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農村大棚種植韭菜,有哪些管理技術
大棚韭菜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第一:韭畦的管理
一般11月上中旬韭菜地上部就會枯萎,地上部完全枯萎後,把韭畦中的枯葉、雜草等割除並清理干凈,清畦後將韭菜鱗莖以上的表土挖出畦外露出鱗莖,日曬夜凍,以提早打破休眠,使出韭整齊,同時消滅潛入韭墩越冬的害蟲。扒韭墩時注意不要傷根。
第二:適當培土。
韭菜扣棚後,一般25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等到苗長到6-7厘米高時,要進行第一次培土,土高3-4厘米;苗長到10-15厘米高時再進行第二二次培土,培土的高度為6-7厘米,這樣進行2-3次,韭菜根部就變成了土堆,行間變成了溝。
第三、溫度管理。
韭菜生長適溫為18-20°C,棚內白天保持20C左右,夜晚保持6°C以上,扣棚初期氣溫偏高,可在中午前後通風降溫。刀韭收割前4-5天,適當揭膜放風,收割後不通風,待新葉長到9- 12厘米高,棚溫超過25°C以上時放風,每次澆水後,應適當通風降溫。
第四、肥水管理。
割頭刀韭菜前不澆水,待二刀韭菜6厘米高時,結合水,每畝追施復合肥20-30公斤或人畜糞肥1500公斤,收割前4- 5天再澆水,水量以棚溫而定。以後每割- -刀都要扒壟,晾曬鱗莖,待新葉長出後,結合澆水追肥並培土。
五、適期收割。當韭菜長到20-25厘米高時割第1仞,以後每刀間隔20-25天,-般棚內收割3-4刀,產可達到3000公斤。收割時掌握:最早的收割期應在5片葉以後,收割時下不要太深,貼土皮即可,否則鱗莖受傷會造成缺苗斷條。
㈡ 農村大棚韭菜,都有哪些管理技術
韭菜屬多年生宿根性蔬菜,抗寒性強,適應能力廣,適合大棚種植。一般11月上中旬已回根,成功渡過了休眠狀態,12月上中旬就可扣棚開展越冬種植。
五,病蟲害防治。大棚韭菜病害具體有韭蛆和灰霉病,韭蛆可以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灌根;灰霉病並發前期採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防效不錯。
㈢ 農村大棚韭菜都有哪些管理技術該注意什麼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於農產品的種植也有了更多有效的高效的辦法。其中大棚蔬菜的這項技術已經日益成熟,但是在大棚蔬菜的管理過程中,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相關的管理技術,也必須學習到位,才能種出更好吃的蔬菜。對於農村的大棚韭菜種植來說,則要進行良種的選擇並適當培土,在過程中也要保持溫度和肥水的管理到位。
農村大棚韭菜在管理技術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但同時在農機配件上也要時刻注意是否合格和適宜韭菜的使用,這樣才能夠全方位的保證韭菜的質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