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講的七尺男兒的七尺指的是多少厘米
七英尺來自古代,當時的「尺」要比現在的「尺」要短。古代,一英尺大約是26厘米,7英尺是26乘以7是182厘米。如果一個七英尺高的人的身高是182厘米,他可以站在天空,積極進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注:商朝時,一隻腳相當於今天的16.95厘米。根據這個尺度,人們大約有十英尺高,所以它被稱為「丈夫」。
在周朝,一隻腳是23.1厘米
在秦國,一隻腳大約是23.1厘米
在漢代,一隻腳大約是21.35—23.75厘米
三國,今天的1英尺是24.2厘米
南,1英尺約25.8厘米
北魏時期,一隻腳相當於現在的30.9厘米
隋朝時,一隻腳長29.6厘米
在唐代,一隻腳是30.7厘米
宋元時期,一隻腳相當於31.68厘米
明清時期,木器尺子31.1厘米,木器尺子34.1厘米,清代35厘米
(1)7英尺是多少米擴展閱讀
七尺男兒出自唐代古詩《古意·男兒事長征》
古意·男兒事長征
作者:李頎
朝代:唐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
黃雲隴底白雪飛,未得報恩不能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白話釋義:男子漢當以國事為重,從軍遠征,從小就在幽燕縱橫馳騁。經常與人在馬上比試勝負,從不珍惜七尺身軀。奮勇搏殺,沒人敢上前招應;氣宇軒昂,臉上的鬍子像刺蝟的毛叢生。隴下黃沙彌漫,上面白雲飄飛,未報朝廷恩情怎能輕易言歸。遼東少婦年方十五,她彈熟了琵琶能歌善舞。今日用羌笛吹一支出塞樂曲,感動得全軍將士淚下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