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大蒜怎樣管理才能長大呢
擴展閱讀
怎樣學化妝步驟視頻 2025-02-02 09:51:19
支付寶怎樣用來乘車 2025-02-02 09:49:06

大蒜怎樣管理才能長大呢

發布時間: 2023-07-01 21:57:24

Ⅰ 怎樣能讓蒜頭膨大呢

山東人喜歡吃大蒜,所以種植大蒜也比較多。種大蒜,主要目的是收獲大蒜頭。大蒜從播種到收獲,可以分為6個時期:萌芽期、幼苗期、花芽與鱗芽分化期、花莖伸長期、鱗莖膨大期、休眠期。其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鱗莖膨大期,鱗莖就是指的大蒜頭。怎麼才能讓大蒜頭膨脹長大呢?

第三,要加強水肥管理,確保大蒜鱗莖膨大。

大蒜的鱗莖膨大最快的階段,是蒜薹採收後的20天左右,可以說蒜頭一半以上的重量是這個階段形成的。這個階段,鱗莖膨大很快,對養分的需要也很大,水肥能否跟上,是決定鱗莖大小、產量高低的關鍵。蒜薹抽完之後,應立即澆水沖肥1次。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

氮肥對大蒜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磷肥、鉀肥可以增進氮肥的平衡吸收利用,促進大蒜生長,提高蒜頭的產量。要根據土壤的干濕情況和大蒜植株長勢,靈活掌握澆水量和施肥量,氮、磷、鉀肥可以按2:1:1比例施用,如果大蒜長勢比較弱,為了促進其生長,也可以在抽蒜薹之前先追施速效氮磷鉀肥。

Ⅱ 大蒜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有哪些

1、整地施肥:大蒜比較喜歡酸性土壤,種植的時候,建議選擇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這樣有利於大蒜根系吸收養分,然後整地的時候,要深耕30厘米左右,將腐熟的有機肥和尿素施入其中,保證肥料與細碎的土壤混合。

2、選種播種:播種的大蒜應該規則完整,沒有病斑,籽粒飽滿,經過催芽處理後,直接均勻播種到地塊里,芽口一定要朝上,這樣出苗速度快,播種後,覆*澆水,然後覆上細膜。

3、出苗管理:待大蒜出苗後,就要澆一次水,並施入尿素,促進大蒜幼苗生長,大蒜幼苗生長的過程中,要中耕除草,及時清除掉田間的雜草,保證大蒜莖葉快速生長。

大蒜種植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大蒜種植一定要適時,因為只有在合適的時間種植,大蒜才會正常的生長。如果種植的時間不當,那麼大蒜一般就只會長葉子,地下鱗莖是不會生長的。而適合種植大蒜的時間是每年的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所以我們在種植大蒜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時間段。

科學的種植密度對大蒜的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的好處,一般情況下,為了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同時又能很好的提高大蒜的產量和品質,一畝地一般能種植兩萬株大蒜。也就是說種植大蒜的行間距約為二十厘米左右,株間距約為十五厘米左右。

Ⅲ 在種植大蒜時,怎樣做才能讓大蒜高產而且蒜頭膨大

大蒜鱗莖膨大期是指從大蒜鱗芽分化結束至鱗莖(蒜頭)臨近收獲的這段時間。蒜薹採收後,植株頂端優勢被摘除,養分開始集中向鱗莖輸送,有機質合成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大蒜的產量。大蒜膨大期如何管理才能實現高產優質呢?

(4)防治蒜蛆

蒜蛆是大蒜危害最嚴重的地下害蟲,主要危害大蒜鱗莖,尤其是4~5月份,危害更加嚴重,常常造成大量蒜頭被害,使大蒜失去食用價值,導致減產。可在蒜蛆發生初期,用25%蟲蟎腈-噻蟲胺懸浮劑200~400毫升/畝,結合追肥澆水一起沖施,可有效預防地蛆對鱗莖的危害。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Ⅳ 大蒜種植後怎麼管理

1、澆水時間大蒜種植後的一星期內澆水最合適,也需要每隔一周澆脊悄一次水,為植株提供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養殖大蒜時,需要在大蒜上方覆蓋一層地膜,櫻團渣為植株保暖保濕,也需要在陰雨連綿時為大蒜排出土壤中的積水,使其健康生長。2、提供養分養殖大蒜時,需或舉要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態進行施肥,在大蒜幼苗期間,需要為其進行一次追肥,可以使用腐熟過後的有機肥料,使大蒜的生長速度加快,而在大蒜根莖膨大期,需要向其施加以磷鉀為主的復合肥料,促進大蒜旺盛生長。3、遮陰措施大蒜不耐暴曬,養殖大蒜時,如果光照過於強烈,就會導致植株的葉片發枯發黃,從而使得大蒜生長不良,需要為大蒜遮擋陽光,可以使用遮陽網覆蓋在植株上方,避免植株被曬傷,使大蒜的產量增加。4、防治病蟲害養殖大蒜時,需要定期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態,如果發現大蒜出現蟲害現象,就需要立即將染病的大蒜摘除並扔掉,避免情況更加惡化,也需要每隔一周噴灑1-2次的除菌葯劑,還需要及時拔除土壤中的雜草。

Ⅳ 種的大蒜怎麼樣管理,才能使大蒜長的大

合理灌溉、施肥、光照、溫度都是影響因素

充足的陽光,水,肥料,加強日常病蟲害管理。
大蒜屬蔥蒜類蔬菜,耐寒性強,生長適溫12-25℃,長日照作物。適宜排灌水方便、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微鹼性土壤種植。種植大蒜主要把握好以下環節:
(一) 品種選擇
目前適宜麒麟區種植的主要品種有四川紅七星(一代、二代)、軟葉蒜、一級早、二級早、本地紫皮蒜等。
(二)播種時間
壩子區域一般早蒜苗、紅七星(一代、二代)種植時間在白露節令(9月上旬)。二級早最佳播種期在秋分節令(9月中下旬)前後。遲蒜播期以秋分至寒露為宜(即9月23-10月8日)。高海拔地區可提前一個節令種植。
(三)種子處理
播種前,先將蒜瓣選擇和分級,除去病蟲害侵染的蒜瓣,按大、小分開,分級播種。
(四)整地作墒,合理密植
整地作墒時要求上細下粗,墒面寬3-4米。播種不宜過深,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濕潤,促進提早出苗。紅七星畝用種量需100-120公斤,其它品種蒜瓣小,畝用種量只需60―75公斤,每畝密度在3萬―4萬株,行距15―18厘米,株距8―10厘米,早熟品種偏密,晚熟品種偏稀。
(五)田間管理
1、除草鬆土:大蒜出苗後如果土壤板結、雜草叢生,應結合除草進行中耕,當苗高10-13厘米,有2-3片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苗高26-33厘米有5-6片葉時進行第二次淺中耕。蒜地除草比較費工,為了提高功效應推廣化學除草,化學葯劑除草是:在大蒜栽後3天施葯,用果爾、殺草丹進行噴施防草,出苗後應中耕1―2次防止土壤板結、雜草叢生。若苗期雜草較多,可針對不同種類的雜草選用不同除草劑防除一次。
2、灌水:大蒜播種後如果土壤潮潤一般不需灌水即可出苗,土壤乾燥時應灌一次齊苗水。在幼苗期一般應少灌水、多中耕,適當控制水分,防止徒長和「退母」過早。在抽苔和鱗莖肥大期要增加灌水,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濕潤。灌水應以溝灌為主,水不淹過墒面,土潮即撤,避免大水漫灌,蒜頭採收前5~7天應停止灌水,否則容易產生散瓣蒜。
3、施肥:大蒜生長期長,需肥量大,但根系淺,吸肥能力弱,所以應施足底肥,分期追肥,不斷滿足大蒜生長發育的需要。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占總用肥量的70%,氮、磷、鉀比例1:0.8:1為宜,畝用純氮12.5公斤左右,注意補充含鈣肥料,增施硼肥,施肥上可使用「一道清」或重底早追方法。一般底肥畝用30公斤復合肥(15:15:15)加豬糞50―80擔,退母期(出苗後5葉左右)追一次提苗肥,畝用尿素30公斤或35公斤碳銨,圓腳期(8片葉後),可每畝施20公斤尿素或30公斤碳銨。
4、病蟲害防病:大蒜生長期間,特別是12月份以後,寒潮出現較多、低寒寡照、高濕度易導致大蒜病蟲害發生。病害主要有銹病、葉枯病、疫病。防治葯劑:粉銹寧、百菌清、敵菌特、速克靈,可以在發病初期或發病期間施葯;蟲害有蔥薊馬,可用敵百蟲進行撲殺。立春以後,隨著氣溫的上升,日照增長,大蒜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此時需肥水最多,應注意看苗補肥、適時灌水,同時降低田間溫度,以滿足大蒜生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