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荷蘭豆的種植方法與田間管理和技術
荷蘭豆的種植方法與田間管理和技術如下:
種植方法:
1、越冬栽培:越冬栽培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最主要的栽培形式,一般利用冬閑地,特別是利用棉花收獲後的棉田,既可以棉花稈作天然支架,又可達到增收養地的目的。
越冬栽培一般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露地越冬,次年4~5月採收。播種過早,冬前生長過旺,冬季寒潮來臨時容易凍死;播種過遲,在冬前植株根系沒有足夠的發育,次春抽蔓遲,產量低。
2、春季栽培:長江中下游地區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溫來臨前收獲;東北地區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種,根據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蓋也可早播。
春季栽培生長期短,前期低溫,後期高溫,因此要選擇生長期短的耐寒品種,如赤花絹英、甜脆荷蘭豆等,並盡量早播。
3、秋季栽培:秋季栽培宜選擇早熟品種,於9月初播種,11月下旬寒潮來臨之前採收完畢。秋季栽培生長期也短,可以通過夏季提前在遮蔭棚內育苗,冬季用塑料薄膜覆蓋延長生長期。
田間管理和技術:
1、植株調整。荷蘭豆苗出齊後,應加強中耕除草和保墒,抽蔓到5至6片真葉時搭架引枝上架。搭架可採用騎單壟跨式搭架的方法,在一條壟的兩側各插一根架桿,插實,頂端用線繩對著綁好,每隔2米綁一對桿。
然後在壟的每側距地20厘米的地方用結實的線繩在每根立桿上纏繞一周,直至把整根壟兩側都綁完,使荷蘭豆苗保持在兩側的綁線內。待荷蘭豆苗逐漸長高時,兩側綁線以20厘米的間距逐漸向上綁線,始終保持荷蘭豆的莖在兩側的綁線內,以避免翻秧。
為了加固,在每條壟的對桿上順壟加橫桿,綁實。
2、肥水管理。荷蘭豆苗期應適當抑制肥水,開花時及時灌水,在整個開花結果期注意適時澆水,結合追肥2~3次,每公頃隨水追尿素225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