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從山上移栽下來的大樹應該怎麼養護應該注意的細節有那些
大樹移栽後的護理技術,主要包括整形修剪、裹干與遮蔭、澆水、噴水和防寒等。
(一) 整形修剪
如果大樹在移栽前未修剪,或未修剪到位,移栽後應果斷疏剪或短截,以減緩樹冠和根部的不平衡狀態。修剪後,大的剪口需塗上樹木傷口敷料,小傷口可留待其形成層的生長自然癒合,修剪應結合樹冠結構調整進行,以使樹木在恢復生長後能盡快成較好的樹冠形態。
(二) 裹干與遮蔭
裹干與遮蔭,是大樹移栽後的重要養護措施。包裹物可阻擋陽光直射木質部,防止灼傷,使溫度降低工資1℃--2℃,並可減少樹木的蒸騰量。裹干,一般是指用2—3厘米粗的草繩將樹干纏繞包裹起來,一道緊挨一道,從根頸部向上纏繞,直至主枝,或裹至部分主枝以上適當部位,在生長季節移栽大樹,或為了進一步確保大樹移栽成活,還須在樹頂架設遮陽網,對樹體進行遮蔭。
(三) 澆水和噴水
大樹移栽後必須及時澆水,並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時,可淋濕裹乾草繩,提高樹體環境濕度。移栽後第一次澆水要澆透,第二天再補一次水。以後可根據天氣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澆水。一般晴天,每隔10天或半個月澆水一次。炎熱夏季則須縮短澆水間隔時間。陰雨天要防止根部積水,影響根系生長。在天氣較乾旱或炎熱時,還需對樹冠進行噴水或噴霧,降低環境溫度,提高葉面空氣濕度,減少樹體水分消耗,維持樹木根、冠水分代謝平衡,促進樹木恢復生長。
(四) 噴抗蒸騰劑
葉面噴以改良聚乙烯樹脂等抗蒸騰劑後,後於葉片外形成一層幾乎不透水但可使氣體通過的薄膜,因此可有效減少樹體的蒸騰和蒸發作用。常綠樹種在移栽時經常使用抗蒸騰劑。但在過分蒸騰時期應用,則會引起葉片腫脹。抗蒸騰劑最好在清晨、傍晚或陰雨天時使用。
(五) 防寒
北方地區冬季氣候寒冷,加上大樹移栽後抗逆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必須進行防寒,防止發生凍害,影響樹木成活。防寒措施,一般是用彩條布為主要材料設立風障,在迎向寒風一側或除向陽一側以外的三面搭設。風障可於樹木成活的第二年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