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黃粉蟲蛹化蟲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左腿麻是什麼原因引起 2025-04-10 21:21:23
ps怎樣用畫筆除畫面雜物 2025-04-10 21:16:38
怎樣弄成九宮格圖片 2025-04-10 21:15:55

黃粉蟲蛹化蟲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2-27 13:45:02

㈠ 怎樣把黃粉蟲蛹養好

黃粉蟲的成蟲為雌雄異體,由蛹羽化而來。在良好的養殖管理條件下,一般成蟲壽命為55——180天,產卵期100天左右。每次產卵10——20粒,一生產卵400粒左右,產卵量的多少與飼料配方及管理方法有關。成蟲不斷的攝食,排糞,交配,排精與產卵。因此,按照生產要選好種,留足種,提供優良生活環境與營養,以保證多產卵,提高孵化率,成活率及生長發育速度,達到高產,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蛹的收集

用來留種的幼蟲,應進行分群養殖。到6齡時幼蟲長到約60毫米時,顏色由黃褐變淡,且食量減少,這是老熟幼蟲的後期,會很快進入化蛹階段。

黃粉蟲怕光,老熟幼蟲在化蛹前3到5天行動緩慢,甚至不爬行,此時在養殖盤用燈光照射,小幼蟲較活潑,會很快鑽進蟲糞或飼料中,表面則留下快要化蛹的老熟幼蟲,這時可方便的收集到一起。

二,羽化

1,成蟲的分揀:移入羽化箱每盤放置6000到8000隻,並撒上一層精料,以不蓋過蛹體為度。顏色呈銀白色,漸變淡黃色,到深黃褐色。一般蛹7天以後羽化為成蟲。同一批次蛹羽化也是有時間差異的,為防早羽化的成蟲咬傷蛹,每天需要將成蟲挑出至產卵箱內。

成蟲移入產卵箱以後 ,需要做好接卵工作,標准產卵箱每平米大約是2000到3500頭成蟲。

2,喂養:在飼料投喂上,要量少勤投,一般至少每天喂一次,5到7天換一次飼料品種。在飼喂時,先在卵篩中均為撒上麥麩團或面團,再撒上丁狀馬鈴薯或其他青菜,以提供水分和補充維生素,隨吃隨放,保持新鮮。

羽化後,1到3天,成蟲外翅由白變黃漸黑,活動性由弱變強,此期間可不投喂飼料。羽化後4天,漸漸進入繁殖高峰期,每天早晨投喂適量的全價顆粒飼料。成蟲在生長期間不斷的進食不斷產卵,所以每天要投料1到2次,將飼料撒到頁面上供其自由取食。精料使用前腰消毒曬干備用,新鮮的麥麩可以直接使用。

3, 注意事項:

A,羽化的成蟲應及時挑揀否則成蟲會咬傷蛹

B,剛剛羽化的米黃色成蟲不能與棕色,咖啡色,黑色成蟲放在一起,更不能相互交錯疊放,最好同齡的成蟲放在一起。

C,留種蟲應在產卵高峰前能嗅到卵散發一種刺鼻的氣味時,這種卵留作種蟲最好。

三,產卵

人工養殖中利用成蟲向下產卵的習性,用網將它和卵隔開,杜絕成蟲食卵。卵的收集主要根據飼養的成蟲數量,成蟲的產卵能力,環境覺得濕度溫度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5到7天收集一次。換下來的產卵盒,必須輕拿輕放,不能直接觸動卵塊飼料。每次更換的卵盒要分別標上日期集中養殖,以免所出的幼蟲大小不一,影響商品的質量和價格。

在冬季升溫時,整個飼養室內上下溫度是不一致的,一般是上面高,下面低。故而可以將卵盤放在飼養架的最上層孵化,成蟲,蛹,幼蟲放在中下層。

在夏季多雨季節,因為濕度大,溫度低麥麩容易變質,導致蟲卵霉變壞死,有時造成大面積死亡。另外濕度大時,麥麩容易滋生蟎蟲,噬咬蟲卵。因此,在空氣濕度大時接卵,最好直接用干麥麩鋪底,不添加水分。而在乾燥季節,可以在飼料上蓋一層菜葉。在夏季高溫高濕季節時,可以將蟲卵放在濕度稍低的支架底層或中層,還要搞好養殖間的通風透氣。

四,日常管理

1,飼料要求質量高,成蟲期間不斷進食不斷產卵,飼料要求營養全面,口味合適。要給予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配方,切要經常變換飼料品種嗎,做到營養豐富全面,提高產卵量。

2,控制疾病,要預防成蟲出現乾枯病或軟腐病。

3, 提供適宜的溫度濕度。成蟲期最適宜的溫度為25到33攝氏度,濕度為百分之55到85,飼料濕度百分之10到15。在此期間,若投喂青飼料太多,會降低其產卵量。

4,成蟲在繁殖期內,因種種原因會死亡一部分。對自然死亡的成蟲,一般不會腐爛變質,所以不必挑出,可以讓其他活成蟲啃食,這樣不僅可以彌補活成蟲的營養,也可以節省人工,但也要保持一定的成蟲數。

5,成蟲是活動量最大,爬行最快的蟲期,此期的防逃工作及為重要。可用完整光滑的膠帶,或者透氣的塑料紗網做成的網罩蓋住。

6,除糞

7, 時間的管理,在產卵篩上要標注成蟲入篩日期,以掌握其產卵時間和壽命的長短。

更多內容請看http://hi..com/%CD%E2%D0%C7%B4%F3%C9%B5/blog/item/1144ee35aec0063f0a55a9ad.html

㈡ 黃粉蟲的蛹期要怎麼飼養啊

黃粉蟲蛹期管理
幼蟲長到60—80天後老化幼蟲爬到飼料表層蛻皮化蛹。每天要把剛羽化的蛹挑出,化蛹不及時挑出易被幼蟲咬食死亡,死蛹也要及時挑出。挑出的蛹放入另一鋪報紙的篩盤中,最好每2天羽化的蛹放入一盤,使其同步羽化成蟲。
黃粉蟲蛹期不用喂料,濕度55~75%,溫度25~33℃比較適宜,蛹期3~10天

㈢ 請問黃粉蟲蛹要怎麼管理,它在什麼情況下會死

與幼蟲分離,單獨放一個地方,上面用布蓋住,在用板或盒子蓋好,目的是保持濕度。就沒有問題,等到5——7天就好了,你把布拿起來放到產卵塞抖一下就行了。
我說的方法是我們大規模用的,我們月產量是一噸半。(包括幼蟲與蛹我們也是自動的。)

㈣ 黃粉蟲化蛹之後怎麼樣管理

黃粉蟲 化蛹以後 ,需要把蛹分揀出來 。
用一個新盒子 下面撒上麥麩 把撿好的蛹均勻分布在盒子里 溫度在25---30度 一個星期就變成成蟲了

㈤ 黃粉蟲養殖黃粉蟲長時間不變蛹蟲怎麼辦

你確定是黃粉蟲嗎?大麥蟲得單獨分開才會變蛹,黃粉蟲也是到了老蟲以後有一定的溫度才會變,如果環境條件都適意,就是不變的話,你就要考慮種蟲的問題了,是不是商家為了達到目的餵了保幼劑!~

㈥ 黃粉蟲蟲蛹的管理的最好方法,

溫度和濕度把握住就沒問題了

㈦ 黃粉蟲的養殖過程還有化成蛹會飛怎麼辦

養殖黃粉蟲必須有飼養房,飼養房間是密封的,但須透氣,所以成早會飛也不須擔心。

昆蟲活性蛋白被譽為21世紀人類的全營養食品!黃粉蟲工廠化養殖因其投資少、技術簡單易學、易於工廠化和家庭養殖等特點,被昆蟲專家稱為是繼"家蠶"和"蜜蜂"之後的第三大昆蟲產業。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昆蟲活性蛋白不僅含有大量對人體有著特殊作用的幾丁質、抗菌肽防禦素和外源性凝集素;還富含人體必需的九種氨基酸和蛋白質、游離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元素、不飽和脂肪酸等多種營養成分,且與人體的正常比例一致,很容易被吸收和利用。黃粉蟲規模生產及產業化項目是全國農牧漁業豐收計劃的重點資助項目;已被列為全國4050工程重點發展項目和全國星火計劃項目。

養殖:

1、養殖黃粉蟲必須有飼養房,要避光、通風,冬季需取暖保溫。飼養房的大小,可視養殖黃粉蟲的多少而定。一般情況下每20平方米,1間房能養300-500盤。

2、飼養黃粉蟲的木盤為抽屜狀木盤,一般是長方形,規格是長60厘米,寬45厘米,高5厘米。板厚為1厘米,底部用纖維板釘好。篩盤也是長方形,需要把它放在木盤中,長寬高分別為55厘米、40厘米、5厘米,板厚為1厘米,底部用10目鐵篩網用三合板條釘好。製作飼養盤的木料最好是軟雜木,而且沒有異味。為了防止蟲往外爬,要在飼養盤的四框上邊貼好塑料膠條。
3、擺放飼養盤木架根據飼養量和飼養盤數的多少,製作木架,用方木將木架連接起來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傾倒。然後就可以按順序把飼養盤排放上架。
4、卵盤、分離篩子用粗細不同的鐵篩網,10目是用作卵篩用,12、14、16分別是用來分離不同齡段的蟲子,40、50、60用來篩蟲糞,100目用來倒成蟲。40目中孔的篩大蟲糞。60目的小孔篩網,可篩1-2齡幼蟲。
5、 飼養房內部要求溫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0-35攝氏度之間。低於5攝氏度蟲不食也不生長,超過38攝氏度蟲體會發熱燒死。濕度要保持在70-80%之間,地面不宜過濕,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養可自然越冬。夏季要通風。室內應備有溫度計、濕度計。

繁殖:
黃粉蟲交配多在夜間,交配過程遇光刺激往往會受驚嚇而終止成蟲期應有黑暗的環境,並要減少干擾。交配對溫度也有要求,ZOC 以下或32C 以上很少交配。交配產卵期要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
市場上流通的黃粉蟲種蟲大多數是多年間一群蟲種已繁殖過數十代,大多數蟲種已有退化現象,如個體小,生長期長。
繁殖量低,而且易患病,死亡率高。有的幼蟲養了近一年,個體還很小,不化蛹,或常出現殘疾個體。因此,應注意品種的更新,如同其他養殖業一樣需要選種和育種。
選種可在養殖過程中選擇較好的個體,留釣種用選種的標准一般為個體大,色澤鮮亮,活動能力強。種蟲應從幼蟲期加強營養和管理,特別在成蟲期,飼料中可添加蜂王漿等可刺激繁殖產卵的添加劑,勤喂蔬菜,適當增加復合維生素,維持最佳的環境溫度、濕度,保持適宜的密度,經常清理蟲糞。如此也能提高黃粉蟲種的質量和增加產卵量。
黃粉蟲育種過程比較復雜,我們主要對兩種途徑做了試驗。種方法是捕捉自然界產生的黃粉蟲來繁殖飼養,並可與人工養殖的種群棍合繁叭,以此法叮減少種性退化現象。野生黃粉蟲往往生活力強,打乞病力也強另種方法足以黃粉蟲與黑粉蟲雜交,產生的雜交一代雜種lJJ 產生11 _常的r 藝子七雜交品種生活力強,繁殖率高,但雜交種生長期較長。雜交育種是一項復雜的技術問題,需要在長期養殖過程中逐步進行。

飼料:
主要以麥扶子、青菜為飼料,青菜主要有白菜、蘿卜、甘藍、土豆、瓜類、野菜。麥鼓於可以少量粗玉米面、米糠代替。如以麥麩子70%,糠皮19%,玉米面6%,餅粉2%。每100公斤混合料再加入多種維生素6克,微量元素100克喂蟲更好。由於營養全面,黃粉蟲繁殖快而健壯,以其喂蛙也有利於林蛙的生長與繁殖。一般每3公斤麥麩,6公斤蔬菜可養出1公斤黃粉蟲,每公斤黃粉蟲的飼料成本4-6元.如青菜全是自己種植成本還能降低。

為使黃粉蟲能正常生長和繁殖,現提供幾種飼料配方供參考。
黃粉蟲飼料配方1: 也叫麥麩飼料,即單用麥麩喂養。在冬季也可以麥麩為主,加適量玉米粉。
黃粉蟲食性很雜,除了飼喂上述飼料外,尚需適量補充蔬菜葉或瓜果皮,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C。
黃粉蟲飼料配方2: 麥麩75%,魚粉4%,玉米粉15%,食糖4%,飼用復合維生素0.8%,混合鹽1.2%。主要用於飼喂產卵期的成蟲。喂此飼料可提高產卵量,延長成蟲壽命。

疾病原因:

黃粉蟲在生長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蟎害或病害。7-9月份蟎害易發生,飼料帶蟎卵是蟎害發生的主要原因。病害主要有乾枯病和軟腐病。飼養場所氣溫偏高、空氣乾燥、飼料中的青飼料太少易引起蟲體大量失水導致乾枯病,表現為蟲體瘦小僵直,顏色和正常蟲體無差異或呈現黃白色。當空氣潮濕或蟲體受到機械損傷容易感染軟腐病和蟲體之間的交叉感染,此病原菌很可能是一種細菌,先期染病蟲體表現為活動遲緩、拒食,中期蟲體變得柔軟,顏色轉為黑褐色,體內為褐色粘稠液體,後期體色逐漸由白變至黑色,蟲體失水變硬。如果黃粉蟲幼蟲暴露在陽光下,尤其是剛出生的幼蟲也會因表皮損傷失水死亡,表現為身體彎曲呈蒼白色,並且表皮粗糙。
黃粉蟲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動取食;在特別乾燥的情況下,黃粉蟲幼蟲有互相殘食的習性;幼蟲和成蟲晝夜均能活動攝食,但以黑夜較為活躍;成蟲雖然有翅,但絕大多數不飛躍,即使個別的飛躍,也飛不遠;成蟲羽化後4-5天開始交配產卵。在不同地區的生物學習性有一定的差異,在南方自然室溫下,黃粉蟲大多數一年繁殖2-3代。

疾病防治:

1、主要措施是改善飼養條件:在高溫乾燥時要注意及時添加鮮飼料或噴水來預防乾枯病,同時又要把當天沒有吃完的鮮飼料撿出,防止飼料腐爛促進病菌的繁衍。對於天氣潮濕的地區要適當增加篩糞次數,要1天或2天喂料一次,以養殖箱中略有剩餘為好,這樣也可以減輕黃粉蟲發病。當每批次蟲養殖結束後,進行場所消毒,養殖器皿消毒,可用0.5-1.5%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物體表面消毒。也可用漂白粉、福爾馬林溶液等消毒葯物。

2、適當降低飼養密度可減輕病害的發生,避免蟲體密度過大相互殘殺造成傷口,給病菌創造入侵機會。
3、對於蟎蟲發生較重地區,所用飼料要中午在陽光下攤薄曝曬20-30分鍾,即可殺死蟲蟎,必要時用40%三氯殺蟎醇800-1000倍液噴灑進行養殖場所及器皿殺蟎。
4、對於發病的蟲體要及時撿出,同時用0.25克土黴素研碎拌玉米面200-300克投喂3-5天,痢特靈、氯黴素等也有較好療效。

㈧ 麵包蟲蛹怎麼養

麵包蟲又稱麵粉蟲,具有生長快,繁殖力強,飼養方法簡單,四季都可繁殖的特點,是觀賞鳥最常用的一種含高蛋白的動物性飼料。

麵包蟲的整個生活史為4個月左右,飼養方法也比較簡單:將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凈,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麩皮,然後將麵包蟲放進去,上面再撒一些麵粉或玉米粉,蓋上幾片菜葉或菜片,南瓜、西葫蘆、黃瓜、大白菜、圓白菜、小白菜等均可。這些菜葉既可供麵包蟲食用,有能增加濕度。然後將盆放置在室內溫度較高的地方,一般為22~25℃,濕度為50%~60%。麵包蟲從卵孵出到成體要經過6~7次的蛻皮,大約需要3個多月的時間才能變成成蟲(黑殼蟲)。平均體長32毫米,體寬3.5毫米,平均體重0.2克,個別的體重可達0.25克。變蛹後蛹長17毫米,體寬4毫米,平均體重0.1克。麵包蟲的變蛹過程是先從頭裂開一小口,尾部開始蠕動,皮慢慢從頭頂往後蛻,經5~10分鍾就可全部蛻完。蛹全身為乳白色,經5~6個小時以後變為深黃色,再經過3~5天蛹開始變成成蟲(黑殼蟲)。成蟲經過交配,2~3天後就開始產卵,這期間可在盆內放入一些葉菜,一方面可以供麵包蟲採食,另一方面可讓成蟲產卵於葉菜上。卵為乳白色,像小米粒一樣大小。注意剩餘的葉菜不能扔掉,以免將蟲卵同時扔掉。卵經過9~10天孵出幼蟲,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幼蟲在麥麩中蠕動。這時可把乾菜葉拿出,在麥麩上再蓋一層新鮮菜葉和麵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蟲食用,幼蟲便會很快長起來。在麵包蟲的繁育中,應挑選個體大的蛹留種,單放一個盆中作為產卵用。這樣的幼蟲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換蟲屎時也不會將蟲卵篩出。喂鳥時可先將個體大的挑出來喂。對已經變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繼續繁殖。大小不同的麵包蟲應分別飼養。一盆麵包蟲喂完後,要再進行繁殖時,應將舊盆清洗干凈再用。在麵包蟲的養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麥麩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篩子把蟲子篩出,更換新的麩皮。盆內麩皮變黑後可撒上少許新鮮的鼓皮和麵粉、玉米粉等。要經常更換新菜葉,每次不要放得大多。供蟲食用的新菜葉應增加濕度,但不宜放得大多,以免飼料變質發霉。麵包蟲在養殖過程中,每隔兩三代就應引進一些新的、個體較大的種源,以免由於近親繁殖使蟲子的體形體質越變越差

㈨ 黃粉蟲成蟲產卵如何管理

黃粉蟲成蟲產卵的管理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產卵箱由兩個箱子組成,一個是產卵紗網箱,另一個是養殖木箱。在養殖木箱底部鋪上麥麩,將產卵紗網箱套在木箱上放好,每箱成蟲數量成蟲500到800頭最為合適。


二,黃粉蟲卵的孵化受溫度,濕度的影響大,溫度升高,卵期縮短:溫度降低,卵期延長。在溫度低於15攝氏度時,卵很少孵化;在溫度25--32攝氏度,濕度為百分之60--70,麥麩濕度為百分之15左右時,7--10天就能孵化出幼蟲。


三,黃粉蟲孵化時,同一批小幼蟲可多放一些在同一個箱子中飼養。該期間飼養管理較簡單,主要是控制料溫至24--32攝氏度,空氣相對濕度為百分之60--70。經常在麥麩表面撒少量菜碎葉。也可以適量均勻噴霧在飼料麥麩表面,將厚約為1厘米的表層麥麩拌勻,使其含水量達百分之17左右。當麥麩吃完,均變為微球形蟲糞時,可適當再撒上一些麥麩。當到達一月齡成為中幼蟲時可用1毫米篩網過篩,篩除蟲糞後將剩下的中幼蟲進行分箱飼養。

㈩ 黃粉蟲蟲蛹為什麼大量死亡怎樣減少黃粉蟲蛹的死亡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