺的輔養枝,都應通過摘心或扭梢加以控制,以緩和樹勢,增加枝量。
適時解綁解綁時間不宜過早,到秋季當新梢長至40厘米~50厘米長時再解綁。
改接換頭的蘋果樹,在加強當年管理的基礎上,還要精心搞好第2年的管理:
扭梢5月下旬對背上的旺枝進行扭梢,但單株扭梢數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生長和擴大樹冠,一般2年生樹扭梢6~7個為宜。
捋枝對直立旺枝在8月份可進行捋枝,以促進成花。捋枝從枝條基部5厘米左右處開始,逐漸捋向梢部,每隔2~3個芽捋一下,將角度捋到90度。捋枝程度以折而不斷為度。
② 蘋果樹的管理方法
(1)氣溫 蘋果樹是喜低溫乾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的溫度范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低溫不低於-12℃,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於20℃,≥10℃年積溫5000℃左右,生長季節(4—10月)平均氣溫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溫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一般認為年平均溫度在7.5~14 ℃的地區,都可以栽培蘋果。蘋果自然休眠期較長。如冬季溫度高,不能滿足冬季休眠期所需低溫時,春季發芽不齊。從世界栽培蘋果最多地區來看,冬季最冷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平均氣溫在-10~10 ℃之間,才能滿足蘋果對低溫的要求。中國各蘋果主要產區的一月份平均氣溫都在此限度內。 生長期(4~10月)平均氣溫在12~18 ℃ ,夏季(6~8月)平均氣溫在18~24 ℃,最適合蘋果的生長。夏季溫度過高,平均溫度在26℃以上,蘋果花芽分化不良。熱量不足,花芽分化也不好,果小而酸,色澤差,不耐貯藏。秋季溫度,白天高夜間低時,果實含糖分高,著色好,果皮厚,果粉多,耐貯藏。 (2) 降水量 蘋果在生長期每畝地需降水量約為180毫米。一般自然降水量,實際能利用到果樹吸收的約為1/3,這樣生長期降水量能有540毫米,已足夠用。在4~9月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下的地區則需要灌水,中國北方降水量分布不均,70~80%集中在7~8月間,春季則水量不足。在內陸降水量少的地區,水量不足,因此在建園選地時,必須考慮到灌溉條件和保墒措施,同時也要注意雨季排水措施。
(3) 日照 蘋果是喜光樹種,光照充足,始能生長正常。據山東農大測定,泰安地區金冠、新紅星,光照補償點為600~800米燭光,飽和點在3500~4500米燭光。在此范圍內光照強度增加,光合作用也加強。日照不足,則引起一系列反應,如枝葉徒長、軟弱、抗病蟲力差,花芽分化少,營養貯存少,開花座果率低,根系生長也受影響,果實含糖量低,上色也不好。
(4)土壤 土壤對蘋果的生長、產量、質量的好壞影響很大。主要因素是土層、土壤通氣、土質。總之,蘋果需要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含豐富有機質,微酸性到微鹼。
(5) 風 大風常給蘋果的生長發育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如造成樹冠偏斜,影響開花,授粉,破壞葉器官,以及落果等,所以在風大地區建立蘋果園,必須營造放風林。
蘋果主要病害: 蘋果斑點落葉病 蘋果白粉病 蘋果樹腐爛病 蘋果褐斑病 蘋果輪紋病 蘋果黑星病 蘋果炭疽病
蘋果主要蟲害: 紅蜘蛛 二斑葉蟎 食心蟲類 金紋細蛾 卷葉蛾類 蘋果黃蚜 介殼蟲類 蘋果綿蚜
生理性病害: 蘋果苦痘病 蘋果燙葉病 蘋果虎皮病 蘋果痘斑病 蘋果水心病 蘋果小葉病 蘋果黃葉病 蘋果縮果病
③ 三年以上果樹剪枝法
一、冬剪最佳時期
果樹最佳冬剪時期12月中旬——翌年2月中上旬,核果類果樹可延長3月上旬。
果樹冬剪必須果樹處於正常的冬眠狀態,糖分轉化達到冬季穩定狀態,果樹落葉後養分向樹體枝、干、根部貯存,因此12月中旬後才進入冬眠養分貯存及運輸結束,不因提早修剪造成養分迴流尚未到位而損失。超過3月上旬後氣溫回升,樹體營養因溫度增高,開始轉化、開始流動,糖分吸水流動,向根上流動,因剪枝產生傷流養分流失傷口癒合不好而造成枝條回縮而乾涸,易造成病害侵染。
二、對果樹不同生長時期的修剪方法
1、幼樹的修剪方法。
密植幼株應採取紡綞形的修剪方法,主枝的間距30— 40cm單軸延伸,7—12個主枝樹高不超過3.5米,主枝開張角度75°角; 稀植幼樹應採取平行半圓分層形,3—5個主枝,主枝開張角度65°角,每個主枝兩對側枝順針排列,樹體高度不超過3.5—4米,主枝間距分別為0.80米、0.60米、0.50米。
2、對結果期的果樹冬剪方法。
結果樹,主要是調節樹勢,使果樹中庸健壯,調節好使其年年豐產,對大年樹的疏芽、疏弱枝,多留輔養枝,為明年的花芽形成創造較好結果枝組。使其逐年形交替結果枝群。小年結果樹,逢花必保,以保花為主,剪掉花芽較弱枝組,剪掉下垂花芽枝組,對營養枝條輕短截,促當年形成枝組式緩放形成花芽枝組,遮光枝組重疏,達到平衡結果的目的。
3、老年結果樹,以更新枝組、更新復壯,重短截或疏掉老枝組,通過冬剪更新枝組,培養較新的結果枝組,疏弱枝留壯枝,培養新的結果枝群,促進連年豐產。
4、果樹品種不同,冬剪的方法而不同。
(1)秋子梨系統:抗性強、成枝力較強、更新快,剪枝可以疏枝短截,恢復枝勢快。
(2)白梨系統:成枝力較弱,結合冬剪主要採取回縮短截,刺激新梢形成,剪掉雞爪子生長點,減少養分消耗,調整好樹勢,培養新的結果枝組;西洋梨和沙梨系統,成枝力較強,多為大形果,自然開張角度好,以疏枝為主確定合理結構以達到合理的豐產結構。
三、核果類的冬剪方法
核果類(桃、李、杏)果樹是喜光喜溫果樹,成枝力極強,一般在光照溫度適宜生長的條件下當年新梢即可形成花芽。因此,以疏枝、短截、更新,比梨均為枝勢恢復快,幼樹剪枝,均可採取三大主枝開心形,單軸延伸,有利早期豐產,開張角度60—65°角,單軸延伸,在主枝著生的,生長新梢,每個新間距5公分,其餘疏掉,留下的每個新梢留2—3個花芽即可。群眾說為龍干魚翅形整枝法,這樣的整枝法,即年年豐產品質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