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怎樣學好基層管理工作

怎樣學好基層管理工作

發布時間: 2024-02-23 05:40:02

⑴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基層管理者

一、業務能力 作為基層管理者首先要熟知自己管轄范圍內員工工作的內容、程序及制度,並能熟練操作。只有這樣,基層管理者才能在員工工作時起到有效監督、指導的作用,並在需要時提供必要的協助。如果基層管理者對自己管轄范圍內員工工作的內容、程序及制度不了解、不掌握,就無法在員工工作出現偏差時給予正確的指導,就無法在員工工作出現空缺時時給予及時的補位,就無法從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給予員工有效的培訓,要想給別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基層管理者來自於員工中的業務尖子的原因。作為基層管理者不能只限於已知的程序范圍,要通過不斷總結和學習,對程序不斷更新,以達到不斷進步的作用。這就要求基層管理者好學、好研究,帶領團隊不斷提高。

二、自我約束力 基層管理者最先應管理好的就是自己。規定的制度自己應最先遵守,起到榜樣作用,只有這樣才具有說服力。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一項制度能否貫徹執行基層管理者自己的表現為員工起著上行下效的重要作用。就拿遲到早退這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基層管理者自己遲到早退,員工勢必跟著遲到早退,而基層管理者在管理這一現象時也會明顯底氣不足,更無從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三、工作積極性 要想讓員工工作具有積極性,基層管理者首先要工作積極,為員工起到帶頭作用。在面對困難時,基層管理者要首當其沖地工作在第一線,帶領員工一起戰勝困難。如果基層管理者在困難時期只是在一旁指手劃腳,讓員工沖鋒陷陣,相信沒有一位員工會心甘情願地賣苦力。B座開荒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如果飯店各基層管理者沒有加班加點帶領員工奮斗在開荒第一線,B座就不會按期完成開荒任務。

四、正確決策,敢於承擔責任 任何企業需要的是辦實事的管理者,而作為基層管理者更是一線員工的頂樑柱。正因為基層管理者比普通員工有經驗、有技術、有辦法、有分寸、有高度,所以在員工工作中遇到難題時,基層管理者就應挺身而出,教員工如何解決難題。在員工的眼中,基層管理者也許與普通員工沒有什麼區別,但在員工最需要幫助時,基層管理者的價值由此而體現。試想當員工用求助的目光望向基層管理者時,基層管理者不但不能做出正確決策,反而躲避難題,出現問題後只會怪員工沒有做好,這樣的基層管理者在員工心目中的威望將會處於什麼位置。

值得說明的是,基層管理者的能力與權力有限,在自己許可權范圍內解決不了的事千萬不要隨意做主,但應向上級提出合理化建議,經上級批准後方可行動。

五、使用有效的管理辦法 1、檢查與獎懲相結合

檢查是檢驗產品質量好壞的有效途徑。基層管理者應經常檢查員工作程序是否規范、記錄是否完整、產品結果是否符合標准、員工是否遵守崗位規章制度等。工作程序直接影響了產品質量,所謂的程序管理就是在員工工作過程中管理者要進行有效監督,發現偏差及時更正,以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合格。

記錄具有可追溯性,酒店工作中各項記錄交接都是十分重要的,稍有遺漏都可能釀成大錯。所謂的痕跡管理就是要求任何工作內容都能落實到文字上,做到有據可查。

酒店產品不同於其它產品,由於服務無形的特點,賓客滿意度成為衡量酒店產品是否優質的唯一標准。盡管如此,許多產品質量是否合格仍是在我們掌控之中的。

如設施設備、原材料、衛生、物品配備、基礎工作(如鋪床質量)等,所謂的事前控制就是需要基層管理者在產品提供前發現問題所在,預見到問題產生的後果,提前整改,保證為客人提供的是合格產品。

即使基層管理者嚴格自律,也並不是所有的員工都能自覺遵守崗位規章制度,這取決於員工的自身素質、天生性格和工作態度等因素。但是通過檢查和及時管理基層管理者能盡可能的減少員工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發生。如果一名員工違反了規章制度,基層管理者對此現象不加以管束,那麼就會有更多的員工違反規章制度,久而久之整個團隊會成為一盤散沙。就好像一隻羊跳進了山谷,就會有更多的羊往山谷里跳,直至整個羊群墜谷,這就是羊群效應。

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隻水桶能容納多少水取決木桶最短的那根木板。在一個團隊里,決定這個團隊戰鬥力強弱的不是那個能力最強、表現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個能力最弱、表現最差的落後者。因為,最短的木板在對最長的木板起著限制和制約作用,決定了整個團隊的戰鬥力,影響了整個團隊的綜合實力。所以基層管理者要通過不斷檢查找出團隊中最薄弱的環節並下狠功夫。

「想要得到什麼就獎勵什麼,想要避免什麼就懲罰什麼。」對獎勵不要吝嗇,對懲罰也不要手軟,做到獎懲分明。只有這樣才能激勵員工向團隊目標發展,減少與團隊目標相反的行為出現。對員工只有懲沒有獎,會打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對員工只有獎沒有懲,會使員工驕傲自滿,無視制度,所以基層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獎懲制度,並在執行獎懲機制時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能因為私人感情出現偏袒或者報復行為,否則不僅會使員工對管理層失去信任,產生消極心理,更嚴重者還會破壞團隊氣氛使整個團隊向畸形發展。

2、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

「好刀用在刀刃上」,作為基層管理者要能預見到工作量的大小,根據工作量靈活合理地安排好員工的工作和休息時間,保證在工作量大的時候有足夠人員運轉,在工作量小的時候在經營正常運轉的情況下,讓員工得到適當休息。這樣不僅能夠使員工精神飽滿地工作,也不會造成人力浪費。

3、人性化管理與制度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不是放縱式管理,有的員工將人性化管理理解成一團和氣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是相輔相承的。在員工做了違反原則的事情,比如違反了工作紀律,制度管理是最為有效的管理辦法。而當員工在工作、生活中出現了困難或者在思想上出現很大波動,作為基層管理者就應該關心員工的疾苦,與員工談心,找出問題所在,努力幫助員工解決困難。雖然基層管理者的能力有限,但是通過基層管理者的努力,多少會減輕員工的痛苦程度,讓員工感到一絲溫暖。親和力對於基層管理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整日擺著一副鐵面無私的臉孔,員工不但不會給基層管理者任何關心的機會,有的員工還會對基層管理者產生抵觸情緒。

六、對上級和下級負責 基層管理者在企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正確理解和向員工傳達上級的各項指令及團隊精神,並認真貫徹於基層工作中,也要廣泛了解員工思想和團隊動態並無誤地匯報給上級,成為上級和下級的溝通橋梁。讓員工明確團隊的目標,也要向上級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團隊發展。

總而言之,作為基層管理者本著對企業負責、對上級負責、對員工負責和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工作,一定會在管理工作中有所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