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8424》的西瓜種植技術
純品8424栽培要點:
1、播種與育苗
為培育優質苗,宜採用電加溫育苗。
(1)發芽溫度控制在28-30度之間,直接播種。
(2)用肥沃、疏鬆、保水性良好的人工配製的營養育苗土進行育苗。應該事先進行土壤消毒。
(3)育苗溫度控制在20-25度之間。定植前7天開始降至15度,進行練苗。
(4)育苗天數。約40-45天,以真葉4-5片的大苗定植為宜。
(5)注意點:注意苗床溫度的管理,定植前要充分練苗。
2、大田准備
(1)整地和保溫。定植前一個月,至少在半個月以上,要求施肥、整地、作畦。整地前5天充分灌水(如土壤含有適宜水分時則不必灌水)。待土壤水分通過浸透和蒸發達到適宜時,將基肥均勻地施於地面,然後翻耕、碎士、作畦寬連溝2米,高畦(畦高30厘米)。
在連作或有蔓割病發生危險的土地上栽培,必須進行土壤消毒,或使用抗蔓割病砧木嫁接的嫁接苗。對於早春促成栽培,切忌馬上定植。必須覆蓋好透明地膜,並封閉大棚,提高畦內土溫,以便西瓜苗生長。
(2)施肥。按不同品種對肥料量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栽培地的肥沃程度、或前作殘效量多少。一般情況下,不宜過多施氮肥,否則會導致植株生育過旺、雌花著生不良、影響坐果、果皮變厚等不良現象的發生。生育期如有缺肥現象發生時需進行適當的追肥。
3、定植
(1)苗的大小應真葉4-5片的大苗為宜。
(2)栽培地的土溫增至15度方可定植,以利於成活。定植宜選擇晴天。
(3)因整枝枝數不同而不區別,以蔓與蔓之間的距離為20厘米為基準來確定栽培的株距。
4、整枝
大棚早春早熟栽培要求打頂,由子蔓坐果。一般採用3蔓整枝,還可採用5蔓整枝。如定植前沒有進行打頂,定植後3-5天留5葉打頂。以5蔓整枝栽培為例,側枝(子蔓)長出後,留下5條長勢基本一致的側枝,將其餘的側枝摘除,並調整側枝向一個方向伸出。
從子蔓長工出的孫蔓,分數次及時摘除,直至坐果節為止。坐果節以後的孫蔓則放任,不作摘除。當子蔓長至80-100厘米長時,將子蔓向植株基部牽回,使子蔓的頂端對齊在一條線上。
(1)坐果。在每條子蔓的第2雌花(一般12至15節位)上一齊坐果。坐果方法可使用蜜蜂授粉或人工輔助授粉,用塗色或掛牌等方法對每朵雌花做好開花授粉的標記。待果實長於雞蛋大小時,進行疏果。
(2)3蔓整枝留1-2果,5蔓整枝留2果。一次坐果達不到目標果數時,必須在其後的雌花上繼續授粉讓植株繼續坐果,直至每株達到目標果數為止。
坐果後15-20天,對果實進行一次翻身操作,使原與地面接觸的一面轉向上面,同時用乾燥稻草或果墊墊果,可使收獲時的果皮顏色均一好看。
5、溫濕度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初期,為確保植株成活、促進早發。白天棚內溫度保持30-35度之間,下午盡早(5時左右)將內外棚封閉,以確保夜溫。
待植株成活後,以白天溫度30度,夜間溫度15度進行管理。坐果前後將管理溫度稍提高,確保順利坐果以及果實初期的膨大。坐果後10天左右,當果實已有一定的大小時,重新漸將管理溫度降低。如果坐果後直到收獲都進行高溫管理,會影響果實糖度的上升,縮短收獲後果實的貯藏時間,外棚可完全密閉,留適當的通風口。
(2)溫度和通風管理。要及時根據天氣情況盡量進行通風換氣。
6、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疫病等,定期噴葯。
(1)8424收幾茬怎樣管理擴展閱讀
純品8424特性:早熟雜交品種,果實發育30天左右,長勢穩健,單瓜重4-7公斤,中心糖度12-14度,畝產3000—4000公斤左右,坐果性好,果實圓球形,綠色底覆蓋青黑色條紋,條帶清晰美觀,果皮較薄,果肉粉紅色,質地細鬆脆,品質極佳。
Ⅱ 8424露地西瓜種植技術
摘要 早佳8424西瓜品種具有生長穩健,坐果性強,產量高,果肉粉紅色,肉質鬆脆多汁等特點。一般8424西瓜露天栽培技術可參照如下:
Ⅲ 8424西瓜種植管理技術
8424西瓜是普通西瓜的一個品種,長江流域一般在1月中旬播種,出苗前床溫白天保持在30~32℃,夜間保持在20~25℃。齊苗後適當揭開小拱棚降溫,白天棚溫控制在20~30℃,夜間控制在15~18℃。移栽前1周逐步降溫煉苗。
適期定植
定植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kg、腐熟餅肥100kg、高效多元素復合肥100kg。定植前1個月整地做畦,6m寬的大棚做2畦,畦寬2m,中間留30cm寬操作溝。2月下旬至3月初選晴天上午定植,每畦栽1行,株距80cm,每畝栽330株左右。栽後澆足活棵水,水滲下後覆蓋地膜,上面搭小拱棚,夜間在小拱棚上加蓋草苫。
Ⅳ 8424露地西瓜種植技術
早佳8424西瓜品種具有生長穩健,坐果性強,產量高,果肉粉紅色,肉質鬆脆多汁等特點。一般8424西瓜露天栽培技術可參照如下:
一、育苗
二、苗期管理
三、定植
整地做畦。栽植田塊須盡早翻地,結合整地施入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 500~2 000 kg、復合肥30 kg、餅肥50
kg。在棚內做二畦,將畦面做成「龜背形」。畦面寬2.7 m,溝寬0.3 m左右,深0.25 m。扣棚膜。移栽前1周蓋好大棚膜和地膜,預熱瓜路,並搭建小拱。
移栽 3月上中旬,待瓜苗長出3葉1心、棚內土溫穩定在14
℃以上時進行移栽。爬地栽培,畝栽植300~400株,子葉兩端朝向與單棚走向相同,定植於畦面中間,移栽結束後蓋好棚膜。四、田間管理
溫濕度管理。定植後1周內一般不通風,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最低溫度不低於15
℃。當子蔓生長至坐果節位時,加大通風換氣,降溫促坐果。後期開花結果和果實膨大階段,要加大通風量。棚溫控制在30 ℃左右,晝夜溫差為10~15
℃。隨著氣溫升高,瓜蔓長大後,可撤去小棚。為減少病蟲的發生,大棚內地面、植株表面和大棚空間應保持乾燥;在抗旱後、打葯後、陰雨天、棚內霧氣大時、濕度較高時設法通風降濕。肥水管理。大棚栽培西瓜除在抽蔓期澆水和果實膨大期結合追肥進行澆水外,一般均不需澆水和施肥。當幼瓜長至雞蛋大小時,追施膨瓜肥1~2次,每畝用復合肥10~15
kg,有利於提高西瓜品質,瓜成熟前需進行控水。植株調整。爬地栽培採用三蔓整枝,主蔓長到10~15
cm時,選留2條健壯子蔓,其餘側蔓全部除去,當蔓長到28節時打頂。整枝、打頂宜在晴天上午進行。授粉、疏果。大棚栽培早佳8424西瓜須進行人工授粉。選留主蔓第10~12節位上第2朵雌花和子蔓第1朵雌花,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使主蔓和子蔓各坐1個瓜。授粉應在晴天早上7:00~9:00進行。當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及時疏果,疏去畸形瓜、
病瓜。翻瓜。當瓜長到1 kg左右時選擇下午進行翻瓜,讓瓜受光均勻,糖度均勻,1個瓜要翻2~3次。
五、病蟲草防治
六、採收
育苗盡量選擇在日光溫室內進行。育苗前先在棚內進行消毒,在苗床上鋪一層鋸末,然後排布電熱線,在上面排放穴盤。播種前穴盤要澆透水,每穴播1粒種子,覆1
cm厚干基質,然後覆蓋地膜。
苗期採取「二高二低」溫度管理。出苗期白天土壤溫度控制在30 ℃,夜間18 ℃。30%種子出苗時,揭去地膜。齊苗後白天溫度降至25 ℃,夜間15
℃。真葉展開1~2片,溫度逐步提高到白天32 ℃,夜間16 ℃。真葉達到2.5片時夜溫逐步降到12
℃,進行適應性馴化。出苗後至1片真葉,要控制澆水。1~3片真葉時,視基質干濕程度進行澆水,要求少量多次。盡量避免在下午和傍晚進行澆水,以防徒長。另外在苗期結合防病,進行葉面追肥2~3次。
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為降低病蟲草危害,大棚內應保持整潔乾燥,及時摘除病葉、老葉,嚴格掌握施葯的劑量、次數、時間和安全間隔期。西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蔓枯病、枯萎病、炭疽病、葉枯病和白粉病。常用農葯有托布津、多菌靈、百菌清、殺毒礬、粉銹寧、農抗120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白粉虱、紅蜘蛛、潛葉蠅、瓜絹螟等,常用殺蟲葯有綠菜寶、吡蟲啉、毒死蜱、阿維菌素等。
早佳8424西瓜從開花到成熟一般為28天,早春氣溫偏低時成熟期延長3~5天。果實成熟後外觀有以下特徵,瓜皮表面具有光澤,觸感光滑,果臍稍向內凹陷,果柄基部略有收縮,果柄上的茸毛稀疏或脫落,坐果節位卷須枯萎1/2以上。
Ⅳ 8424西瓜一年可以種幾茬
3
Ⅵ 早佳8424的栽培技術
1、播種與育苗
為培育優質苗,宜採用電加溫育苗。
(1)發芽溫度。28-30度。直播或催芽播。
(2)育苗土。用肥沃、疏鬆、保水性良好的人工配製的營養育苗土進行育苗。土壤如有病原菌污染時,宜事先進行土壤消毒。
(3)育苗溫度。20-25度。定植前7天開始降至15度,進行練苗。
(4)育苗天數。約40-45天,以真葉4-5片的大苗定植為宜。定植前2天可苗床留5葉打頂事。早春促成栽培,定植後容易導致植株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宜採用直徑為10*8—10*10厘米營養缽育苗。
(5)注意點:注意苗床溫度的管理,防止瓜苗徒長,培育壯苗,定植前要充分練苗。
2、大田准備
(1)整地和保溫。定植前一個月,至少在半個月以上,要求施肥、整地、作畦。整地前5天充分灌水(如土壤含有適宜水分時則不必灌水)。待土壤水分通過浸透和蒸發達到適宜時,將基肥均勻地施於地面,然後翻耕、碎士、作畦寬連溝2米,高畦(畦高30厘米)。在連作或有蔓割病發生危險的土地上栽培,必須進行土壤消毒,或使用抗蔓割病砧木嫁接的嫁接苗。對於早春促成栽培,整地完成後,切忌馬上定植。必須覆蓋好透明地膜,做好大棚內小拱棚,並封閉大棚,提高畦內土溫。
(2)施肥。按不同品種對肥料量的需求,同時還要考慮栽培地的肥沃程度、或前作殘效量多少。一般情況下,不宜過多施肥,特別氮肥,否則會導致植株生育過旺、雌花著生不良、影響坐果、果皮變厚等不良現象的發生。一般基肥的施肥量為:氮(N)3-4千克,磷12-15千克,鉀6-8千克。使用的肥料以腐熟的有機堆肥配合適量的化學肥料為宜。生育期如有缺肥現象發生時需進行適當的追肥。
3、定值
(1)苗的大小。真葉4-5片的大苗為宜。
(2)要求的土溫。栽培地的土溫增至15度方可定植,以利成活。定植宜選擇晴天,盡可能在下午3點前完成。
(3)株距。因整枝枝數不同而不區別,以蔓與蔓之間的距離為20厘米為基準來確定栽培的株距。如3蔓整枝栽培時株距為60厘米,5蔓整枝某培時株距為100厘米。
4、整枝
大棚早春早熟栽培要求打頂,由子蔓坐果。一般採用3蔓整枝,還可採用5蔓整枝。如定植前沒有進行打頂,定植後3-5天留5葉打頂。以5蔓整枝栽培為例,側枝(子蔓)長出後,留下5條長勢基本一致的側枝,將其餘的側枝摘除,並調整側枝向一個方向伸出。從子蔓長工出的孫蔓,分數次及時摘除,直至坐果節為止。坐果節以後的孫蔓則放任,不作摘除。當子蔓長至80-100厘米長時,將子蔓向植株基部牽回,使子蔓的頂端對齊在一條線上。
(1)坐果。在每條子蔓的第2雌花(一般12至15節位)上一齊坐果。坐果方法可使用蜜蜂授粉或人工輔助授粉,用塗色或掛牌等方法對每朵雌花做好開花授粉的標記。待果實長於雞蛋大小時,進行疏果。
(2)3蔓整枝留1-2果,5蔓整枝留2果。一次坐果達不到目標果數時,必須在其後的雌花上繼續授粉讓植株繼續坐果,直至每株達到目標果數為止。坐果後15-20天,對果實進行一次翻身操作,使原與地面接觸的一面轉向上面,同時用乾燥稻草或果墊墊果,可使收獲時的果皮顏色均一漂亮。
5、溫濕度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初期,為確保植株成活、促進早發。白天棚內溫度保持30-35度,下午盡早(5時左右)將內外棚封閉,以確保夜溫。待植株成活後,以白天溫度30度,夜間溫度15度進行管理。坐果前後將管理溫度稍提高,確保順利坐果以及果實初期的膨大。坐果後10天左右,當果實已有一定的大小時,重新漸將管理溫度降低。如果坐果後直到收獲都進行高溫管理,會影響果實糖度的上升,縮短收獲後果實的貯藏時間,外棚可完全密閉,留適當的通風口。
(2)溫度和通風管理。根據大棚內外濕度和天氣情況,要及時盡量進行通風換氣。
6、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疫病等,害蟲有地老虎、蚜蟲等。要以防為主,定期噴葯。
7、收獲。根據不同品種的成熟天數,適時採取。如栽培期間病蟲害防治得當,收獲時枝葉保持茂盛,可以繼續管理,採取二-五茬果。
Ⅶ 西瓜種植管理
西瓜的種植管理技術如下:
定植前准備
1、施足底肥:結合耕翻每畝施入發酵雞糞2-2.5方或優質圈糞6-8方(有條件的戶最好在夏季將雞糞和圈糞摻在一起高溫發酵,經高溫發酵的有機肥多施一些也不易燒苗),二銨30-4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尿素10-15公斤或碳銨25-40公斤,微肥按缺素情況分別底施或噴施。
2、作畦、洇地、扣棚。 3月下旬選晴天及時按要求作畦,定植前7-10天洇地、蓋地膜、扣小拱棚、烤地、升溫。
定植
定植時期:石市及周邊縣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當小拱棚內5厘米地溫穩定在12度以上時,即可選無風晴天定植,從物候上看此時正值柳樹發芽楊樹落絮。
2.定植密度:每個栽培床定植兩行,株距不低於0.7米,畝栽650-700株。 西瓜花
定植時用開穴器或瓜鏟在蓋好的地膜上直接按株距打孔、座水栽苗,最後將膜孔用土封嚴,及 時加蓋小拱棚。
定植後管理
溫度管理:(1)定植—團棵 即從定植到瓜苗5-6片葉由直立生長轉向匍匐生長以前這段時期,大約13-15天。定植後前三天一般不放風以促進緩苗。緩苗後可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逐步加大放風量,以達到降溫、排濕、改善光照條件,降低植株生長速度,提高抗逆能力,達到葉厚、頸粗、根系壯。(2)團棵—座瓜:此階段已進入4月下旬,晚霜期已過,一般無須考慮凍害。此期植株根系和莖葉生長迅速,極易徒長造成坐果困難。因此要採取上午、中午放大風,夜間虛蓋膜促進養分合理分配,提早坐果。
2、整枝方式:一般採用三蔓整枝方式,當主蔓長到30厘米長,莖基部枝條達5厘米時,每株選留兩條長勢均勻的健壯側蔓,多餘的側蔓及早去掉。 一般選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主蔓坐不住時可選留側蔓雌花坐果。一般坐果節位以前多餘的側枝及早去掉,而坐果節位以後幾節的側枝可留3~6片葉打尖,以增加葉面積提高產量。
3、肥水管理:在定植水澆足的情況下,主蔓長約50厘米時,可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氫鉀10公斤。當幼果長至雞蛋大小時每畝隨水沖入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氫鉀20公斤。果實碗口大小時可根據地力情況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氫鉀15公斤另外 切開的西瓜
還可噴施葉面肥料防止莖葉早衰。
4、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間是每天早晨7-11時,將當天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將花粉輕輕塗抹在已開花的雌花柱頭上。在操作中應注意要周到均勻,以防止出現畸型果。
5、西瓜二次結果的方法及關鍵技術: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割蔓再生,即在頭茬瓜定個後,注意選留基部萌生的新蔓3條,頭茬採摘後,距根莖部30厘米剪除老蔓,利用基部新蔓結果。另一種是新梢留瓜,即在果實生長後期,利用主、側蔓頂端發出的新蔓坐果。一般7-10天可開花坐果,此法管理簡單,但坐果節位高,果形偏小,產量較低。 關鍵技術主要是頭茬瓜膨瓜後期做好防病工作,葉面噴肥,嚴防莖葉早衰,摘瓜後及時清潔田園,用生根劑灌根並追肥澆水,促新蔓健壯生長。