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怎樣管理實驗室測試資源

怎樣管理實驗室測試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3-03 04:18:55

❶ 如何做好實驗室檢測儀器設備管理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直接用於提供檢測結果或輔助檢測的進行,是實驗室的重要資產,也是重要檢驗工具,對保證檢測結果的准確可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檢驗儀器設備的管理:
一.
檢驗儀器設備的購置
(1)
需求的提出由部門提出申請,報有關領導批准。
(2)
供應商的審計評價。一般包括:
a、
供應商的誠信能力 供應商提供資質證明。
b、
供應晌的質量保證能力 研究資質證明,深入了解供應商各方面情況。
c、
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和使用情況
d、
供應商的售後服務情況交貨情況
建立供應商檔案,包括:售後電話聯系地址等。
(3)
儀器設備的選擇貨比三家,質優價廉,既保證檢驗質量,又價格適中。
(4)
采購的實施
確定儀器供應商後,先與其鑒定購貨合同後,交付80%保證金,扣20%金額,正常使用後再付。
二.
檢驗儀器設備的驗收
儀器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安裝確認、運行確認和性能確認三個步驟,以便為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提供充分的保證。
(1)
安裝確認是指對供應商所提供技術資料的核查,對儀器設備、備件的檢查驗收以及設備的安裝檢查,以確認其是否符合認可認證標准,符合檢驗的要求的一系列活動。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a、按訂貨合同核對所到貨物正確無誤,並登記儀器名稱、型號、生產廠商名稱、生產日期、儀器出廠編號、在公司儀器計量器具編號、涉及安裝地點,給儀器建立檔案。
b、檢查儀器設備的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維修保養手冊、系統軟體和備件清單等
c 、確認該儀器設備被正確安裝,管路連接是否正確,線路安裝是否安全適用。
(2)
運行確認是指按標准操作規程進行單機或系統的進行實驗,是證明該儀器設備各項技術參數是否達到規定要求的一系列活動。運行確認的方法和限度可根據儀器性能指標說明書制定相應的方法。進行確認時,保留測試的原始記錄以備查備用。
(3)
性能確認是為了證明儀器設備系統是否達到設計標准和認可准則等有關。要求而進行的系統性試驗。進行性能確認時尤其注意特定應用的測試進行可靠性。主要參數的穩定性和重現性。
三.
檢驗儀器設備的建檔
(1)
針對每一儀器設備驗收合格後,將儀器設備的相關信息填入儀器設備一覽表,並給予編號,標在儀器的明顯位置上。
(2)
儀器設備檔案的基本內容如下:建檔時,儀器設備及其軟體的名稱、製造商的名稱、聯系方式、售後服務電話、儀器型號、出廠編號、存放地點、生產日期、公司使用日期、購買合同、驗收記錄、合格證、裝箱單、說明書等。投入使用後:檢定/校準/核查的計劃和記錄,維護保養的計劃和記錄,使用記錄,環境條件記錄,損壞、故障、改裝或維修情況和報廢單等。
四.
檢驗儀器設備的狀態標識
儀器設備應有明顯的標識表明其「檢定/校準」或驗收狀態,由儀器設備管理員根據檢定、校準等的結果粘貼狀態標識,狀態標識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a) 完好。常為綠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處於未使用狀態。
b) 待用。常為黃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處於未使用狀態。
c) 停用。紅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已經損壞,不能正常使用,需要及
時維修。
總之,實驗室所有的儀器設備都應標識完整,狀態明確,使用者對儀
器的狀態一目瞭然,便於管理。
五.
檢驗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
凡是屬於強制檢定范圍的儀器設備(包括其它計量器具),都應由指定的檢定/校準執行檢定。檢定/校準合格後方可進行實驗使用,檢定/校準合格後,只是保證其在相應周期的有效期限內處於合格狀態的一項基本措施,但是這並不等於檢定/校準合格的檢驗儀器設備在有限期限內的准確度始終保持不變,恰好相反,由於檢驗儀器設備自身的漂移或者所處環境的影響等原因,儀器設備是隨著其不斷使用或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因此可採用期間核查作為驗證儀器設備狀態可信度的重要手段。通過期間核查,一旦發現產生偏離,可以及時採取維修維護等措施,盡可能減少或降低檢驗數據的准確性,以保證檢驗周期的及時,產品質量的准確性。
進行期間核查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a)確定期間核查的儀器設備范圍。易變動、漂移率大,所處環境較為嚴格或使用較為頻聚的儀器設備需考慮進行期間核查。(b)期間核查的方法,一般可參照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對該儀器設備關鍵或易變動的技術參數進行檢測,也克採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對比實驗。(c)期間核查的時間,在兩個周期檢定日中間,可安排一天至數次期間核查,當出現下列情況時也可進行期間核查,以確證儀器設備狀態正常樣品測定結果有異常情況,測定可疑數據或出現其他可疑情況時,(d)期間核查結果的記錄和處理。期間核查時核查人員應做好詳細記錄。凡經過期間核查證明儀器設備有問題的必須進一步分析,如確定其性能屬於不合格,儀器出現故障,應貼上停用標識,盡快對儀器進行維修,以免延誤儀器的正常使用。
六.
檢驗儀器設備的日常使用
(1)
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操作者,必須經過適當的理論操作培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不經過培訓的人員不準隨意使用。
(2)
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操作,並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後作好必要的檢查和記錄,同時應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使用頻次較少的大型儀器設備及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每月應至少開機檢查一次,並做好維護保養記錄。
(3)
儀器設備的放置,使用環境應符合技術資料儀器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如儀器設備對環境有要求時,其放置的房間應有環境檢測、控制手段,並有專人或自動記錄儀每天進行環境的監控記錄。
(4)
主要的儀器設備應有儀器標准操作規程。
以上六個方面是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的的一些工作經驗與感想,有不妥之處還敬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❷ 如何加強實驗室的檢測質量管理

人:專業的理論知識、熟練的、規范的實驗操作;

設備:加強期間核查、定期檢定/校準,確保設備的檢測精度;
實驗室期間對比、測量審核、能力驗證;
環境:確保策劃環境符合相關的檢測/實驗標準的要求;
標准物質:確保能夠溯源
保護氣體、必要的實驗流程性材料:確保符合檢測/實驗標準的要求。
試驗方法:能夠溯源、得到認可。

❸ 測試部經理如何管理部門

測試部是檢測產品質量的部門,當測試部經理責任重大,企業產品的質量可靠性水平與你的工作水平息息相關。如果企業規模大,你可能要管理幾個實驗室。建議你首先熟悉測試部的設備狀況和能夠測試的項目、精度水平以及樣品安裝連接等的操作規程,熟悉測試對象的技術參數和質量管理情況,熟悉相關產品的標准和參數測試的方法,測試數據的記錄和處理方法,測試數據的應用,測試部門與產品所有人的關系和測試過程的組織管理方法,測試大綱、計劃,成本核算和消耗材料的補充……等等,使自己成為專業內行的管理者。當然與所有管理者一樣,你需要管理人、財、物和信息,這些沒有特別的地方,只要專心就能夠勝任。 祝你成功!

❹ 如何做好實驗室檢驗檢測方面安全管理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直接用於提供檢測結果或輔助檢測的進行,是實驗室的重要資產,也是重要檢驗工具,對保證檢測結果的准確可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檢驗儀器設備的管理:
一.
檢驗儀器設備的購置
(1)
需求的提出由部門提出申請,報有關領導批准。
(2)
供應商的審計評價。一般包括:
a、
供應商的誠信能力 供應商提供資質證明。
b、
供應晌的質量保證能力 研究資質證明,深入了解供應商各方面情況。
c、
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和使用情況
d、
供應商的售後服務情況交貨情況
建立供應商檔案,包括:售後電話聯系地址等。
(3)
儀器設備的選擇貨比三家,質優價廉,既保證檢驗質量,又價格適中。
(4)
采購的實施
確定儀器供應商後,先與其鑒定購貨合同後,交付80%保證金,扣20%金額,正常使用後再付。
二.
檢驗儀器設備的驗收
儀器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過安裝確認、運行確認和性能確認三個步驟,以便為儀器設備的正常使用提供充分的保證。
(1)
安裝確認是指對供應商所提供技術資料的核查,對儀器設備、備件的檢查驗收以及設備的安裝檢查,以確認其是否符合認可認證標准,符合檢驗的要求的一系列活動。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a、按訂貨合同核對所到貨物正確無誤,並登記儀器名稱、型號、生產廠商名稱、生產日期、儀器出廠編號、在公司儀器計量器具編號、涉及安裝地點,給儀器建立檔案。
b、檢查儀器設備的合格證、使用說明書、維修保養手冊、系統軟體和備件清單等
c 、確認該儀器設備被正確安裝,管路連接是否正確,線路安裝是否安全適用。
(2)
運行確認是指按標准操作規程進行單機或系統的進行實驗,是證明該儀器設備各項技術參數是否達到規定要求的一系列活動。運行確認的方法和限度可根據儀器性能指標說明書制定相應的方法。進行確認時,保留測試的原始記錄以備查備用。
(3)
性能確認是為了證明儀器設備系統是否達到設計標准和認可准則等有關。要求而進行的系統性試驗。進行性能確認時尤其注意特定應用的測試進行可靠性。主要參數的穩定性和重現性。
三.
檢驗儀器設備的建檔
(1)
針對每一儀器設備驗收合格後,將儀器設備的相關信息填入儀器設備一覽表,並給予編號,標在儀器的明顯位置上。
(2)
儀器設備檔案的基本內容如下:建檔時,儀器設備及其軟體的名稱、製造商的名稱、聯系方式、售後服務電話、儀器型號、出廠編號、存放地點、生產日期、公司使用日期、購買合同、驗收記錄、合格證、裝箱單、說明書等。投入使用後:檢定/校準/核查的計劃和記錄,維護保養的計劃和記錄,使用記錄,環境條件記錄,損壞、故障、改裝或維修情況和報廢單等。
四.
檢驗儀器設備的狀態標識
儀器設備應有明顯的標識表明其「檢定/校準」或驗收狀態,由儀器設備管理員根據檢定、校準等的結果粘貼狀態標識,狀態標識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a) 完好。常為綠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處於未使用狀態。
b) 待用。常為黃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處於未使用狀態。
c) 停用。紅色標識,表明儀器設備已經損壞,不能正常使用,需要及
時維修。
總之,實驗室所有的儀器設備都應標識完整,狀態明確,使用者對儀
器的狀態一目瞭然,便於管理。
五.
檢驗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
凡是屬於強制檢定范圍的儀器設備(包括其它計量器具),都應由指定的檢定/校準執行檢定。檢定/校準合格後方可進行實驗使用,檢定/校準合格後,只是保證其在相應周期的有效期限內處於合格狀態的一項基本措施,但是這並不等於檢定/校準合格的檢驗儀器設備在有限期限內的准確度始終保持不變,恰好相反,由於檢驗儀器設備自身的漂移或者所處環境的影響等原因,儀器設備是隨著其不斷使用或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因此可採用期間核查作為驗證儀器設備狀態可信度的重要手段。通過期間核查,一旦發現產生偏離,可以及時採取維修維護等措施,盡可能減少或降低檢驗數據的准確性,以保證檢驗周期的及時,產品質量的准確性。
進行期間核查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a)確定期間核查的儀器設備范圍。易變動、漂移率大,所處環境較為嚴格或使用較為頻聚的儀器設備需考慮進行期間核查。(b)期間核查的方法,一般可參照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對該儀器設備關鍵或易變動的技術參數進行檢測,也克採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對比實驗。(c)期間核查的時間,在兩個周期檢定日中間,可安排一天至數次期間核查,當出現下列情況時也可進行期間核查,以確證儀器設備狀態正常樣品測定結果有異常情況,測定可疑數據或出現其他可疑情況時,(d)期間核查結果的記錄和處理。期間核查時核查人員應做好詳細記錄。凡經過期間核查證明儀器設備有問題的必須進一步分析,如確定其性能屬於不合格,儀器出現故障,應貼上停用標識,盡快對儀器進行維修,以免延誤儀器的正常使用。
六.
檢驗儀器設備的日常使用
(1)
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的操作者,必須經過適當的理論操作培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不經過培訓的人員不準隨意使用。
(2)
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操作,並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後作好必要的檢查和記錄,同時應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使用頻次較少的大型儀器設備及長期不用的電子儀器,每月應至少開機檢查一次,並做好維護保養記錄。
(3)
儀器設備的放置,使用環境應符合技術資料儀器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如儀器設備對環境有要求時,其放置的房間應有環境檢測、控制手段,並有專人或自動記錄儀每天進行環境的監控記錄。
(4)
主要的儀器設備應有儀器標准操作規程。
以上六個方面是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的的一些工作經驗與感想,有不妥之處還敬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❺ 檢測機構實驗室檔案怎麼管理

你可以將所有文件(包括質量記錄:校準記錄和維護保養歸一類;質量程序文件、手冊歸一類、各類標准器以及輔助設備歸一類。將所有檢測設備的管理檔案、使用說明等歸一類)分別編號管理。分別按照規定要求編號、建立台賬、冊子、標簽。對於有關計量管理方面的也可以另外設一類,其中有采購、封存、計劃、報廢等。

❻ 如何做好實驗室檢測項目管理

1、項目制定
由項目負責人申請立項,並進行項目任務拆解。項目制定的詳細相關內容可以通過系統的表單設計引擎自定義,例如項目的計劃開始時間與計劃結束時間,項目的基本要求,以及項目中各任務節點的負責人及時間計劃。
2、項目審批
對制定好的項目進行多級、多部門審批,審批流程可以通過系統的流程設計引擎自定義,根據項目類型進行審批流程的靈活選擇。
審批後的項目即為啟動的項目,項目負責人、部門領導層可對啟動的項目進行進度監控及完成情況跟蹤。
3、項目分解
項目審批通過後,根據項目計劃中指定的試驗部門,自動分配給部門負責人,由部門負責人再根據試驗任務的要求進行再次分解,可以拆分成多個子任務,為每子任務指定試驗負責人、計劃完成時間、任務執行需要的資源。
4、項目進度監控
對項目計劃中的大節點、里程碑任務進行監控,藉助各種顏色、狀態來組合顯示不同的項目狀態。
對項目計劃中的各子任務追蹤監控,查看子任務下的各任務節點進度、完成情況。
對項目計劃中的具體任務進行跟蹤監控,查看具體任務節點的工作日誌、試驗內容、流程進度、提交結果。
5、項目查詢統計
提供對項目的全方面多維度統計。
統計項目的完成率。
檢測獅lims雲平台,助力實驗室檢測項目管理,真正實現互聯網+智慧實驗室

❼ 如何做好實驗室的質量管理

1、明確質量監督的對象

實驗室監督的對象是人,主要針對在陪人員,新進人員、換崗人員等,可以理解為重點監督技能不是太熟悉的人。

2、監督體系的建立

(1)監督員的數量:
實驗室根據檢測工作涉及的專業技術領域,要能夠滿足工作需要。不同的專業技術領域應設置不同的監督員,如食品、化工、建材等涉及的各專業實驗室,當檢驗、校準人員在本崗位進行工作時,應按其工作崗位分別設置監督員。質量監督員一般占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數量的10%。

(2)監督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質量監督是一項技術性工作,監督員應由了解檢測目的,熟悉檢測的方法、程序,懂得結果評價的人員來擔當,就專業知識而言,要求其高於一般檢測、核查人員。監督員通常是兼職的,當專業科室主任的專業技術能力能滿足要求時,也可以擔任監督員;當專業科室主任無力承擔(如工作量、需要更多專業技術等原因),也可由熟悉本專業的技術骨幹任職。

(3)質量監督的時機
人員首次從事某檢測、校準崗位工作時,應安排監督。下列情況應安排監督:
(1)新的檢測、校準項目開展工作時。
(2)新設備或設備修復後投入使用時或無法進行期間核查的設備在使用時。
(3)重要的檢測、校準任務時,如仲裁檢測、驗貨檢驗、質量鑒定等。
(4)新標准、新規范、新方法或標准、規范、方法發生變更後首次投入應用時。(5)檢測、校準方法發生偏離時。
(6)檢測、校準數據出珊臨界值時。
(7)顧客有投訴或滿意度調查表明檢測、校準過程存在缺陷需改進時。
(8)被檢測、校準樣品或參數的操作難度較大時。
(9)現場檢測或校準時。

(4)質量監督如何實施
(1)編制相關程序性文件,明確質量監督的職責分工、質量監督工作的流程和要求、質量監督中不符合工作的處理及改進的機會。
(2)制訂年度質量監督計劃。計劃應包括監督的方式、項目、頻次、要求等。
(3)質量管理部門組織編制監督記錄表。對監督內容進行文件化,監督內容覆蓋上年度管理體系運行中的薄弱環節;設置對檢測活動進行評價,以及對不符合檢測工作提出處理意見等欄目。
(4)監督員按計劃實施監督,並詳細記錄活動的內容;對發現的不符合和潛在不符合項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及時處理和反饋。
(5)質量管理部門對監督結果加以收集、匯總、分析、報告、評價,並作為管理評審的意見輸入相關文件。
(5)質量監督的方式
動態監督是指隨時隨地的、預先不通知的、對人員現場的檢測過程監督,屬於日常監督的項目,如新進人員等。靜態監督是指有計劃的對人員的檢測過程實施監督,屬於特殊監督的項目,如客戶有特殊要求時等。

(6)質量監督的內容
質量監督的方式有:動態監督和靜態監督。
實驗室監督又與監督員能力水平密不可分。因此實驗室監督的重點是人員的技術能力,對監督人員應有資格要求,由熟悉各項檢測/校準方法、程序、目的和結果評價的人員的擔任,監督的重點是檢測/校準的現場和操作過程,關鍵環節,主要的步驟以及重要的檢測/校準任務;制定監督計劃,明確對象、內容、時間、地點、確定監督的過程和方法;
監督員應在現場進行觀察,如出現了不符合工作監督員應停止其檢測活動;做好監督記錄,記錄應有規定的格式,並對檢測全過程進行描述;監督員應對監督的結果做出評價,並由相關負責人確認。監督員在授權范圍內,對日常的檢測活動有權進行隨機監督;實驗室應形成管理有序的監督機制。監督內容包括對檢測、校準工作過程的監督和結果。
過程監督的內容包括:人員資格及資格保持的有效性、文件及方法執行的有效性、設備操作的符合性及熟練程度、設施和環境條件控制的符合性、樣品抽取、制備及處置的符合性、試劑或消耗性材料制備的符合性、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符合性、記錄和數據處理的符合性、實驗室安全、環保要求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等。結果監督的內容主要為數據、結果是否准確、可靠以及結果報告的出具情況等。

3、質量監督的有效性評價

(1)監督員是否能夠驗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2)質量監督中發現的不符合項是否及時採取措施處理,措施是否有效。
(3)前期質量監督中發現的不符合項,在近期監督中是否再次發生。
(4)質量監督中發現的不符合項,在體系運行、技術運作中是否發生。答案來自

❽ 如何實現實驗室應當集中設置,統一管理,資源共享

開發一套系統,可以外包這種,最好找專門的公司,尤其是有產品經理的公司,好好溝通你們的需求,一般是可以做到的

❾ 如何建立企業檢測實驗室的管理體系

對於一般實驗室是按照17025准則來建立管理體系的,這個需要按照相關標准進行,中檢實驗室有這個方面的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