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一名優秀校長怎樣管理一個團隊
擴展閱讀
怎樣學化妝步驟視頻 2025-02-02 09:51:19
支付寶怎樣用來乘車 2025-02-02 09:49:06

一名優秀校長怎樣管理一個團隊

發布時間: 2023-07-11 19:09:35

⑴ 校長的管理策略是什麼

導語:校長有什麼樣的辦學思路,學校就會按怎樣的思路發展;校長有什麼樣的辦學理念,學校就會為社會提供怎樣的教育。作為校長,要始終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治校,力求使教師、學生得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作為一名好校長就要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勤勤懇懇工作,實實在在做人,與時俱進辦學。

校長的管理策略是什麼

一、抓好第一要務

校長的第一要務是什麼?就是教師隊伍建設。沒有一個思想過硬、業務精良、團結合作的教師隊伍,學校的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必須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出新的奮斗目標,採用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提升每位教師的做人水準、執教水準,努力打造學習型、能力型、敬業型的教師隊伍,讓教師成為愛學習、會教育、懂合作、樂奉獻的人。

1.感悟體會勤交流

一個物品給了你,我就沒了;一種思想,經過交流就變成了兩個或者多個。一個新的教育思想,一種正確的教育理念,硬性灌輸決不能轉化為教師自覺的教育行為。因此,組織教師學習,要盡量避免那種念聽式,而應採取人人參與討論的學習方式。不時把問題拋給大家,讓大家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受,讓教師通過有效的學習方式積極主動參與。這種方式不但讓教師們學習更加主動了,而且通過討論交流大家取長補短,獲得更多的信息,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2.才華能力常展示

要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校長要給教師創造條件、搭建平台,讓老師們的才華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我經常組織教師的書畫作品展、演講朗讀賽、歌舞表演、課堂教學展示、教學錄像及教學知識競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彰顯教師的個人特長,增強教師的自信,也為教師提供互相促進、互相學習的機會。由於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教師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3.業績成果多肯定

校長要讓教師隊伍長久保持工作的熱情,就要多聽多看,多發現教師的優點,多肯定教師的工作。熱心幫助每一位教師成長,讓每一位教師感受到校長的關注,校長的欣賞。我在工作中能及時了解每一位教師的工作情況,肯定教師所做的工作,所創造的成績,使教師們快樂自信地工作,使教師隊伍的素質扎實有效地提升。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打造出一支教育思想端正、教育方法科學、教學能力過硬、教育效果顯著的教師隊伍。

4.喜怒哀樂總關心

校長要帶好教師隊伍,就要懂得關心每位教師的身心健康,了解每一位教師的喜怒哀樂,把教師的思想情緒放在心上。要把理解、體貼、關愛和幫助適時地送到他們身邊。送到他們的心上。這樣的校長才會有感召力、親和力、凝聚力。我一直摒棄那種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心態和行為。強化權利,強化責任,努力成為教師的知心朋友。

將自己置身於教師群體之中,把自己放在教師一員的位置上。真正了解教師隊伍的內情,急教師所急,幫教師所需,成為教師的親之所在、信之所在。總之,我覺得一個好的教師群體,應該積極向上,充滿活力,而校長所營造的人文關懷是這支隊伍團隊精神的內在動力。

二、瞄準主攻目標

校長的主攻目標是什麼?就是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你作為校長,不僅是教師的教師,不僅是學校的主要教育者,而且形象的說,也是一個特殊樂隊的指揮。這個樂隊是用極精細的樂器――人的心靈來演奏的,你的任務就是要聽到每個演奏者(教師、教導主任、班主任)發出的音響,你要看到並從心裡感受出每個教育者在學生心底留下什麼。”教師不能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不能剝奪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權利。不要僅僅滿足學生學會了什麼,而一定要注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1.學習研究新方式,課堂教學大改革

要做手持鮮花的使者,適時把那些激勵、關愛、肯定、賞識的鮮花送到孩子們的手中、心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學習貫徹新課標的重大課題。為了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具科學性,我們要認真領會並實踐葉聖陶先生關於“上課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而不是一味地聽先生講;在老師是指導和參與,而不是一味地講解”的教導。校領導要經常走進課堂,發現教師優秀的教學方式。

學校要通過家長會,與學生家長溝通教育觀念,使他們能夠和我們一樣認識到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性。這些行動有利於推進學校的教學改革,尤其是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們逐漸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從消極等待轉向積極探究;從自我封閉式學習逐漸開始參與討論、合作式學習了。

2.教學資源勤挖掘,課外活動功勞大

在學生學習的內容里,除課本知識外,還有很多教育內容有待挖掘。這些內容都可以變成校本教材。學生的很多能力是通過這些形成的,很多知識也是在這其中獲得的。學校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校報、作業展、體育藝術節、書法繪畫展、合唱比賽等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各種表演、座談會、作文賽、演講比賽,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小幹部、小記者培訓活動,輪流做班幹部活動,值周生管理學校等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培養學生自主精神。

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會逐步提高。通過日常教育和各種方式的活動,學生會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禮貌習慣、勞動習慣。他們的自信心、良好品質、創新精神會得到發展。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發自於心靈深處的“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打動和影響著學生,引發了學生健康的興趣愛好,培養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立穩治校基石

要辦好一所學校,必須立穩治校基石。學校的基石是什麼?是校長的人格、作風、能力。作為一校之長,要公正廉潔,求真務實。公正的校長會關注每一位教職員工,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在學校實行民主管理,堵住人情、謝絕金錢。對師德好、能力強、業務精、愛學校的教師,要給予重用。要充分調動每位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要調查、了解、研究每位教師所需、所想、所好、所做。並在了解各體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得出集體的情況,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要用多種方式去激勵教師,要做到“頌善於公堂,規過於密室”使被管理的教師感到溫暖可親。

學校的管理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科學,對學校管理的目的是引發教師的向上力和向心力,形成教師創造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局面,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作為校長,要不斷學習,勇於實踐,用全新的理念、意識,開拓進取,向管理要質量。

總之,在工作中,要富有理想給人以堅定感;善於創新給人以敏銳感;循循善誘給人以信任感;關心他人給人以親切感;豁達大度給人以寬厚感;一身正氣給人以欽佩感;處事冷靜給人以穩重感;率先垂範給人以楷模感;朝氣蓬勃給人以向上感;管理有方給人以啟迪感。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勇於創新,以人為本,就一定會把學校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