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蘭豆的種植方法與田間管理和技術
荷蘭豆的種植方法與田間管理和技術如下:
種植方法:
1、越冬栽培:越冬栽培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最主要的栽培形式,一般利用冬閑地,特別是利用棉花收獲後的棉田,既可以棉花稈作天然支架,又可達到增收養地的目的。
越冬栽培一般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露地越冬,次年4~5月採收。播種過早,冬前生長過旺,冬季寒潮來臨時容易凍死;播種過遲,在冬前植株根系沒有足夠的發育,次春抽蔓遲,產量低。
2、春季栽培:長江中下游地區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溫來臨前收獲;東北地區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種,根據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蓋也可早播。
春季栽培生長期短,前期低溫,後期高溫,因此要選擇生長期短的耐寒品種,如赤花絹英、甜脆荷蘭豆等,並盡量早播。
3、秋季栽培:秋季栽培宜選擇早熟品種,於9月初播種,11月下旬寒潮來臨之前採收完畢。秋季栽培生長期也短,可以通過夏季提前在遮蔭棚內育苗,冬季用塑料薄膜覆蓋延長生長期。
田間管理和技術:
1、植株調整。荷蘭豆苗出齊後,應加強中耕除草和保墒,抽蔓到5至6片真葉時搭架引枝上架。搭架可採用騎單壟跨式搭架的方法,在一條壟的兩側各插一根架桿,插實,頂端用線繩對著綁好,每隔2米綁一對桿。
然後在壟的每側距地20厘米的地方用結實的線繩在每根立桿上纏繞一周,直至把整根壟兩側都綁完,使荷蘭豆苗保持在兩側的綁線內。待荷蘭豆苗逐漸長高時,兩側綁線以20厘米的間距逐漸向上綁線,始終保持荷蘭豆的莖在兩側的綁線內,以避免翻秧。
為了加固,在每條壟的對桿上順壟加橫桿,綁實。
2、肥水管理。荷蘭豆苗期應適當抑制肥水,開花時及時灌水,在整個開花結果期注意適時澆水,結合追肥2~3次,每公頃隨水追尿素225公斤左右。
2. 如何種植荷蘭豆苗(龍須菜)
種植荷蘭豆苗方法如下:
1、時間。在水溫下降至27℃時,約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2、苗繩。180絲-360絲聚乙烯繩,有3股3花、3股6花兩種形式,苗繩的捻度必須適宜,太松易掉苗,太緊易傷苗。分苗前幾天要把苗繩處理一下,即新苗繩用水浸泡1天,舊苗繩用200ppm漂白粉消毒、洗凈。
3、取苗。由於龍須菜基部生長速度慢於頂端,因此,除了要選擇生長良好、顏色紫紅、雜藻較少的龍須菜外,還要盡可能不用基部藻體為種苗。運苗期間要防止藻體乾燥和溫度超過30℃。
4、夾苗。應採用簇夾法。夾苗量以每米苗繩用50g龍須菜,把剔除雜藻(滸苔等)後當種苗的龍須菜按5g左右為一小簇穿過苗繩,每隔5cm-10cm左右夾一簇苗,應夾在苗中部,兩端露出5cm-6cm。夾苗時,防止陽光曝曬和藻體乾燥,以防藻體脫水和超過溫度上限。
5、掛苗。把夾好的苗繩兩端和浮埂上的吊繩連結好。
6、水層調節。栽培水層的調節,實際上是調節龍須菜的受光。龍須菜是好光性海藻,過弱的光照生長慢,但過強的光照對生長有抑製作用,甚至色素被陽光分解而褪色變黃,如不及時調整會變白脫落。
7、調整筏架。除適當增減浮力外,應及時補上被弄斷的繩子;要經常注意檢查筏架的牢固程度,每台筏子的松緊要一致,要求齊正劃一,以保證生產安全,龍須菜受光均勻。
8、施肥。南方海區水質肥沃,一般不施肥;但在個別季節,局部海區營養鹽不足時應考慮掛袋施肥。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h_cRPAqGeWPqrOLl_-utbn_#7
3. 荷蘭豆苗如何管理
荷蘭豆苗種植下去,移栽後促根提苗是關鍵,補鈣能促進毛根須根生長,補磷健壯主根,同時補充多種中微量元素,提高小苗存活率,澆施水溶性高鈣磷肥,用微補根力鈣+微補精力,促根提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